正寧臊子面:揉得面兒團團轉,下到鍋裡蓮花轉

“揉得面兒團團轉,擀的麵皮紙一般,切的麵條細如絲,下到鍋裡蓮花轉,撈上筷子盪鞦韆,盛到碗裡賽牡丹......” 這幾句通俗易懂的兒歌唱出了正寧臊子面的製作過程和美味程度。若你品嚐過正寧臊子面,你就一定會領略到她的“烹飪之妙”。

正寧臊子面:揉得面兒團團轉,下到鍋裡蓮花轉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生存的第一要務。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很大程度上受地域和物產的限制,也受到當地的習俗影響。正寧地處北方,盛產冬小麥,所以居民的主要飲食以小麥麵粉製作的麵食為主。因為冬小麥是經過秋種、冬眠、春長、夏收跨年度的生長週期,澱粉積累豐富、勁道柔韌,在眾多美味佳餚中,尤其以正寧冬小麥面做出的“臊子面”更具特色。

正寧臊子面:揉得面兒團團轉,下到鍋裡蓮花轉

至於說為什麼叫臊子面呢?一種說法,是因吃的時候湯太燙,面太長,要吸著吃,會發出“哨、哨……”的聲音,因而得名“臊子面”;而另一種傳說是因為正寧風俗裡有新娶媳婦進門第一天要為親戚鄰里和家人做頓面,人們開嫂嫂和小叔子的玩笑時,會說回家吃一回:“嫂子面”。又由於這種麵條所配湯料以臊子為主,附加豆腐和青菜,所以人們也就稱作“臊子面”,既顯示和考驗新媳婦的廚藝,又寓意天長地久、和和美美。

正寧臊子面:揉得面兒團團轉,下到鍋裡蓮花轉

小時候,由於家裡生活拮据,平常飲食主要以一籮面(白麵和黑麵混合的面叫一籮面)饅頭和“金裹銀”(金裹銀,就是先揉好一團黑麵,再揉好一團白麵,用白麵裹好黑麵,擀出來的麵條。)麵條為主,所以,我們小孩子就盼著過節過年、家裡來親戚或是自己的生日,因為只有到了那個時候,媽媽才捨得取出平時不捨得吃的白麵,為我們蒸上一籠雪白雪白的饅頭,擀上一頓香噴噴的臊子面。每當這時候,我最愛站在案板旁和鍋臺邊看她製作臊子面的過程,那簡直是一種智慧和勤勞結合出來的唯美畫面,使我一直念念不忘。

臊子面製作獨特,做工精細,製作流程主要分和麵、揉麵、擀麵、做湯、煮麵幾個工序。每到做臊子面時,媽媽就早早地和好面,餳上兩、三個小時,餳的時候她就做別的廚活,過會去揉一會面,再過一會再揉一會面,三番五次,五次三番,直到用經驗判斷滿意為至,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老人們有句古話說:“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面”。就是說要做好一碗正宗的臊子面關鍵是要餳好、揉好。

一碗上好的臊子面,就如前面兒歌所唱,麵條長如線,細如絲,能穿針,長而柔韌,細而不斷,易於消化,老幼皆宜。正寧臊子面,因湯料不同,可分為臊子面和酸湯麵兩種。天冷時適宜做煎湯的臊子面,天熱時適宜做酸湯的涼臊子面。臊子面煎湯以潔白粉嫩、質地柔韌的正寧豆腐和大肉臊子為主材。說起正寧豆腐,那可是正寧一個響噹噹的地方特產。有一句歇後語說:“馬尾子串豆腐哩提不起”,而在正寧豆腐面前,這句歇後語是不成立的,因為一個常年做買豆腐的正寧人和一個人愛較真的人打過賭,用稱鉤紮在豆腐上稱都掉不了,這就是正寧豆腐的絕妙之處。再配以胡蘿蔔丁、辣椒油和綠波菜。酸湯麵湯以花椒水調以鹽、醋,外加炒的韭菜沫、辣椒油,再撒上點香菜,真是一清二白三綠外加一點紅,觀之色美、食之味鮮,臊子面噴香美味,酸湯麵清爽可口,人們吃後,回味悠長。

又到麥黃時節,勾起我“嘗新麥”的記憶。受周祖遺風影響,正寧至今還流傳著“嘗新麥”的民俗。每年新麥成熟之際,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先到麥地裡選出一把穗大粒飽的麥穗,高懸於堂屋,表示新麥已熟,先敬祖宗,以示報恩。然後才用剛收麥子磨出的新麥面,做成臊子面,敬請老人“嘗新”表示晚輩的孝道,至今這種尊老愛幼的風俗在正寧流傳,家裡的第一碗麵一定是老人們先品嚐,其次才是後輩們。

這些年,日子越過越好,我吃過的面的種類也不計其數,有油潑面、幹拌麵、炸醬麵、岐山臊子面……可我獨愛正寧臊子面。“十里八鄉轉一遍,最好不過咱正寧臊子面。”媽媽做的臊子面,那種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是一種家的味道。我耳邊彷彿又傳來孩童唱兒歌的聲音“揉得面兒團團轉……下到鍋裡蓮花轉……”

總監製:繆中發

監 制:慕彬 王儉

責 編:邵勇瑊 編 輯:張志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