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著色不好,晚上打水行嗎?

哈利路亞7105


蘋果上色不好,有很多原因造成。我認為晚上打水沒有作用或者作用很小。但是我們經過實地的考察,在煙臺產區有很多農戶說,蘋果在上色期,只要出現大霧,上色就特別好,從原理上也沒搞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認為蘋果的上色還是跟肥料和光照有直接的關係。蘋果前期不要過量使用氮肥,氮肥雖然可以促進果實的膨大,但是過量使用對後期的上色有很大的阻礙。蘋果幼果期,可以使用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平衡型的肥料可以讓根系更好的為植株提供均衡的養分。最好不要使用硝酸鉀類,硝態氮超過5%就容易造成蘋果果實後期上色困難或者會造成蘋果後期上色後又返青的情況。從果實膨大期,就要逐漸減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磷鉀肥。在果實上色期時,可以同時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促進磷鉀肥吸收讓果實更好的上色。


蘋果上色期,可以先摘掉第一層果袋,讓蘋果緩慢適應外界的光照環境,最後可以把果袋全部摘掉。一般蘋果上色期在7天左右。我們這邊農戶多數都會在,摘袋以後在蘋果園中鋪設反光膜,增加光照。反光膜一般選用銀色的比較好,均勻的鋪在蘋果樹中間讓陽光打在反光膜之後再反光到蘋果果實上促進上色和糖分的轉化。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果實上色。

蘋果一般在上色期,就不建議進行澆水,衝施肥料和葉面噴霧肥料。蘋果上色期,蘋果時馬上就要成熟,衝施肥料根系也不會馬上吸收,再提供給果實。大量的澆水施肥,會降低果實的糖分轉化會降低口感,降低品質。


土壤大管家


為了提高蘋果著色度,晚上給蘋果打水,這不知是誰想出來的妙招,也不知是用腦袋想的還是用肚臍眼想的。首先,啥叫給蘋果打水?是給蘋果上噴水?還是級針管給每一個蘋果注水?大概題主這意思,晚上給蘋果噴上點水,讓蘋果更加水靈,第二天陽光一照,蘋果上的水珠都能吸收陽光,進而增加蘋果著色度?這是在下的猜想,不管在下從來沒聽說給蘋果打水能增加蘋果的著色度,蘋果樹噴水,只是灌溉方式的一種,滿足蘋果的需水量,可以促進蘋果增大。如果這打水,不只是噴水,而是噴施葉面肥,那倒是可以促進蘋果著色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蘋果上色,主要靠的是光照,和打水無關的。

貨賣一張皮,誰都知道,上色後的蘋果,屬於賣相好,可以賣出更好的價錢,所以大家都想辦法使蘋果上色更好。為了弄明白怎麼能使蘋果更好的著色,我們先從科學角度分析一下蘋果著色的原理。其實,決定蘋果著色好壞的果皮物質主要有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花青苷。成熟的果實中,葉綠素顯示的綠色褪去,或者與類胡蘿蔔素顯示的黃色構成果面底色,花青苷顯示的紅色構成表色。因為三種物質在果皮內比例不同,決定著蘋果表皮的色調不同。而起關鍵作用的是花青苷。

花青苷由花青素和多糖組成,其形成需要花青素、糖和光受體,其中光受體的光敏色素對花青苷的形成起重要的調控作用。光因素影響光敏色素含量,進而影響花青苷合成速度和含量,從而又直接影響蘋果表皮的色調。所以,光照是蘋果著色的主要因素。

所以,要增加蘋果著色度,首先要解決蘋果的光照問題。要想讓蘋果全紅,必須使其獲得全日照70%以上。蘋果上色季,晝夜溫差大可以抑制果實的呼吸作用,利於糖分積累,從而促進花青苷合成和果實著色。所以,蘋果上色好賴,實際上天氣起著重要作用。除了秋天天氣原因決定外,從管理上,要合理修剪,儘量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在秋天摘袋後,可以通過摘葉和轉果來增加蘋果光照,促進著色。而現在廣泛推廣的樹下鋪反光膜,更可以較大的提高光照強度。

在果園管理中,其實還有很多因素決定著蘋果著色。比如現在使用的蘋果套袋,許多人以為只是為了減少病蟲害和避免農藥直接打在蘋果上。其實,蘋果套袋後果實見不著光,直接降低果皮葉綠素的含量,降低背景色的干擾,摘袋後果實中光敏色素含量迅速升高,又利於促進花青苷迅速形成和積累,所以,套袋的蘋果適時摘袋,果實更容易上色。所以,套袋的蘋果外觀上肯定比不套袋的更漂亮。

另外,合理施肥也可以促進蘋果著色。研究表明,鉀肥能增加果實甜度和促進果皮著色,但用鉀過量又會影響果實著色,所以,果樹著色期可以鉀、鈣、鎂同施,能促進著色。一定要控制氮肥施用,氮肥過多會促進糖向氨基酸、蛋白質轉化,降低果實含糖量,影響蘋果口感,氮肥過多會促進枝葉徒長,影響果實光照,同時又會促進果皮中葉綠素合成,影響蘋果著色。


至於蘋果著色期噴水的問題,只要不是過於乾旱,不建議給蘋果樹補水。因為此其土壤和果樹水分含量過多會導致秋梢貪青徒長,從而影響蘋果的增糖、著色不利。因此,題主因蘋果著色不好,想出的晚上給蘋果噴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僅不能增色,打水多了反而影響蘋果上色。


齊東晏子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前幾天下雨,鄰居家就把紅星蘋果紙袋脫了,想著蘋果脫袋早,能搶個市場好價錢。鄉村關中家裡也有三棵紅星樹,看別人脫袋了,也就跟著別人一起脫袋了。可萬萬沒想到,天公不作美,這幾天持續高溫,早晚地裡沒有一點潮氣,蘋果很來難上色。於是,有的人就主意頻出,在傍晚時分,給蘋果樹打些水,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果園早晚的潮氣,儘快讓蘋果變紅。

可是,蘋果變紅,採用這樣的辦法,顯然是黔驢技窮。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實驗,不但無法讓蘋果增紅,反而因打了水,讓蘋果出現返青。人為的給地裡打水,簡直是杯水車薪,受炎熱天氣的大環境影響,蘋果剛打過水,一會兒就蒸發完了,出力沒效果。因此,在蘋果產區,沒有果農這樣做。果農都想把果子管理的個頭大、色澤好、賣相好。那怎麼才能是蘋果著色好呢?那就隨“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一起來了解吧!

第一,蘋果施肥是關鍵。

蘋果園施肥時,在蘋果膨大期,要少施氮肥,多施含鉀量高的肥料,噴施葉面肥、稀土肥料或磷酸二氫鉀。鄉村關中家每年在蘋果膨大期施用含鉀量40%的複合肥;中秋節前十五天左右,蘋果脫袋後,上色快,色澤好,亮度佳,蘋果表面看起來,像打了蠟一樣惹人喜愛,特受客商喜歡,這樣出手快,價格高。因此,在蘋果膨大期有效施用鉀肥很關鍵。

第二,做好果樹夏剪至關重要。

果園內要通風透光,這時就要做好果園的夏剪管理工作,將比較密閉的樹枝、背上枝、重疊枝,交叉枝、附地枝等等,根據樹型需要,進行剪除,確保果園內通風透光性能良好,每個蘋果都能接受陽光照射;使果園內空氣流通順暢,果枝疏密良好,這是確保蘋果接受光照的基本條件。

第三,套袋蘋果脫袋後加強果園管理。

蘋果脫袋後,果農要及時將蘋果附近影響光照的老葉摘除,給蘋果容易接受光照創造良好條件。因此,果農在蘋果脫袋後,及時加強果園巡查管理,對於影響果子光照的枝、葉等,及時進行清除,以利於蘋果著色管理。

第四,蘋果著色的基本原理。

因為果園光照充足,這樣能給果子提供大量糖類,促使蘋果膨大,增加蘋果重量;我們經過查閱資料顯示,蘋果在經過光照後,迅速合成的糖類是蘋果花青苷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的花青苷、黃色類胡蘿蔔素,以及綠色的葉綠素組成了各種植物以及蘋果的基本色澤。我們看到的鮮豔欲滴的紅蘋果,就是類胡蘿蔔素和葉綠素退去,剩下了大量的紅色花青苷的元素。

因此,在鄉村關中一帶,蘋果脫袋後,立即給果樹行兩側鋪設反光膜,增加光照反射,這樣蘋果易著色,因此,果園內良好的光照條件,是蘋果良好著色的重中之重。

第五,果園內溫度、溼度差異大蘋果易著色。

鄉村關中一帶,紅富士蘋果套袋的天數須足夠100天以上,脫袋時,提前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如果近期天氣晴好,沒有雨水,且持續乾旱,最好就不要脫袋;這是因為天氣炎熱,蘋果脫袋後,太陽易曬傷果子,不但不易上色,反而使蘋果返青;如果果園溼度大,溫差大,這時就要搶抓時間,及時脫袋,因受溫差影響,蘋果著色很快,表面光澤度也好。

因此,果農在蘋果脫袋管理方面,溼度、溼度,以及天氣的溫差,是蘋果上色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否則,一年的心血付之東流。

總之,果樹是果農的命根子。農民發展蘋果產業,就是希望能通過勞動脫貧致富。但蘋果樹作業管理,是一個系統繁雜的工程,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蘋果的收成和收益,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果園管理,提高管理技術,增加管理能力,才能提高收益。

而蘋果著色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以上幾個方面的管理必不可少,這就需要我們科學合理化管理,產出優質商品果,才是最重要的。你是怎樣看待的,歡迎留言指導。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高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修剪蘋果樹的時候,讓果樹通風透光

每年春季修剪蘋果的時候,儘量讓枝叉距離遠一些,這樣蘋果生長的時候,始終會是通風透光的。等到蘋果成熟的時候,也就會紅的快一些。

套袋後,把新長出來枝條去掉

每年套袋的時候,蘋果都會長很多新的枝條,這個時候,就需要把這些新的枝條全部去掉,這樣有利於蘋果通風透光。


適時去掉蘋果袋

當蘋果長到快要成熟的時候,就需要把提前套的袋去掉,接受陽光的照耀,這樣才能著色快。

在地上鋪設反光膜

在我們這裡種植蘋果的果農,都會在地上鋪上反光膜,這樣蘋果不僅上面紅彤彤的,就連下面也是紅撲撲的,看上去很是漂亮,有很誘人。

總結

要想讓蘋果著色好,就要讓蘋果樹通風透光,只有光照多了,蘋果著色也就會好了。利用打水是不可取的,只能起到給果樹降溫的作用。


容姐花語


蘋果的著色由光照、養分供應、晝夜溫差、摘袋時間等等因素決定,題主所說的蘋果著色不好,採取晚上打水的辦法,我認為是可以用作一種輔助措施的,但是要想根本性的解決問題,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

影響蘋果著色的幾個因素

一、光照

這個是最基本的,套袋蘋果在摘袋以後,我們通常會採取鋪設反光膜,摘葉、轉果等方法增加對蘋果的關照,促進著色。

二、養分供應

鉀元素是有利於上色的,所以我們在對晚熟蘋果品種的管理上有“三氮六磷八月鉀”的說法,適量追施鉀肥有利於蘋果著色,但是不能過量,鉀肥過量反而會使著色困難。

三、晝夜溫差

晝夜溫差對於蘋果的著色也是很重要的,在蘋果摘袋以後,如果晝夜溫差過小,也會影響到蘋果的著色。

題主所說的晚上打水,我認為是想要增加晝夜溫差的,從理論上說這是可行的,因為水分的蒸發會帶走熱量,能夠降低一定的溫度,對於晝夜溫差的加大會有一定作用,而晝夜溫差的加大有利於蘋果的上色,所以說題主想的這個辦法我認為是能夠對蘋果的上色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這個辦法我並沒有試驗過,只是在理論上覺得是可行的。

四、摘袋時間

蘋果樹的上色與摘袋時間也有很大的關係,摘袋過早,蘋果褪綠不好,影響著色,摘袋過晚,蘋果已經接近成熟,果皮黃化,同樣也會影響上色,我們一般是在蘋果果皮呈現白色的時候摘袋最合適。

影響蘋果著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些因素缺一不可,不能只靠哪一方面的提升就能解決蘋果的著色問題,所以,我認為題主所說的額晚上打水是可以考慮的一個辦法,能夠作為一種輔助措施,但是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每天農技分享,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農大知事”來幫助回答這個問題。農大有多年的園林管理工作經驗,擅長於樹木的栽培與管理等技術,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蘋果著色好與不好,與晚上打水,沒有太大的關係,晚上採用打水的方法讓蘋果著色,這一說法農大也是首次聽說。蘋果隨著日漸成熟,果皮的顏色隨著就會發生變化,這主要是受到花青素的影響而變色的。



蘋果的著色好與不好,與天氣溫度、光照、施肥等都有著關聯性。除此之外,增強蘋果著色,可在蘋果的果期增強管理,加大蘋果的著色,爭取讓蘋果有個好品相,也是對果農能夠增加收益的。

光照對於蘋果樹著色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因果樹廕庇,光照不足,樹冠內膛果實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對於果樹除了合理的修剪外,在果實期可通過摘葉、轉果增加光照。摘葉通常在收穫前一個月,先把果實上貼著的葉子以及果臺枝基部葉,或是遮擋光線的附近葉子摘除一遍。


等到離採收大約20天左右時,把部分中、長枝下面的葉子摘掉。在第一次摘葉後一週,可以結合轉果,讓果實背陰的一面轉上朝陽,促進著色。但需要注意,轉果時一次不要轉動太多,以免傷及果柄。

對於套袋的蘋果,一般要在採收前半個月內除袋,開始讓果實充分著色。還可以輔助著色設置,在套袋除袋後,在樹冠下鋪設反光膜,一般在樹冠下主幹兩側各鋪一副反光膜,也能夠促進蘋果著色。

關於蘋果著色的問題,農大有以上了解,分享給大家,供參考。


農大知事


反正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如果說是蘋果著色不好,是沒有在晚上打水這一回事,也根本就沒有打水的這一個方法,因此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至於蘋果著色不好,你要找到原因,因為蘋果著色的時間在國慶節前後,在西北、華北地區雨水稍微偏多一些,天氣也不是很好的,所以引起蘋果著色不好主要還是天氣的原因所引起的,所以建議大家從以下幾點來改善蘋果的著色問題。

1、 可以給蘋果疏掉擋住蘋果上色的葉子

這個方法很簡單,也很奏效,就是把取袋子後的蘋果,如果果把上面有三兩片大葉子的話,那麼就叫用剪刀剪掉,注意用的是剪刀,不要用水揪掉,萬一把蘋果一起帶著揪下來這樣就不好的,得不償失,所以要合適的摘掉葉子。注意摘葉子的時間要選擇在早晚進行,而不是在中午。

2、 可以轉蘋果讓其更好的、全面的著色

這個方法也是簡單粗暴,注意轉果的時間一定要選擇在早晚而不是中午,如果是陰天的話,咋就無所謂了,還有轉蘋果的時候動作要輕柔,不要轉掉。

3、 可以給蘋果園地面鋪反光膜

鋪反光膜的時間就是在給蘋果樹取完袋子後,當然你也可以一邊取袋子,一邊鋪反光膜,這樣是很及時的表現,有的人甚至更早一些。

當然鋪的反光膜要在蘋果上色採摘後要及時的撤掉,不然沒有好處。而鋪反光膜是最好的一種方法,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大家可以去做。

所以說,蘋果著色不好,不存在晚上打水的措施,以上3點就是最常見的最好的方法,建議大家這樣子去做,必然會使得蘋果有一個很好的著色效果出現。


寧寧說的話


關於蘋果著色不好,今天我剛好寫了一篇文章,你可以看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現在早熟蘋果已經上市,很多果農開始忙著摘蘋果、賣蘋果,每個人都想自己的蘋果能賣個好價錢。

同一品種的蘋果價格高低主要取決於個頭和“顏值”,其中“顏值”裡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是蘋果表面著色情況。

若是蘋果著色不好,就很難賣上好價錢。那麼,蘋果上色不好與哪些原因有關呢?

1、品種

蘋果之所以能由綠變紅,是因為蘋果表皮產生了花青素。蘋果表皮花青素的產生受蘋果遺傳基因的控制,不同品種的蘋果產生花青素的能力不同。響富全紅富士蘋果上色速度快、滿紅型著色、樹上下內外果都全紅就是因為響富蘋果控制花青素產生的基因強大,能產生大量的花青素。

2、光照

光是影響蘋果品質的重要因子之一。太陽光能,促進果樹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出糖類等有機物質,並更多地流向果實,為進一步合成花青素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

如果果園鬱閉,光照不足,樹冠內膛結的果,果實品質和著色必然受到影響。多數品種蘋果,在生長髮育過程中,若缺乏足夠的直射光照,不僅品質下降,而且著色不佳,在果實生長後期,月平均日照不足說明蘋果著色受光的制約。

3、溫度

氣溫也制約蘋果表皮紅色的形成。適當的氣溫可以制約果實的呼吸強度,減少糖的消耗,提高花青素的積累,促進紅色素的發育。據有關研究資料報道,當晝夜溫差大於10℃時,果實著色明顯加快;陸秋農著作中指出,果實成熟前30-50天,夜間氣溫超過17℃,則使蘋果果實著色不良。

4、水分

蘋果著色期,適當控制給果樹澆水,可使不溶性碳水化合物轉化為可溶性糖,增加合成花青素的物質,有利紅色發育。

土壤水分過高,則制約紅色素形成。如富士蘋果在果實著色期,調節土壤相對含水量為60%~65%,有利著色。說明果樹的供水也與果實著色有關。

5、鉀肥

尿素和磷鉀相比價格較低,與高磷高鉀衝施肥比價格更低,所以很多人圖便宜在花前給一棵樹施幾斤尿素,導致土壤含氮量偏高,缺鉀不好上色。儘管8月上旬有的人一畝地補了10斤高鉀,但因為土壤中含氮量過高,還是缺鉀嚴重。實踐證明,要想上色快、上色好,秋季長效肥用量需加大,同時一畝地最少要補20斤鉀。

6、硼過量

硼砂春天施用,每棵樹不能超過150克,應用100克左右為宜,超量施用,將會引起蘋果發黃不上色,而且一發黃就持續3年。

7、環剝過重

環剝過重,地下根系吸收的營養不能上升,樹上葉片吸收的營養不能迴流,這樣就容易導致蘋果樹勢下降,果實由於營養貧乏,出現發黃現象。

8、其他

氮肥過量,尤其是7、8月份追肥時使用大量氮肥會出現摘袋後果實泛綠不上色現象;留果過多會導致果實就上色慢且紅度差;透氣性差的果袋,也容易引起套袋蘋果發生日灼、發黃不上色現象。

針對造成蘋果上色不好的幾方面原因有以下建議:

1、合理修剪,增加果園通風透光性

8月下旬至9月上旬,疏去背上和樹冠外圍的徒長枝及過旺、過密的擋光枝,輕剪秋梢上部幼嫩瘦弱部分,抑制秋梢生長,增加樹體儲藏養分,促進上色。新栽的蘋果樹、幼齡的蘋果樹,樹形最好採用主幹形樹形,及時進行拉直倒掛,要解決單株樹樹冠鬱閉光照不良和全園光照惡化的問題。

2、控制氮肥的使用

氮肥的施用最好在基肥和3、4月份追肥的時間,5、6月份施氮肥過多,後期果實著色差。夏季以後要施用較多的鉀肥,能夠磷肥與鉀肥配合施用更好。對紅富士蘋果在6-7月間,增施1~2次磷肥、鉀肥和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在果實生長後期,噴50倍的草木灰浸出液,均有顯增色效果。

3、適時澆水

合理灌溉,採收前如遇天氣乾旱,要給果樹多次灌水,但每次的灌水量要少,高溫天氣應在下午3時以後灌溉。

除以上措施外,可以進行果園生草,改善果園小氣候,在蘋果摘袋後可配合摘葉、轉果、鋪設反光膜,促進果實的著色。



靜心為農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蘋果上色不好,應該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光照、溫差、施肥等,雖說與果園土壤溼潤度也有關係,但是衛農以為晚上給果樹打水的方法作用很小,我們這裡的果農也沒有人這樣做過。

蘋果上色主要跟施肥,以及光照度有很大的關係。在蘋果進入膨大期時,就要注意適當減少氮肥的使用,氮肥雖然可以促進蘋果膨大,但是如果過量使用,對後期蘋果的上色很不利。



因此,要注意增加磷鉀肥使用量,可根際衝施高鉀中磷低氮水溶肥。尤其是蘋果到了上色期時,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及鈣、硼、鋅等中微量元素,促使蘋果樹對磷鉀養分的吸收利用,能讓蘋果更好的上色增甜。

蘋果上色期的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果園土壤墒情比較好,就可以不用澆水,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了。

一是可以結合夏剪,剪除樹冠中過密的競爭枝,以及影響光照的重疊枝、交叉枝等等,增加樹冠通風透光條件和光照度。



二是摘葉轉果。摘袋後可把果樹內堂,以及樹冠下部蘋果周圍的葉片摘掉;同時根據光照和蘋果上色情況,定期進行轉果,就是把蘋果背陰面轉到陽面,讓蘋果能均勻上色。

三是摘袋以後在蘋果園鋪設反光膜,讓陽光照在反光膜上之後,再反射到蘋果上促進上色和糖分的轉化。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蘋果上色,避免出現青頭果。

總之,蘋果上色好壞,與施肥、光照度的關係很大,作為果農除過注意合理施肥以外,還要注意做好摘袋後的管理,才能促使蘋果均勻著色,達到全紅的。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蘋果著色好不好其實與晚上打水沒有啥直接關係,要想讓蘋果著色好,賣相漂亮,老於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合理施肥

要想讓蘋果著色好施肥是關鍵,而磷肥和鉀肥是提供蘋果著色的必備肥料,因為果樹把兩種肥料吸收後,轉換成氨基酸和蛋白質在果實內儲存,隨著果實的膨大期到來,氨基酸和蛋白質在光合作用下轉換為糖分,後期糖分進而產生褐色素而附著果皮,這就是整個一個系統化反應,通過以上轉換我們知道肥料使用是關鍵,在花芽分化前要減少氮肥的使用量,防止出現拮抗作用,一般採用0.3%磷酸二氫鉀配合0.2%的鈣源庫和硼源庫噴灑葉面,在花芽分化和膨大期及著色階段分別噴灑一次可有效提高果實的著色度。


二、控制施水量,完善排水防澇設施

蘋果著色階段北方正好處於多雨的夏季時節,必須建設好完善的排水防澇設施,一方面過多的雨水進入土壤中不僅造成土壤透氣性差,鹽鹼化趨於嚴重,另一方面根系長時間浸泡造成腐爛,造成果樹營養不良,葉黃凋落現象,果實內含水量增多不僅能夠稀釋糖分造成著色不好,還會對蘋果口感造成影響。

三、光照要適宜

根據第一條的分析我們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質轉換糖分必須要有陽光的照射轉換,而且溫度要適宜,所以在著色階段初期要修剪副枝的枝葉和果實上30釐米的枝葉,給果實營造好光照條件,還可以在果樹底部鋪設反光膜,提高光照範圍和時間。

四、進行套袋工作,可以起到保溫作用

其實在蘋果處於膨大期就可以進行套袋工作了,一方面經過套袋可以讓果實與外界隔絕,防止病蟲害的侵擾,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溫工作,給果實著色創造一個恆溫的小氣候。

以上幾點就是老於認為提高蘋果著色的幾個有效方案,感謝大家關注“魯北老於”,歡迎一起共同探討關於三農的趣聞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