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狂人張非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現在如何?

佛經緣


我也曾做夢夢到自己大二輟學,重新回去高考,然後發現考上更差的學校,過的比原來更差。

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十多年了。

這是外界強加給我們的錯誤觀念——必須考個一流大學

現在回想,對比比我高考成績好的人,好多過的並沒有比我好。

可能運氣好,進入了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行業。

但現在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雖然能獲得比較高收入。


王偉浩律師


張非,四川考霸,2次考取清華,一次北大,一次復旦。如果以高考為衡量一個人的學習,那麼他絕對可以說是恐怖級別的存在。然而實際上,如果您知道他的經歷,你一定不願意自己孩子像他這樣。


他第一次考取復旦大學是02年,也是我上大學那一年。因為不滿意復旦大學,直接沒有去就讀。
03年考取北大,這一次到了北大,但是04年因為7門功課不及格被退學。
但這沒有打擊到張非,05年以703分被清華大學錄取。遺憾的是,06年再次因為學分問題被退學。


07年,張非改名張空谷,再次考取清華大學。
這就是傳說中的考霸,高考釘子戶。
如果以高考論英雄,那麼這就是英雄中的英雄。然而實際上,高考並不是人生的重點。所以像這樣的考霸,並不是我們效仿的對象。


我大學的同學,也有不少退學重新高考的。
第一個張同學,大一因為戀愛問題,自願退學,後來考取西安交大,現在在天津,工作很好。
第二個是王某,大三退學,次年考取中山大學。

第三個是室友,保送生。大四退學,次年考取安徽大學,後來到中科院讀研究生,現在在高校當教授。


像我的這三位同學,雖然因為個人原因大學退學重考,但是依然考取不錯的大學。更難得可貴的是,一次失敗的大學經歷,並沒有讓他們失去信心,而是重新振作起來。
這些人現在都過得很好。

但是,像張非這樣的,接二連三的因為個人原因被學校退學,說明自制能力很差。這樣的人,雖然高考能力很強,但是卻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
很多人認為,高考分數高的人就一定可以把大學學好,這其實是想象。
能夠考上頂尖大學的學生,都是高中學習很強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當中依然有很多沒有辦法通過大學考試。一方面是因為自身貪玩,一方面其實也是不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


真正的學霸是能適應各種類型的學習,而單純高考的高手,只能說是高考考霸罷了。


張非後來考研失敗,後來回到老家,不願意出門。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張非兩次踏入清華大學的校門,一次踏入北京大學的校門,對於別的考生來說,這兩所高等學府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對於張非來說不過是探囊取物罷了,想考就考,不想上就不上,再想上再考一次就行了。

從智商上來看,張非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2004年他從一所職業學校退學去復讀,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考上了復旦大學,但是因為復旦大學不入他的法眼,最終沒有去。張非的目標是北京大學,第二年以後他如願的考入了北京大學,次年因為7門必修課不及格被迫退學。第三年又被清華大學錄取,時隔一年又因為學分沒有修滿被迫退學。2007年張非再一次考上清華大學,這一次他沒有被退學,終於拿到了本屬於他的大學本科畢業證。

因為張非如此反覆的高考,退學,被不少人質疑是利用考生的身份謀取獎學金。在2007年6月中旬,一封名為《四川南充驚現職業高考考生,清華北大反覆退學牟取獎學金》的帖子開始在網上廣為傳播。帖子裡列舉了張非2003年考上北大、獲得嶽池一中3000元獎學金;2005年從南充十一中復讀考上清華,獲得學校10萬元獎勵;2007年從清華退學以南充十中學生的身份參加高考,“又將輕鬆獲取南充十中的一筆重獎”。帖子首度提出了“職業考生”的概念,並直斥張非的“墮落”是一心只為賺錢。



但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子,張非不是不想跟普通人一樣連續的讀四年,然後順利的畢業拿學位證,繼續升學或者參加工作。但是張非不能這樣子,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張非幾次退學都是因為成績太差被學校勸退的,而導致他成績太差的原因是他沉迷於網絡遊戲,無法自拔,最終葬送他了美好的青春和前途。

張非雖然讀書很厲害,但是卻無法控制自己,沒有自制力。離開了父母和老師以後,一頭鑽進了網絡遊戲中。親人的勸告,打罵,眼淚都沒能夠把他拉回來。被退學以後,張非心裡後悔莫及,於是才有了這三進三出清華北大的經歷。



張非在清華大學磕磕絆絆好幾年以後,終於畢業了,畢業以後的他並沒有選擇工作,而是選擇繼續升學考研。很遺憾的是,張非的“輝煌”並沒有再次延續,中山大學哲學系考研複試沒有通過,考了兩次以後,便斷了考研的念頭。

此後張非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家也搬了,朋友和同學們也聯繫不上他了,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聽說張空谷現在去到了一個誰都不認識他的小地方去生活了,還結了婚,過上了小日子。


大三老學長


一看這個題目,我著實被驚了一下,常人高考一次就折磨得夠嗆了,這位狂人居然4次高考,而且高考的學校全是名校,這就像吸毒的人,難道是高考得上癮病了嗎?還是要證明舊自己的能力呢?

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反正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換個其他考生,就考上這其中的一所學校,恐怖都會睡覺笑醒,還哪能再考其他的高校。

這個來自四川的考生張非,是一個典型的80後,他覺得復旦太差,就拒絕了就讀。

當他進入北大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變樣了,但是因為經常玩遊戲被北京大學給退學了。後來他又通過高考考進了清華,但還是因為學科不達標再次被勸退。

如此戲劇的人生,跟做夢一樣,他現在回四川老家發展了,聽說發展的還不錯。如果,他能在其中的一所高校,完成了學業,想必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高考“神人”,不知道是否後悔了當初的所發生的一切呢?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高考對於很多來講只有一次,部分復讀的同學有兩次。三次,四次的其實是少數!而且四次高考,每次都考上全中國最好的學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2次,復旦大學】
的高考歷史上可能只有一個人了——來自四川省的張非!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高考狂人——張非

一.張非與高考的四次“相遇”

張非出生在四川省廣安市,張非14歲的初中畢業,考上了四川省的一所郵電學校。16歲時,就從那所郵電學校退學了。後來回到嶽池中學參加復讀,準備高考!

(1)2002年第一次高考:錄取分數線沒有達到北京大學,但是達到了上海復旦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復旦大學也給他發來了錄取通知書,但是張非並沒有去上。

第一次高考,2002年,復旦大學錄取未去

(2)2003年第二次高考:張非在嶽池中學參加了一年的復讀,這時張非也才18歲,和同屆高考生的年紀相仿!這次張非考的非常好。“606分”的高分考上了北京大學。就讀於北大的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第二次高考,2003年,北京大學錄取就讀

(3)2005年第三次高考:為什麼他會第三次高考?原因居然是他在北京大學有7門必修課不及格被北京大學退學!我們很多人都驚呆了為什麼一個高考學神居然會大學掛科!【根據他的同學們說是因為,張非在大學期間沉溺於網絡遊戲無法自拔,再加上他有不善言辭,不喜歡與人交流,又有嚴重的網癮

2004年前往南充市就讀於南充十一中!一年後,以“703分”被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錄取

第三次高考,2005年,清華大學錄取就讀

(4)2007年第四次高考:居然也是同樣的原因,在清華大學因為太多必修課不及格,被清華大學退學。之後改了姓名,又在南充市選擇復讀,以“677分”考上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

第四次高考,2007年,清華大學錄取就讀

二.張非考研失利

張非後來在清華大學勉勉強強畢業了,也參加了2010年的考研。

據說初試成績還不錯,但是複試被刷了,因為沒有導師願意收他!

三.張非現狀

(1)張非在考研失利之後,就沒有再參加考研考試了!

(2)由於張非有網癮,他們一家人搬到了成都,一方面給他找合適的工作,一方面給他戒掉網癮!

(3)張非在2015年,還是考進了一家事業單位,終於開始好好工作了,好好生活了!

綜合上述:

張非的確是一個智商很高的學神,不然也不可能考上四次中國的名校!所以,我們要明白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往往是智商與情商並行!張非就是失意在步入大學之後,沒有及時管理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學會與身邊的人友好的交流!

歡迎大家,關注“大學生生活!”


大學生生活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考霸張非大概是少有的因為高考而成為百科人物,並被標明考霸的人。目前能收集到關於張非的信息,是2011年他從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但不想工作,2012年考中山大學的哲學專業研究生失敗,之後再難找到關於他的消息,也有傳言他仍在繼續考研,不管怎樣,他已然泯然於眾人。



從2002年開始高考到2011年本科畢業,正常用四年走完的人生里程,張非卻用了十年,並非他太笨,他是一個相當聰明的人,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曾經在清華還拿過一年5000元的獎學金,這樣的成績前無古人,估計也難有來者。

關於他的爭議也一直伴隨著這位高考天才:有人說他是因為談戀中學給的高額獎學金才反覆參加高考,因為當時只要能進清北,當地和學校將給予10萬元的獎金,這在當年相當於直接獎勵了一套房。但是通過媒體的追蹤報道,張非反覆被退學的原因,第一次考上覆旦因不滿意沒去就讀,之後幾次也都是因為學業不達標而被學校勸退,深層原因是因為迷戀網絡遊戲導致學業一落千丈。

在高考這件事情上,他是一個現象級的人物,六年內連續四次考上國內頂尖名校,說明他有相當紮實的基礎知識,也有相當成熟的考試技巧,同時還具備一般人沒有的強大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又因為沉迷網絡多次被退學,反映出他離開了父母和老師的監督,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方面的能力相當薄弱。這也該是他沉迷網絡的最初根源,因為自主性差,因而缺乏奮鬥目標,沒有目標就難免沉淪,最後一次考上清華,第一學年成績優異拿到的5000獎學金,他用來購買了自己的電腦,這直接導致了他接下來的繼續沉淪,雖然最後勉強畢業,但早已找不到當初在考場上無往不勝的銳氣。

他在高考這件事情上的持續高光表現,只是源於目標明確,加上中學復讀班嚴格的管理,就如他復讀時的班主任所說,當時差不多是保姆式的管理,這讓他沒有太多時間去上網,同時他能從高考找到相當的成就感,對於性格孤僻,不善交流的張非來說,是難得的慰籍,所以他沒有因為上網而放棄了復讀,但除此之外,他鮮有作為。這也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僅憑高考分數選拔人才,存在相當的侷限性。

成就一個人太難,需要經歷千辛萬苦。而毀掉一個人卻很簡單,不能說是網絡遊戲不好,但確實有不少天才少年因為自我管理能力差陷進去之後難以自拔,在這件事情上,張非不是第一個,也遠不是最後一個。在教育過程中,考試成績很重要,但對孩子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同樣不可忽視,先成人,再成才,一味強調聰明才智而不顧其他,難免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偏差,最終遺憾傷仲永。


象牙塔裡講故事


“高考狂人”、“高考釘子戶”張非現狀如何?似乎誰也不知道,也許他的家人更不會讓人知道,因為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看了張非的故事,我想起來我高中同學,一個數學經常考140+的學霸,雖然沒有張非這麼牛,但是大學也是幾進幾齣,如探囊取物。第一次高考沒有考上985大學,他選擇了復讀;第二年考了文科全校第一,老師讓他報考山東大學,他選擇了北京師範大學,結果滑檔,被東北林業大學錄取;開學後不久選擇復讀;第三年被山大威海分校錄取,最終沒有畢業,回家在家裡幫助下開了一家小商店,經營的什麼情況,不得而知。


我想張非的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吧,否則也會有他的消息。其實,張非最後結局如何已經不重要,通過這類學生的情況,我們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一、知識改變命運還是性格改變命運?

通過張非的經歷,我想大家都認識到後者應該更重要吧!

二、教書和育人哪個更重要?

當然是育人!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強了,以高中為例,只要考上北大清華,就是成功的,不管他能力如何,都會被大肆宣傳!我們本地曾經有個理科狀元,被清華錄取,但是這是一個連雞蛋都會剝,鞋帶都不會系,馬路都不敢自己過的“怪才”,但是,即便如此,這個學生還是給學校和家庭帶去了無數的笑話,以後如何,誰知道呢?

誰都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在這種環境裡,誰又能改變呢?


三、張非如果被調劑到計算機系或相關專業,結果會如何呢?

張非是沉迷於電腦遊戲而多次退學,對於這樣的“怪才”,如果給他個機會去研究遊戲,他能不能做好呢?“因材施教”應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成就一個人總比毀掉一個人更值得我們稱讚吧!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贏在高三


張非,神一般的存在,可以說是中國應試教育史上傳奇人物,4次參加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這三所學校是多少學子的夢想,我們不能不為他的高智商而折服,也不能不為他的玩物喪志而惋惜!



憑他的智商,完全可以上一所重點中學,而他卻上了一所職高,第一次考上了復旦大學,而他嫌棄復旦,主動退學,之後考上北大後卻迷上了遊戲,被要求退學,考上清華後,重蹈覆轍,同樣被退學,後來又考上了清華,這應該是2007年了,後來嘗試戒除網癮,後順利畢業,後來考研失敗,現在網絡上很少能看到他的相關信息,他現在如何呢?

根據張非母親的訴說,張非是一個不善於與人交往,性格孤僻的學生,平時生活中喜歡獨來獨往,雖然學習好,但是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卻沒有任何的想法,所以考上這些名校對他來說卻沒有任何的作用!



這樣一個奇才,他現在到底怎麼樣了呢?他從進入大學之後他就不是很高興,可能因為性格的原因,他又開始整日沉迷於遊戲,現在已經沒有人對他有所希冀,而且他也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腦海裡,也沒有人關心他的生活了,作為這樣一個神奇人物,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很高興有機會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感覺對你有幫助,請點點關注,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敏銳視角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看了前面一些答主的回答,基本都來自網絡信息,具體實情如何,很難核實。

恰好,我有一個同學是四川廣安嶽池人,張非的老鄉。張非的事情,在當地幾乎婦孺皆知,所以她也比較清楚。我在微信上向她進行了求證。在徵得她的同意之後,這裡將聊天記錄貼出來。

根據這位知情人士的敘述,張非是高考了四次,一次進了復旦,一次進了北大,兩次進了清華,而且,有一次高考成績是廣安市理科第一名,一次理科第三名,同時,這兩次也是嶽池第一名。

因為玩遊戲,分別從北大和清華退學。最後一次,勉強從清華畢業。

後來他參加了考研,因為之前的經歷,進了複試,但沒有被錄取,因為沒有導師願意接受。

再然後,因為他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且有網癮,他們家舉家搬到了成都,要給他戒掉網癮,併成功了。

大約2015年,張非終於考進了一家事業單位,開始好好工作了。因為生活在成都,現在的他,遠離了以前的圈子,他應該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了。

張非,確實是一個智商很高的學霸,考進北大清華跟玩兒似的,退學了,再考進。可惜,因為他心智不成熟,很難和人溝通,以致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進而,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所以因為掛科,而被北大退學,而後又被清華退學,最後也因為自己的經歷而考研失利。這說明,即便是天才,也需要良好的情商去管控,才能做出一番事業。

幸好,他後來戒掉了網癮,考進了事業單位,能不再折騰了。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他不但能好好地生活,也能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作為學霸的絕頂智慧,做出好的成績!

你對此怎麼看呢?


博雅燕園


張非現在成卻一家事業單位,有了穩定的工作了。現在的他,離開了以前的圈子,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沒什麼稀奇的

不得不說的是,張非確實是一個智商超高的房考學霸,傳說中的高發釘子戶,前後經歷四次高考,一次復旦,一次北大,二次清華,人家房考跟玩兒似的,但不幸的是都被退學了,可惜不?說實話,一般人真覺得可惜,想想考進北大清華是多少辛辛學子的夢想呢?又有多少人一輩子對這些夢想都遙不可及?

其實張非他本人心智不太成熟,平常很難和人溝通,喜觀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久而久之,又陷入在網絡遊戲的世界裡,所以因為掛科,先後被北大、清華退學,最後也因為自己的經歷而考研失利。這些情況均說明一點,即便是天才,也需要良好的生活自律習慣,有約束力和情商去管控自己,在人生中要有自己的奮鬥目標才能做出一番事業,高考成績並不能決定什麼,商考狀元又如何?考入名校又如何?最終都要看這個人否能走的長遠,為社會創造出價值,學習成績再好,若不能轉化成有用的價值不能為社會進步服務,那就廢了。

順便也給現在很多父母提個醒,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千萬別把成績當成一切,那就偏離了教育的目標。

社會不需要學習好的人,更需要有良好品格,優秀技能和特長的人,知識才能轉變為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