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秋色的詩句有哪些?

用戶6613647174409


清秋

剪一段過往

隨風去徜徉

那一抹微涼

是不是秋天的模樣

捧一縷陽光

暖心中惆悵

那片片落葉

是不是秋天的憂傷

沏一壺流年

在路途品嚐

那累累碩果

是不是秋天的承諾

賞一季清秋

給生活享受

那輕柔時光

是不是秋天的嚮往


凡心笑紅塵


古文人墨客描寫秋的詩詞非常之多,數不枚舉,特此整理摘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欣賞吟誦:

楓橋夜泊

唐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夕 

唐 ·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秋詞 

唐 ·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山居秋暝 

唐 · 王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難望王師又一年。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宋·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風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雨中贈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長安秋望

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秋晚江上遣懷

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

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適

邊城多遠別,此去莫徒然。

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門看落日,驅馬向秋天。

高價人爭重,行當早著鞭。

立秋日登樂遊園

唐·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

獸形雲不一,弓勢月初三。

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

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客亭

唐·杜甫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聖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

秋芸有春綠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綠,疏籬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黃?

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及時且自好,來日殊未量。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秋日·其二

宋·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念奴嬌

宋·黃庭堅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

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遊,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

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野望

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望秦川

唐·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淨,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悽其霜露濃。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吟。

這麼多首秋詞古詩,你最鍾情是哪一首?



葉從容


秋天的詩句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3、《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5、《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7、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8、《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12、《長安秋望》【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天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13、《秋風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4、《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瑋

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

16、《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7、《秋夜曲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8、《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9、《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20、《秋波媚》【宋】陸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元稹)

10.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1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12.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的:《山居秋暝》)

13.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好詞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萬代千秋 霜氣橫秋 社燕秋鴻 秋月春風 秋水伊人 秋收冬藏 秋毫之末 秋毫無犯 秋高氣爽 秋風落葉 秋風過耳 千秋萬代 平分秋色 皮裡春秋 明察秋毫 臨去秋波 利析秋毫 老氣橫秋 琨玉秋霜 華星秋月 各有千秋 多事之秋 打秋風 叢蘭欲秀,秋風敗之 春秋鼎盛 春秋筆法 春蘭秋菊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冰壺秋月 暗送秋波  秋高氣爽

好句

1.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 2.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同冬一樣迷人。 3.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

好段

1.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個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後乘著一簇風掠過山谷離開。 2.再過一兩夜,秋霜在月下佈滿山谷,然後退回到北面群山那邊稍作停留,好讓金黃的初秋溫柔地撫慰大地。輕微的茴香氣息瀰漫在天空中。還有金菊的芬芳氣味。霧氣翻騰,被九月的月色衝破,露出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3.秋天,那永遠是藍湛湛的天空,會突然翻臉而露出險惡的顏色,熱帶颱風夾著密雲暴雨,洪水潛流著,復甦的草原又泛起點點蒼蒼的顏色。然而,颱風暴雨一閃而過,強烈的氣流依然抖動著耀眼的波光。這時,只有北來的候鳥知道這張溫暖的床眠,那飛翔的天鵝、鴻雁和野鴨,就像一片陰深的雲朵,使這兒顯得更蒼鬱了。 4.不知道從多久起,彷彿一場緊張的拼搏終於漸漸地透出了分曉,田野從它寬闊的胸膛裡透過來一縷悠悠的氣息,斜坡上和壩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開,四下裡的樹木和莊稼也開始在微風裡搖曳,樹葉變得從容而寬餘。露水回來了,在清晨和傍晚潤溼了田埂,悄悄地掛上田間。露嵐也來到了壩子上,靜靜地浮著,不再回到山谷裡去。陽光雖然依舊明亮,卻不再痛炙人的脊樑,變得寬懷、清澄,彷彿它終於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來了! 5.撲入車窗的景色,使我生髮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觸。那碧天的雲,蠻荒的山,被秋霜洗黃的野草,儼然像一位飾著金色麗紗的處女,裸露著奶黃色的胴體,在蕭瑟的秋風中婆娑起舞,展現著消魂的倩姿。佇立在山顛的秋陽,宛如一尊威武的戰神,抖落血染的戰袍,濺在草叢中,滲入山下的小溪,泛著數不清的漣漪,嗚咽地向外流淌,從古流到今,從遼遠的過去流向那茫茫的未來。 6.秋,不是常說是金色的嗎?的確,她給大自然帶來了豐碩的果實,給包括人在內的眾多生物賞賜了無數得以延續生命的食糧。 7.只有秋天的時候,你才知生命的季節已經悄悄遠遁,落葉之下,沙沙的風中,很難記起在春天的日子裡是如何萌發出希望的新綠。 8.你走了,在那漫長的歲月,我的心就像秋樹,時刻無奈的飄灑一地,只把寂寞掛在心頭。 9, 秋風紅葉漫天飄,乃知春意遙!北風今至冰破松,心灰意懶愁雲不識空!盤古開天闢地出—只是新人生。問女何時明月照?春風笑語留盼醉今朝! 10,秋風秋雨秋天涼,秋枝秋葉秋草黃,秋雲秋月秋氣爽,秋菊秋雁秋收忙,秋情秋意秋纏綿,秋思秋念秋惆悵,天涼好個秋,記得添秋裝,彆著涼!深院鎖清秋!

其它

屈原---九歌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鶩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餘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淨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裡,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唐·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臺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淒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餘暉。 宋·柳永《八聲甘州》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餘的彩虹。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向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衰草:枯草。畫角:軍中用的號角。斷:盡。譙門:城上鼓樓,用以瞭望敵情。 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遊南巖和範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蕖(音同“渠”):荷花。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麼大。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谷。 元·薩都剌《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剌《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淨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禎《江上》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變秋聲:江流隨著夏去秋來而改變聲響。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龍、王西樵、程穆情諸君登慧光閣飲於竹圃分韻》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盡白花煞;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迴盪。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閒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最佳答案描寫秋天的詩

《秋晚的江上》 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

儘管是裷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一九二三年)

《鴿子》 胡適

雲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

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

看他們三三兩兩,

迴環來往,

夷猶如意,——

忽地裡,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十分鮮麗!

(一九一八年)

《秋晨》 於賡虞

別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聖水難洗的苦孽,

你方從我的背上踏過,

歡迎啊,東曙,你又已復活!

在這最後的瞬間,我睜眼

雙手抱住太陽的腳,看

葉顫,花舞,聽市聲沉醉,

直到落下歡欣的眼淚!

(一九三四年)

《滬杭車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影,

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

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豔色的田野,豔色的秋景,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語》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顆憔悴的秋柳裡,

一條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將黃未黃的秋葉上,

聽他親親切切喁喁唼唼,

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語情節,

臨了輕輕將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裡,一渦半轉,

跟著秋流去。

這秋雨的私語,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詩情節,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暈裡,一渦半轉,

跟著秋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誰禁得起銀指尖兒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濤,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撫摩,在那裡低徊飲泣呢!就是那:

無聊的雲煙,

秋月的美滿,

燻暖了飄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輕縞的衣裳,

來參與這

美滿的婚姻和喪禮。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秋月》 徐志摩

一樣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為我們都在抬頭看—

看它,一輪腴滿的嫵媚,

從烏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雲堆裡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圓。

它展開在道路上,

它飄閃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盤結得如同憂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萬千的城磚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撫摸著

錯落在城廂外內的墓墟,

在宿鳥的繼續的呼聲裡,

想見新舊的鬼,

也和我們似的相依偎的站著,

眼珠放著光,

咀嚼著徹骨的陰涼:

銀色的纏綿的詩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飛舞。

聽那四野的吟聲—

永恆的卑微的諧和,

悲哀揉和著歡暢,

怨仇與恩愛,

晦冥交抱著火電,

在這幽絕的秋夜與秋野的

蒼茫中,

“解化”的偉大

在一切纖微的深處

展開了

嬰兒的微笑!

(一九三0年十月)

《秋天的夢》 戴望舒

迢遙的牧女的羊鈴,

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輕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於是我的夢靜靜地來了,

但卻載著沉重的昔日。

哦,現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憂鬱。

(一九三一年一月)

《霜花》 戴望舒

九月的霜花,

十月的霜花,

霧的嬌女,

開到我鬢邊來。

裝點著秋葉,

你裝點了單調的死,

霧的嬌女,

來替我簪你素豔的花。

你還有珍珠的眼淚嗎?

太陽已不復重燃死灰了。

我靜觀我鬢絲的零落,

於是我迎來你所裝點的秋。

(一九三五年十月)

《秋》 杜運燮

連鴿哨都發出成熟的音調,

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

不再想那嚴峻的悶熱的考驗,

危險游泳中的細節回憶。

經歷過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長中的扭曲和受傷,

這些枝條在烈日下也狂熱過,

差點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現在,平易的天空沒有浮雲,

山川明淨,視野格外寬遠;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節啊,

河水也像是來自更深處的源泉。

紊亂的氣流經過發酵,

在山谷裡釀成透明的好酒;

吹來的是第幾陣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葉深深染透。

街樹也用紅顏色暗示點什麼,

自行車的車輪閃射著朝氣;

塔吊的長臂在高空指向遠方,

秋陽在上面掃描豐收的信息。

(一九七九年秋)

《江南草》 李季

菊花怒放的秋天,

我第一次來到了江南。

雖然我來也匆匆,去又忙忙,

但你的美麗卻一千倍地超過了我的想象。

望著你那花團錦繡的城市,

最美麗的畫卷都失去了顏色;

漫步在風光明媚的水鄉,

就是傳誦千古的絕吟也顯得蒼白。

你的美麗使我感到羞愧:

詞囊裡竟找不到一個形容你的詞藻。

人們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天堂只不過是人們按照你的模樣編織的幻想。

我知道秋日裡還不能顯出你的神奇美妙,

我見到的也只是你那千里花香中的一棵草。

可是,我就要回去了,

我就要帶著這片草葉回去了。

我要把這片草葉帶到沙漠上,

我要把這片草葉帶回我的家鄉。

我要把它種在戈壁灘上,

我還要對我的鄉親們這樣講:

“用我們的汗水灌澆它吧,

讓我們的大戈壁也變得像江南一樣!“

(一九五七年八月)

《秋歌—之一》 郭小川

秋天來了,大雁叫了;

晴空裡的太陽更紅、更嬌了!

穀穗熟了,蟬聲消了;

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海岸的青松啊,風捲波濤;

江南的桂花啊,香滿大道。

草原的駿馬啊,長了肥膘;

東北的青山啊,戴了雪帽。

呵,秋天、秋水、秋天的明月,

哪一樣不曾印上我們的心血!

呵,秋花、秋實、秋天的紅葉,

哪一樣不曾浸透我們的汗液!

歷史的高山呵,層層迭迭!

我們又爬上十丈高坡百級階。

戰鬥的途程呵,綿延不絕!

我們又踏破千頃荒沙萬里雪。

回身看:壘固、溝深、西風烈,

請問:誰不以手撫膺長諮嗟?

風中的野火呵,長明不滅!

有多險的關隘,就有多勇的行列。

浪裡的漁舟呵,身輕如蝶!

有多大的艱難,就有多壯的膽略。

我曾隨著大隊殺過茫茫夜,

此刻又唱“雄關漫道真如鐵”。

我曾隨著戰友訪問黃洋界,

當年的白軍不知何處死荒野!

只有江河的流水長滔滔,

只見戰鬥的紅旗永不到!

只有勇士的豪情日日高,

只見收穫的季節年年到。

哦,秋天來了,大雁叫了;

晴空裡的太陽更紅、更嬌了!……

哦,穀穗熟了,蟬聲消了,

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秋歌—給暖暖》 瘂弦

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

荻花在湖沼的藍睛裡消失

七月的砧聲遠了

暖暖

雁子們也不在遼瓊的秋空

寫它們美麗的十四行了

暖暖

馬蹄留下踏殘的落花

在南國小小的山徑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韻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麼也沒留下

只留下一個暖暖

只留下一個暖暖

一切都留下了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標題】:悲秋

【年代】:唐

【作者】:盧殷

【體載】:七絕

【內容】:--------------------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標題】:悲秋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載】:五律

【內容】:--------------------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標題】:悲秋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秋燈如孤螢,熠熠耿窗戶;秋雨如漏壼,點滴連早暮。

我豈楚逐臣,慘愴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憂國故。

三軍老不戰,比屋困徵賦。

可使江淮間,歲歲常列戍?

【標題】:子夜秋歌

【年代】:南北

【作者】:南北無名

【內容】:--------------------

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標題】:蝶戀花

【作者】:蘇軾

【體載】:詞

【內容】:--------------------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標題】:秋

【年代】:宋

【作者】:程顥

【體載】:七絕

【類別】:記時

【內容】:--------------------

洗滌炎埃宿雨晴,井梧一葉報秋聲。

氣從緹室葭莩起,風向白蘋洲渚生。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高蟾

【體載】:七絕

【內容】:--------------------

陽羨溪聲冷駭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將金玉為風露,曾為高秋幾度貧。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李山甫

【體載】:七律

【內容】:--------------------

傍雨依風冷漸勻,更憑青女事精神。來時將得幾多雁,

到處愁他無限人。能被綠楊深懊惱,謾偎黃菊送殷勤。

鄒家不用偏吹律,到底榮枯也自均。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王睿

【內容】:--------------------

蟬噪古槐疏葉下,樹銜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莖。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無名氏

【體載】:七古

【內容】:--------------------

月色驅秋下穹昊,梁間燕語辭巢早。古苔凝紫貼瑤階,

露槿啼紅墮江草。越客羈魂掛長道,西風欲揭南山倒。

粉娥恨骨不勝衣,映門楚碧蟬聲老。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韋應物

【內容】:--------------------

束帶自衡門,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鑑,舉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兩無施。何以酬明德,歲晏不磷緇。

時節乃來集,欣懷方載馳。平明大府開,一得拜光輝。

溫如春風至,肅若嚴霜威。群屬所載瞻,而忘倦與飢。

公堂燕華筵,禮罷復言辭。將從平門道,憩車灃水湄。

山川降嘉歲,草木蒙潤滋。孰雲還本邑,懷戀獨遲遲。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翁洮

【體載】:七律

【內容】:--------------------

宋玉高吟思萬重,澄澄寰宇振金風。雲閒日月浮虛白,

木落山川疊碎紅。寥泬雁多宮漏永,河渠煙斂塞天空。

侯門處處槐花□,獻賦何時遇至公?

【標題】:秋

【年代】:唐

【作者】:劉長卿

【內容】:--------------------

晚節逢君趣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吾師幾度曾摩頂,

高士何年遂發心。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好人360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2.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3.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4.月斜樹倒影,風至水迴文。

5.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6.月影沉秋水,風聲落暮山

7.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

8.野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

9.霜奪莖上紫,風銷葉中綠。

10.霜入丹楓白葦林,煙橫平遠暮江深。

11.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

12.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13.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

14.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15.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16.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17.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18.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19.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20.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21.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22.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23.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24.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25.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26.霞景煥餘照,露氣澄晚清。

27.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28.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29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30.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31.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32.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33.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34.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35.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36.徙倚望滄海,天淨水明霞。

37.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38.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39.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

40.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句號1902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滿載一船秋色, 平鋪十里湖光。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秋風雜秋雨,夜涼添幾許。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鐵甲金戈死未忘



兩漢劉徹的《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譯文]

秋風颳起,白雲飄飛,草木枯黃大雁南歸。

蘭花、菊花都無比秀美,散發著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麗的人的心情卻是難以忘懷的。

乘坐著樓船行駛在汾河上,行至中央激起白色的波浪。

鼓瑟齊鳴船工唱起了歌,歡喜到極點的時候憂愁就無比繁多。

少壯的年華總是容易過去,漸漸衰老沒有辦法!

唐代張籍的《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洛陽城裡颳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宋代程顥的《秋日》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譯文]

閒暇之時事事皆能從容,睡覺醒來東窗日照霞紅。

冷靜觀察萬物都有自得,四季興致感受與人相同。

道理通達天地形體以外,深思進入風雲變化之中。

富貴不惑貧賤亦是安樂,男人做到此境便是英雄。


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連。


唐代李白的《秋思》

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

[譯文]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樣明媚,碧樹綠草間,有黃鸝鳥在唧唧鳴叫。但突然之間,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颯的秋風吹來陣陣涼意,讓人頓感憂傷。

已經進入秋天,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一片悽清的景象。冰冷慘淡的月光下紡織的女子正獨自傷悲。她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無限憂愁,繁盛的枝葉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濃濃,讓人感到無限落寞。


南月聞見


秋韻

流泉小徑幽,

落日深山隱。

新月起松風,

晚秋彌菊韻。

秋思

又逢江南楓葉秋,

聽雨小樓夢幽幽。

陽關唱盡闌珊意,

萬里長風惹人愁。

楓橋晚秋(七絕)

萬樹丹楓染暮秋,

鐘聲杳杳惹離愁。

斜陽歸鷺寒煙起,

喝晚漁翁漾小舟。

江南春.羅江之秋

歌白鷺,

漾輕舟。

漁歌飄柳岸,

明月掛西樓。

層林千嶂煙波裡,

揮筆描來羅水秋。






鑑水漁翁


天氣漸漸轉涼,真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啊。古代的詩人一向喜歡傷春悲秋,寫下了很多關於秋色的詩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不第後賦菊》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民亭寄懷崔雍崔遠》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未覺池塘春草木,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偶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曹丕《燕歌行》


湖光秋雨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唐寅《菊花》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晏幾道《鷓鴣天》

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清雅綠菊


0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____王勃《滕王閣序》02、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0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____馬致遠《天淨沙·秋思》0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____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05、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____葉紹翁《夜書所見》06、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07、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____杜牧《山行》08、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____王維《山居秋暝》09、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____王績《野望》10、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____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1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2、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____王昌齡《長信怨》13、重見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____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15、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____陸游《秋思》16、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幹。____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17、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____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18、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____杜甫《登高》1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____劉禹錫《秋詞》20、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____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同渡300


描寫秋天的詩很多,我就選幾首我喜歡的。

第一首馬致遠的:

天淨沙 秋思

古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第二首範中淹的:

蘇幕遮

碧玉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第三首想寫蘇軾另外一首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聲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最後分享南風過境的二首拙作

一 夕照

一抺斜陽半照窗,

東牆阿婆卷春光。(實際在卷秋蔥)

霜殘碧樹花猶豔,

風掃空階攪天涼。

二 採桑子 淺秋

淺秋節氣夏餘韻,

雲輕雨涼,

鳥歌南窗,

八月荷花滿塘香。

清風濃露明月天,

夢裡故鄉,

醒來神傷,

不為登高為遠方。

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