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倪翠坪


骨關節主要體現在關節軟骨變性壞死、關節軟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或者關節邊緣有骨贅形成,導致關節腫痛,腫大,畸形,進而導致活動障礙。骨關節炎主要好發於中老年人,年齡,性別,種族,居住地域都是易患因素。主要累及負重大關節,以膝關節,髖關節,腰椎,頸椎為高發部位。患者會有關節疼痛,腫脹,畸形,活動時出現彈響,關節活動受限。診斷標準以X線影像學診斷為金標準。



骨關節炎是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幾率增加。另外,肥胖,創傷,過度運動,都是患病原因。絕經期的婦女,糖尿病患者,由於骨鈣的流失,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高於其他人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走路,跑步鍛鍊時,應避免運動量過大,適當掌握運動幅度,避免關節面受到磨損。治療上以緩解症狀,減緩病情發展為主,必要時進行關節置換,但只適用於膝關節,髖關節。


我是來自北方的河馬


一些中老年朋友平時身體不錯,常常參加爬山、慢跑等體育鍛煉,心、肺功能很好,可不知不覺中開始出現膝部或髖部疼痛的症狀,起初只是偶爾隱隱作痛,後來疼痛加重,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影響活動和睡眠,有時候關節腫脹甚至出現“積水”,外形改變,嚴重時,關節突然被“卡住”不能或動。到醫院檢查,診斷為“骨關節炎”。

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骨骼與關節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0年1月23日在全球範圍內啟動一項旨在引起各國政府、醫療研究機構及民眾等社會各界對骨骼與關節疾病重視的“骨與關節十年”活動,其中包括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

我國積極響應號召,2001年我國發起了中國“骨與關節十年”行動,2004年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在“衛生部關節炎防治教育計劃基金”的支持下,組織國內骨科和風溼免疫科專家起草了骨關節炎診治指南(草案),為全國醫師針對OA診治提供了規範化的指導。經過3年的臨床試用,2007年又對該草案進行了更新與修訂,正式出版了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版),相對於草案,指南強調綜合診斷、綜合治療,強調對藥物使用的安全性的重視。

OA好發於負重量大、活動較多的關節,如膝、脊柱(頸椎和腰椎)、髖、踝、手等關節。較為準確的定義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臨床上常以關節疼痛、功能受限、畸形為主要表現。

在我國,6O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50% ,75歲以上的人群中則達80%。該病的致殘率高達53%。正確的認識骨關節炎,按照規範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減輕症狀,迴歸正常社會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於骨關節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認為與年齡、肥胖、炎症、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對於沒有明確的全身和局部病因的骨關節炎稱為原發性骨關節炎,常因退行性變引起,這一類最為常見,中老年患者居多。繼發於炎症、創傷、先天性疾病等病變的骨關節炎叫做繼發性骨關節炎,可以發生於中青年。

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是逐漸進展的,一開始只是關節面軟骨發生輕微的變性,患者只是偶爾感覺不適。當軟骨變性加重、纖維化剝脫、缺失,關節軟骨下骨出現硬化、囊變,關節邊緣出現骨質增生,生物、力學環境改變後的關節無法正常工作,關節腔內滑膜組織受到異常刺激,導致滑膜炎症反應、患者疼痛難忍,關節腔內產生大量積液,關節腫脹,關節囊出現攣縮,關節僵硬,不能正常活動,關節外形逐漸發生改變,最終導致殘疾。

所以,中老年人或是有繼發性骨關節炎高危因素的人(例如有關節外傷、關節畸形、感染性關節炎或一些遺傳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現關節不適時,應該及早就醫。醫生可以通過患者的病史、臨床症狀、查體、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X光檢查),綜合判斷,診斷骨關節炎。X光片上可以表現為關節間隙非對稱性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囊性變,關節邊緣增生和骨贅形成,部分關節內可見遊離體或關節畸形。

早期骨關節炎的治療強調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非藥物治療十分重要,是藥物治療的基礎。對於病變早期的患者,通過正確、系統的非藥物治療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延緩疾病的進展。一方面要幫助患者正確認識這一疾病,指導患者調整行為習慣、生活方式,比如減輕體重,參加非負重的有氧鍛鍊(游泳、自行車),避免長時間參加負重體育活動(長跑、爬山等),進行關節肌肉力量的鍛鍊(例如對於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可以進行大腿前方肌肉的非負重鍛鍊,比如直腿抬高練習)。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水療、超聲波、針灸、熱療等物理療法減輕局部的炎症和疼痛。

對於症狀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輔助工具(手杖或柺杖),暫時減少負重,保護患肢。對於本身有關節畸形的患者可以穿戴矯形支具或矯形鞋來矯正受累關節的負重力線。如果非藥物治療無效,疾病進展,則需要採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止痛、消炎、保護軟骨。

對於輕、中度疼痛的患者,局部使用藥膏、乳劑鎮痛效果較好,而且副作用較少。如果局部用藥效果不佳,可加用口服藥物、針劑或者栓劑進行全身鎮痛,通常首選對乙酰氨基酚鎮痛,效果不佳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NSAIDS類藥物,由於這類藥物有導致循環、消化等系統不良反應的風險,全身用藥時需要高度重視用藥的安全性,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並定期監測心、腦、血管及消化系統的改變。

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玻璃酸鈉也是治療手段之一,對於輕、中度的患者,這些關節腔內注射用藥物可以起到減輕炎症反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並潤滑關節。口服雙醋瑞因、氨基葡萄糖可以起到保護軟骨、改善症狀的效果。隨著疾病的進展,藥物治療不能良好的控制病情時,為了協助診斷、減輕或消、除疼痛、防止或矯正畸形、改善關節功能,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關節鏡手術、截骨手術、關節置換手術及關節融合術。對於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可選擇關節鏡手術,通過微創手段清理關節腔內的病變,這種手術方式的優點是手術創傷較小,但是這種手術往往只能在一段時間內緩解症狀,疼痛症狀還會復發。

關節矯形手術的對象是那些因為肢體畸形導致關節面幾何和力學環境發生改變的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年輕患者,對於這類患者截骨矯形手術可以改善關節負重力線,達到延緩病程進展的作用,這種手術創傷較大,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改變並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恢復。

對於終末期的患者,關節長期疼痛,活動嚴重受限、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根據循證醫學的證據,人工關節置換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案,現代關節置換手術在世界範圍內已經開展50多年,成功的手術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無痛的、活動正常的關節。

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階梯性綜合治療是骨關節炎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案應該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進行調整。對於早期的患者,非藥物治療和普通藥物治療就可以達到良好緩解症狀的目的;對於病程中期的患者,常需要非甾體類抗炎藥才能控制疼痛,通常還要輔以軟骨保護藥,進行關節腔內藥物注射,關節鏡下關節腔清理可以短時間內控制症狀;一旦當病程發展到終末期,則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考慮進行關節置換手術。

正確認識骨關節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確有效地綜合治療可以延緩骨關節炎的進展,使患者不再受疼痛的折磨,恢復關節的正常活動,迴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白天的夜有多美


最易發生骨關節炎的部位是膝關節、髖關節、脊柱和手指間關節,膝關節在骨關節炎中的發病率佔41%。導致骨關節炎的原因有肥胖、炎症反應、年齡增長、創傷以及遺傳因素等。膝關節受涼會引起局部供血減少,進而引發疼痛。經常穿高跟鞋會導致前軀負重增加,易導致關節炎。相對來說,女性患骨關節炎的幾率要比男性大。

從事特殊職業的人群,如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運動員、舞蹈演員及礦工等,患骨關節炎的幾率要比常人大。骨關節炎大多由關節過度使用或勞損以及沒有做好關節保護,導致透明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造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要注意加強關節的保護,做好防寒、保暖,避免過度負重。關於骨關節炎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導致關節炎的原因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風溼免疫性疾病,病變的滑膜會侵犯關節所有組織,所以會持續惡化,沒有臨床終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由鏈球菌感染引發的關節炎,可能會影響到心臟,早期發現確診後可治癒。引發關節炎的三大病因有軟骨病變、骨質改變以及骨關節炎滑膜改變。一般來說,軟骨是骨關節炎最早出現病變的部位。

在剛開始出現局部病灶性軟骨表層軟化時,表面粗糙、呈灰黃色,會失去其正常彈性,而且呈小片狀脫落。表面會出現不規則的小凹陷或線帚樣小溝,多出現於負荷較大的部位。當其進一步發展時,軟骨面就會出現微小裂隙及明顯的粗糙和糜爛,慢慢形成潰瘍。潰瘍的大小及深淺各不相同,有的會深達骨質。比較嚴重時受累範圍廣泛,會看到軟骨大部分脫失,有的軟骨細胞或骨贅物脫落後,會在關節內形成遊離體。

指關節疼痛的原因

手指關節痛可能是關節炎或風溼性關節炎,引起關節疼痛的原因主要有細菌感染、骨性關節炎及關節骨性關節炎。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關節炎是造成指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比如自身免疫或變異反應引起的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以及代謝障礙造成的痛風性關節炎等。

骨性關節炎是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由組織變性及積累性勞損引起,多見於超重的中老年人,其發病部位包括膝、手指、頸、腰椎等部位。症狀表現主要為關節疼痛、僵硬(輕微活動後可使疼痛減輕),嚴重時還會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腫脹,其關節內有骨性增長物——骨刺,多發生於手指末端的指關節,也可出現在手指之間的關節。

增生性關節炎的發病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剛開始時只出現在一個或幾個手指,隨後會累積其他手指。患處有紅腫疼痛的情況,尤其早晨起來時僵直比較明顯,而且還可能比較嚴重,但持續時間短,一般不超過20分鐘,用X線檢查會發現骨質增生表現。

為何女性更易患骨關節炎?

關於膝骨關節炎,臨床上多見於女性患者,女性與男性比例約7:1。最終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有90%是女性,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患膝骨關節炎呢?這與千百年來兩性工作分工有很大關係,男性從事的職業自古以來就是運動強度較大的職業,如狩獵、戰爭、體力勞動等,這會使男性骨骼肌更為發達、強壯,而且恢復也更快。相對來說,女性大多從事非力量性勞動,這會導致肌肉力量較差,受傷後不易恢復。

骨骼和肌肉的衰老與全身衰老一樣,都與激素有關。女性雌激素在絕經後會驟然下降,前後反差很大,這會加快骨關節迅速衰老。其主要表現就是骨骼內的鈣質大量流失,膠原蛋白含量下降,肌肉韌帶鬆弛無力。相對來說,男性雄激素水平的下降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這會使關節的退變比較緩慢。

怎樣緩解關節炎?

當關節炎部位出現熱腫時,可通過熱敷的方法減輕痛苦,比如在臨睡前對關節進行熱敷護理,有利於緩解肌肉痙攣、增強其伸展能力。通過適當運動也可緩解關節炎,但要選擇對關節負荷較小的運動項目。游泳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深及胸部的水中行走、彎腰以及劃手等可大幅減少關節負荷,另外也可選擇散步、慢走等運動。

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搭配

應多吃含硫的食物,如蘆筍、雞蛋、大蒜、洋蔥等,因為骨骼、軟骨及結締組織的修補與重建都要以硫為原料,而且硫還能促進鈣的吸收;多吃含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麥和黑麥等,組氨酸有助於機體清除過剩的金屬;多吃富含胡蘿蔔素、黃銅類、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經常吃新鮮的菠蘿有助於減少患部感染風險。

飲食上,要保證每天都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亞麻籽、稻米麩、燕麥麩等。不要服用鐵或含鐵的複合維生素,因為鐵與疼痛、腫脹及關節損傷有關。茄屬蔬菜,如西紅柿、土豆、茄子、辣椒及菸草中的生物鹼等,會使關節炎症狀加重。此外,關節炎患者不宜經常使用鐵鍋烹飪。

骨關節炎的預防

年輕時要注意鈣質補充,平衡飲食、合理鍛鍊,注意骨強度的鍛鍊並增加軟組織的柔韌性。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患上骨關節炎後要適當運動,不可完全停止鍛鍊。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全靠關節在運動過程中通過關節液使營養虹吸壓到關節,運動減少時關節軟骨的退變可能會更加嚴重。

適當的負重鍛鍊可使關節軟骨獲得更加充足的營養,骨骼也會更加強壯,肌肉組織的拉伸及柔韌性更好,這都有助於預防骨關節炎。除此之外,適當運動還可增加肌肉含量、減小肌肉萎縮的幾率。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女性更易患膝骨關節炎,但通過採取相應措施可降低其發生風險。女性在青年時代骨骼肌肉未發育成熟前,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打下健康體質的基礎,成年後也不要忽視鍛鍊。更年期女性可通過食物及保健品攝入適量類雌激素物質,比如黃豆、海產品類食物等,以保證更年期平穩過渡。


jianxing2000


  骨關節炎是怎麼得的?

  骨關節炎是指關節退行性變而導致關節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病,又稱為退化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及肥大性關節炎,引起的主要原因考慮兩方面,第一,原發性的骨關節病是基本的病因,人體成熟以後逐漸老化以及退行性變,在骨關節方面就會出現骨關節炎。 第二,繼發性骨關節炎,是由於受到外傷、手術或者是其他明顯因素而導致的軟骨破壞,或者是關節結構的改變。 由於關節面摩擦或者壓力不平衡等因素,就會造成關節面的退行性變,這就是骨關節炎引起的主要原因。


李醫生科普風溼


  骨關節炎是怎麼造成的?

  人們經常患上骨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是關節軟骨破壞,沒有軟骨保護,骨頭和骨頭之間的直接接觸形成的摩擦,長時間將形成骨刺、滑膜炎等症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那麼骨關節炎的誘因是什麼呢?

  1、半月板撕裂

  膝關節是人體非常大的關節,上端為大腿骨,下端為脛骨,前部為膝骨。因為關節通常是活躍的,承受最大的力量,它需要一個“保護裝置”來減少骨頭和骨頭之間的摩擦。首先,在大腿骨和腿骨上有一個“帽”,這是關節軟骨。在兩個軟骨之間還有一個“墊圈”,通常稱之為半月板。半月板最常見的損傷是半月板撕裂。在半月板撕裂的早期,通常只有一個小的裂縫。但是,只需在關節鏡下進行半月板整形手術,切除半月板損傷部分,保持正常部分,即可發揮關節保護的效果。儘管關節開始退化,手術也可以解決半月板損傷,同時也延緩了退化的過程,使骨關節炎的迅速發展到了晚期。

  2、前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的前後穩定性一般是因為膝關節的前後交叉韌帶控制。前交叉韌帶主要限制腿部向前運動,後交叉韌帶限制腿部向後運動。如果膝關節有扭傷,如打籃球、跑步、跳躍等,發生意外時,經常聽到“咔嗒”一聲,那麼膝蓋就會腫脹,患者就不能繼續參加體育活動。此時患者不僅需要拍x光片檢查骨骼情況,還需要做MRI檢查韌帶是否損傷,因為上述情況通常伴有前交叉韌帶損傷或斷裂,導致關節不穩定;如果關節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就會對關節軟骨造成損傷,進而引起骨關節炎。

  3、關節軟骨損傷

  因為關節軟骨沒有血管、神經和再生能力,一旦受損,就無法恢復,也無法保護和潤滑關節。因此,一旦發現關節軟骨損傷,也需要早期治療。關節軟骨損傷時,可採用現代軟骨再生技術修復。現在一般的手術有微骨折手術、自體骨軟骨移植、異體骨軟骨移植和自體軟骨細胞移植。


陳醫生科普痛風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關節疾病,主要症狀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和屈曲 [1]。關節受傷、遺傳因素、超重、兩腿長度不一、長期從事負重性體力勞動等因素都會造成骨關節炎的發生[1,2]。


究其根本,骨關節炎的發生與關節長期受壓並伴隨著輕微的炎症有關 [3]。隨著病情的惡化,會逐步演化成軟骨退化損失,膠原纖維無法承受壓力造成手、足、脊椎、大負重關節疼痛和腫脹。

[1] Hunter, D. J., McDougall, J. J., & Keefe, F. J. (2008). The symptoms of osteoarthritis and the genesis of pain. Rheumatic Disease Clinics, 34(3), 623-643.

[2] Glyn-Jones, S., Palmer, A. J. R., Agricola, R., Price, A. J., Vincent, T. L., Weinans, H., & Carr, A. J. (2015). Osteoarthritis. The Lancet, 386(9991), 376-387.

[3] Berenbaum, F. (2013). Osteoarthritis as an inflammatory disease (osteoarthritis is not osteoarthrosis!).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1(1), 16-21.

[4]Maroudas, A. (1976). Balance between swelling pressure and collagen tension in normal and degenerate cartilage. Nature, 260(5554), 808-809.


INNERGLUTA


原發性骨關節炎主要與衰老、生活方式、遺傳和體質因素有關:比如高齡人群,長跑、舉重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更容易患骨關節炎;如果外婆、母親患有骨關節炎,那麼隨著年齡增加女兒也容易患上骨關節炎。

繼發性骨關節炎則繼發於其他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由於反覆發作的關節炎可能會加速軟骨的破壞,導致關節過早出現骨關節炎的改變。

骨關節炎主要累及人體的負重關節,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膝關節是人體承重和運動的主要關節,年齡在60歲以上、長期運動消耗膝關節的人容易患上膝骨關節炎。有些老年人可能要問,不是說好的“生命在於運動”嗎?怎麼運動反倒成了骨關節炎的“幫兇”了呢?

生命在於運動是永恆的真理,但運動對於骨關節炎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適宜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軟骨細胞的活力,鍛鍊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的力量,維持關節穩定;劇烈的運動則可加重關節損耗,可能促進骨關節炎的病情進展。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骨關節炎的病因還未完全明瞭,但一般認為其與關節軟骨的改變密切相關。除此之外,其發病還與年齡、肥胖、炎症、損傷和遺傳等多種因素相關。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炎之一,致殘率較高,位於所有關節炎致殘原因中的第二位。不同關節部位的骨關節炎患病率不同,其中最常見的為膝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基因:骨關節炎為基因相關性疾病,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的結果,如無孢蛋白基因、雌激素受體基因、骨關節炎易感基因等共同發揮作用引發骨關節炎。

2.細胞因子:細胞因子是參與免疫應答、炎症反應、調節細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質或多肽。它可與生長因子、蛋白酶類和炎症因子一起引發關節組織的損傷,從而誘導骨關節炎的產生。

3.基質金屬蛋白酶:基質金屬蛋白酶過量失衡可導致關節軟骨細胞外的基質過度降解,使關節軟骨逐漸出現糜爛、潰爛、缺失。

4.免疫因素:當關節軟骨受損時可誘導自身免疫反應,並使其持續作用,加快軟骨的破壞。

5.軟骨細胞凋亡:

軟骨細胞在軟骨損傷及重塑中起到維持穩定性的作用,它的凋亡將影響軟骨組織的重塑過程。

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是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

1.年齡:年齡是所有危險因素中相關性最強的因素。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軟骨細胞保護和修復能力下降,關節軟骨會出現關節面磨損、軟化和變薄現象,軟骨基質的張力特性和穩定性喪失,患病率也隨之上升。

2.肥胖:肥胖與膝骨關節炎的患病率和發生率呈正相關。肥胖會明顯加重膝骨關節炎的症狀並促進骨贅形成,BMI、體脂含量和軀幹脂肪含量與膝關節軟骨損傷關係密切。肥胖不僅會增加負重關節的力量,還會改變姿態和步態,從而加重關節的生物力學改變。

3.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在反覆的機械損傷中對軟骨造成不可逆損害,破壞軟骨組織。

4.家族聚集:骨關節炎的發病有家族聚集傾向,遺傳的幾率約為50%-60%,遺傳異常也可導致骨關節炎早發。

總的來說,骨關節炎的產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江澤宇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關節炎症怎麼得來?主要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調節,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患者多,在於忽略身體的保健,養生,忽略於各種各樣的壓力太大,過多考慮,等方面,我個人覺得,關節炎症怎麼得來?1,腎功能衰弱,衰退引起的主要原因。腎功能補氣補血的功效,是減少輕壓力,減少疾病的功效,2,在飲食方面必須調整節奏,適當增加營養成分,增強免疫力,是預防減少疾病的功效。3,保暖褲,艾灸貼,顯星腰封等方面,是對關節炎症患者有效果的。供參考!


1理念起航


在生活中,我想很多人都受到過骨關節炎的困擾,那究竟為何會發生骨關節炎?它的發病原因是哪些?

1、年齡:隨著年齡增加,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增高。

2、組織結構:如肥胖的患者,負重關節容易出現骨關節炎。

3、性別:女性骨關節炎發病率高於男性,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

4、外傷:年輕時喜歡參與各種運動,可能會出現運動損傷,老年後關節容易出現退變。

對於骨關節炎,最好的治療就是採取保守療法,理療或是藥物治療等,如外敷膏藥,葛佑堂就是其中一種,它秉持了傳統黑膏藥的治療理念,純中藥古法熬製,安全、對人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還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其藥用價值。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