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使用應放棄“頂配”思維~杜絕社會與醫療機構爭奪耗材資源


筆者在日本考察學習期防災體系期間,曾經聽到過一個淺顯的例子:一群人,男女老少兼有,在沙漠裡遇到缺水狀況。這時候,他們面前放著少量瓶裝礦泉水、瓶裝自來水、瓶裝泳池水、瓶裝池塘水(後兩種水一看就有點渾濁),如何分配?肯定是讓老少體弱的人喝礦泉水,身體較好的青壯年喝後兩種相對不潔淨的水。此時,如果按照平時的健康標準強調並要求喝潔淨的礦泉水,就會造成大家都去爭喝瓶裝礦泉水,引發整個群體的恐慌、破壞群體和諧。

口罩使用應放棄“頂配”思維~杜絕社會與醫療機構爭奪耗材資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口罩短缺一直沒有徹底解決,相反,還引發全球市場的搶購風潮;更嚴重的是,戰鬥在抵抗疫情第一線的醫務人員,口罩、帽子、防護服在內的耗材也十分緊缺,已經到了影響他們正常工作和身體健康的程度,一旦有限的醫務人員的健康出現大範圍問題,後果將不堪設想。

目前,平時根本不使用或極少使用的城鄉居民也在和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爭搶醫療耗材資源。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就在於疫情爆發伊始,幾乎所有的權威專家和各類媒體渠道,包括專業人士在內,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公眾預防指南和科普內容中,反覆強調的是“醫用外科口罩”或3M的N95口罩等才具有有效的抵抗病毒的效用。

而事實是,這兩種口罩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本來就沒有考慮到全民儲備、全民使用的場景,加之春節休假,造成所謂“具有抗病效果”的專業口罩難以滿足所有社會群體瞬間爆發的需求,普通民眾與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爭搶醫療耗材資源的現象愈演愈烈。

口罩使用應放棄“頂配”思維~杜絕社會與醫療機構爭奪耗材資源


由此,在當前全國乃至全球口罩供應緊缺、醫用口罩尤其短缺的嚴峻形勢下,如果仍然堅守最嚴格的醫用專業標準進行民眾預防科普和宣傳,只會助長民眾與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爭搶口罩的行為,建議:

(1)正視醫用口罩短缺現實,客觀宣傳,放棄“頂配”思維,鼓勵合理使用

疫情爆發前,中國城鄉居民使用口罩的普及率不高,普通口罩在防飛沫、防

灰塵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具備了一定防病毒防病菌侵襲的作用。在現今醫用口罩短缺、城鄉居民普遍隔離意識較強的前提下,可適度強調“有比沒有好”的重要性,鼓勵大眾就地取材、合理使用、節約使用,不用死守“非醫用外科口罩不要”的觀念。

(2)疫情結束後儘快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口罩生產和使用標準

在這次疫情中,輿論紛紛用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協會標準(NIOSH)的標準去衡量不同型號口罩的使用標準和效應。疫情結束後,應儘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民衛生健康標準、氣候條件和產品供應流通特點的口罩生產和使用標準,擺脫對美國標準的過度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