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38歲女醫師:大疫如大考,我還會再上場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該幹還得幹。現在還在隔離期,希望能早日歸隊。”2020年1月31日晚,電話那頭,劉寧(化名)的語速很快。38歲的她,是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的一名主治醫師。一個多月來,她和同為醫護人員的丈夫,一直在抗擊肺炎的最前線。

看病、開單子、研究治療方案……被感染前的半個多月裡,劉寧和協和醫院感染科的每位醫生都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裡高強度地工作著。這也是新型肺炎快速傳播的時期。“發熱門診的病人像井噴樣暴增,而隔離治療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一層裝不下,兩層,兩層裝不下,三層。最後感染科整個四層樓都成了隔離病房。”劉寧說。

剛開始處在一線的,還主要是感染科、呼吸科、急診科、大內科、ICU等科室的醫護人員,門診辦公室、醫務處、後勤保障部門、保衛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確保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運轉。但隨著病人的增多,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體量的不斷擴大,最終,醫院幾乎所有科室的醫護人員都被動員起來參與到這場與病魔的戰役中。

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38歲女醫師:大疫如大考,我還會再上場

圖說:劉寧(左二)與醫療組同事在重症病房前

在這半個多月裡,劉寧和她所在的醫療組接診了20多個病人:有20多歲的影院服務員,有40多歲的工程師,有30多歲的二胎媽媽,有60多歲的退休阿姨,也有70歲左右來武漢辦年貨的老太太。

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情況都慢慢好轉逐漸康復,但也有迴天無力的。1月16日,70歲左右的老太太入院,來時病情就已經很重,再加上自身基礎病多,治療了四天,1月20日確診感染新型肺炎後送往金銀潭醫院。劉寧當時跟的車,車上老爺爺一直撫摸著愛人的頭髮安慰著鼓勵著。但很快,金銀潭就反饋,老太太病故了。

“她家人完全無法接受,從生到死只有半個月的時間。”劉寧說,“擱誰都很難接受,生離死別確實來得太突然了。”

在給重病人氣管拔管後的第三天——臨近除夕,上完夜班後,劉寧開始感覺胸悶、刺痛。剛開始沒有發燒,還高興地在朋友圈報了平安,沒想到到了下午,就燒了起來。感覺不對勁後,她趕緊去醫院做了CT:肺部有侷限性磨玻璃樣影,考慮病毒性肺炎。

“估計中招了。”在感染科工作多年,劉寧有這個敏感性。兩天後,咽拭子核酸檢測提示陽性。

“剛開始還想瞞,但後來想肯定也瞞不住,所以就直接說了。”劉寧將這事告訴了家裡人。父母和愛人都很擔心但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相信科學,早發現,早治療,早隔離,沒病多注意,有病早干預,我相信自己不會就這麼被打敗!”劉寧自我勸慰。

“要做好自我防護。弦繃得再緊一點。”劉寧說,“作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的醫生,居然倒在了臨床一線,實在是一件很慚愧的事情。”

劉寧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長短不一,初期症狀可以不典型,但隨之而來的肺部改變又很常見,治療週期較長。所以才會出現病人的累積難以入院。

但隨著定點醫院不斷地擴大,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成,劉寧相信,這種緊張局面應該會逐漸得到改善。“大疫如大考,結束鈴還沒敲響,中場休息以後,我還會再次上場,與科裡的老師們共進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1月26日開始,由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母公司字節跳動,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億元人民幣成立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經全面啟動運行。

截至2020年2月1日,已經有47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獲得資助。其中,45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護人員,獲得了每人10萬元的資助;2位因抗擊疫情不幸殉職的一線醫護人員,每個家庭獲得100萬元的資助。劉寧是第三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應受資助者要求,文中劉寧為化名)


申請方式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38歲女醫師:大疫如大考,我還會再上場

基金介紹

往期資助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