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要“功不求盈,業不求滿”?對功業不知足好不好呢?

老孫遁世無悶



皖北負翁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水不要太滿,事不要就得太過。

首先工作方面來說,不要所有功勞都要自己得到,要給別人留口飯吃,讓別人也有發揮的餘地,也給自己留餘地,留出精力放鬆。那些追求極至的人,往往自己精疲力盡,最後導至過勞死,何必呢。

再說生活方面,有飯吃,有衣穿,遇到大事拿的出來就可以了,不要求家財萬貫。不和別人攀比,過自已的生活,讓別人說去吧

總之,知足常樂,功不求盈,業不求滿。





江城偉哥


應該說不好。功不求盈,業不求滿是古人的生存智慧,清人曾國藩曾說過人生的至高境界莫過於“花未全開月未圓”,而且他還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求缺齋”,日常生活中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也經常講“凡事但求半稱心”,等等。為什麼古人做事不追求登峰造極,是因為中國過去長期處於皇權社會,除了功高震主容易招致疑忌有身家性命之虞外,還與我們這個古老國度的特殊國情有關係,很多時候國人喜歡槍打出頭鳥,翻開史冊,類似於“出頭椽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出於眾眾必毀之”這樣的警示話語屢見不鮮。歷史上像范蠡功高身退息影江湖,大漢開國功臣張良故意與民爭利自汙其名以求自保,等許多明哲保身的故事總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今天我們幹事創業的外部環境比過去寬鬆多了,但我們也要堅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不要因為事業上有了一點成就就想上這個榜那個榜的,其實對於人生而言無限風光未必就在孤峰之巔。


黔達石業倪應


為什麼有人說要功不求盈?業不求滿?對功業不知足好不好?功不求盈?就是功勞不可大於能力,本來肩膀只能擔起100斤左右的重負、你確超過了15O斤,壓著你不能喘息、再者、你為了名利、急於求成,往往忽略了自我存在,把自己推向危險邊緣!業不求滿,命裡只有八升米、你非要求一擔米、那麼,多出來的兩升米是那來的?就要追查財產來源不明罪了、所以說:業不求滿,夠用就好,貪婪?必招記恨!


1399766888翔


福禍相倚,月滿則虧,做人亦是如此,我們總想找一份滿意的的工作,完美的戀人,在路上一次次邂逅,又一次次擦肩,總覺得下次肯定會遇上,可人生並不是來日方長,錯過了回不了頭,所以活在當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別一味地尋找最好的,真正刻骨銘心的是這個過程。


北漂東東


答:如下…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功不求盈,業不求滿;

凡事有度,把握分寸!

於事,要三思而行,勿亂;

於情,要痛後而放,勿恨;

於欲,要持中有棄,勿執;

於求,要塵中不染,勿貪!

可以清高,但要有寬容之心,

否則就是孤傲!

可以乍慈,但要有果斷之舉,

否則就是軟弱!

可以強勢,但要有所敬畏,

否則就是暴戾![可愛][祈禱][擊掌]

謝閱讀!


李育廷728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滿招損,謙受益。說得都是這個道理。

然竊以為:此言只適用於為人處世。如果是搞科研,做學問,學技能等則應追求高端目標,“語不驚人死不休"!

是故為人處世應謙和,滿招損於己不利;若做學問,學技能則應做到極致,登峰造極!切不可功虧一簣,謙則誤事了。


一得


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對功業不知足肯定不好,但是很多人卻無法達到知足常樂的那種境界!

首先,上帝給了人有限的能力,卻給了人們無限的的慾望。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人心總是這山盼著那山高,正所謂是溝壑易平,人心難平啊!

其次,控制慾望也是人生修行境界之一,過多的慾望不但不能帶來好處,反而會加速自己的埋葬。厚德載物,德行天下反而能加持自己的品行和福報,如果不以德行為基礎的慾望和成功,真可謂是德不配位,必有災秧。早晚會功虧一簣,所有的一切都付水東流!

最後,慎之又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三品高少


”功不求盈,業不求滿“,一般情況下從人的客觀潛力來講是比較實際的。這樣的話可以避免好高騖遠、不自量力的情況發生,制定的目標才能夠切實可行,就不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當然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志存高遠,努力達到理想的目標,這是應該值得鼓勵和讚揚的,但是如果不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要求達到了目標太高,往往就會力不從心,欲速則不達,會給自己增加過高的壓力,這樣的話不僅任務完不成,甚至還會把自己給壓垮了。挑過擔子的人,在沒挑擔子之前,都要用手嘗試一下重量,如果感覺太沉了,就不會把它擱在肩膀上,因為如果擔子太重,把腰椎給壓垮了,那可是大麻煩的,所以做什麼事情,都應當量力而行,一般情況下不要挑戰極限。

當然在緊要關頭非常特殊緊急的情況下,這句話就不能按部就班了,為了保護重大的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人民利益不受損失而不惜一切代價挺身而出,這是應該提倡、也是要大力弘揚的!


求圓4


功不求盈。是說一個人不要把功名看的太重(均為古例),不要太再意名份。太再意功名與名份則會招至他人的嫉妒與不滿,容易產生禍患而不利於自己。如一個團體評選一個先進份子,當口頭表決時,有些人會為自己著想,恐怕別人評上而自己落選。這種人有兩種表現:一是默不作口,專等別人提自己。另一種是搶先提一個有份量的人,然後再等待他人的回敬。這兩種人容易露骨,別人極易識破其用心而使別人產生反感。真的自己評上了,他人會更惱恨而於以後不利於己。

一個人名譽與威望不可過高,過高則會下趺,甚至一跌不起。

還有一意:即人永遠要做前二三名莫做第一,第一是一個艱難的數字,難以為之,一但上了第一,就捆住你了,你為了保住第一,你會破死拚命,即使身體不支,心理難熬也必得盡力而為之。否則,失去第一就等於失去了一切,名聲掃地,罵聲四起,無人看起,甚至會一蹶不振。

功高充盈還易造成高傲之態而不計後果,對己對人對事對社會對家庭對國家等將極易會產不利的後果和損失。

業不求滿。是說一個人做事,不能要求盡善盡美。只要有決心和信心就行了。人也無完人何況做事乎?一個瓜杏不可熟透,熟透便無機會存在了。一件事情只要有八成的把握和十成的信心,那這個事情就不愁完成了。對於一件事情你要考慮再考慮,三思再三思,該上而不上,沒有果斷的決策,憂柔而不定是會錯失良機,也等於是會丟掉人生價值的。

若是一件事情,當領導的對做者要有信心,不可疑。對下不能太過求高,不求你給我做的十分好看和完美,你只要用心了,只要不出差錯,只要能按時完成任務你就是一個好做者好下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