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怎樣理解?

55e4680


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小。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用現代的話說,不出門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在外奔走的越遠,智慧越少。所以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觀察而能明大道,不妄為而有所成就。

老子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真正有學問的人,不需要在外邊跑。還舉例說明,聖人就是很好的榜樣。顯然,老子更強調的是要“靜修”,出去跑得多了,會“見異思遷”,不能很好地鑽研學問。應該說,老子的觀點是有侷限性的。

老子所說的聖人應該指的是周文王姬昌,《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曾問道於老子,老子大約長孔子40歲左右。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列傳》中記載其父司馬談臨終遺囑,孔子距文王五百年,現在距孔子也是五百年,歷史的責任落在你的肩上。意思是聖人五百年出一個,希望你不辱使命。司馬遷謹遵父命,終成大器。司馬遷也說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與老子描述的“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相吻合。

但文王是不是真的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實這是有條件的。比如《詩經》的產生就有“采詩”之說,派遣男六十,女五十歲的孤寡老人到民間采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天子通過這些採集上來的詩觀察民情,考正政治得失。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原始的信息反饋的方式。所以老子所舉文王的事例也是站不住腳的。

毛澤東的《實踐論》揭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人的正確認識是通過實踐——認識——實踐的不斷循環往復得來的,強調實踐決定認識。並把調查研究當作共產黨的領導方法與工作方法。從反面證明了老子的觀點是帶有侷限性的。


半支蓮6


老子認為,不外出,便可知曉天下的事理;不望外,便可知宇宙萬物之道理。

老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至少在50歲以上了,人生經歷非常豐富了,已經是悟道之人了。他已經把握了宇宙萬物最高真理‘道’,至於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大事小事,都不過是‘’道‘’的體現。

再看,宇宙萬物,紅塵世界,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每天發生的事太多,人不可能事事都去親自體驗,都去詳細瞭解。那麼,當你有了人生經驗的積累,用老子的話就是悟‘’道‘’,這時候,即便不去親自體驗,也能對發生的事做出判斷,同樣可以‘知天下’,‘見天道’。

所以,老子強調的是自我內在修養。人呀,要善於總結經驗,善於認識事物本質,當你擁有了一套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一切疑惑就解開了。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懷彬論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其譯文是: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向外奔逐得越遠,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天道”,不妄為而可有所成。

從古至今研究《道德經》從未間斷,對老子這段話的解讀與理解亦眾多且有異。本人學習借鑑他人之前論述或見解,理解如下:

宇宙空間世界萬物雖然複雜多變,但是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有“道”的聖人認識並掌握了這個規律,既便”不出戶、””不窺牖”、不遠行,也能洞察事物,明“天道”並有所成。依此判斷,僅限於有“道”的聖人方可為之。何謂有“道”的聖人,博學多識、極富智慧的天才哲人老子便是其一。老子為何能及,陳鼓應先生說:“他認為心靈的深處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鏡子,這種本明的智慧,上面蒙著一層如灰塵般的情慾(情慾活動受到外界的誘發就會趨於頻繁)。老子認為我們應透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返照,淨化慾念,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覽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運行的現在律。”(《老子註釋及評介》第249頁)遺憾的是,從古至今又有多少人能與老子比肩,正如是“大道至簡,知易行難”。放在當下,我們要下功夫飽覽群書,廣獵知識,不斷自省自悟加強修養淨化靈魂,提高認識、辯別事物的能力,領悟並運用其“天道”,在人生道路上減少失誤,少走彎路,不摔跟頭。





文海墨韻


一萬個人看《道德經》會得出一萬種觀點。個人愚見以為老子的意思是人只要自己知識儲量豐沛,道德高尚,就可以足不出戶而通天下之理!而今,老子的宏願得以實現,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於斗室;有一臺電腦就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于軍營!(圖片來自網絡)



楚襄蠻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對於這段話,有人解讀為唯心主義,然後大批特批,六甲番人認為這不對的。每個人說話和寫文章都有特指,我們或應與言者同頻道交流,用心聆聽領會,再發表意見,而不能僅就字面簡單解讀,然後強加自己的理解,再以此批判原文。

這段文字的直譯大意是:不出門戶,能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可認識天道規律。外出越遠,所知越少。所以,聖人不出行就能知曉,不窺見就能明瞭,不作為就能有成就。

現在人們的很多認知都基於現實,基於所見所聞,這種歸納總結方法在經驗數據足夠多的前提下是可行的,但是就個體而言,卻是遠遠不夠,一個人即便窮盡一生,“出戶”走遍天下,又能知曉多少事情?

而全世界60億人的見聞,人類五千年的經驗積累,所總結的規律對於很多事情是可以解釋得通的,但依然有無法預知的事情,依然有謬論出現。

比如西方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並不遵從人們的感知,人們站在地球上又怎能知曉地球和自己原來都是圍繞太陽轉動呢?也不符合地心說的歷史經驗,所以當時並不被羅馬天主教廷所接受。但如果將地球當成一所大房子,那麼哥白尼是否算是“不窺牖,見天道”?

再如當前的主流理論“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然而近些年卻有很多發現證明意識也是一種能量,可以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人們在“唯物”的道路走了那麼多年,是否算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所以聖人與常人的區別並不在於知識掌握多少,而在於聖人始終保持清醒獨立思考,“道”之極致,聖人乃生,而天下萬事萬物皆有道,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米油鹽醬醋茶,都可誕生聖人。





衣錦夜行的趙公子


《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這一章,並不是很好理解,因為與我們的“常識”相悖。我們認可的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老子卻說“不出戶,知天下”;我們推崇的是“知行合一”,老子卻說“不行而知”;我們信奉的是“眼見為實”、“親力親為”,老子卻說“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所以要想理解這一章,就需要打破我們的慣性思維。

戶,是門戶,是我們身心的居所;牖,是窗戶,是我們窺探外界的通道。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這個“所”,其實和這裡的“戶”是一個意思。“不出戶”,正是為了“不失其所”。

莊子說:“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莊子·內篇·德充符》)

意思是:現在你的心神就好像躍出湖泊的湖水一樣,脫離了自己的神之“柢”;精力就像往外疾發的箭矢一樣,脫離了自己的身體。依靠在樹幹上殫精竭慮地吟詠,休息的時候還要抱著槁木製成的琴不放手,天賦予你完好的形體和內在,你卻因為追求“堅白論”之類的詭辯之術而損耗它們。

老子也說“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鞏固自身的根本謂之“深根”,執守自己的本源謂之“固柢”,如此方能得以長久。而如果輕易就讓自己的心神脫離內在的居所而渙散,讓自己的精力脫離身體的居所而耗散,又怎麼能長生呢?

“不失其所者”,方能長“久”。所以老子又說:“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守中”,方是久視長生之道。道家高人為何往往精神內斂樸實無華,修為越高,就越像一個平凡人?原因在於此。“多聞”,為什麼會“數窮”?在這老子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不要被外物複雜的聲色變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因為它們是無窮無盡的。一顆石頭,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無數不同的形象。知識取用於萬物,隨著認知角度的不同,推陳出新而無窮無盡。

所以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內篇·養生主》)把有限的生命耗費在追逐無窮的知識上,窮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把眼光專注在事物的外在形貌上,就會被無窮的聲色變化所迷亂。這類事情幹得越多,與道偏離得就會越遠。

因此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要脫離自己的根本,走出自己賴以生存的門戶,而去向外追求那些複雜的經驗見識,恪守住天下萬物的本源即能知曉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不要被外物複雜的聲色變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把握住天下萬物的內在規律方能明知天道。無他,不“外”出而守“中”也。

道行天下,處處都是道的運行呈現,並不需要通過你自己的踐行來知“道”,所以老子說“不行而知”。道行天下,“無有入於無間”,無處不在,所以即使已經“知”道,也不需要用自己個體的力量去“替天行道”,自有道來行道。“自有司殺者殺”,而並不需要人為去“代大匠斫”。

就像沒有任何藥物可以代替人體運行一樣,也沒有任何人能“替天行道”。我們要做的,只是“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只是把人偏離道的部分重新糾正回“中”,也就是道所在的位置,而後自有道去通行。所以老子說“不為而成”。

“不為而成”,是因為藉助了道的力量。人如果只運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最多也就只能發揮一個器物的作用。而作為一個器物,容量終究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去承載萬物,去取得天下。正如把腦袋當成一個器物,而致力於“學”,那麼窮盡我們一生,能裝下的知識終究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去知悉天下。

知識是表象,是枝葉,枝葉當然繁茂;道是本質,是根源,所以很簡單。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窮的表象,就等於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遠。唯有減損掉這些複雜的表象,才能透過現象看到真正的本質。

因此,“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如果致力於道,當損到了“無”的地步時,它的容量就是無限的。此時就擁有了“無量”之量,可以承載天下萬物,可以知悉天下,可以無所不為。

所以老子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如果已經知道這個道理,還仍然要依靠自己的耳目來辨識真相,還仍然要通過自己的踐行來明白事理,還仍然要運用自己的力量來成就功業,則終身都沒有救了——“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既無治理一方的經歷,也無帶兵打仗的經驗,卻能準確把握天下大勢,隆中對摺服劉備出任軍師,從而三分天下,促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鬼谷子隱居於鬼谷,既無治國牧民的經歷,也無經略天下的經驗,教出來的徒弟蘇秦、張儀,卻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合縱連橫,攪動戰國風雲。

而一些經驗豐富,經歷廣博的闖蕩江湖之輩,卻不過是多了一些經驗之談,添了幾分口舌之便罷了,算不得真正有智慧。所以老子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因為他們的初始方向就錯了。

道可用於萬事萬物,可造就無數表象,因此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道的行事方法,“無不為”是適用範圍。洞察萬事萬物的本質可以領悟得道,運用道也同樣可以統御一切事物。得道者,“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豈是誇口之言?


趣味俱樂部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物極必反。

他的這句話說: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不看窗外,知道宇宙的運行規律。現在來看,不得不佩服老子的遠見和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思想世界。

老子作為一代大家,不僅是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理論知識深厚,精神世界豐富,他已經能達到了足不出戶,已捉摸出了世間萬物的變化運行規律,令人讚歎。

這句話放到今天來看,隨著世界經濟高速,互聯網,物聯網的快速升級,不出門知天下事,已經不是新鮮事。就目前的武漢疫情而言,為了防止病毒的快速傳播,許許多多人選擇自我隔離,但是每天仍然知道疫情的最新變化,抗災物資的最新去向,這都要得益於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中國會越來越好。

老子雖然已經離開許久,但是回頭琢磨這句話,也不失為應景之言。


論法之精神


《道德經》第47章境界//

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小。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譯文:精神集中,可以把事情想的更寬廣更長遠更有深度。意識投入,可以把事物看的更清析更透澈更加深刻。精神和意識鬆懈煥散,所想所看無疑不著邊際目無頭緒。善於思考的人懂的收攝心神所以能把事情分析清楚,善於觀察的人懂的專心一致所以能把事物洞悉透澈。力能思考察看合一的人更能體現智慧集成之境界。


55e4680


世間萬物,不依賴任何事物而發生和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有它遵循的自然規律,而且通過發展直接反應出自然界的本質,根據我們的實踐,根據客觀規律的想象和推理,就很容易推斷出結果。這也就是邏輯思維,預知未來!願春暖花開,你我安好!



詞林詩海清風閣


對於這段話,有人解讀為唯心主義,然後大批特批,六甲番人認為這不對的。每個人說話和寫文章都有特指,我們或應與言者同頻道交流,用心聆聽領會,再發表意見,而不能僅就字面簡單解讀,然後強加自己的理解,再以此批判原文。

這段文字的直譯大意是:不出門戶,能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可認識天道規律。外出越遠,所知越少。所以,聖人不出行就能知曉,不窺見就能明瞭,不作為就能有成就。

現在人們的很多認知都基於現實,基於所見所聞,這種歸納總結方法在經驗數據足夠多的前提下是可行的,但是就個體而言,卻是遠遠不夠,一個人即便窮盡一生,“出戶”走遍天下,又能知曉多少事情?

而全世界60億人的見聞,人類五千年的經驗積累,所總結的規律對於很多事情是可以解釋得通的,但依然有無法預知的事情,依然有謬論出現。

比如西方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並不遵從人們的感知,人們站在地球上又怎能知曉地球和自己原來都是圍繞太陽轉動呢?也不符合地心說的歷史經驗,所以當時並不被羅馬天主教廷所接受。但如果將地球當成一所大房子,那麼哥白尼是否算是“不窺牖,見天道”?

再如當前的主流理論“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然而近些年卻有很多發現證明意識也是一種能量,可以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人們在“唯物”的道路走了那麼多年,是否算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所以聖人與常人的區別並不在於知識掌握多少,而在於聖人始終保持清醒獨立思考,“道”之極致,聖人乃生,而天下萬事萬物皆有道,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米油鹽醬醋茶,都可誕生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