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引言: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汲江煎茶》.蘇軾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蘇軾的夜晚打活水煮茶,足見宋人對飲茶的喜愛

在這首《汲江煎茶》當中,被貶儋州的蘇軾雖身處南方偏遠之地,卻依然保持著飲茶不輟的生活習慣,即便在夜晚之時,還要披星戴月地出門去打活水煎茶,這也側面反映了宋代時期,人們對飲茶的喜愛和依賴。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宋人愛茶

對於宋人來講,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柴米油鹽等同,非常重要,然而在北宋時期,茶可不僅僅只是大眾飲品這麼簡單,對於朝廷來講,這片小小葉子,可是關乎國運安危的利器,國家對之依仗頗深。

那麼茶葉到底對北宋朝廷有著怎樣重要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段歷史,共同看看茶葉歷史上的這段高光時刻。

南方嘉木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經》

中原王朝飲茶文化興盛,上至王公、下至百姓都對飲茶一事非常熱衷,魏晉的清談、隋唐的佛法裡面都能看到茶的影子,在整個王朝的偏愛之下,這種原產自南方的嘉木,很快走出了南方的深山老林,進入到了尋常百姓之家。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茶葉,南方嘉木

溫和溼潤的氣候,多山多丘的地理環境,為南方茶葉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條件,這些茶葉,通過官方、私人商賈的行銷渠道向王朝內部各個地區輾轉、播散,在這個過程之中,一些偏遠地區的商販開始嘗試著將這些茶葉,販賣到更遠的地方,比如說王朝北部、西南等疆域外的遊牧民族地區。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商隊嘗試著將茶葉販賣到更遠的地方

那麼遊牧民族需要這種中原茶文化嗎?事實上他們雖然可能不認同這種文化,但他們確實很需要茶。

遊牧民族的茶葉需求

俗養牛羊,取乳酪用供食,兼取毛為褐而衣焉。——《吐蕃史料校正》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遊牧民族對茶葉也是十分需要

遊牧民族對茶葉的需求很淳樸,那就是他們的生活確實需要這個東西,在草原地區生活的大部分遊牧民族,他們日常的食物大多以高脂蛋白為主,人們的日常飲食包含很多乳酪、牛、羊肉類,飯菜一般偏於油膩,在吃完肉類、乳酪之後,此刻如果能夠有一種解油膩、清腸胃的飲品,這頓飯可就完美了,草原上的清水不行、牛羊奶更添膩味,而茶葉的出現,則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困擾。

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然或有忌而不飲。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酥油茶,,草原文化與茶葉的結合

在遊牧民族看來,中原王朝這邊輸入的茶葉,簡直是為自己的生活量身打造的飲品,在他們飲用、食用的過程當中,他們發現茶葉不僅解膩除味,而且對身體非常有益,在缺少植物攝入的遊牧生活當中,茶葉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人們補充植物攝入的一種手段,而發現茶葉的食用益處之後,遊牧民族也漸漸將茶葉與本土飲食文化進行了改良和融合,那些後世聞名的特色飲食,如酥油茶、奶茶、糌粑茶、麵茶、油茶、奶酪茶等一些列飲品也隨之產生。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塞外寒冷,不適合茶葉生長

小小茶葉漸漸成為了遊牧民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材,然而高原地區、漠北塞外,這些遊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大多氣候嚴寒、乾燥惡劣,南方的茶葉很難在這裡生長、培育。

產地的限制,也使得遊牧民族想要獲得茶葉,就必須要跟這個中原鄰居做生意,交換。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古代遊牧民族想要茶葉,必須和中原王朝做生意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遊牧民族一直用自己的土特產跟中原商賈進行著茶葉的交換,比如皮貨、牛羊、馬匹,而對於對方的土特產,中原商賈也並好像沒有太多的挑選,雙方就在這種平等的交易環境下,溫和地進行著貿易流通,一直持續到了唐代的安史之亂爆發。

安史之亂後,中原王朝喪失了養馬之地

馬者,國之武備,天去其備, 國將危亡。——《張說之文集》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古代騎兵是國家武備的重中之重

在古代,馬匹資源關乎國之興旺,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大規模衝擊,如同後世的裝甲戰車一般,攜風而至,直接碾壓對方的步兵方陣。

從漢武帝的輕騎兵出塞襲擊匈奴部落,到唐太宗的玄甲騎兵突襲突厥王庭,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一直有目共睹,在唐帝國的強盛繁榮之下,大唐龐大的騎兵軍團則成為了捍衛帝國榮光的金湯長城。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大唐之所以強盛,就是因為騎兵眾多

天寶後, 諸軍戰馬動以萬計、王侯、將相、外戚牛駝馬之牧布諸道, 百倍於縣官。——《新唐書》

然而在安史之亂以前,遊牧民族在邊關榷場進行交易的時候,牛羊、皮貨其實比馬匹更加搶手,除了天下承平日久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隋唐時期的朝廷並不缺馬,朝廷官方有專門的養馬之地。

唐世牧地,皆與馬性相宜。西起隴右、金城、平涼、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內則岐、邠、涇、寧,東接銀、夏,又東至樓煩,次唐養馬之地也。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唐代牧場眾多

隴右氣候清涼、河西草原肥沃,這些開闊的原野,都是唐朝的天然良馬牧場,而唐朝之所以能夠持續對外作戰勝利,力壓吐蕃、滅突騎施、跟大食死磕,都是因為有不停爆騎兵的能力和底氣,然而繁盛的大唐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迅速衰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牧場沒了,馬匹也沒了,騎兵從此不夠了。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安史之亂,大唐元氣大傷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西之地的大唐防禦軍隊,全線東撤入關平定叛亂,陡然被抽空的西域之地迅速被一直覬覦不已的吐蕃、回鶻等部族瓜分佔領,吐蕃的勢力甚至一度侵入長安之地,昔日良馬牧場盡數被佔,大唐軍隊的戰馬,自此開始,沒有了昔日豪放的底氣。

而這個時候的大唐,已經開始在史書上漸漸留下買馬的記錄了,沒辦法,誰讓咱馬不夠呢?

宋代時期,捉襟見肘

唐代時期朝廷買馬的規模不算大,畢竟還有河西部分地區,再加上河東塞外之地,雖然沒有往日那麼闊綽,隨便就是上萬騎兵規模,但瘦死駱駝畢竟比馬大,基本還能維持國家運作,然而到了宋代時期,可就更尷尬了。

宋代時期的馬匹資源更加匱乏,因為唐代當初留有的那兩個主要牧場,到了宋代,一個都沒剩下,從五代時期到宋代初期,後晉石敬瑭一頓操作,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了,河東以北的牧馬地區,完全喪失。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

而西夏的崛起,則使得河西一帶,牧馬之地淪為了狼煙戰場,此時的宋朝國君悲哀地發現,國營牧場沒了,這可怎麼辦呢?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西夏的崛起,使得北宋喪失了河西之地

河南府洛陽監、大名府大名監、洛洲廣平監、相州安陽監、白馬靈昌監、郭州東平監、許州單鎮監、衛州淇水監。——《宋會要輯稿》

隨著河西、河東傳統牧馬之地的喪失,宋朝被迫嘗試將牧馬之地南遷內置,開拓如河北、蔡州、江淮之地的牧場,但所獲效果並不理想,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牧區的馬硬要將之放到農耕區,肯定不行。

氣候原因: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馬匹喜歡寒涼氣候

馬匹本身喜歡溫涼氣候,中原地區相比隴右之地,明顯要燥熱許多,氣候上的不同,使得馬匹在飼養的時候,健康、彪肥都形成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樣的飼養,卻出來不一樣的馬匹。

地理限制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中原、江淮地區歷來屬於農耕傳統區域,人口密度較大,朝廷開闢大量的土地用來養馬,這必然造成了農耕與牧區之間的用地矛盾,農田侵佔官牧,官馬踐踏農田,也成為了經常性的糾紛問題,這也往往令朝廷頭疼不已。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牧區佔領農田,必然激起矛盾

既然不夠,那就買吧,缺馬的宋朝,在周邊遼國、西夏軍事壓力日增的環境之下,最終決定大規模引進馬匹,而在大規模引進良馬擴充軍備的時候,又產生了幾個問題。

拿什麼來交易

買東西需要花錢,錢是硬通貨,在古代中國,銅錢是中原王朝行遍天下都走的通的貨幣,草原部落與中原在進行貿易交流之時,也常常會使用中原輸入的銅錢,但是時間一長,宋朝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總是銅錢過去後,回來的卻越來越少呢?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銅錢往往有去無回

銷千錢為銅六斤,鑄器則斤得錢六百。——《新唐書.食貨》

這和每個朝代都難以避免的錢荒有著巨大的干係,在利益面前,遊牧民族的人們也都很懂得取捨,銅錢融化後製成銅器,轉手就有翻倍的暴利,使得那些流到牧區的銅錢,確實很難有再回到中原的機會,用銅錢來買馬,會搞得中原王朝銅錢日益匱乏,錢荒問題日益嚴重,這個辦法太受傷。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遊牧民族依賴茶葉

那麼用什麼呢,絹、綢、瓷器?這些本來也可以,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管是遼、西夏、吐蕃,跟宋朝關係並不是很好,你要拿一些東西來買馬用以擴充武備,人家沒有受制於你的弱點,很容易做出限制出口的措施。

還得是對方的必需品

絹、綢、瓷器,對遊牧民族來說都不是必須品,沒必要大規模引進,同時綢緞、瓷器也不算快銷產品,沒有持續不斷地購買需求,這就使得宋朝不得不找一個替代品,既滿足是對方的必需品,又是自己的土特產,這樣一個屬性,而茶葉便很快便進入到了決策層的目光當中。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茶葉,成為了北宋的利器

茶葉的不可或缺

夷人不可一日無茶以生。——《續文獻通考》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茶葉,要不起

當宋朝打出茶葉這張底牌之時,周邊的遊牧民族都沉默了,確實要不起,茶葉如同糧食一般,已經深深融入到了牧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遼國、西夏上層社會也都已接受了中原茶文化的影響,沒有茶的生活,如同斷糧,後果實在不敢想象。

既然雙方拿出的都是對方的必需品,而且還很有誠意,那交易自然能夠繼續進行下去,而且還有著西夏被斷供的先例在前面,足以為鑑。

賜遺互市久不通,飲無茶,衣帛貴。——《續資治通鑑長編》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戰爭也讓步於茶葉

慶曆年間,西夏與宋朝曾經就因為茶葉的問題,最終打不下去了,這邊宋朝一掐斷茶葉貨源,西夏方面很快就難受了,雖然茶葉不是決定戰爭的因素,但其確實是當時雙方選擇戰爭與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茶葉作為宋朝的戰略利器,不僅在買馬上順風順水,也在宋代外交層面之上,也是舉足輕重。

茶馬交易的興盛和衰落

宋初經理蜀茶, 置互市於原、渭、德順三郡, 以市蕃夷之馬。——《宋史· 食貨》

茶葉既然這麼重要,關乎國運興衰,自然深受朝廷重視,官方還設置了專門的機構、榷場來收購、銷售茶葉,北宋與西夏、遼國陸地相接,軍事壓力較大,因此需要購買大量馬匹裝備武需,然而時代在變化,茶馬交易的情況也最終從巔峰開始衰落。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南宋偏安一隅

而靖康之變後,隨著宋朝皇室南遷,偏安的南宋將希望寄託於長江天塹,大力發展水軍力量,加之皇室不再存有收復舊河山的夢想,因此朝廷對馬匹購買的數量便漸漸少了起來。

雅州徼外夷人亦有即山種茶者, 由是綱茶遂為夷人所賤。——《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主和派佔據上風,南宋買馬激情不高

另一方面隨著南宋的國土淪喪,部分產茶之地被金國佔去,使得先前僅產於宋朝的茶葉,變得並非那麼稀缺,而金宋兩國的敵對關係,使得宋朝除了向吐蕃買馬之外,買馬的範圍進一步縮小,間接打擊了宋朝的購馬慾望。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元代不缺馬

一直到了元代時期,蒙古族本來就是遊牧民族,這個馬背上得天下的王朝,自然一點兒都不缺馬,在其統一天下之後,持續數百年官方層面的茶馬交易,最終也隨之退出了歷史舞臺。

一葉關乎天下事,從茶馬交易來看,茶葉在北宋時期的歷史高光時刻

茶馬交易最終退出

結語:

自唐代開始的茶馬交易,因遊牧民族本身對茶葉的需求和朝廷對戰馬的渴望,漸漸成為了一場政府層面的貿易活動,並在北宋時期,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時刻,這是一場雙方共贏的貿易,對於遊牧民族來講,茶葉關乎國計民生,而對於北宋王朝來講,茶葉對國防、軍隊建設則至關重要,一片小小的茶葉,關乎國運,最終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裡,茶葉攀到了其歷史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