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廣州文藝界在行動

戰“疫”,廣州文藝界在行動

戰“疫”,廣州文藝界在行動

鍾南山院士工作中 張弘 作品

战“疫”,广州文艺界在行动

《最美醫者》 李夏夏 作品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一場戰鬥中,各行各業都在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根據廣州市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廣州文藝工作者迅速創作出大量文藝作品,鼓舞士氣。

曲藝界 黃俊英等錄製《眾志成城越險障》

2月1日中午,廣東音樂曲藝團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陳堅雄,著名粵曲演唱家陳玲玉、梁玉嶸、何萍及優秀青年演員白燕飛、李焜成等走進錄音棚,錄製曲藝作品《眾志成城越險障》(如上圖)。

“一方有災難,請纓士氣昂,誓挺身挽狂瀾,赴戰場。高呼‘加油’,處險更自強……”《眾志成城越險障》調寄《將軍令》,由鄧偉堅填詞,黃俊英、梁玉嶸、陳玲玉、何萍等演唱。談到這首作品的創作,鄧偉堅告訴記者,“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有一首蕩氣迴腸、振奮人心的旋律,所以選擇調寄《將軍令》。希望這首作品可以提升大家的信心,鼓舞士氣”。

不過,為了確保大家的健康,《眾志成城越險障》採用特別的錄製方式。梁玉嶸介紹說:“我們採用midi製作的方式,連夜加班做好伴奏音樂,這樣可以避免大批樂手的聚集。此外錄音也分批,大家分組進入錄音室。”

目前,廣東音樂曲藝團還有多首作品正在創作中,包括粵曲《最美逆行者》《國士鍾南山》等。梁玉嶸透露,個人獨唱曲《萬眾一心降疫魔》正在緊鑼密鼓創作中,“這是用古詩詞填詞的作品”。

據悉,廣東音樂曲藝團自年初三建立了曲藝防疫創作小組,小組成員一起策劃創作。其中,黃俊英已經推出一首粵語快板《眾志成城抗疫情》,廣州相聲藝術團團長陳堅雄則創作了一首童謠《防疫三字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

粵劇界 新創劇(節)目近兩日會編排好

疫情當前,廣州粵劇院的粵劇名家紛紛發聲,提醒人們戴口罩勤洗手,囑咐人們不傳謠不信謠,鼓勵大家萬眾一心戰勝疫情。

廣州粵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這樣呼籲:“戴口罩,不要不習慣;勤洗手,不要怕麻煩;齊心協力加強防範,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廣州粵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和陳韻紅髮出了同樣的呼聲:“面對疫情,我們不傳謠,不信謠,不輕敵,不恐慌,堅定信心,眾志成城,14億中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除了名家發聲鼓勵大眾,廣州粵劇院也在積極創作新的劇(節)目。據廣州粵劇院董事長餘勇透露,“市粵正在做一個小戲,已經編出來了,目前在做音樂唱腔,這兩天可能就會排出來。另外,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居家,我們就想到排一個小型健康舞,類似於粵韻操,讓大家在家就能夠學學這個舞蹈,跳一跳舞,鍛鍊身體,抗擊疫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文學界 情繫武漢,以筆為援抗擊疫情

1月31日,廣東省作家協會向全省文學界發出倡議並徵集“抗疫”作品。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發現,作家們情繫武漢,“抗疫”作品如噴泉噴薄,鼓舞人心。

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劉迪生告訴記者,疫情來襲,他看見倡議書後,已經開始創作一部大型人物傳記《鍾南山傳》,目前正在積極創作中,全書大概20餘萬字。

青年作家王又鋒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連續創作了多篇疫情防控主題作品,包括散文、通訊、小小說等,其中,小小說《因武漢而特別的春節》影響頗大。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民間藝術家 用新作為武漢加油

“醫務工作者能在醫院搶救病人,我們能幹什麼?”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簡稱民協)會員陳敏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能做的也就是儘量不出門,出門一定戴口罩”。她專門為此次抗疫創作了一件剪紙作品,主圖是一件口罩,上面剪出了紅梅、青松、翠竹,中間是“必勝”和“武漢能 中國能”的字樣。她說“歲寒三友”在嚴寒中傲立的氣質,正象徵了中國人民頑強的生命力,永不言敗的精神,以及對抗這次疫情必勝的信心。

廣州市民協主席陸穗崗告訴記者,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嶺南風物——民間文化大講堂”、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這些民間文藝家的團體和大眾傳播平臺,第一時間動起來,號召廣大民間文藝家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抗擊疫情的決心與信心。袁曼君、鄧燕平、楊斌等“民藝家”,都在這幾天創作了為武漢加油的新作。民協會員崔日輝老師夜書近作七絕二首,為武漢戰疫加油。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美術界 行動迅速又走心 速寫作品打動全國人民

自1月23日起,宅在廣州家中的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弘,就開始以畫筆連續速寫“武漢七天,城裡城外”——鍾南山院士堅定的狀態、席地休息的醫護人員、馳援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們離別的擁抱……無不讓人眼角溼潤。

張弘告訴記者,他出生於武漢,可以說是喝著長江水長大的。這次家鄉發生了疫情,雖然無法進入第一現場收集材料,但從武漢封城那天起,他就根據新聞照片以及記憶組織畫面,繪下了抗擊疫病一線的動人瞬間。“這既是與父老鄉親共克時艱的行動,也是向所有戰鬥在武漢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致敬,以及對社會各方馳援武漢人民的由衷感激。”張弘的這組作品,自1月30日在《廣州日報》客戶端首發後,《人民日報》深夜轉發,點擊量一天就達到14萬多。

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畫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翟書同,同樣在第一時間裡用速寫描繪了海軍赴武漢醫療隊參加 “疫情阻擊戰”的場面,現實氣息濃郁,栩栩如生。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朱光榮在大年初五畫下了《南山一柱》,畫面上的鐘南山先生堅定而勇毅,給人無限力量。這些天,朱光榮還畫了一張《人間有大愛》,呈現的是病房裡醫護人員守護病人的真實狀況。朱光榮說,這是他在醫院裡工作的姐姐拍攝的真實瞬間,這個畫面深深地打動了他。

疫情防控也牽動著廣州畫院專職畫家李夏夏的心,每天,她都會關注新聞。看到大鉤機、大吊車成隊開進現場建設火神山的照片,李夏夏備受震撼。“讓人從心底裡生髮出安全感,感受到我們國家強大的實力和凝聚力。所以我將它們畫了下來。”——這一組作品,李夏夏命名為《與時間賽跑》。

廣州動漫界動情繪心

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網紅漫畫新媒體人林帝浣創作了《武漢加油》的微信推文, 引起了全國人民群眾的共鳴。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新媒體平臺推介的《雷神山,火神山,鍾南山》一圖,氣勢如虹,也得到了粉絲的熱烈支持。

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發起了“‘動’之以情,‘漫’筆繪心”徵集活動,面向全國的肖像漫畫愛好者們徵集“鍾南山和一線醫生”等漫像漫畫作品,為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打氣。

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告訴記者,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廣州的動漫創作者們在全國動漫界是反應更早更迅速的。”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粵軍)

“同舟共濟 文藝戰‘疫’”文藝作品徵集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 近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市文聯共同開展“同舟共濟 文藝戰‘疫’”主題文藝作品徵集活動,用藝術的形式記錄下中國人面對磨難時的堅韌與頑強。僅僅幾天時間,一批感人至深、激盪心靈的作品就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音樂作品方面,廣州著名詞作家蘇虎創作出《一路執著》,生動地將醫護人員無私無畏的形象勾勒了出來,歌詞交到軍旅作曲家欒凱手裡後,他的創作激情立即被歌詞點燃,連夜寫出了深情而大氣的旋律。當樂譜進棚錄音時,歌手韓磊大呼這是他這幾年來難得一遇的好歌。

由王憲作詞、熊思嘉作曲並演唱的歌曲《白衣勇士》前後修改四稿後由熊思嘉在重慶萬州家裡錄音而成。

國家一級詞曲作家、著名音樂人吳頌今創作了《天佑武漢》。此曲以武漢大學著名的櫻花為意象,吳頌今說相信一定能戰勝這次的疫情,“兩個月後,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希望大家又能帶著健康的身心、愉快的心情去武漢看櫻花!”

作為廣州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的一名青年作家,羅麗創作了詩歌作品《逆行者》,用手中的筆和紙描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藝術家們還用書法繪畫等形式充分詮釋廣州戰“疫”勇士們的堅定信念和必勝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