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是個怎樣的國家?

廣州恆大的第十二人


911事件發生後,我們經常從新聞裡聽到一個電視媒體的名字,它就是現今享譽全球的半島電視臺。半島電視臺的總部就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

卡塔爾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是一個在半島上的國家。該國大部分領土被波斯灣所環繞,與中東大國伊朗和沙特隔海相望。


(卡塔爾在波斯灣的位置)

處在波斯灣,當下中東的“熱點”地區,尤其是近期美軍通過無人機獵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馬尼一事之後,使得該地區火藥味更加十足。

同中東其它大多數國家一樣,卡塔爾也盛產石油、天然氣。靠著對外出售石油和天然氣,卡塔爾人均富裕程度排名世界前列。

國富民豐。

在卡塔爾,全體國民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不僅如此,政府還重視國民教育,同全體國民免費醫療一樣,教育亦是如此。全國共計建有近200多所公立及私立學校。

卡塔爾對世界的影響:

——文化輸出方面:

▪小國輸出大聲音——半島電視臺

開篇提到的半島電視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成為在西方主流世界被普遍接受,唯一來自中東的電視媒體。目前該電視臺在全球擁有27個記者站。半島電視臺雖紮根於小國卡塔爾,卻在向全世界24小時,不間斷傳遞自己對國際事件的觀點與聲音。



(半島電視臺標誌)

▪卡塔爾還曾舉辦過2006年多哈亞運會和2011年亞洲盃足球賽。2年後,卡塔爾還將承辦第22屆世界盃足球賽。

通過這些體育賽事的舉辦,世人看到了一個充滿熱情,活力四射的卡塔爾。


(卡塔爾男足隊)

▪卡塔爾還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首都多哈高樓林立,充滿現代時尚與神秘,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萬遊客前來觀光消費。



(高樓林立的多哈)

——地緣政治方面

卡塔爾居波斯灣西南,周邊同伊朗、伊拉克、沙特、阿聯酋等產油大國隔海相望。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卡塔爾無論是對本地區國家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來說均有重要的特殊意義。


夾在本地區大國之間,中東多事之地,卡塔爾一直奉行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雖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但卡塔爾在本地區多數阿拉伯國家中並不受待見。甚至一段時間,周邊多國曾宣佈與其斷交。

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認為卡塔爾表裡不一,或多或少干預他國 內政,甚至暗中支持相關恐怖組織。

▪卡塔爾與美國關係密切,對美關係也是卡對外所有關係的重中之重,尤其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美卡兩國簽有防務協定,美軍在卡塔爾設有軍事基地。


小司馬說


卡塔爾是個很奇葩的國家。

一,卡塔爾獨立建國只有48年,1971年,卡塔爾舉行開國典禮,正式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二,卡塔爾很小,位於海灣西岸的卡塔爾半島上,與阿聯酋和沙特接壤。國土面積僅有1.1521萬平方公里。卻又550公里的海岸線。

卡塔爾人口約170萬人,雖是阿拉伯國家,英語和阿拉伯語都是通用語言。全國70%的人是移民,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國家。

三,卡塔爾很小,但自然資源卻非常“嗨”人,截止2019年1月,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5億噸,居世界第13位,天然氣儲量24.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在卡塔爾水比汽油貴,每升汽油只要1.39人民幣。飲用水是桶裝純淨水或瓶裝礦泉水全部來自進口。

四,卡塔爾政府為了改變錢多人變傻,在首都多哈西郊建設了1400萬平方米的教育城。具有王室背景的卡塔爾基金會遊說6所美國大學和2所歐洲名校強勢專業陸續在此辦分校,涵蓋文理工多科。讓國民在家門口就能上世界名校,且是一切免費。想學什麼自便,在教育城的學術氛圍比美國更濃更自由。

五,卡塔爾國內生產總值1679億美元,人均16.5萬美元。人均收入13萬美元,世界第一。

教育、醫療全部免費,國民買房政府補貼。卡塔爾國民幾乎不知道“個人所得稅”是咋回事。


六,卡塔爾是個特別喜歡體育運動的國家,對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特別上心。2006年第15屆亞運會在多哈舉辦。2011年第15屆亞洲盃足球賽在卡塔爾舉辦。2022年舉辦世界盃,卡塔爾預算世界盃的經費是550多億美元,比上屆的俄羅斯多出400多億美元。

卡塔爾就是個奇葩國,好多事情能顛覆地球人的想象空間


何由之


卡塔爾這個國家,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壕”!

說起阿拉伯的土豪,我們會想到沙特、阿聯酋、但是很少會有人提到卡塔爾!許多人估計都不知道半島電視臺是卡塔爾的!

然而事實上,卡塔爾才是海灣國家中最“壕”的國家。

和大多數海灣國家一樣,卡塔爾是靠石油天然氣發財,目前這個國土面積僅11521平方公里,人口才兩百多萬的海灣小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5億噸,居世界第十三位,天然氣儲量24.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在這裡,油比水便宜!

依靠著豐富的油氣資源,這些年的卡塔爾一直是海灣地區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其去年的人均gdp達到了6.9萬美元,是咱們的7倍多。這還是因為這幾年國際原油市場不太紅火,要是放在12年13年那段時間,卡塔爾人均GDP都破8萬了,堪稱“世界首富”。

和所有的阿拉伯土豪一樣,有錢就任性,卡塔爾花錢簡直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眾所周知,卡塔爾是2022年世界盃的舉辦國,而這一屆世界盃也將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世界盃。卡塔爾政府為世界盃準備了540億美元預算,而上一屆的俄羅斯世界盃花了142億美元,已經是被稱有史以來最貴的世界盃了,這次卡塔爾直接翻了三倍多。

這500多億怎麼花呢?其中建足球場40億美元,每個場館都是帶空調的!而剩下500億的全部搞周邊,也就是酒店、交通、綠化等等,基本就是直接造座城。

事實上,這不是卡塔爾第一次這麼玩兒了。這個國家雖然不大,但一直有個體育大國夢。對於體育賽事的舉辦尤其熱衷。除了這次的世界盃,卡塔爾舉辦過亞運會,也就是咱們熟知的多哈亞運會,此外還有亞洲盃、網球ATP、WTA、F1、田徑鑽石聯賽、環卡自行車賽。

說實話,卡塔爾這地方除了石油就是沙漠,熱的要死,要是沒錢,誰願意跑這裡來比賽?



只能說,有錢真好!

當然,一個國家壕不壕,還得看國民生活水平咋樣!卡塔爾的社會福利,一樣的顛覆認知。看病上學全免費這就不說了,你買房還有補貼,生孩子油補貼、沒有個人所得稅,失業補貼也是相當的高,每天工作三小時……

不過,這些福利大都只能卡塔爾本地人本地人享用。而卡塔爾的本地人只佔15%,其他全是外籍居民。而這些外籍居民工作還是很累的,不然卡塔爾就沒人建設了。


白話歷史君


沒有所得稅,沒有失業率,除了外來的建築工、清潔工、保姆,270萬卡塔爾人,沒有窮人。卡塔爾多年來名列全世界最富裕國家排行榜第一名,人均GDP12.5萬美元,人均收入6.1萬美元。自2000年以來,多哈已建起了58座摩天大樓。這就是卡塔爾。

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雖然早在1939年就發現了儲量極豐的石油,但因為戰爭期間,無力開發。真正大規模的開採是在二戰結束以後。到1949年,卡塔爾每天產出石油4.6萬桶,按當時的價值約420萬美元。

到1951年,卡塔爾的原油產量飆升至每天23.3萬桶。在此之前,這個彈丸小國的支柱產業是漁業和採珠業,處在貧窮、落後國家的行列。石油的發現、開採和出口,為卡塔爾帶來了極大的轉機。雖然說獲利的多是王室成員,但開始有了現代化的學校、醫院、電廠等等。

1971年,卡塔爾徹底獨立,英國勢力完全撤出。次年,艾哈邁德·阿勒薩尼趁其父在伊朗獵鷹期間,廢黜了他,自立為王。他縮減王室費用,在教育、養老、住房、健保等方面加大投入。但1980年代世界石油價格暴跌,導致卡塔爾經濟增長放緩,差點引發政治危機。

卡塔爾真是一片上帝眷顧的土地,此時,卡塔爾近海岸,發現了儲量為896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田。從此,穩定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讓卡塔爾連續多年經濟高速增長。如今,石油和天然氣收入,佔卡塔爾GDP的60%、財政收入的70%、出口收入的85%。

為了避免過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經濟發展模式,卡塔爾從1998起開始經濟的多元發展方向。它建起了教育城、金融中心。教育城引入6所美國名校、2所歐洲名校、若干家研究中心和智庫入駐。金融中心計劃在未來世界性的金融服務中,拔得頭籌。

不但如此,卡塔爾政府還籌集了1700億美元,成立了國家投資基金,購買世界多個國家銀行、汽車公司、房地產公司、足球俱樂部的股份。比如,它已經是倫敦房地產界的大佬,是一些名牌汽車公司的單一大股東,也是巴黎聖日耳曼足球隊的大股東。

雖然是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小國,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卡塔爾實行親西方的政策。比如,海灣戰爭期間,卡塔爾在對伊作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不但允許西方聯軍使用其軍事基地,開放領空給美國和法國空軍,還直接出兵幫助沙特打伊拉克。


世界真的很大


卡塔爾曾經是一個貧窮的英國保護國,主要以珍珠潛水業聞名,現在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萬美元。它是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的地區領導人,經常調解附近國家之間的爭端,也是半島電視臺新聞網的所在地。現代卡塔爾正從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中實現多樣化,並在世界舞臺上獨樹一幟。

政府

卡塔爾政府是以薩尼家族為首的君主專制政體。目前的埃米爾是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在2013年6月25日掌權。政黨被禁止,卡塔爾沒有獨立的立法機構。現任埃米爾的父親承諾在2005年舉行自由議會選舉,但選舉被無限期推遲。

卡塔爾確實有一個只起協商作用的議會。它可以起草和建議立法,但埃米爾最終批准了所有法律。卡塔爾2003年的憲法規定,議會45個席位中有30個席位必須直接選舉,但目前,所有席位仍由埃米爾任命。

人口

截至2018年,卡塔爾人口估計約240萬。它的性別差距很大,男性140萬,女性僅50萬。這是因為大量的外國男客工湧入。

非卡塔爾人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移民中最大的民族是阿拉伯人(40%)、印度人(18%)、巴基斯坦人(18%)和伊朗人(10%)。還有大量來自菲律賓、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的工人。

語言文字

卡塔爾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當地方言被稱為卡塔爾阿拉伯語。英語是一種重要的商業語言,用於卡塔爾人和外國工人之間的交流。卡塔爾的重要移民語言包括印地語、烏爾都語、泰米爾語、尼泊爾語、馬拉雅拉姆語和塔加洛語。

宗教

伊斯蘭教是卡塔爾的主要宗教,大約有68%的人口。大多數實際的卡塔爾公民是遜尼派穆斯林,屬於極端保守的瓦哈比教派或薩拉菲教派。大約10%的卡塔爾穆斯林是什葉派教徒。來自其他穆斯林國家的外來工也主要是遜尼派,但其中10%也是什葉派,特別是來自伊朗的什葉派。

在卡塔爾的其他外國工人是印度教徒(佔外國人口的14%)、基督徒(14%)和佛教徒(3%)。卡塔爾沒有印度教或佛教寺廟,但政府允許基督徒在政府捐贈的土地上的教堂舉行彌撒。然而,教堂必須保持低調,建築外部沒有鐘樓、尖塔或十字架。

地理

卡塔爾是一個半島,向北伸入沙特阿拉伯附近的波斯灣。它的總面積只有11586平方公里。它的海岸線長563公里,而它與沙特阿拉伯的邊界長達60公里。耕地僅佔總面積的1.21%,永久性作物僅佔0.17%。

卡塔爾冬季氣候溫和宜人,夏季酷熱乾燥。幾乎所有的年降水量都在1月到3月之間,總共只有50毫米。

經濟

卡塔爾曾經依賴捕魚和珍珠潛水,現在的經濟基礎是石油產品。事實上,這個曾經沉睡的國家現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02100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2800美元)。

卡塔爾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液化天然氣的出口。令人驚訝的是,94%的勞動力是外國移民工人,主要受僱於石油和建築業。


走進伊拉克


卡塔爾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呢?說到這個國家,人們都知道這個彈丸小國很富有,富到什麼程度,就連收入最低的人,有房有車有外國保姆,街道上的奔馳、法拉利和勞斯萊斯豪車擠滿了車道。在2014年時,國內生產總值1980億美元,人均收入9.3萬美元。如果說日本是亞洲收入最高的,那麼卡塔爾的收入是日本的三倍還多。

其實卡塔爾在1940年以前是個很窮的地方,寸草不生,靠捕魚和養珍珠維持生計。自從在1940年發現石油以後,整個地方的經濟幾乎完全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直到1971年卡塔爾才正式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卡塔爾的國土面積只有11521平方公里,與天津相當,趕上三分之二的北京,不足兩個上海,是一個半廣州市。常住人口264萬,本土人佔15%,其餘來自外籍,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各國人。因其境內工業和製造業不發達,被世界上公認為是不發達國家。

卡塔爾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天然氣儲量,同時又是全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之一,使得整個國家因此而富足。就連福利也是最高的,每一位剛生下來的居民,所享受到的醫療費、水電費全部由國家承擔。正因為有錢,在首都多哈建有教育城,喬治敦大學、卡內基梅弄大學、費吉尼亞大學等多所歐美大學都在此設立了分校,使得卡塔爾的青少年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最好的一流教育。

卡塔爾的失業率為零,並且高度依賴外籍勞工,本地勞工不足20萬人,外來勞工將近一百多萬人,主要是印度和菲律賓人,是他們支撐著卡塔爾國家的所有基礎設施建設。如果說外來的菲律賓人全部罷工,那麼多哈80%的餐館將會停業和好關門。

若是想旅遊的話,卡塔爾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境內大部分地區是覆蓋沙土的荒漠,炎熱乾燥,四季不明。4~10月是夏季,是一年中最長的季節,7~9月氣溫最高,可達45攝氏度。冬季涼爽乾燥,最低氣溫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僅75.2毫米。因為是沙漠性氣候,水資源短缺,國內70%的物質需要進口,主要是蔬菜、水果、奶製品等農牧產品。但卡塔爾政府還是鼔勵發展農業,免費向農民提供種子、化肥和農機設備。號召植樹造林,擴大耕種面積。

卡塔爾液化天然氣年產能力7700萬噸,因此在首都多哈修建了世界上最新的、最大的處理液化天然氣的抗斯拉凡深水港。還建有海水淡化廠、塑料制廠、鋼鐵廠、電站和國際機場。在郊區有七處大型體育場,曾舉辦過2006年亞運會。

為了保衛國家,卡塔爾擁有10800人的現役部隊,其中陸軍8500人,空軍800人,海軍和海上警察部隊1500人。

說到底,卡塔爾是亞洲西南部波斯灣半島的一個阿拉伯小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信仰的伊斯蘭教和遜尼派伊斯蘭教。2017年12月要求加入上合組織,說明和我國是友好鄰邦,其天然氣主要出口我國。


秦巴小蜜蜂


我們先聊一下卡塔爾的歷史。


說起來也簡單,因為是小地方嘛,阿拉伯半島的一個小肉突突。三面環波斯灣。歷史上向來被各大牛國控制 ,比如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等。此後,英國大媽控制了阿拉伯半島這一塊。


到了二戰後,英國全面退縮,殖民地就保不住了,當時阿拉伯半島很多的小國準備把被子搬到一塊過,最終成立了阿聯酋,這裡面最有名的當然是迪拜這個土豪國。

其實,卡塔爾當年也想加入來著,但國內的反對聲音比較大。為什麼呢? 因為成立之時是七十年代,迪拜這些地方還是窮地方,靠打漁跟採珠過日子。

而卡塔爾在四十年代在英國的幫助下就發現了石油。 一個富國當然不想跟窮國一起過。最終卡塔爾還是單過。

後面,迪拜也發現了石油,而且號稱世界最土豪的地方,其實最富時也沒有富過卡塔爾,卡塔爾是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人家人口才二百來萬,順便挖點油都用不光,本國人基本不工作,要工作也是銀行跟公務員之類的工作。服務行業、建築工地上的,全是菲律賓、印度那邊過來的。


那麼,有了錢,而且心氣又高,那卡塔爾就有一點理想啦。 我們再看一下中東,中東三大國,一個是伊朗,一個是沙特,一個是伊拉克。


除了這三大國,就是大大小小的國家,比如卡塔爾跟也門這些小國。 那麼,從地緣政治來看,伊朗是老牌的大國,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大帝國。

他的地位位置比較高,在伊朗高原,居高臨下,當年跟沙特並稱美國中東兩大鐵桿盟友,但沒想到伊朗後面跟美國鬧僵了。 而沙特跟伊拉克都在阿拉伯半島,那給人一個直觀的感覺,就是阿拉伯半島在地理上是一塊的,就好比朝鮮半島,那歷史上當然是一個國家。而伊拉克當然是有想法的。伊拉克就曾經入侵過科威特。但後面並沒有拿下科威特,沒有科威特,伊拉克石油資源就沒辦法跟沙特比,而且出海口也被堵住了。


那就剩下沙特。 說起沙特,也是暴發戶,以前只是一個小落部,也並沒有佔據現在的阿拉伯的大部分。這個部落的家族就叫沙特家族,跟阿拉伯半島的另一個家庭拉希德家族是死敵。

曾經沙特家族一度被打得流亡,但在1902年,其家族王子伊本·沙特帶著四十個小夥伴奇襲成功,奪回了家族故地利雅得,並進一步擊敗了拉希德家族,從而建立了現在的沙特阿拉伯,而且在1938年發現了石油。

那麼,現在阿拉伯半島上,最有實力的當然是沙特。 但看地圖,我們可以發現,阿拉伯半島靠海的地方,都是自成一家,各自有國家,沙特一個半島,搞得跟內陸國一樣。

這些國家基本都比較弱小,但是他們也利用地緣政治,夾縫中求生存,一是美國不會坐視沙特一統半島,甚至不會坐視中東地區發生任何的動亂,畢竟一亂,石油就要漲價。二來還有伊拉克跟伊朗盯著。 所以,沙特就是想幹大事,機會也不大。所以搞了一個海合會,就是一個海灣國家合作機構,沙特是老大,就是想通過這個組織起到間接控制半島的意思。

這個東西,大家都懂的,各小國沒有實力,只要不是吞併,合作就合作吧。但這裡面,卡塔爾又是一個另類。 為什麼呢? 一是警惕心。

近代以前,卡塔爾有段時間被沙特家族控制過。兩國還有國土相鄰,曾經有領土爭端。 另外,也是卡塔爾不差錢,卡塔爾比沙特還富有,人家不求著沙特,不像也門阿曼這些國家,想從沙特土豪那裡搞點錢來。

另外,卡塔爾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國家,雖然人口小,但是一點也不低調行事,反而在國際上動作不斷。跟迪拜曬土豪的方式不同。 迪拜裝土豪就是想吸引投資,因為他沒油了,要靠旅遊業、房地產業支撐,我就不知道了,一個沙漠地方,有什麼好搞房地產的,那就是一個錢多人傻速來的地方。 而卡塔爾更多的是參與國際活動,尤其是借體育這個東西。十五億人口出來的中國足球踢不過二百萬人口的卡塔爾,那說明人家也是練過的。而且人家辦2006年多哈亞運會、2011年亞洲盃足球賽,還要在2022年辦第22屆世界盃足球賽。所以是一個不怎麼願意悶聲發大財的國家。


不差錢,又有想法,當然在中東這一塊,卡塔爾跟沙特一樣,也喜歡拿錢出去辦事,甚至有點想當區域大哥的意思。 比如對埃及,埃及原本也是這一塊的強國,但因為有點窮,話語權就差很多了。沙特就跟卡塔爾在埃及各扶持一塊。


比如卡塔爾支持穆兄會,沙特就支持反穆兄會的。沙特煩伊朗,怕伊朗勢力進入阿拉伯半島,卡塔爾就故意給沙特大兄添堵,說伊朗也不錯啊。 另外,卡塔爾的半島電視臺,也經常暴一些沙特等國的路邊社消息。


總而言之,卡塔爾沒事就在桌子底下給沙特搞小動作。沙特說老實話,除了金錢之外,別的手段還真沒有,偏這個金錢手段對卡塔爾無效。 這樣一來,就搞得沙特很不滿,但沙特又確實拿卡塔爾沒辦法,畢竟沙特有美國大哥罩著,但也受美國管著,而卡塔爾跟英國的關係很近。

卡塔爾的國家領導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是個八零後,在英國軍事學校讀的書。而沙特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是個三零後。 這兩者之間,代溝也確實夠大的,而兩者之間的交鋒就特別多啦。


腦洞歷史觀


俄羅斯世界盃已經接近尾聲,人們將目光逐漸聚集到了下一屆世界盃的舉辦國——卡塔爾。昨晚得知消息,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將在冬天舉辦,這將是歷史上第一次在冬天舉辦的世界盃。想想去年夏天去卡塔爾旅遊體驗到的炎熱,也就不足為怪了。

幾天前,具體來說是7月9號,中國與卡塔爾簽署了互免簽證協議,持普通護照就可以在卡塔爾停留30天,又一國家可以說走就走!感覺中國護照真如江湖傳說,越來越強大了,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是好消息。

卡塔爾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燥熱的海灣國家

如果你體驗過迪拜的炎熱,卡塔爾與之有一拼,甚至更加厲害。夏天去卡塔爾旅遊絕不是明智之舉:白天的多哈海灘空無一人,傍晚時分才有零零散散有人出來。如果你戴著眼鏡,從出租車裡走出來時,眼鏡片上瞬間就會蒙上一層霧氣,什麼也看不清。基於同樣的理由,拍照前你最好也要擦拭一下鏡頭。

總之,要去卡塔爾旅遊,最好冬天去。夏天去卡塔爾,就像走進了一個大的蒸籠裡,炎熱又潮溼,讓人無法忍受。

不過,還是有不少室內景點可供遊覽的。

安全的旅遊目的地

卡塔爾治安很好,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年老還是年幼,白天還是晚上,在卡塔爾行走都很安全,這是一個對遊客非常友好的國家。考慮到這裡人們的高福利,犯罪成本必然很高,也就不難理解。當然,凡事沒有絕對,出門旅行多加小心總沒有錯。

可能你更多需要擔心的是這裡的車速,很多人開的車都很好,刷刷刷地飛馳而過,所以過馬路的時候要小心。

多元文化融合之地

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人口超過150萬,但是卡塔爾本國居民只有30萬人,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因此,你不僅能夠體驗到卡塔爾本地文化,還有機會體驗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你能聽到不同的語言,吃到各個國家的美食,甚至能夠看到寶萊塢的歌舞。一邊,摩天大樓聳立在雲端;一邊,老城裡穿著白衫的人在悠閒地抽著水煙。這裡交匯著古老與現代,東西方文明在此相遇。

充滿藝術氣息

卡塔爾擁有眾多的博物館、畫廊和藝術館,甚至街上都能看到不錯的牆畫。在眾多的館中,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不容錯過的地方。這座大師手筆的建築簡潔優美,古樸自然,裡面收藏了豐富的藝術作品,是瞭解伊斯蘭文化的好地方。

比阿聯酋還富有

卡塔爾去年的人均GDP為124927美元,排世界第一;而我們印象中的土豪國阿聯酋的人均GDP為68245美元,僅排世界第八。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卡塔爾擁有發達的石油開採行業,靠的石油發家,石油行業佔了政府收入的70%。這個國家人少,人們享受著高福利,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相當高。


世界旅行清單


卡塔爾是阿拉伯半島上的一個小邦國,毗鄰波斯灣,是個海灣國家。

它曾經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一部分。阿聯酋建國的時候有九個邦國加盟,後來卡塔爾和巴林退出,現在還有七個邦國。最有名的就是迪拜和阿布扎比。

卡塔爾非常有錢,和迪拜類似。阿拉伯半島都是沙漠,很少有綠洲,所以人口一直也不多。現在依靠石油經濟,這些國家都特別有錢。他們用海水淡化,引進了大量外國勞工為他們服務,本國人好逸惡勞,享受好福利。

阿拉伯人認為石油是真主賜給他們的,他們的幸福生活是信主所以才得來的,沒有什麼危機意識,一點也不擔心石油枯竭以後怎麼辦。反正現在主那麼照顧他們,到時候也不會拋棄他們的。

宗教的角度,卡塔爾是遜尼派。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卡塔爾是亞洲西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位於阿拉伯半島邊上波斯灣西南岸的卡塔爾半島上,與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酋長國。

卡塔爾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20世紀40年代,石油儲量的發現,完全改變了整個國家的經濟。擁有很高的生活水準,有許多提供給國民的社會福利,例如免費的醫療服務。2019年1月,卡塔爾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

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卡塔爾治安很好,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年老還是年幼,白天還是晚上,在卡塔爾行走都很安全,這是一個對遊客非常友好的國家。考慮到這裡人們的高福利,犯罪成本必然很高,也就不難理解。當然,凡事沒有絕對,出門旅行多加小心總沒有錯。可能你更多需要擔心的是這裡的車速,很多人開的車都很好,刷刷刷地飛馳而過,所以過馬路的時候要小心。 多元文化融合之地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人口超過150萬,但是卡塔爾本國居民只有30萬人,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因此,你不僅能夠體驗到卡塔爾本地文化,還有機會體驗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你能聽到不同的語言,吃到各個國家的美食,甚至能夠看到寶萊塢的歌舞。一邊,摩天大樓聳立在雲端;一邊,老城裡穿著白衫的人在悠閒地抽著水煙。這裡交匯著古老與現代,東西方文明在此相遇。

充滿藝術氣息卡塔爾擁有眾多的博物館、畫廊和藝術館,甚至街上都能看到不錯的牆畫。在眾多的館中,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不容錯過的地方。這座大師手筆的建築簡潔優美,古樸自然,裡面收藏了豐富的藝術作品,是瞭解伊斯蘭文化的好地方。

比阿聯酋還富卡塔爾去年的人均GDP為124927美元,排世界第一;而我們印象中的土豪國阿聯酋的人均GDP為68245美元,僅排世界第八。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卡塔爾擁有發達的石油開採行業,靠的石油發家,石油行業佔了政府收入的70%。這個國家人少,人們享受著高福利,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相當高。卡塔爾曾經舉辦2006年多哈亞運會、2011年亞洲盃足球賽,並獲得了2022年第22屆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辦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