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抹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合肥?他們是什麼心理?

用戶5104242013


黑科大的沒看到過,畢竟很多人都知道現在大學排名並沒有學科排名來的厲害;所謂的黑合肥有些是黑合肥,又是卻是事實。一個城市最關鍵的還是人才,沒有人才發展什麼呢?別人發展高科技你發展農業低端工業,怎麼能比。這些年合肥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硬傷始終無法改變,人才!僅靠一個科大根本提供不了合肥發展的需要,因為科大很多人才都去了其他省份或者國外,真真留在合肥的並不是很多。安徽大學在安徽前三這樣,但是你在外面說安大誰知道呢。北哈南合,合和哈的差距漸漸變大。

北京、上海、廣東為什麼發展那麼迅速而且越來越強,因為985、211一堆,比很多省份的一本學校還多,雪球效應導致人才扎堆,想不發展不行。

最近合肥大力發展濱湖,我也是合肥人,但是我個人覺得濱湖雖然現在高樓很多,但是還是荒,荒的很,沒有強力產業支持,五年是最樂觀的了。

任何一座城市想要發展都離不開人才,要吸引人才你就要有相對的產業,請問合肥現在有哪些產業可以強力之撐呢?金融?互聯網?科技?教育? 還是畸形的房價? 越強則更強。 金融沒看見多少,訊飛合肥的工資普遍比北上廣深地了6000+呢,京東方的屏離三星的屏還遠著呢國內有誰的主打產品用的是京東方的。 一切都需要時間,但是時間不等人。

安徽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安徽的發展前景,我們在讀初中的時候老師就和我們說過,安徽不是東邊也不是西邊,所以安徽就不是個東西,得不到國家的大力發展,只有等到末尾才會被提上日程。大家結合這幾十年國家的發展策略就知道不是個東西這句話對不對。

所以說黑合肥的有,因為合肥吸血整個安徽發展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現實,但這也是無奈之舉;沒黑合肥實話實說的也有,就是合肥發展的快步子有點大,沒能形成人才產業鏈卻提前一步導致房價畸形,更難吸引人才。 現在有能力的人很多都是苦日子當中走出來的,看中的更是後代的教育發展,有錢的人當然不會在乎這些國外的名校很多,努努力比國內簡單,幾千幾萬剩至十幾萬搶一個名校名額。但是呢國內大部分的人才並不能讓自己的後代都去國外名校,所以基本都會盡一切可能去北京上海這類985、211名校多的地方。畢竟科大再強大對安徽的招生名額也就那麼多,安徽只有一個科大,但是北上廣可不是隻有一個985、211


憤青他哥叫憤老


不瞭解科大的人,不瞭解合肥的人,我是安徽人,我也不太瞭解合肥,我是宿州人去合肥不方便,去宿州更不方便,都要轉車,去徐州,南京太方便了,我到南京的時間與到宿州相當。合肥,宿州都是交通閉塞,我辦駕證的時侯去過幾次宿州。我們去宿州都是頭天去,第二天晚上來到家,頭天起晚了就做不上去縣城的車了!就改天再去,難啊!


慕仙學道


目前網上針對合肥以及中科大確實有一些非議,但都不是主流媒體,主要是有部分網民在傳播一些言論,大還概有以下幾方面。

1、中科大當年選址合肥是合肥撿了大便宜

2、中科大到了合肥以後在全國高校中地位一落千丈,當年可與清北並稱,現在已經不在全國前列了

3、合肥限制了中科大的發展,中科大應該重新選址

4、合肥產業落後,科大人才流失,基礎研究還可以,科研成果轉化應用能力弱。

為什麼有這些說法,我認為首先是合肥乃至安徽留給大家的固有印象是較為貧困落後的,特別是安徽緊鄰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反差更加明顯。而近年來合肥發展突飛猛進,從建國後一個五萬人的小縣城GDP開掛般的增長到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再加上合肥發展中大拆大建,吞下巢湖,房價高漲,一時間合肥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城市,網上的議論當然也是褒貶不一。

針對網上觀點我認為

1、中科大當年落戶合肥有他的偶然性,但是也有他的必然性,畢竟當年留下一座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高等院校在老百姓還普遍餓肚子的年代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2、中科大在前十幾年高校改革的過程中確實是落後了,堅持不擴招,不合並院校,在以規模論英雄的中國高校中確實排名不太好看。但是中科大是一所重視基礎科研的學校,培養的是研究型人才,而不是商人官員,這在目前高校中顯得尤其珍貴。

3、中科大與合肥的關係我認為應該是互相成就的,合肥為中科大提供了優良的科研環境,讓中科大能潛心教學科研,保留了中科大一直以來的優良校風。不是有學者還評論過北大,已經沒有以前的風骨了,培養的學生都是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4、合肥在科研成果轉化上確實還有不足之處,但是據我瞭解在目前合肥的高新區,開發區有數百家依託中科大等高校的小微科技企業,這些企業規模不大,很多隻有幾個人,但是都有自己的專利產品,說不定以後也會產生bat級別的企業。還有,合肥科研院所眾多,很多基礎研究項目不為大眾所知,也會讓大家覺得合肥科研轉化率低。還有現在合肥在芯片半導體的佈局上也是領先全國的。

希望大家都能以寬容的目光看待合肥,希望發展可以越來越好


德藝雙馨


個人意見,科大沒什麼好黑的,合肥可以黑一下

我就是合肥的,客觀的說最近看到好多合肥搞科技創新的新聞,說實話我很慌,原因很簡單,太虛了!

一,合肥處於長江淮河中下游,一旦出現大的洪水,必定犧牲安徽一帶,這注定了不會國家不會過多投資,地理位置建設好了倒是南北連接

二,合肥16年房價漲幅宇宙第一,充滿了投機性,而科技研發講究的是兢兢業業做基礎研發,十年如一日改進產品以適應市場需求,創新不是喊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投機於創新二者背道而馳,你不可能既向前又向後走吧!

三,近來看到新聞都是國家某創新基地排到第三位,其實這個有點模糊了,比如量子科技,這玩意是世界頂尖學科,是國家級的研發中心,招的都是海外團隊,除了能多賣幾套房,對合肥沒什麼直接好處!試問原子彈在哪研發的?第一臺電腦?第一部電話?航空母艦?神州一號? 恐怕都不記得在哪研發的吧?

四,鑑於國家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後又提出穩房價的措施,實際上就是防止房價下跌,而安徽就出現了領導出面干預降價的行為,這隻能說明了合肥房價下跌壓力太大了!為了完成中央穩房價的目的只能誇大宣傳創新城市了!畢竟沒有哪個創新城市是一二年內喊出來的

五,從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家GDP一直下降,打個比方,一個學校升學率一直下降,去年平均一個班11個,今年要求不低於10個一個班,如果一個班30人,請問你是班主任的話,你會指望前十名還是中間10名還是後面十名?答案不言而喻,肯定是前十名,至於長三角無非就是讓你給前十名的學生帶飯,打掃衛生等,目的就是為了個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已,沒辦法,校長在乎升學率啊!

六,難道合肥就無法發展了嗎?不是的,合肥最大的優勢是學校多,很多學校!守著這麼大個金礦還要從海外挖人真是緣木求魚。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梔,魯迅說過土壤比花重要!

合肥只要留住人,發展指日可待!其實招幾個大企業,研發中心都是招商引資,這個方法用了幾十年了,效果並不理想。想留住人只要大規模減稅,精兵簡政,減少基建項目,去除審查流程,儘量不為了文明城市什麼的干擾市場,再加上依法規範市場,降低房價,提高收入。做到以上幾點,不出十年合肥必定真真正正的成為名列前茅的城市!

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東水樹秋日


合肥需要保持定力繼續快速崛起,合肥起步較晚,小縣城出身,很多城市看不上合肥,如今合肥火箭般崛起,他們只能乾著急,有些城市出於嫉妒黑合肥,有些城市是出於擔心被合肥超越而氣合肥,但不管怎麼樣,合肥繼續火箭般崛起,繼續打這些小噴子的臉,當合肥讓他們望塵莫及時,這些黑合肥的聲音會越來越小,越來越不重要!

合肥2019年GDP預測值

合肥GDP一直沒有公佈,加上四普以後,安徽GDP上調值最大,達4004億,因此,合肥2019年的GDP究竟是多少,不僅成為最大的懸念,也成為很多網友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安徽省第四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安徽2018年GDP上調4004億,達到34011億元。其中非第一產業比例為92.2%。

而合肥非第一產業佔全省比例為27%,據此測算,可上調1000億,達到8824億。

長期關注安徽和合肥經濟網友都知道,安徽和合肥每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加值,是一年裡四個季度中最大的。而合肥歷年來經濟名義增速都在10%以上。如果按照10%的名義增速計算,那麼合肥2019年的GDP將達到9706.4億。

如果按照2018年11.71%的名義增速來計算,那麼合肥2019年的GDP將達到9857.3億。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2018年合肥的GDP被少報瞞報了,因此,根據2018年的名義增速來測算,並不準確。

如果2019年合肥經濟的名義增速達到13.5%,那麼,2019年合肥全年的GDP輕鬆過萬億。無論如何,2020年合肥gdp必定破萬億!

不管如何測算,合肥2019的GDP,都將超越以下幾座城市的GDP:西安、濟南、福州、南通、東莞和煙臺,從而進入全國經濟20強。如果西安和濟南再被合肥超越,這兩座城市將很難再反超!

合肥,從改革開放初期排名第97位,到2018年的第25位,可謂是一直在超越,很少被反超——西安和濟南本來已經被合肥超越,但是後來分別兼併西鹹新區和萊蕪市,又反超合肥,現在,將再次被合肥超越!

強省會時代,西安,濟南,合肥,福州都在學習成都武漢得省會獨大的模式,但大家都更看好合肥,事實也確實證明合肥發展最快最好,學習成都省會獨大的模式學習得最好!主要原因如下:1,合肥位於全國最發達地區長三角,16年與杭州南京一起被確定為長三角副中心,這點比相對落後的西部陝西省會更有優勢,大的地理位置決定長三角的省會要強於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只是合肥起步較晚,但未來合肥一定強於西安,比肩南京杭州!2,合肥是安徽省集全省之力發展的省會,在安徽省可謂是遙遙領先的老大哥,在省內沒有任何可以與之競爭的城市,所有的資源都會優先合肥,這也是合肥迅速能成為八縱八橫時代的高鐵新貴的原因,只要經過安徽的高鐵必須經過合肥!不像省會濟南在山東省內有青島競爭,福州有泉州競爭,合肥走成都省會獨大的模式更適合,更容易成功!3,合肥必須崛起,代表安徽參與全國的競爭,爭取中央重大利好政策,從而帶動安徽的發展,這已經成為安徽的共識!可以說合肥起不來,安徽就起不來!合肥崛起是人口大省安徽的政 治正確!4,現在國家更注重基礎科學和原始創新,合肥與北京,上海並稱為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坐擁中科大和八大國家實驗室,量子通信,小太陽等都是具有顛覆未來引發下一次科技革命的科技,潛力巨大!當然,合肥也是以工業製造業立市,基礎創新加高端製造必定助力合肥騰飛!在這先預祝2020年合肥世界製造業大會再次舉辦成功!


炸新聞炸


1,華中科大想上位

2,某些蕪湖人想歸順南京

3,某些安慶人對合肥當了省會一直耿耿於懷

合肥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勒緊褲腰帶接納了當時更困難的中科大,中科大挺過來後也並沒有拋棄發展落後的合肥,就這樣。

至於那些黑子,使勁黑唄。你再怎麼黑,科大依然是科大,合肥也依然在發展。

或許你說合肥吸全省的血發展自己也沒搞出個名頭來,但請別忘了合肥當初只是個很小很小的地方。我們的起點比不了南京比不了武漢比不了很多地方,我們的政策也從來比不上沿海地區,我們沒法像江浙一樣挨著上海,也沒法像兩廣一樣靠著香港。

從當初一無所有,到如今的合肥,這種變化不可謂不大吧。


初陽看文


不論怎麼抹黑合肥?

這五十年代就建立在"董鋪島″上的"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是真正的存在60多年了!

那時還沒有建立"中國科技大學″!

當前,合肥有"四個″國家大科學裝置!

只有一個"同步幅射實驗室″在"中科大"。

其餘三個包括:"人造太陽″"微尺度""激光"等都在"科學島″上!

合肥與中科大研究方向一致所以可結合在一起。

目前"中科大″約有4千畝地上的"先進研究院″和"離子醫學中心"正在建設,地址在"蜀山南麓″高新區內。

而"合肥科學院″正打通"科學院北路″直通"新建的三十崗國家科學中心區″!

"中科院合肥分院″將跨出"科學島″登陸三十崗進入"大發展″時期!


用戶黃山路老芋頭


網絡上是有一些人黑科大黑合肥,那也多是覺得合肥經濟差,影響科大發展,或者成果轉化能力不行,人才流失等等,也有無聊調侃一下,發發牢騷的,現在網絡這麼發達,這些都在所難免。

科大低調務實,其科研實力本科生培養水平有目共睹。而真正在黑科大的是那些有著光鮮馬甲的高級黑,尤以武書連校友會為甚。武書連2018大學排行榜科大本科生培養得分13分,得分三十開外,校友會2019大學排名主要指標就是教學質量與科研,正是科大強項。上過大學的人應該都聽說過華東五校,它們歷來排名最差也是穩入前十,偏偏科大在武書連校友會榜十五開外!

多瞭解下科大校史便該知道科大與合肥的淵源,科大位於合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科大至合肥後進行了艱苦的二次創業,兩位高級黑有啥資格對副部級大學評頭論足?如此做法是對辛勤育人刻苦學習的科大師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參加高考的廣大學子的不負責任!

個人看法

以上



qzuser230071675


合肥解放之初人口是五萬,名列當時全省第五,排在前面的是蕪湖(屬於華東局管理的副省級市)蚌埠,安慶,亳州,城市面積不到5平方公里。到了改革開放的時候人口40萬,建成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而解放之初的濟南人口60萬,南昌40萬,長沙50萬,南京,武漢都是

100萬,70年過去合肥城市人口400多萬,建成區面積近500平方公里。要說出國人員最多估計還是北上廣吧,不過合肥優秀人才去上海深圳的不少。


一號閒雲野鶴


黑合肥的人很多人也都說了。說說黑科大的吧。我覺得很多人並不是故意黑科大吧,只是科大不是綜合性大學(表述不太準確吧,就是學科太單一,幾乎純理科),全國經常排名,科大學科不佔優吧,而國人就喜歡看排名,就認為排名高的好,所以排名上不去,越來越少的人關注,在人心目中總覺得不行。其實在純理論和物理、天體方面科大在世界很有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