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類資產中,房地產表現會很平庸?

基於經濟發展環境的考慮,未來整體貨幣環境將趨於寬鬆。在這樣的貨幣環境下,大家最關注的還是這次“降準”對股市和房地產的影響。我想說的是,對於房地產不一定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貨幣效應的傳導除了貨幣政策自身外,還需要依靠管道——信貸機構(比如說銀行),他們是否會把資金髮放給房地產。顯然,國家政策層面上,一直在杜絕房地產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信貸機構也會基於風險考慮,而不會把過多的資金放給地產行業。

未來大類資產中,房地產表現會很平庸?

但對於股票市場來說,可能是難得的機會。為什麼近期我一直看多股市,而不怎麼看好房地產未來的回報水平(這個與看空房地產是兩種不同的觀點)。在我看來,一個國家不可能一直能夠依賴房地產來發展的,當房地產對其他行業產業虹吸負面影響的時候,就是需要轉變的時候。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來看,美國和日本有過這樣的轉變(日本由於轉變慢了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有些地區(比如香港)沒有進行這樣的轉變,就有可能發生危機,且後續發展無力。對於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來說,顯然不能也不敢錯失這樣轉變的時機,中國的持續發展最終需要依賴的科技創新和實業壯大,這些不斷創造增量價值的行業才是國家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毋庸置疑,股市是對發展科技創新的最大支持和激勵,科技企業可以通過股市直接融資做大做強,創始人可以通過股市實現財富自由(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激勵),股民可以通過股市分享科技創新與國家發展的成果。理論上來講,發展股市利國利民,不像發展房地產,後遺症無窮。當然,股市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有一個前提就是股市的制度建設需要完善、公平、合理。之前中國的股市在不同的階段承擔不同的歷史使命,造成很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正在慢慢解決。我相信隨著金融的開放,中國的股市的制度會越來越完善和合理。

而對於房地產市場,即便是這次降準放出了大量的流動性,我相信國家還是會通過一些措施防止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有人可能覺得很難,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把涉房的融資手段收緊甚至掐斷,資金是沒法大規模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我也很清楚,房子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所以對於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我也不會大膽看空,我預計未來房價會維持一個相對平緩的過程,投資房產的回報率會表現的很平庸。

說到這裡,我還是想跟大家說說,從宏觀數據的角度來看,美國在房地產市值在200萬億人民幣的時候,社會整體財富開始向股市轉移,而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值差不多500萬億人民幣,這個財富會不會轉移?我可以肯定說一定要轉移,很多經濟發展規律,我們可以通過逆週期的調節手段讓“後果”延遲發生,但終究是不能避免的。

未來的中國一定會積極激活科技創新,並且留住生產製造,這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商業主體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通過上市來做大做強,同時也讓股民受益,將會逐漸形成一個“正反饋”的良性循環。對於投資者來說,持有優質的上市公司,將會持續分享這些公司創造的利潤,並且可以預期會有不錯的收益率。我堅信,

股票資產將逐漸成為中國的核心資產,而房地產的收益率在大類資產中的表現會越來越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