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我國最經典的小說之一,你從中獲得的人生哲理有哪些?

浪奔地球的藝術家


《紅樓夢》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寫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同時也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崩潰的命運。其中,"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幾句話,是全書的主線。通過這條主線,曹雪芹寫出了四大家族的罪惡史和興衰史。我認為,《紅樓夢》給人們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為富者不仁。封建階級的發家史就是一部剝削史;二是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人算不如天算,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三是享樂滋生腐敗,淫亂禍及子孫;四是成由勤儉敗由奢。揮霍無度,則坐吃山空;五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如夢,夢醒情滅!



如龍得雲13333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穫,年輕時看的是熱鬧,中年後再讀《紅樓夢》,更為書裡的人生哲理所傾倒,細細梳理,有以下幾條。

一、所謂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是有道理的,看看王熙鳳和晴雯的結局我們就知道了。王熙鳳處處爭強好勝,百般討好賈母,而且嫉妒成性,賈璉的身邊除了她自己誰也容不下,在賈府上上下下的風頭蓋過了自己的丈夫,結果惹得自己的親婆婆都給她使絆子,當著眾人的面讓她下不來臺,而自己年紀輕輕因操勞過度落下了“下紅”的毛病,最終的結局是被休棄回孃家,下場可想而知。晴雯本是賈母看上的寶玉姨娘的不二人選,卻因為伶牙俐齒,說話尖酸刻薄,不留餘地被大觀園裡的婆子們所嫉妒,在王夫人面前挑撥,被帶病攆出了怡紅院最終含冤而死。如果晴雯能稍微收斂一點兒,不那麼鋒芒畢露,就不至於得個這麼悲慘的結局。

二、含蓄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力量的沉積,這集中體現在尤氏和李紈身上。尤氏是賈珍的續絃夫人,和賈珍並沒有孩子,所以身份雖然是寧府的女主人,卻寬厚隱忍,對待下人不像王熙鳳那麼刻薄,對待丈夫賈珍的所作所為睜隻眼閉隻眼,裝作不知道,其實尤氏的心中明鏡兒似的,只是因為自己的身份不願意計較而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生存智慧。而李紈在這一點上做得更加高明,丈夫賈珠一死,立即抽身而退,對賈府的任何事情不再過問,只是一心一意教導自己的兒子,致使賈蘭成為賈府衰敗後唯一一個東山再起的人,而且能頭戴簪纓,腰懸金印。這一切,都是李紈看似軟弱,實則未雨綢繆的功勞。

三、心底無私天地寬,性格決定命運。這體現在迎春和探春身上。迎春和探春的出身一樣,都是庶出,但是性格卻截然不同。迎春過於懦弱,連自己的奶孃都敢私自拿她的東西到當鋪當錢賭博,而她卻不聞不問。探春卻敢說敢做,在抄撿大觀園時打了挑撥離間的王善保家的一個大耳光,惹得眾人拍手稱快。在管家時不徇私情,秉公辦理,並不因為死者和自己關係親厚就多給銀子,對待自己的母親趙姨娘的多次無理取鬧更是好言相勸。這一切,令眾人對這個庶出的三小姐刮目相看。迎春和探春的結局也大不相同,懦弱的迎春僅僅出嫁不到一年就被中山狼孫紹祖折磨而死,探春卻作為王妃遠嫁,雖然最終的結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起碼結局比迎春要好得多。

四、文章草草傳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和他的不朽鉅著《紅樓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這種影響還將繼續持續下去。雖然他的一生窮困潦倒,從來沒有踏上仕途,但是他能留下這樣一部不朽鉅著就夠了,其它的任何一切都無法與之相比。


石徑斜


1、人生的變化無常

它告訴你人生無常,所謂的富貴榮華到了最後都是空相。紅樓夢中甄士隱一家幸福美滿,卻在元宵節失去女兒香菱,最後一場大火更是燒掉甄家,甄士隱也從富裕的鄉紳變成寄人籬下的乞丐。命運的落場,不就是生活的無常。甄家的遭遇,就是賈家最後的寫照,甄士隱的命運,就是寶玉最後的命運。曹雪芹從一個普通家族興衰為起點,映射出賈家最後一敗塗地的家族命運。它告訴你,這個世間沒有永世長存之基業,國如此,家亦如此

2、人間的因果報應

劉姥姥為何福報,因為她的樸實善良與知恩圖報。王熙鳳為何斷送性命,因為她太過機關算計太聰明,弄權弄勢害死多條人命。晴雯為何造人遭人告狀,因為太過招搖,不過風流。襲人為何能夠平安,因為她懂得安分守己。平兒為何能夠活命,因為她對人的善良與恩惠。曹雪芹說過: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這世間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因果的,你的性格決定你的為人處事,你的人為處事影響你的命運走向。像王熙鳳一樣太過要強的,勢必要折斷,像迎春一樣太過軟弱的,終究會被欺凌。像黛玉一樣痴情的,只能妄送性命,像寶玉一樣看破的,最後只能遁入空門。這世間的人情因果皆是前定。不用問蒼生不用問鬼神,一切皆在自身。

3、活著皆是不易

大觀園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黛玉是寄人籬下的孤女,一粥一飯皆是賈家出的,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外祖母。湘雲從小父母雙亡,依靠叔父生活,可惜家道中落,一個貴族千金還得做工補貼家用。寶釵聰慧過人,卻沒有父親依靠,兄長又是惹事生非的色鬼。迎春是任人擺佈的棋子,父親不疼繼母不愛,就連奶媽丫鬟都敢欺負她。探春志存高遠,卻偏偏擁有一個挑撥是非不顧體面母親。更不要說在虎狼之間斡旋的平兒,被哥嫂強逼逼婚的鴛鴦,被父母幾兩銀子賣了補貼家用的襲人,被名聲所累的尤三姐等等,每一個人都活得那麼艱難卻又不得解脫。它讓你看到了,人生的不易,現實的殘酷,在每一場繁華熱鬧的背後,伴隨著是死亡和離散。悲和喜都是人生的常態。





亦行八卦局


《紅樓夢》整本書都是圍繞著,因果報應來寫的,我從中獲得的最大的人生哲理就是因果報應。

很多人說,這是一種封建的因果思想,實則不然,因果報應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報應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報應就是人生的哲理,宇宙人生的真相。

如果你覺得這是在說教,且繼續往下看,聽我給你分析。

首先,絳珠仙草“還淚水”,善有善報。《紅樓夢》的緣起就是“還淚之說”,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有澆灌之恩,林黛玉就是來報恩還眼淚的,眼淚哭盡,性命也盡了,這就是神瑛侍者善業得到了善報。

其次,王熙鳳機關算盡,惡有惡報。王熙鳳精明能幹,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賴,是賈府的大管家。

正因為她位高權重,她設計害死“賈瑞”,“賈瑞”雖然很猥瑣,但是也不至於去死,況且,“賈瑞”家裡還有兩個可憐的老人,“賈瑞”的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傷痛,她可曾想過?兩個老人多麼可憐。她逼死尤二姐,放貸竊積財富,壞事做絕。最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這就是她的報應。

再其次,劉姥姥挺身救巧姐。劉姥姥剛進大觀園時,見到王熙鳳,王熙鳳對劉姥姥很和氣,安排飯菜,還送了銀子。最後,在賈府敗落的時候,劉姥姥傾其所有救出巧姐。

這就是最簡單而質樸的因果,“善惡報應”一點兒也不會錯,關鍵時刻的善惡一念,很有可能決定自己未來的命運。每個人都有落難的時候,所以,永遠也不要看不起誰,說不定有一天自己混得不如人的時候,幫助自己的還是曾經看不起的人。

曹雪芹在《紅樓夢》書裡,也有非常多的因果報應的描寫,比如說:

因果關係,其實,一點兒都不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的所做所為,都會善惡有報,打人了要受相應的懲罰,做好事兒了,別人也會記得,即使不記得,我們的善念還在,也許有一天,會以其他的方式給我們還回來,比如“王熙鳳之劉姥姥”。

所以,讀完《紅樓夢》,給我最大的人生哲理就是,善惡有報,一定要守護心中的善念,做個好人!


心聆小屋


“紅樓夢"一部偉大的作品,曹雪芹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說是最精典小說,實不為過。單說從書中獲得的人生哲理有哪些,說之多多,一言難盡。就在書中的第一回中,略寫一二吧!

《紅樓夢》以夢幻喻意,佈局開篇,以賈府的興盛哀敗為敘事的主線,終結了各各人物不同但各盡淒涼結局,昭示了人生無常,實乃一夢,爭夕口奪利,使毒算計,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底都是他人做嫁衣裳。

把現實人生比作暫時寄居他鄉,而把超脫塵世的虛幻世界當作人生的本源故鄉。正是:苦恨年年壓金錢,為他人作嫁衣裳,喻意人生一切都是為他人奔忙,死後一切皆空。

還言世事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真是: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往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曰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多來,孝順兒子誰見了。

更有: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些皆是妙喻人生哲理。可慢讀細品,是乎又覺得太過清醒,過於消極,道使人實難鼓起生活的勇氣和鬥志了。人很多時候還是糊塗些好,既然來到人世,總得完成自已的義務和責任吧!


淨心修道


都說《紅樓夢》是“雅俗共賞”,是因為曹公塑造的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我們讀紅樓,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是自己想要成為的影子。

細想之下,才發覺每個角色都在用一生的經歷向我們傳達著某些道理。

1、林黛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林黛玉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報恩的過程。前世她是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因受了神瑛侍者的灌溉才得以得道昇仙。為了報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才有了這一世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戀。

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要知恩圖報,決不能忘恩負義。

這一點其實在劉姥姥身上也很好的體現出來了。因為王熙鳳曾救濟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所以當巧姐兒被兄舅賣入煙花之地時,是劉姥姥砸鍋賣鐵賣房子籌錢,才解救了巧姐兒脫離厄運。

心中留有情義在,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善良

2、探春:求人不如求己,能解救你的,只有自己

探春在書裡的結局,其實並不算壞,遠嫁成了和親王妃。要知道,她一個庶出的小姐,還有個愛惹事的母親趙姨娘,能在賈府混的有頭有臉實屬不易。

探春自小便養在王夫人門下,容貌才學都不在話下,後來暫代王熙鳳管家更是展現了其卓越的管理才能。

她心裡希望能像男兒一樣建功立業,卻奈何女兒身份束手束腳。但是,深謀遠慮的探春並沒有洩氣,而是沉靜地面對一切生活苦惱,修養身心,最終為自己迎來了一個翻身的機會。

電影《哪吒》裡有一句話,很適合探春的經歷: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探春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終究是為自己扳回了一局。

所以說,求人不如求己。與其依附討好別人,不如沉澱自己,積攢反抗的力量。

3、晴雯: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所有丫頭中,晴雯樣貌生的最好,又是賈母親自指派給寶玉的侍女,卻落得個慘死的下場。根源就在於晴雯的刻薄。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晴雯最大的失誤就是忘記了自己的丫頭身份,還對賈府其他下人頤指氣使,得理不饒人。抄檢大觀園時,眾人都對王很善保家的諂媚視若不見,晴雯卻發脾氣讓她在眾人面前很難堪。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

後來,王夫人提議遣散一部分丫頭時,王善保家的第一個便將晴雯推了出去。

正是晴雯的心胸狹隘,尖酸刻薄,為她日後的命運埋下了隱患。

結語

我們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勾心鬥角呢?在工作上,同事之間的明爭暗鬥;在生活中,夫妻之間的雞毛蒜皮,在教育問題上,孩子的叛逆乖張。諸如此類的小事,每一件都可以讓生活變得一地雞毛,慘不忍睹。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少爭論,多一點慈悲心和感恩的心。多學學寶釵和襲人的圓潤,或者是學一學史湘雲的不拘小節,樂觀天真的心態,生活也許就會輕鬆很多。


月出姣兮


很高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曾經只是知道《紅樓夢》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看過87版的電視劇,沒有看過紙質版的《紅樓夢》,加上年少,很多地方沒看懂,也不明白為什麼《紅樓夢》還會形成紅學,讓很多文人去研究,探討,爭論不休。

現在經過了一些事情,仔細看看紙質版的《紅樓夢》,會感慨很多,看透《紅樓夢》中寧榮二府的興衰,寶玉,黛玉,寶釵,鳳姐,探春,湘雲,賈母,劉姥姥,襲人,晴雯等等眾多人物的悲歡離合,不同人物的命運,個人會豁達很多,通透很多。

首先是絳珠仙子與神瑛侍者的前世今生,寶玉與黛玉不解的緣分,讓人覺得生而為人,也許冥冥之中,父母,夫妻,子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同事鄰居,甚至於遇到的陌生人,這些和我們有關的人際關係,是不是一種安排或者說註定?緣分沒有好壞,只是看我們自己如何對待和化解,每一個遇見,對我們來說可能都是一種修行,或者說度化,應該珍惜。感恩,該合則合,該分則分。不要糾結,不要執迷。

其次《紅樓夢》中一首《好了歌》,真是道盡了所有人最後的結局。功能利祿,愛恨情仇,父母子女,最後都是空,都會不了了之,想明白了,人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了,人生不過是一個過程,不要太介意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人未死,都還不是最後的結局。

《紅樓夢》裡的許多悲劇,是封建時代的悲劇,也有個人性格造成的悲劇。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獲得自己想要獲得的結果,而做出一些選擇,但是,個人的做法有時不能改變大的環境和趨勢,這也許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在《紅樓夢》最初叫《石頭記》以女媧補天沒有用上的那塊石頭,幻化成寶玉隨神瑛侍者投胎做人,在人世間幾十年的經歷,可以說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一段人生,只是經歷不同而已。不要執迷,不要糾結於某一種感情或者境況,是《紅樓夢》給我最大的人生哲理。

看看很多人,所謂的紅學專家,這一生糾結於研究《紅樓夢》裡,誰隱射了曹雪芹的什麼人,什麼事情,覺得他們也太過了,有的解釋真的太牽強,曹雪芹一定想不到一部《紅樓夢》會讓世人如此追捧吧。


江邊李


《紅樓夢》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有很多值得我們警醒的地方。它將世間的人情世故攤開來擺在我們眼前。看《紅樓夢》就是在看這個世界。紅樓夢開篇有多繁華,結局就有多潦倒。


一、凡事想得開才能有未來

林黛玉來到賈府,除了賈母無人依靠,一直活得戰戰兢兢,小心敏感。她一身才華更多的是用來悲天憫人,黛玉葬花最終也葬了自己。林黛玉在賈府的日子,對生活對愛情即看不開也想不通。最終鬱鬱而終。

現在我們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遇到的煩心事也多,切不可林黛玉一樣多愁善感,要樂觀豁達,情緒好身體才會好。


二、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劉姥姥三進賈府,第一次得到了王熙鳳給的銀子,家裡度過了難關。二進大觀園,帶著自家產的瓜果蔬菜來報恩;三進大觀園,就下王熙鳳女兒巧姐。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而劉姥姥雖是一個農婦,卻知恩圖報。


三、少些算計,多些真誠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便是王熙鳳一生的真實寫照。她太聰明瞭,圓滑世故,八面玲瓏。她可以討得眾人歡心,也可以把你算計的身無遁形。

於是賈府風光時,她身邊的人彼來我往好不熱鬧,可是當賈府沒落時,她卻連只有一席草蓆裹身。人生在世,給他人留條活路也許自己才有路可走。


四、世事無常,珍惜當下

誰能想到家世顯赫的賈府會沒落。昔日的分光不再,早就物是人非。未來很難預測,唯有把握好現在才有可能握住未來。


五、保持清醒和獨立

你有權有勢時,圍繞在你身邊的未必是真朋友,不要陷在他人的阿諛奉承裡。世上的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隨波逐流,不盲目自大。保持你自己的獨立和清醒的認識。


淺微的小世界


男人不讀《紅樓夢》,女人不讀《西廂記》。《紅樓夢》頂不好讀,打情罵俏者有之;偷雞摸狗者有之;爭婚吃醋者有之;顯弄權勢老有之;循私舞弊老有之;吃喝嫖賭者有之;語言看似明白如話,實則另有含義!看之,似乎是在學取悅女孩的技巧!有為青年更應心懷大志,把才思放在普通物微分幾何之類的自然科學上,別在打情罵俏上消費年華!


王恆豐


《紅樓夢》裡的人生哲理。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也是一部將人情世故刻畫得入木三分的人情小說。世態炎涼看得有多透徹,戳破時就有多深刻。曹雪芹潦倒一生、傾其一生寫出的《紅樓夢》,即使摘些片言隻語,也足夠我們用一生了。

林黛玉 | 入鄉隨俗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唸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感悟:對賈母的回答,林黛玉說了真話,結果倒顯得自己不識好歹,好像是顯擺賣弄。所以回答賈寶玉時,她就學乖了。這就叫入鄉隨俗。環境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難以改變,強做出頭鳥只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要學會低調和隱藏自己。此外,林黛玉一開始的誠實也啟示我們,一定要在對環境有所瞭解把握後再出口或出手,不然很容易犯忌諱、捅婁子;如果犯了錯,也要及時地進行調整。

襲人 | 安分守己

襲人在沁芳橋畔遇見管葡萄的老祝媽,老祝媽說:“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嚐嚐。”襲人正色道:“這那裡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裡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感悟:我們不論處在怎樣的環境,做什麼事,交什麼人,都有特定的規矩。守規矩就能和諧、成事,不守規矩只能冒犯人和壞事。所以之前一定要把規矩瞭解清楚,然後把規矩守好。人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就叫安分守己。

紅玉 | 伺機而動

只見鳳姐兒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紅玉連忙棄了眾人,跑至鳳姐跟前,堆著笑問:“奶奶使喚作什麼事?”

鳳姐打諒了一打諒,見他生的乾淨俏麗,說話知趣,因笑道:“我的丫頭今兒沒跟進我來。我這會子想起一件事來,要使喚個人出去,不知你能幹不能幹,說的齊全不齊全?”紅玉笑道:“奶奶有什麼話,只管吩咐我說去。若說的不齊全,誤了奶奶的事,憑奶奶責罰就是了。”感悟:人這輩子行走世間,所修煉的不過兩件事——修煉內功,等待並把握機會。世間的機會永遠稀缺,並且轉瞬即逝,所以一定要時時處處保持對機會的敏感,機會來臨時快速出手抓住。這也是一種素質和本事。

雪雁 | 避實就虛

趙姨娘為其兄弟送殯,其小丫頭沒衣裳,因為去的是髒地方,趙姨娘又怕弄髒了自己的衣服,於是向雪雁借衣。雪雁是這樣拒絕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著在,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請示紫娟姐姐,還要告訴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煩,但是一來林姑娘臥病在床不敢以這些小事打擾,二來更擔心來來回回反而耽誤了您的事情!”感悟:活在世間,懂得拒絕是一件很重要的素質,很多人都不懂得拒絕。該拒絕時就拒絕,還要拒絕得讓人無話可說,這叫本事。

雪雁避實就虛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鑑——我不是不幫你辦,而是這事兒很複雜有難度,我倒沒什麼,但怕耽誤您事兒。識趣的人這時就會不敢再麻煩,或者知難而退。就算沒有難度,如果是真的應該拒絕的事,也不妨撒個謊。這是一種不得已。

平兒 | 不偏不倚

鳳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點改革,鳳姐的丫鬟平兒處境尷尬,因為反對得罪探春,贊成開罪鳳姐。

最後寶釵這樣誇她:“你張開嘴,我瞧瞧你的牙齒舌頭是什麼做的?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了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說你們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說一套話出來,你就有一套話回奉,總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們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個不可辦的原故。”感悟:人生中總會遇到兩難的處境,這時一旦立場鮮明一點,必會開罪其中一方,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偏不倚,兩邊不得罪。雖然有時這樣兩邊不討好,但總要比得罪其中一方要好得多;而且就算不討好,也因為沒有太大矛盾,而有彌補和繼續交往的可能。

人很多時候是夾縫中求生存,學會遊走其間而不傷到自身,是很關鍵的素質。

薛寶釵 | 一視同仁

且說趙姨娘因見寶釵送了賈環些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並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他都想到了。”感悟:待人處事一視同仁,這是一種很高明的處世智慧——於當前,誰也不得罪;在日後,萬一風水輪流轉,以往看不上的飛黃騰達了,吃不了兜著走的是你自己。這不只是手腕,還是一種情商,更體現著胸襟和涵養。

王熙鳳 | 八面玲瓏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誇林黛玉)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誇迎探惜三姐妹),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誇賈母)。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感悟:

會說話的確是一種大本事,看王熙鳳平平常常一段話,誇了多少人。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A到B家做客,恰好那天B的兒子帶女朋友回家,A就說了一句:“這孩子跟他爸一樣,會挑!”一句話誇了四個人!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對此可望而不可即,自己永遠沒這本事,至少沒這反應力。但其實是有訣竅的——只要你心中真有照顧別人感受的誠意,在說話時是能自然顧及到別人的。日久積累的“訓練”之下,照顧到更多人的能力也會越來越高。

說到底,還是心意的問題。

劉姥姥 | 難得糊塗

鴛鴦與王熙鳳為了討好賈母,故意捉弄劉姥姥。事後,當王熙鳳和鴛鴦向劉姥姥道歉時,劉姥姥卻說:“姑娘說那裡的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說了。”感悟:“難得糊塗”,很多人都以為是一種消極,其實是一種真正的智慧——所謂的“糊塗”,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心裡明白是前提,否則就是真糊塗了。為什麼要裝糊塗呢?世間總有一些不得已的事,我們沒辦法改變,較真不但較不過來,還只會使情況更糟。所以,裝糊塗恰恰是一種最好的策略。

賈寶玉 | 抱誠守真

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感悟:《莊子·漁父》中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其實說千道萬,最好的為人處世法,就是真誠;只要真誠,就一定打動人。真誠是自己的發自內心,和對他人的設身處地,又有誰不會被打動呢?真誠還是虛偽,別人往往是能感覺到的。一時感覺不到,也很快會發現真假。唯真誠可通行天下,天長地久。

尤三姐 | 不忘初心

尤三姐個性潑辣剛烈,不像姐姐尤二姐般任人擺佈。她傾心柳湘蓮,一直在等他。她說:“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這如今要辦正事,不是我女孩兒家沒羞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要憑你們揀擇,雖是有錢有勢的,我心裡進不去,白過了這一世了。”感悟:“從一而終”似乎已經是個不合時宜的字眼,其背後的真諦卻永不過時——且看尤三姐那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如若不是便“我心裡進不去,白過了這一世了”;而如今多少人在物慾中迷失、以利益為考量的標準呢?這正是一種本心和初心,旁人看著是傻,其實恰恰最是高明,因為她守住了人生最珍貴的東西,足保此生無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