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硬核”宣傳接地氣

庚子新春,向海村少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卻多了從村幹部們樸實親切的叮嚀。

“最近從武漢回來的村民和感冒發燒的,都來村部,給大家量體溫!別幹挺啊,不得勁可得吱聲啊!”

“沒事兒都擱家裡消停待著,別可哪兒都走,就能過個好年。”

“沒事看看中央電視臺,別信那些道聽途說的謠言,看見了就當沒看見,也別瞎傳,要相信黨相信政府!”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向海村便利用覆蓋全村的大喇叭,早中晚循環播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信息。為使宣傳內容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向海村想出了個好辦法:將宣傳內容分兩次播放,一次為普通話官方版,一次為東北話家常版。從而使嚴肅的疫情防控書面通知,變成了讓村民更容易懂的“嘮嗑”。

與此同時,各個屯的微信群也開啟了疫情防控信息的“轟炸”模式,可效果並不好,村民們要麼掃一眼,要麼看都不看,更有甚者,嫌群裡吵,乾脆把群屏蔽了。

這可怎麼辦呢?正所謂“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社主任和村幹部們靈機一動,計上心來,自發利用微信零錢“發紅包”。“搶紅包”喜慶又熱鬧,參與度極高,有效的將新春拜年與疫情宣傳相結合,可謂一舉兩得。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王星植 通訊員 汪曉旭 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