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個人安全防護-病毒的防護

Q1:什麼樣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有時也叫隨棄式口罩可以用來幫助防護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我國的醫療管理機構建議,在某些情況下,使用NIOSH批准的N95,歐洲FFP2或同等防護級別的呼吸器對有可能接觸病毒的醫務人員進行呼吸防護。N95口罩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的認證產品,防護級別與之相當的有符合中國標準的醫用防護口罩和KN95級別防護口罩,以及符合歐洲標準的FFP2級防護口罩。還應注意的是,病毒還可能通過唾液和粘膜傳播,手衛生也同等重要。

Q2:防顆粒物口罩為什麼可以用來過濾病毒?顆粒物防護口罩設計用於降低佩戴者對空氣中懸浮的顆粒物的暴露水平。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如致病菌或病毒)也是顆粒狀物質,能夠被顆粒物過濾材料所過濾,效率能達到與過濾相同物理特性(如顆粒粒徑、形狀等)的非微生物顆粒物(如粉塵、煙和霧)相同的水平。然而,和絕大多數工業環境中存在的顆粒狀汙染物不同的是,對病原微生物並沒有暴露限值(即能夠接受的安全水平),因此,佩戴防護口罩雖然能夠幫助降低對空氣中病原微生物的暴露水平,卻無法保證佩戴者絕對不接觸,不排除存在暴露的可能,因此不排除受感染和生病的可能;如果佩戴者不注意手衛生,保護眼睛粘膜或實施其它預防措施,也可能通過其他途徑受到傳染。

Q3:N95、KN95和FFP2這些口罩的認證等級有什麼差別?N95是美國呼吸器的認證等級,由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認證。獲得N95認證的呼吸器對於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口罩上必須標註”NIOSH”和“N95”字樣;KN95是符合中國強制性標準GB2626-2006的呼吸器認證等級。獲得KN95認證的呼吸器對於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口罩上必須標註“GB2626-2006 KN95”字樣;FFP2是滿足歐洲EN149標準的呼吸器CE認證等級。獲得FFP2認證的呼吸器對於油性顆粒物和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4%, 口罩上必須標註“EN 149:2001+A1:2009 FFP2”字樣。所有這些呼吸器(防護口罩)設計上需與臉部密合,空氣才會從口罩的過濾材料穿過而不是從口罩邊緣洩漏進去。所有獲得認證的口罩在規定的質量標準體系內進行生產。

Q4:防護病毒是不是必須使用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和普通N95防護口罩有什麼區別?醫用防護口罩是為在特定的醫療環境中保護醫護工作者而設計並得到政府批准的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和普通N95兩種防護口罩都具有對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物進行呼吸防護功能,然而,對在醫療環境中使用的防護口罩有額外的要求。一方面,當醫護人員給患者手術或治療過程中,為防止感染病人,所佩戴的醫用口罩必須能夠阻擋佩戴者呼吸、說話所產生的飛沫和細菌進入手術環境,而且口罩自身也必須是衛生的,所以原本口罩上微生物的數量不能超標,口罩上也不允許設呼氣閥;另一方面,為防止手術或治療中產生的高壓傳染性體液噴濺到口罩上後滲透接觸到佩戴者的口鼻,導致醫護人員被傳染,醫用口罩要具備抵抗有壓力的血液和體液穿透的能力。這兩方面要求其實是對醫用外科口罩的主要要求。醫用防護口罩必須同時具備普通N95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的功能,而普通N95防護口罩不需要具備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的防血液和體液穿透能力和對於微生物的控制要求。所以,以為只有醫用防護口罩才能防細菌病毒是誤解。如果不是醫療工作者用於防護高壓體液噴濺,可以使用普通N95防護口罩或與之性能相當的防護口罩。《病毒的呼吸防護——關於口罩的科學常識》

Q5:帶呼氣閥的防護口罩可不可以用來防病毒?呼氣閥的作用是降低防護口罩的呼氣阻力。醫用防護口罩不允許設呼氣閥是因為開啟的呼氣閥可能將口罩佩戴者排出的飛沫或細菌排出口罩,從而有可能威脅到接受手術的患者。所以,如果佩戴防護口罩是為了幫助自己預防病毒,選擇帶呼氣閥的比較舒適的防護口罩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一個人懷疑自己感染或已經被某種病毒感染,就應主動戴口罩去保護別人,口罩不應帶呼氣閥,否則就起不到保護別人的目的了。

Q6:隨棄式防護口罩可以用多久?口罩髒汙,損壞或者阻力上升導致呼吸困難等需更換口罩。影響口罩使用壽命的因素包括鼻夾壞損、頭帶變鬆、口罩變形、口罩變得有異味或髒汙,以及呼吸阻力變大等。當出現這類情況時,就應及時更換。由於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傳染性,用過的防護口罩上可能會有一些傳染性物質,如果用手接觸汙染的口罩表面,病原微生物可能會被帶到其他地方(如門把手),或通過髒手接觸自己的口鼻造成自己被傳染。所以需確保在穿脫口罩前後清潔雙手。如果你計劃重複使用口罩,需存放在清潔、乾燥和遠離任何可能汙染的地方。顆粒物防護口罩(有時也叫隨棄式口罩)不能通過清洗或消毒後再用,因此對接觸了傳染性物質的口罩,一次性使用後妥當廢棄是最安全的做法。

Q7:防護口罩能不能洗?能不能消毒?3M顆粒物防護口罩(有時也叫隨棄式口罩)不能清洗和消毒後再用,因為清洗和消毒的方法通常會導致過濾效率下降,或口罩變形,或頭帶部件老化,有時還存在消毒劑殘留,給佩戴者造成威脅。可更換式呼吸器面罩使用不透氣的橡膠或塑料材質的面罩本體,配可更換的過濾元件。對這類面罩可依據產品使用說明進行清洗或消毒,但不要清洗過濾元件。

Q8:小孩和大人使用的口罩有什麼差別?有區別,小孩不建議使用成人口罩。為幫助確保防護性能,防護口罩必須和佩戴者的臉部良好密合。成人防護口罩並不是為兒童使用而專門設計和生產的,且尚未評估是否可供兒童使用。如果兒童的臉型較小或臉型與口罩不匹配,可能因口罩與臉部無法充分密合而導致病毒和霧霾等顆粒物從口罩邊緣洩漏,無法確保防護效果。3M兒童顆粒物防護口罩(適用於7-12歲)和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適用於12週歲以上)全項目通過GB2626-2006 KN95測試要求,對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95%,同時邀請了兒童/青少年進行過實際的密合性測試,與真人的面部更容易達到有效的密合,可以將3M兒童和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推薦給兒童/青少年幫助減少病毒的傳染。 同時還根據我們目前對兒童或未成年人這類特殊人群的特殊應用需求的理解和現有的技術,在產品設計、適用性評價和使用說明書內容編制過程中重點加以體現。孩子的父母在為孩子選擇防護口罩時,應充分的認識到一些風險,這些風險包括但不限於,1.很多兒童可能無法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2. 有些兒童在感覺不適時可能無法自主停止使用;3.防護口罩有一些性能上的特點,要求佩戴者在使用之前,應閱讀、正確理解全部使用說明,在家長的幫助下正確佩戴使用。

Q9:聲稱能殺細菌的口罩是不是防護作用更大?不是。判斷口罩對空氣中病原微生物的呼吸防護效果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其對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二是口罩與口罩佩戴者臉部的密合程度。有些產品雖然聲稱口罩材料會殺滅口罩上的細菌(這有賴於評價方法的可靠性),但這種殺菌作用對從口罩穿透的和從密封處洩漏的細菌都無效,因此不提高呼吸防護的整體效果。

Q10:滅菌的防護口罩是否防護作用更大?不是。滅菌口罩是指包裝未拆封的新口罩上無細菌。但人就是細菌的攜帶者,在我們的皮膚上、鼻腔和口腔內都存在細菌,一旦把口罩佩戴在臉上,口罩就沾染上細菌了。所以,滅菌的口罩只說明自身是乾淨的,不意味著防護性能得到了提高。因此,我國的醫用口罩產品標準中不要求產品滅菌,只要求不得檢出幾種特定的致病菌和細菌、真菌菌落總數量不應超標。

Q11: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之間在防護性能上有何區別?

3M個人安全防護-病毒的防護 - 關於口罩和護目鏡的科學常識

Q12:如果防病毒時買不到N95/KN95,R95和 P95也能用嗎?可以。R95和P95也是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認證的,對油性和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均不低於95%。它們與N95在標識和適用性的具體差別見下表。另外,符合GB2626-2006的KP95是和NIOSH P95等效的。

3M個人安全防護-病毒的防護 - 關於口罩和護目鏡的科學常識

Q13:如果日常生活中戴防護口罩防病毒,佩戴和摘除口罩有什麼事項要特別注意?由於病原微生物具有傳染性,口罩表面的細菌或病毒有可能通過手接觸造成二次汙染,所以要特別注意佩戴和摘除方法:1.戴口罩之前洗手,不要讓新口罩被髒手汙染;2.摘口罩時千萬不要用手接觸口罩正面,要用手直接取頭帶(見圖)摘口罩;3.如果您不認為口罩被病菌汙染,準備重複使用,請把口罩放在透氣的口袋中保持乾燥,妥善保存。如果已知防護口罩接觸過傳染病人,一次性使用是最安全的。注意,防護口罩不能清洗或消毒後再用。4.再一次洗手。圖 單手摘口罩的方法圖 雙手摘口罩的方法

3M個人安全防護-病毒的防護 - 關於口罩和護目鏡的科學常識

Q14:如果用防護口罩來防病毒,用髒的口罩怎麼廢棄?用過的口罩是不衛生的,口罩外表面可能攜帶了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細菌等),內表面上會沾染佩戴者產生的飛沫、口水或汗水。公眾應遵照當地政府提供的針對性指導來廢棄口罩。在醫療機構內使用過的口罩可直接投入有標識的醫療廢物垃圾袋中(見圖),廢棄口罩會作為醫療廢物由專業機構集中處理。在醫院外請將口罩丟棄至垃圾桶,在上海地區,做為幹垃圾丟棄。公眾不要特地前往醫院扔口罩,否則會增加不必要的感染風險。注意,廢棄口罩後應及時洗手。 醫療廢物 上海乾垃圾標識

3M個人安全防護-病毒的防護 - 關於口罩和護目鏡的科學常識

Q15:防護眼罩或面屏是做什麼用的?我是否需要佩戴?大家看到醫院中許多醫護人員不僅戴防護口罩,還戴著防護眼罩和麵屏,這是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傳染控制防護指南採取的措施。因為在醫院分診、發熱門診等需要近距離接觸疑似病人和臨床診療的醫護人員,佩戴防護眼罩或面屏可以降低接觸傳染性飛沫或傳染性體液噴濺或噴射的風險。在佩戴防護眼罩時需要防護眼罩能與佩戴者眼睛四周有一定的密合性,並可以罩在近視眼鏡外面,而且眼罩上的通風孔(有降低鏡片起霧功能)的孔道設計不能是直通式的(必須有彎曲),防止液體飛濺物從眼罩外射入眼罩內部。這類眼面防護用品一旦被汙染就需要清潔和消毒。普通公眾在日常環境中通常不會存在像醫護人員那樣的暴露風險,政府目前也沒有建議公眾採取眼防護措施。大家應注意,不要用髒手揉眼睛和接觸口鼻,勤洗手,保持手衛生。圖1 防護眼罩(護目鏡 ) 圖2 防護面屏

3M個人安全防護-病毒的防護 - 關於口罩和護目鏡的科學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