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和省考有什麼區別?

心竺公考齊老師


區別在於招考單位不同,國考多是國家行政單位,基層垂直部門等,省考則是省市縣鄉行政單位等偏基層的單位。試題都是申論,行測兩門加面試。難度基本一樣。報考人數越多,難度越大。(本人觀察,有誤批評)


用戶山澗小溪113A


我參加了三次省考,三次國考,說一下具體的不同和感受吧。


  1. 考試時間不同。國考每年十月底報名,十一月底考試,省考各省掌握,大多數是每年四月份聯考,還有個別省市一年兩次。
  2. 招生對象不同。國考和省考都會對地域做出限制(應屆生不影響)。國考招生更多的是應屆生。省考相對於國考來說應屆生要求較少。
  3. 招聘單位不同。國考所有單位均為中央或者部委直接下屬。省考單位均為地方單位。但是注意的是國考雖然為中央下屬,面試權限也是下放到省級,比如原國稅面試(現在國地稅合併,之前為國稅),省稅務局主持。
  4. 試題難度不同。都是行測申論,但是國考難度偏中等。各省把握各省難度,江浙滬難度較大。但是隨著聯考的普及,難度趨同。
  5. 作答時間不同。國考行測2小時,申論3小時。比如河北之前行測1.5小時,申論2小時。
  6. 待遇有所差別。這個要看地方,國考是全國平均線。如果經濟不發達地區,與地方單位比好。經濟發達地區,不如地方單位。
  7. 發展前景不同。國考考取雖然中央或下屬單位,但是上升空間基本線上單位。而地方可以多部門選擇。

這是我能想到的幾點,歡迎補充啊。

其實雖然有不同,但是能考上就不錯。而且複習基本都一樣,好好備考,制定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100天是可以的。

現在離國考還有100天左右,祝你能考上自己滿意的崗位。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關注私信我。各位帥哥,美女看到了,也多多點贊,關注哦,謝謝了。


渡船的漁夫


現在各地省級公考都在向國考看齊,內容和國考基本沒什麼區別。時間、考試頻次不一樣,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就江蘇來說,一年考一次省考,有的省一年兩次。而國考一年一次,每年在11月底12月初,江蘇省考每年在3月底4月初。


崑崙山下有牛人


國考和省考上岸後都是公務員,至於區別,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

一,國考上岸後是國家公務員,一般從業於國務院各部委、海關、國稅等國家垂直機關。省考上岸也一般從業於地方,比如省市縣區鎮,及其相應的職能部門,如規劃局、土地局、城管局、民政局等等。

二,考試時間不同。國考一般在前一年的11月下旬筆試,而省考也在當年的3、4月筆試。因為時間不衝突,所以建議大家兩個都參加。

三,至於難度的區別,這個還是要結合不同的崗位,國考中也有報考人數不多的崗位,省考中也會有千里挑一的崗位,所以很難說誰難誰易。但是總體看來,國考要難一些,畢竟國考是面向全國,而省考也只針對本省,而且大部分省也都有戶籍限制,所以競爭會小一些。

四,至於國考和省考誰更好,其實也不好籠統回答。比如國考中的國務院各部委肯定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崗位,需要晝夜值班,條件也是挺艱苦的。而省考雖然有鄉鎮等基層崗位,但是也有省直、市直機關,也是不錯的。所以誰更好,要分崗位來說。

就說這麼多區別吧,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留言或私信,有問必復!


春風下的楊柳


一、從組織機構來說

地方各省公務員考試與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根本區別是由考試組織部門、招錄單位和地域範圍決定的。組織部門指從考錄計劃、考試到錄用等一系列程序的組織機構;招錄單位指用人單位,即公務員考試的需求方和錄用公務員的接收方;地域範圍指考試地點。


二、從考試本身來說

省考和國考在考試時間、考試內容、考試地點和考試難度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就考試時間而言,國考時間基本是固定的,報名時間在每年10月中旬,考試時間在11月下旬,面試時間在來年2-3月份。而各省省考時間則不相同,近年來參加聯考的省份越來越多,2016年參加聯考的地區已經增至25個,為歷年之最。就考試內容而言,兩者都包括筆試和麵試,筆試均採用閉卷方式。就題型和考試難度而言,國考相對穩定,省考則在國考的基礎上略加創新,以體現本省特色,國考題目難度要相對大於省考。國考行測題量比省考多,申論閱讀材料字數也比省考多,具體情況要參照國考及各省公考考試大綱和考試試題。


三、從編制來說

通過省考和國考被錄用的公務員,均屬於“國家公務員”,均按照《公務員法》和同一套制度管理。

每年公務員考試競爭都非常激烈,而且每年報考的人數都在上漲,公務員職位有著很大的魔力。無論考什麼都要有精心的準備,如果你立志成為公務員,那麼從現在開始你需要進入備考階段了!那麼如何備考,在有意志力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自學,但是如果想要學習的更加透徹,還需要找一些專業的培訓機構來學習。

柳州中公教育希望同學們能早日成為自己理想的公務人員。

加油!

更多公考資訊關注柳州中公公務員考試


柳州中公教育


我是西安秦漢公考的講師秦漢,我自己考了36次,在政府工作了八年,現在從事申論和麵試的教學工作,很高興受邀回答您的問題。

國考和省考,區別不大,筆試都是考申論+行測兩科,一比三進面,然後面試算最終成績。

如果說哪個好考?一句話很難說清楚,整體來說省考相對比國考容易些。

但是也要具體崗位具體分析,好不好考,主要和你的競爭對手有關係。

比如說國考,你考了140分,算是較高的成績,但是你的對手更高,你也可能考不上。另外一種情況呢,比如說你考了105,但是對手的成績比你還要低,你也可能考上。

總之公務員考試,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

最後送有幾句話想說,慢慢品一下:

第一是:考得好,不如報得巧;

第二是:得申論者得天下;

第三是:筆試只是敲門磚,面試才是定音錘:

第四是:多考才能上岸!




秦漢公考


公務員考試,每年會發布上萬個招錄崗位,面對不同的招錄單位和需求,省考和國考在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考生在備考時往往會產生疑惑,到底國考和省考有什麼區別,國考和省考哪一個更優越呢?

一、組織單位不同

考試組織單位、招錄機關的層級、招考單位的區域範圍,決定了國考和省考的概念差別。

國考,全稱為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公務員考試,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組織,為中央、國家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公務員,面向全國舉行。

省考,以各省為單位,由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及省公務員局組織的公務員招錄考試,為省、市、縣、鄉四級機關招錄公務員,在本省範圍內舉行。

二、考錄機關不同

考錄機關,即通過考試錄用公務員的單位,是公務員考試的需求方和新錄用公務員的接收方。機關單位根據職能、編制、崗位、在崗人員數量變化,每年或每半年一次向同級公務員考試主管部門(人社部門及由其管理的公務員局)提出招錄計劃,經組織、人事部門批准後由主管部門制定方案、組織實施考試。

按考錄機關層級和隸屬關係,公務員考錄職位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大序列,中央序列職位的考試即通稱的“國考”,地方序列職位的考試即通稱的“省考”。

三、機構性質和職能不同

按機構性質和職能,中央和地方兩大公務員考錄序列又分為多個類別和系統:

國考即中央公務員考錄序列,分為四個系統:

  • 中央黨群機關:“黨群”是指中央各工作部門、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國家立法機關、參政機關、司法機關。

  •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指政府系統具有行政職能的部門,國務院內設機構、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主要指國務院系統各部門直屬或派出的工作機構,如審計署派駐各地的審計特派員辦事處、工信部各省通信管理局、民航各區域管理局、各地區海關。由國務院部委、國家局直接管理的各類機構,在管理關係上又稱為國務院系統垂直管理部門,其人事、經費、業務不受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干預。

  • 國務院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指由國務院或國務院系統部委管理、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具有公務員編制,如統計局各地調查隊、各地氣象局、地震局、海監總(支)隊。

省考即各省公務員考錄序列,機構和職位分類實際與中央四大系統有對應關係,也分為黨群機關、行政機關、行政機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四個系統。

在層級上,按照我國行政區域劃分,各機構及其考錄職位分為省、市、縣、鄉四個層級。部分省級行政機關直屬和派出機構,即省政府各部門(廳局)直接管理、派駐各市以下地區履行職能的機構,如工商局、質監局、食藥監局、地稅局,在管理關係上又稱為省政府系統垂直管理部門,其人事、經費、業務活動接受省直主管部門和市地級以下黨委、政府的雙重管理。

四、招考對象範圍不同

公務員國考和省考雖然都是針對符合法定條件和崗位條件的考生,但具體招錄對象有一定的差別。

國考招錄對象的區域性更加廣闊,條件也更具有開放性,各省市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沒有戶籍限制。

省考的招考範圍相對較小,部分省區、部分崗位有戶籍限制和專業限制,對考生的學歷、工作經歷也會提出一定的要求。

五、考試時間不同

國考報名時間固定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試時間為11月的第四個星期日或者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大部分省考公告發布時間為3月和9月,省考筆試在4月和9月(4月份、9月份會各有一次多省份同天考試)。部分省市會在下半年舉行,但時間較為分散;少數省份一年有兩次省考考試;也有一些地區並不是每年都會舉行公務員考試。除了省考,一些城市會與省考分開,如深圳和廣東。

國考題型和考試難度相對穩定,省考則在國考的基礎上略加創新,以體現地域特色;國考行測題量比省考多,申論閱讀材料字數也比省考多,在題目難度上也要相對大於省考。

六、錄用待遇有差距

通過省考和國考被錄用的公務員,均屬於“國家公務員”,均按照《公務員法》和同一套制度管理,錄用後也有統一的薪酬體系。但因地域範圍、部門(行業)類別及單位層級不同,薪酬及晉升空間會有所差異。

  1. 在地域上,東部沿海和一線城市平均工資水平高於中西部地區;

  2. 在部門(行業)類別上,海關、金融、證券和財稅系統工資和福利高於其它部門;

  3. 在晉升空間上,行政執法類和綜合管理類人員因其工作內容具有公共性質,人員可以流動,可以跨地區、行業交流任職,而一些垂直管理部門,如國稅、海關係統大多隻能在本系統內晉升和調動。

雖然國考和省考兩者之間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但是對於考生而言,都是進入“體制”的渠道,都是增長能力、強化知識、提升實力的方式,自身的條件和能力過硬,才能在不同職位之間自由選擇。

大部分公務員考生都是應屆畢業生,對於應屆生來說,從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比較重要,既然選擇了為人民服務這條路,就得有一定的操守和信念。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只要不放棄努力,考生都可以走的更遠、更好。無論參加哪一種考試,都能享受到成“公”的喜悅。


重慶中公教育


國考省考筆試時間長度不同

國考和江蘇省考考試科目基本相同,但是國考的部分崗位需要考專業課程,類別相對多於江蘇省考!

國考除了少數崗位需要加考專業課(如國考的外交部、證監會和江蘇省考的警察類),大多數崗位只考行測和申論兩科。其中申論方面國考考3個小時,要求寫作的作文篇數和大作文字數要多;

江蘇省考2.5個小時,要求寫作的作文篇數和大作文字數要少。

國考和省考行測區別大

國考和江蘇省考行測科目區別較大,下面分別說明國考和江蘇省考行測考查內容,其中的區別一目瞭然。

國考行測

考查120分鐘,其中市地130題,副省135題,都考查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五部分,副省多考5道數量關係題目。

國考市地和副省主要考查內容如下: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都考40題,副省以上考查兩篇“文章閱讀”10題,其他“邏輯填空”15題,“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15題;市地以下“邏輯填空”20題,“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20題,不考查“文章閱讀”。

★數量關係部分。

市地以下考10道“數學運算”,副省多考5道。兩者都不考查“數字推理”。

判斷推理部分。都考40題,其中“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各10題。

★“邏輯判斷”,市地以下考查必然性推理更多,連續兩年都考查一道“一拖五”的綜合推理;副省以上考查可能性推理特別是削弱、加強題目更多。

★“圖形推理”,國考特別喜歡考查“分類分組”型,以前每年要考5題,去年考查3題;立體圖形每年考查2題,其中一題是正六面體摺紙盒,其他一題常考查三視圖、截面圖、立體組合,形式多樣。

★“定義判斷”,題幹篇幅較長,解題難度高。

★“類比推理”,主要考查兩項式、三項式、填空式,規律性強。

★資料分析部分,都考查20題。副省以上考查4篇及以上材料,每篇3-5題,側重考查對數據關係的理解;市地以下4篇材料,每篇5題,側重考查數據運算。

江蘇省考行測

考查120分鐘,ABC類分別135、135、130題。C類少考查5道數量關係或其他部分題目。與國考不同,江蘇省考ABC類行測五部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具體考查題型一樣,並且A、B類之間,B、C類之間A、C類之間會有部分題目相同。這三類題目區別主要是難度不同,ABC類平均難度依次遞減。

江蘇省考行測主要考查內容如下: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共35題,其中“片段閱讀”15題、“文章閱讀”5題、“選詞填空”15題。“選詞填空”除了考查實詞和成語還考查虛詞。

★數量關係 部分共考查15題(C類一般10題),其中5題“數字推理”(江蘇省考堅持考數字推理和國考不同)。

★判斷推理 部分共考查40或45題。“圖形推理”、“類比推理”、“邏輯判斷”都是10題,“定義判斷”10或15題。

★“圖形推理”不考查“分類分組”題型;“立體圖形”只考查摺紙盒,其中正四面體、正六面體常各考查2題。

★“類比推理” 有2到3題符號類比,其他和國考相同。

★“邏輯判斷” 考查必然性推理更多,假言命題、直言命題、三段論、樸素邏輯、“一拖二”或“一拖三”的綜合推理經常考查。

★“定義判斷” 題幹較短,解題難度相對國考要低一些。


中公江蘇事業單位


國考跟省考的區別:

國考省考年年有,成就許多人的公職夢想,但是各位考生知道二者有哪些區別嗎?我們複習備考有哪些共同點嗎?對此,中公教育專家一一為大家解答。

一、試題難度不一樣,國考難度更大一些。

例如2018年國考申論的文章主題是老子的“有與無”,讓考生深刻理解在城市建設中的有與無理念;2018年省考申論試題的文章部分主題是鄉村振興戰略,這類只是讓考生寫一個工作方案,所以理解上的難度很低的,只需要概括相應材料要點即可。所以很多考生都說,省考申論要比國考申論多得十多分。

二、題目數量不一樣,國考多一題。

從近幾年的國考申論試卷來說,比較固定的是五道題目,當然時間也多半小時,達到180分鐘。而大部分省考的申論試題都是四道題目,時間是150分鐘,二者差的這道題目一般都是貫徹執行題,所以,公務員考試市場流傳著,省考重歸納概括,國考重貫徹執行,這是很有道理的。

三、考察重點不一樣,國考重分析能力,省考重落實能力。

國考的報考要求相對較高,無論是學歷還是基層經驗都比省考要高,國考招收的公務員主要從事黨政機關工作,文字分析類工作較多,而省考側重招收的是基層落實類公務員,從事的大都是基層實務類工作。

當然,我們認識國考和省考的區別,是為了更好的有針對性備考,實現科學備考、精準施策,讓各位考生備考效率大大提升。接下來我們談談複習備考有什麼共同點吧。

一、行測有針對性的備考。

先掌握每種題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後分專項分題型進行訓練。一般情況下行測的言語理解專項、邏輯判斷專項、資料分析專項具有很強的方法性和共性,很多考生行測能上80分,都是這三大專項的正確率控制在90%左右,而且這三大專項的正確率大都是靠大量練習試題保證的;對於數量關係專項,正確率能達到90%的考生大部分都有奧數的底子;對於常識部分,基本都是一部百科全書,主要靠平時的閱讀量和涉獵面,這部分達到90%的考生,可以稱之為“社會雜家”了。

二、申論有側重點的備考。

申論的重點是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如何通過正確閱讀方法找到題目要點是前提,如何通過規範的文字表達實現題目的要求是保障。所以,申論上80分的技巧就是先掌握申論材料閱讀方法,能夠全面準確提煉要點,然後對申論考察的五大題型進行有針對性練習,掌握每種題型的答題思路和題目要求。相對於行測的大量的試題練習來說,申論對題海戰術的要求不高,關鍵在於閱讀方法是否正確,文字表達是否條理清晰。

綜上所述,正確把握國省考的區別,抓住以上行測和申論學習的方法,有的放矢、付諸實施、久久為功,中公教育相信大家定能書寫出屬於自己的公職考試新篇章!


昆明中公教育


很多公考小白被國考、省考、聯考等名詞搞糊塗了。今天老夫系統、具體給大家講講國考和省考的區別,保證消除你的疑問。(文末有福利)


全文較長,老夫列了目錄,各位也可以直接拖到相應位置。

1.國家機關基本知識

2.國考和省考的崗位比較

3.工資待遇比較

4.發展前景比較

5.考試時間比較

6.考試難度比較

7.在校大學生的報考時間


一、國家機關基本知識


公務員是國考機關的工作人員。


按類別劃分


國家機關,主要有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


軍事機關是軍委及其職能部門(不在我們討論範圍)

權力機關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專門委員會。

監察機關是監察委員會。

審判機關是法院。

檢察機關是檢察院。

行政機關是政府及其相關部門。


以國務院為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還有直屬機構、國家局等等。(詳見上圖)


除了上述機關外,黨委及其直屬機構也是公務員招考的一個大頭。


以中共中央為例,其直屬機構有中共中央紀委、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對外聯絡部、政法委、政研室、編辦等等。(詳見下圖)


黨委、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是公務員招考的主力單位。


按級別劃分


除了類別不同,我們還看到國家機關的級別不同。

目前從上到下一共是五級:中央(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區)、鄉鎮。


一般情況是,上一級有個什麼部門,下一級就會對應有什麼部門,比如中央有個中共中央,省裡有省委,市裡有市委,縣裡有縣委;國家有財政部,省裡有財政廳,市裡和縣裡有財政局。但是鄉鎮比較特別,鄉鎮有黨委、人大和政府,但沒有監察委、法院和檢察院。

所以綜合來看,國家機關的組合是這樣的



二. 國考和省考的崗位比較


國考,全稱國家公務員考試


其崗位可以粗略分為兩種:一種是高配版,主要是中央級別的單位,俗稱國家部委;另一種是低配版,主要是中央機關在各地的直屬機構。


我們打開2019年國考的職位表看一下

最下角能看到崗位類別,中央黨群機關、中央行政機關都是國家級別的單位,工作地點一般都在北京,屬於高配版。


而老夫特別標註的中央國家機關省級以下直屬機構,都是省以下級別的單位,工作地點在全國各地,招考單位主要是海關、海事、稅務、鐵路公安等,屬於低配版,具體如下


另外一種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其中既有中央級別的高配版,比如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也有地方級別的低配版,比如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


省考,全稱XX省公務員考試


其招考的單位一般就是地方的黨委、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


單位的級別一般是省市縣鄉共四級。


具體的大家隨便打開一個省考職位表就清楚了,我先放兩張廣東2019省考的部分招錄單位,供大家粗略看看。


有人會問,怎麼分辨國考低配版職位和省考職位?


實際上你瞭解到的省級以下職位大部分都是省考職位,國考低配版職位類別不多,就是圖中的海關、海事、稅務、通信管理、審計署特派辦、鐵路公安、郵政管理、出入境邊防、民航管理、地震局、氣象局、統計局調查總隊等,除此以外的崗位,都是省考招錄。


三、工資待遇比較


部委的工資待遇不在比較範圍,去那裡都是奔的政治前途。

今天只比較國考低配版職位和省考職位的工資待遇。


國考低配版職位雖然工作崗位在全國各地,但其工資由中央財政負擔。因此,工資待遇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也就是說,在經濟發達地區,國考低配版職位的工資待遇比省考職位要低,比如廣東、江蘇,省考職位工資更高。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國考低配版職位的工資待遇比省考職位要高,比如中西部地區,省考職位工資就低了一些。

大家也都聽說了,現在公檢法機關的工資是公務員隊伍裡最高的。但要提醒一下,法檢工資高僅指員額內的法官和檢察官,如果你是行政人員,那工資與普通公務員並無區別。


四、 發展前景比較


部委的發展前景總體上來說是最好的,級別高、職數多、機會也多,鼓勵有雄心壯志的去國家部委造福人民、實現自我價值。

國考低配版職位和省考職位相比,一般來說省考職位更有發展前景。

因為國考低配版職位專業性較強、管理比較封閉,交流的機會侷限在本系統內。

比如海關,只能在海關係統裡面交流,而一個省的海關又不多,所以能交流得機會太少。那有沒有可能交流到省外或者海關總署去呢?別做夢了,普通人根本沒這種機會。


省考職位的交流是可以打破系統的,黨委、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等之間經常有人員流動。

比如財政廳的可以交流到發改委,宣傳部可以交流到省政府辦公廳等等。


樹挪死,人挪活。挪一挪,機會就多了。


不過醜話也要說在前頭,理論上省考職位是有機會挪動,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會最終挪動,還是會有很多人在一個單位從青蔥少年到白髮老翁。


五、考試時間比較


國考一般是當年10月份,發佈第二年的招考公告,

比如,2018年10月,發佈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2018年12月初筆試,2019年的2月至3月組織面試。

省考分為聯考和各地單獨招考。

聯考是多個省份同一天考試,一般3月份發佈當年的招考公告,4月下旬筆試,6月面試。比如2019年3月,多個省陸續發佈招考公告,4月20日筆試。


今年聯考的省份有:內蒙古、重慶、寧夏、江西、陝西、山西、廣西、天津、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海南、山東、黑龍江、貴州、河南、雲南、福建、吉林、新疆。


還有一些省份是單獨招考,比如廣東2019年3月發佈省考公告,4月13日筆試。

江蘇2019年1月發佈省考公告,3月23日筆試。

北京2018年11月發佈2019年省考公告,同年12月16日筆試。

上海2018年12月發佈2019年省考公告,2019年1月13日筆試。




六. 考試難度


如果只比較試卷本身,國考行測和申論的難度都比省考要大一些,因此國考的平均分比省考要低。


但是,公考實際上不是比分數的絕對值,而是比你和對手的相對值。


如果你的崗位報考人數比較少,可能120就進面了;如果你的崗位太火爆,可能145都沒辦法進面。


所以要比較國考和省考的上岸難度,主要還是看具體崗位的報名人數。


部委的上岸難度一般要大一點。


國考低配版崗位的上岸難度不可一概而論,像發達地區的國稅、海關,難度可比擬部委,不過總體上還是比部委難度小。


省考職位的難度也不完全一樣,熱門崗位比如省發改委、省政府辦的難度與國家部委不相上下。但鄉鎮一類的相對簡單。所以總體上比國考低配版的難度小。

七. 在校大學生什麼時間可以報考


大四上學期可以參加國考以及江蘇、北京、上海的省(市)考。

大四下學期可以參加聯考。

建議想要進入體制的大學生,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收集信息和資料,儘早準備,確保一次上岸。


需要考試資料的可以留言,老夫收集了1000多G的資料,免費分享,騙人是小狗。覺得有用讚我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