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每天談著理想,談著未來,希望員工與公司同甘共苦,這樣的老闆是可以信任的人嗎?

源集知識課堂


一個老闆如果不懂得畫大餅、談理想、談未來、勾畫藍圖,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老闆,但是這些東西必須要分與什麼樣的員工去灌輸這些雞湯。

一、如果老闆有錢,他不會和你談這些。

一個老闆為什麼每天都與員工談著理想,談著未來,希望員工與公司同甘共苦呢?那是因為這位老闆沒錢,他的資金目前比較緊張。老闆肯定也非常清楚,每天與員工談著這些虛的東西,也起不了太好的效果,老闆也想與員工來實的,但是他沒辦法,因為老闆沒錢。

其實很多時候,老闆比員工難多了,特別是那些創業型老闆,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加苦逼。員工每天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領到相應的工資,但是老闆確實要承擔著巨大的風險。現在創業失敗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很多老闆為了創業,甚至都會賣房或者抵押貸款,一旦創業失敗,老闆將要揹負鉅額債務。

二、老闆應該和什麼樣的人談理想,談未來呢?

老闆,如果每天都和所有員工,談理想,談未來,希望員工與公司同甘共苦,這肯定是不明智的。

企業合夥人,公司高管,核心員工,老闆適合和這些人談理想,談未來,共同勾畫未來美好的藍圖。因為這些人的眼光都會比較長遠,他們招入你的公司,肯定也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為了未來,的長遠利益。

作為一個老闆,如果你整天以普通員工去談理想,談未來,那麼這些普通員工就會認為跟著你是沒有前途的,因為這些普通員工本就不看長遠的利益,他們就沒想過要伴隨公司長遠發展。他們到你的企業來打工,就是為了掙一份工資,如果你連這一點都無法滿足他們,那麼就不怪他們會離開你。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禽擇木而棲,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人之常情了。

三、作為普通員工,選擇一家公司,應該看重些什麼?

我們每一個人到公司打工,其實都是為了掙錢,有些人比較在乎眼前的利益,有些人可以看到更加殘忍的利益,這跟眼光和格局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每個人的現實情況不一樣。

很多人的經濟壓力比較大,每個月都需要幾千元的日常開銷,還需要承擔幾千元的房貸,小孩子讀書上學也需要錢,你和他們談理想,談未來就是不和他們談錢,他們怎麼能夠安心跟著你去奮鬥呢?

作為一名普通員工,在我們選擇公司的時候,其實更加看重這些:

1.工資收入

這是大部分普通員工首先看重的東西,公司支付的工資收入,如果不能讓員工滿意,那麼他就不會長期留下來,陪著公司一起成長。

2.行業及公司平臺

很多員工打工並不是為了以後創業,而是以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需要在一些有前景的行業裡面積累經驗,公司如果能夠給他提供好的,發展平臺,就算工資暫時少一點,他也願意留下來更長的時間。

3.老闆或者領導

老闆或者直屬領導是什麼樣的人?能力如何?員工是否認可你?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結語

作為老闆,不要寄希望於每一位員工都能夠與老闆站在一起,共同承擔風險。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你也要十分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如果你目前的經濟壓力比較大,那麼你打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如果你的能力比較強,希望以後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並且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那麼公司給你提供的平臺以及老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你優先需要考慮的。


雨沫聊職場


我曾經遇到一個老闆,讓我加班到半夜三點。

第二天,請我吃頓餛飩麵。我當時無精打采吃完麵條以後,提出要回家休息。

他說可以在桌子上趴一會兒。我說這些工作其實我在家也可以按時完成。

他後來冒出來一句說,我都吃了他的麵條,竟然不知道感恩。

後來,我就辭職了。


許淋傑


拿錢來,別嘰嘰歪歪。

直接談錢,如果一定要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只要提到公司的願景問題,理想主義者喜歡拿馬雲與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來說事,總認為那是大家效仿的楷模。

是的,十八羅漢跟著馬雲談理想,造就了阿里巴巴也造就了咱們自己。可是,更多的十九羅漢跟著牛雲、豬雲、狗雲談理想說願景,結果只能喝西北風。

只談理想會有如下這些結果:

第一、同甘共苦:這是一個理想化的結局,就是傳說中的阿里巴巴模板。

第二、共苦不同甘:這就是兔死狗烹在現實世界的呈現,打拼時老闆讓你“給我上”,然後老闆提著皮鞭跟在後面勇敢地衝上來。

公司終於取得了成果,老闆依然沒有改變風格,還是讓你“給我上”,老闆也隨後跟著衝鋒,不過沖鋒的方向與你剛好相反,拿著錢享福去。

第三、同苦共苦:這是談理想的公司裡最常見的結局。過程決定結果,老闆犯渾不提高大家的實際生存問題,一群豬也跟著盲目地吆喝,結果呢?大家站集體面向大西北,等著喝西北風過年。

第四、同甘共甘:這是一種神話版的合作模式,就是大家說說笑笑就把事情做成了,過程和結果都像神話一樣,這樣的老闆和員工通常被叫做福將。

寫在最後:

在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前提下,所有以談理想的大忽悠都是耍牛氓。

回答完畢。

………………………………………………………………

~我是秋一刀,每天一定出現在頭條~



秋一刀


這樣的老闆不可以信任!

如果我說可以信任,我怕我過不了這個年!

我們走入一個誤區,這幾十年,我們自己把路走死了!

2000多年前的孟子就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現在習慣說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本來我們已經有共同富裕的民風;本來我們已經有積德行善的傳統;本來我們已經有修路架橋的大德聖賢之人;本來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也不知道哪個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一定要搞什麼人性迴歸,一定要突出人性自私貪婪的一面,一定要說集體企業效益不好,一定要單幹!

現在麻煩了,企業和工人是對立的!

一個和工人談理想,談未來,希望員工和公司同甘共苦的老闆,有人居然在頭條問:這樣的老闆是可以信任的人嗎?

也不怪工人,也許工人被騙的太多了,被騙怕了!

沒錢的不會獨善其身!恨不得老闆去死!

有錢的不會兼濟天下!吃喝嫖賭捲款跑路!

這咋整?


南洋教父


創業公司老闆大談特談夢想未來,灌輸毒雞湯,個人有以下幾點看法:

企業文化的前身也許就是毒雞湯

我們說一個企業具有自己的獨立風格特性,往往體現在企業文化上,而企業文化是一個相對廣泛的詞,如果追溯到企業文化形成初期,那一定是來自公司成立的創始人,也就是老闆。

公司成立初期,老闆會有自己心目對於公司的願景與目標,而這樣具備強烈個人色彩的詞也就形成了公司早期的企業文化。而這裡老闆的意願其實也包含了對於描繪公司未來藍圖的夢想,也被稱為“毒雞湯”。

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毒雞湯的灌輸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通過這種方式目的是想讓更多人相信或者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如現在的阿里,啟初也是很多人質疑,放在當時的環境裡面,馬雲爸爸的那個讓阿里企業活102年的藍圖也是毒雞湯,不過有些人相信了成為了股東,有些人不相信從中退出。

所以,一定的毒雞湯的宣傳是利於創業公司發展的。

核心人員需求要重視

創業公司九死一生,面臨的資金危機,惡劣市場環境,五無一不讓創業更加舉步維艱。其中公司裡面的核心人員卻是很重要的,保證這類群體員工的利益是創業公司需要重視的,而對於一般員工,承受不住工作壓力也可以自行選擇離開。

此外公司也要加強團隊凝聚力與豐富員工激勵方式,單純靠毒雞湯的灌輸當然不行的,員工激勵方面可針對公司員工現有構成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如果偏年輕化的公司,可安排一些適合這類年齡層喜歡的項目或激勵,如免費電影券、免費奶茶咖啡、免費旅遊等這些福利,同時定期的讚美與認可他們也是非常必要的。

創業機會與風險共存

是否從創業公司離職,主要看自己的選擇,公司發展前景,主管領導與同事,工作氛圍,薪資福利等這些方面,自身需要好好評估。

如果你認為老闆一天天毒雞湯讓你不能接受這樣的管理,你可以選擇離開尋找更好的機會,但也有可能因為你的離開而錯過某些機會,不過只要內心做到問心無愧就行。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點看法,明天見~


原子不加蛋


我的結論是:如果這樣的老闆以身作則,言行合一,精神上給予你鼓勵、物質上給你加薪甚至籤期權協議,那麼他是可信的。如果老闆只是給員工畫餅,工作上經常指責辱罵員工,還找各種理由降低員工薪資,美名其曰成本控制,那就是不可信的。

1. 可信的老闆

可信的老闆一般是真正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他們的言行是一致的。比如他會要求員工加班在忙季,但是與不可信的老闆比起來,他們也會跟著加班,甚至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可信的老闆一天面對的問題很多,身上責任重大。他會經常和你討論未來公司的發展趨勢,對細節有極高的要求。他們一邊嚴厲要求你高效工作的同時,也會考慮核心人才在企業中的作用。如果績效較好,他們會以工作結果來給你漲薪,核心人才一定會簽訂期權協議。畢竟他們相信人才才是企業的核心資源。

2.不可信的老闆

不可信的老闆常常把馬雲等成功人士掛在嘴邊,作風上卻與言行相差甚遠。他會經常批評甚至辱罵員工,甚至發出言論打擊員工信心:沒有我們公司,根本沒有人會要你!他們一般要求你每天加班加點的同時,自己卻會按時下班,休閒人生。

在他們的心目中,每一個員工都是可以被替換的,但是話說出口卻又變成了:你是我們公司的核心人才,要有老闆思維體諒難處。在公司困難的時期,他會以各種理由來降低你的薪資和績效。如果一個公司內部,兩年之內,你都沒有實質加薪或者其他獎勵,基本可以確定他們只是忽悠你,把你看做一個隨時可以替換的螺絲釘。

總結:可信的老闆他們吃的苦比你多,加的班比你多,給你漲的薪水也多;不可信的老闆罵你也多,玩的比你多,給你的降薪也是張口就來。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好老闆!


愛倒影的瓶


不與員工分享企業發展成果的,換句話說,企業賺錢了,但不給員工大幅度漲工資,或者乾脆分股份分錢的老闆,都是不可以信任的!


很多老闆都喜歡每天談著理想,談著未來,希望員工與公司同甘共苦,共度創業難關!你如果反駁他一兩句“天天談心靈雞湯,連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時,他肯定會一臉不屑告訴你“當初馬雲創業時……”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馬雲和員工同甘共苦的故事!


可所有的老闆都忘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為什麼馬雲創業時,每天談著理想,談著未來,員工工作壓力那麼大,卻人人都願意和馬雲共渡創業難關!最根本的根本,是因為這些員工都有股份啊!馬雲初期的員工都不是員工,他們是合夥人!就連前臺的小姑娘,阿里上市後都有上億!


你老闆天天談著理想,談著未來,讓員工與公司同甘共苦,共度創業難關,老闆你給員工分股份了嗎?!!如果連股份都沒分,員工和老闆之間就是明確的僱傭與被僱傭關係,既然是僱傭關係,員工自然會根據誰給的錢多,而且付出的精力少,員工就到哪裡去工作,為什麼要傻乎乎的和你“共度創業難關”呢?!


所以,你這兒問我,這樣的老闆值得信任嗎?!那我就要反問一句“他給你股份了嗎”或者“公司賺錢了,給你漲很多很多工資嗎?”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這個老闆當然是不值得信任的!


事實上,絕大多數老闆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因為老闆與員工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老闆為了自己多賺錢,員工為了多從老闆那裡多拿點錢;如果老闆沒有“合夥人思維”,老闆肯定是先忽悠員工賣命幹活,然後賺到的利潤全裝到自己腰包!


為了多賺利潤,老闆最喜歡用的招數就是“選擇性鼓動”;比如我剛才舉的例子,老闆一個勁的談馬雲當時如何如何,卻隻字不提馬雲當時是和所有員工分了股份的;再比如大談華為如何如何狼性,卻隻字不提華為是“高工資是第一推動力”的;老闆最喜歡用這些“選擇性鼓動”的例子,來激勵員工賣命工作!


所以,作為普通的工作者,你一定要樹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闆都是不值得信任的”職場思維;利用老闆的平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為自己以後賺到更多的錢做準備;當然,如果老闆把你當“合夥人”,說明這個老闆基本是值得信任的,你可以根據所處行業的前景,拼搏一把!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剖析職場!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2家管理諮詢公司創始合夥人,全部原創,助你職場再出發!

職場再出發


【1】談理想就是畫餅充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造就了很多吹牛的公司,他們拿著互聯網公司成長的奇蹟,來為自己描繪美好的未來,互聯網企業是非常燒錢的企業,燒過錢之後還真不知道是吉是兇。 吹牛的公司十之八九都是很燒錢的公司,十之六七都成不了阿里。現在天使基金和創投公司都很多,他們也非常關注行業內的一些公司的商業模式。如果你們公司的模式很好,老闆應該多去那些基金公司和投資公司去吹吹牛,說不定還可以融到一些錢。

【2】難關過了仍我行我素

每個公司都會有難關,過了難關之後,一要看這個公司的老闆對於那些同甘共苦的員工是不是有所表示。即使不是說物質上的表示,也應該有人文關懷上的表示,否則最容易被老闆用來墊背。 難關過了之後,第2個要看這個公司的業績,是不是平臺很好客戶增加,交易量上升,數據上升,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絕對是這個公司在苟延殘喘,蒙著誰就是誰,蒙著誰誰倒黴。

【3】要麼拿工資要麼走人

凡是聽老闆天天談理想談未來的,實際上理想和未來幾乎與你無關,與你有關的就是你的工資,只要你能夠如期拿到自己的工資,同時能增加你的項目管理經驗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天天談理想,談未來的公司,是對員工不負責任的公司,真要對未來很有自信的時候,他根本就不需要天天給員工們講,只要在幾個有分量的路演上講一講就很可以了。

【蝸牛觀點】

天天談著理想,談著未來,讓你與公司同甘共苦的老闆,是不是值得信任,只要用你的直覺就可以了,不用任何的分析,也談不上信任不信任。


非知名首席人際官


【易爾觀點】:所有隻跟員工談理想,不談錢的共同奮鬥,都是耍流氓。


1、什麼叫同甘共苦,同甘共苦就是能同甘的儘量別共苦,共度難關容易,共享收穫估計就難了。

2、雞湯誰都會煮,吃多了就是毒藥,雞湯解渴但不頂餓。吃飽了才能繼續奮鬥,連你基本生活都不能給予保障的人,不會是你值得信任的人。

3、理想呢,誰都有,誰也能說的天花亂墜,但理想終究只是理想,能夠實現的理想畢竟是少數。公司值不值得你共同奮鬥,關鍵還是要看,你的付出和你的收穫(包括預期收穫)是否對等。


易爾EasyYou


雞湯雖好,但不要貪杯。創業老闆畫大餅是一門必修課,但員工可要保持頭腦清醒,別輕易就被忽悠住了。你覺得自己追隨的是馬雲,可結果往往發現是浮雲。

老闆講故事是企業需要。

創業老闆講故事,這是正常的做法。讓一個組織持續發展的軟實力,就是員工們對公司願景的信任。老闆如果不會畫大餅,公司也就失去了前進的活力。

願意用理想來激勵員工努力的老闆還算用心,比只知道壓榨員工卻不思進取的那類要好多了。所以,對於講故事的老闆,我們不能一味地鄙視,這是創業路上的必然一環,不然小公司很快“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老闆講故事沒什麼,萬一故事成真了呢。

信任老闆不如信任自己。

任何時候,員工與老闆之間都是僱傭關係,這一點要時刻牢記。不要覺得老闆拍拍肩膀或者稱兄道弟,就是真心當你是朋友,過河拆橋的故事時時在職場上演。

我們作為員工,老老實實擺正自己的位置,員工對老闆的根本意義就在於我們能提供工作價值。所以,不要幻想公司以後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自己就會跟著飛黃騰達,要知道阿里的”十八羅漢“也有很多沒能堅持到今天。

認清自己的需求,理智看待當前公司的狀況,分析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這比考慮老闆是不是靠譜更重要。

如果在這家公司尚有自己可以學習的東西,那不妨暫時隱忍積累。如果公司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工資福利慘不忍睹,那就沒必要耗費人生,去賭老闆的人品。自己的未來要自己去設計。

公司黃了,你白白浪費精力;公司真的發達了,你也未必就能功成名就。只有你保證自己有價值,這樣不論何時,都能確保自己有立身之本。

總結:老闆畫餅就讓他畫吧,員工保持理智就好。仔細審視自己的職業前景,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工作機會,不要受老闆的故事太多影響。保證自己有能力,比信任一個不知未來的老闆要靠譜的多。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留言。我是職場本紀,篤行職場十幾年,關注我分享更多職場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