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在被呂后施行人彘前,有自盡的機會嗎?

史學達人


戚夫人在被呂后施行人彘前,是沒有自盡的機會,呂后已經派人來控制住戚夫人,就給她自盡的機會,並且肯定很多人是不知情,也許只有呂后知道後面的事情。


戚夫人被呂雉囚禁在了永巷,把她剃光了頭髮不說,還用“鉗”,也就是鐵圈束住了脖子。就肯定已經派人監督戚夫人了,呂后既然鐵了心讓戚夫人受罪,不可能讓她痛快死去的,呂后想要的讓戚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戚夫人根本沒有自盡的機會。戚夫人並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她沒想到呂后會殺掉自己,在她的印象裡,呂后這樣懲罰她,已經是對她最殘忍的處罰了。


嶽劍


戚夫人被鐵圈套脖子,像牲口一樣看管著,哪裡的機會自殺?再說戚夫人要是有這個勇氣和腦子想到自殺,也就不會混這麼慘了!

戚夫人根本沒有機會自殺。

“人彘事件”是漢高祖劉邦的正妻呂雉和寵妾戚夫人之間的後宮爭鬥,戚夫人沒有鬥過功於心計的呂雉,被做成了“醃肉”放到罐子裡展覽。

“人彘之禍”是兩千多年來慘了的後宮相鬥的產物之一,戚夫人的美人心計換來了自己的痛苦不堪,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不是毀滅別人,就是被別人所毀滅

在大家眼裡,自殺是戚夫人當時最好的選擇,但是我們絕不能忽視呂后的智商。呂后焉能不知自殺簡直是便宜了戚夫人?因此戚夫人根本沒有機會自殺。另外從戚夫人性格來看,她也不會選擇自殺。

首先,漢高祖死後,戚夫人作為宮鬥裡落敗的那一方,被呂雉囚禁在了永巷,把她剃光了頭髮不說,還用“鉗”,也就是鐵圈束住了脖子。

戚夫人想自殺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咬舌自盡,但用這種方式是不可能的,呂雉派人把她看管的牢牢的,哪能讓她這麼輕易死去?要知道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後,整天叫嚷痛哀嚎,呂雉就把她的舌頭割了,充分說明咬舌自盡並不靠譜。

另外,戚夫人有個兒子叫劉如意

,才十五歲,被封趙王,雖然留在封地沒法救她,但畢竟是個念想。

呂雉和劉邦是患難夫妻,苦難的生涯讓她迅速成長。

兩千多年了,好像人們對漢代“人彘”事件兩個女主角態度很鮮明,對戚夫人表示同情和憐惜;對呂后的殘忍感到深惡痛絕。

呂雉,也就是後來的呂太后,是漢高祖劉邦的結髮妻子,家境是相當不錯的,配小混混劉邦是綽綽有餘。父親做主把她許配給劉邦後,呂雉吃盡了苦頭,和劉邦算是一對患難夫妻。

在婚後數年,呂雉親自下田耕作,任勞任怨,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還承擔了一家老小的經濟重擔。為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卻從未嫌棄過這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老公,簡直是“模範”老婆。

劉邦經常惹是生非,常常觸犯法律,一次被他羈押的犯人逃跑了,導致劉邦不得已躲到了芒、碭山的岩石之間,這段時間裡,呂雉毫無怨言,冒著生命危險積極尋找這個不省心的丈夫,還給他帶去吃的穿的。

劉邦率眾起義後,呂雉被劉邦連累進了大牢,期間的磨難和羞辱可想而知了。出獄後,又跟隨劉邦南征北戰,一直顛沛流離,呂雉啥話也沒說,對劉邦那是鐵了心的支持。

可以想象,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和苦難生涯,讓呂雉迅速成長。

心狠手辣是生活磨鍊出來的。

楚漢相爭時,劉邦和項羽的鬥爭到達了白熱化,劉邦在彭城敗北後,項羽“乃取漢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軍中以為質”,把劉邦的父母、老婆、孩子都擒來當了人質,呂雉和劉邦父母這個人質一做就是兩年。

後來項羽把呂雉等人押到兩軍陣前,陣前支了口大鍋,恐嚇劉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老婆、孩子都煮了啊!

“大丈夫”果然是“大丈夫”,想劉邦是何許人也,人家面不改色心不跳,鎮定自若地說:項羽啊,你愛煮便煮吧,煮好後別忘分我一點肉吃,“幸分我一杯羹”啊!

呂雉跟著劉邦,早已磨鍊出堅忍、陰險的心性,成王敗寇的道理她豈能不知。

另一方面,呂雉和劉邦在精神上是勢均力敵,這是戚夫人無法做到的,呂雉對穩固劉氏江山起到莫大的推動作用。劉邦稱帝后,封的這些個異姓諸侯是很大的隱患。陳豨(xi)謀反,劉邦去平叛,呂雉就留守長安,和蕭何商量把陰謀策應陳豨的韓信給騙到了宮中,並將韓信處死,誅滅三族。

劉邦出兵打陳豨,向大將軍彭越徵兵,誰知道彭越卻稱病不去,劉邦只是把他貶作庶人,而呂雉覺得處理得太輕了,為防患未然,夷其宗族。

通過這些手法,可以看出呂雉簡直不要太狠,但是呂雉的這些做法確實穩固了劉氏江山。

也正是因為呂雉的狠,讓劉邦對戚夫人有深深的擔憂,反而做了激怒呂雉的重大錯誤。

實踐證明,在政治場上僅僅能取悅老公是遠遠不夠的。

對比下呂雉的人生經驗、手段、心性,戚夫人簡直遜色太多,她的地位完全是靠老公靠孩子。戚夫人是怎麼認識劉邦的呢?

康熙57年的《睢寧縣誌》記載,劉邦在彭城兵敗了以後,被項羽追得走投無路,慌亂間逃到一個口枯井裡躲過了一劫,之後被戚氏婦女給救了,才撿了一條小命。

落難的劉邦自然是感激他們的救命之恩,願以身相報,其實不過是看重戚氏的美貌,白撿了個大便宜。誰知戚夫人出身不凡啊,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擅長唱歌、跳舞,是個妥妥的藝術系高材生。

戚夫人尤其擅長漢初流行的楚歌巫舞,在緊張的戰爭間隙,她是劉邦的溫柔鄉,可以緩解劉邦的緊張情緒。最重要的是戚夫人不懂政治,不會像呂雉似的經常和劉邦討論軍國大事,讓劉邦感到身心愉悅,給劉邦帶來完全不同於呂雉這個強悍妻子的情感體驗。

自此,劉邦寵幸戚夫人直到死去,恰是劉邦的寵幸給戚夫人埋下悲慘的結局。

宮鬥失敗,靠老公的戚夫人如何搞得定實力派呂雉?

劉邦和戚夫人成親的時候,正是呂后顛沛流離之際,在情感上一落千丈,內心極度的不平衡。相比依靠劉邦這棵大樹的戚夫人,呂雉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力上位。

如果說在呂雉和戚夫人之間早期是奪夫之恨的話,那麼之後就變成了權力之爭。戚夫人自知自己是鬥不過呂雉的,只能靠兒子劉如意當上太子,換取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劉邦寵愛戚夫人,對劉如意也是十分疼愛,常有想廢了她和呂后的兒子劉盈太子的心思。戚夫人似乎是得到了暗示,常常在劉邦跟前哭訴,讓劉邦當機立斷趕緊立自己兒子為儲君。

其實劉邦也完全知道一旦自己撒手人寰,憑呂后的心狠手辣一定不會放過戚姬母子的,劉邦這時心一軟決定廢掉劉盈改立三子劉如意為天子。

也正是這麼一波操作,徹底激怒了呂雉,決定想盡一切辦法保住兒子太子身份,並在站穩腳跟後,對戚夫人母子進行殘酷迫害。

動了呂雉的奶酪,讓你有今生無來世。

為了穩固太子地位,呂后憑藉自己的人脈和威望,打通關節,籠絡一批大臣,並遊說開國大臣張良給自己親自謀劃。聽過一番勸說,劉邦也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在政治當前,所謂戚夫人、所謂愛情都成了可有可無之物。

劉邦死後,劉盈做了皇帝,呂后也變成了呂太后,呂雉開始釋放所有憤怒。不僅囚禁了戚夫人,還剃光了她的頭髮,給她戴上鐵圈,穿著一身囚衣,派她日夜舂米勞作。

當年那個青絲飄逸、彩袖殷勤、體態婀娜的舞者已經不復存在。

只會唱歌跳舞、安於享樂、頭腦簡單的戚夫人哪受過這等折磨,於是悲傷之餘,隨口唱了首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春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就是這首歌傳遍宮廷,傳到了呂后耳中,呂后勃然大怒,欲將戚夫人母子斬草除根。斷了戚夫人手足,挖去她的雙眼,把她丟到一個罈子裡,扔到廁所,並讓自己兒子去參觀。

這種變態行徑,簡直是宮鬥中的極品案例,絕對比現在的清宮大戲慘烈多了啊!


兮兮說事兒


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是不可能自盡的。

“彘”,就是豬的意思,但人彘可比豬慘多了。

戚夫人因生前受劉邦寵溺,又有讓兒子劉如意奪太子位的想法,讓呂后恨之入骨。所以在劉邦死後,呂后便想到了如此惡毒的做法。

把人做成人彘需要以下步驟:

首先是將四肢剁掉,只留軀幹,連行動的能力都沒有,靠四肢自殺的可能性就沒了。

然後是挖掉眼球,割去耳朵,再將銅灌進耳蝸,失明失聰,不知自己在何方了。

接下來就是割掉舌頭,灌入藥湯將聲帶破壞,痛苦都發不出聲音表達,更別想咬舌自盡,因為已經沒有舌頭了。

戚夫人容貌美麗,秀髮柔順,所以人彘的製造過程又加入了劃破臉頰,將頭髮連毛囊剔除的工序。

整個過程不允許戚夫人中途死去,所有流程做完便被扔進了茅廁,慢慢等死。

這是一種多麼艱難的過程?呂后又是怎樣一個惡毒女人?

漢惠帝劉盈打獵歸來,就看到自己保護多時的劉如意弟弟慘死宮中,而當被宮人領到茅廁觀看人彘時,那場面才是震驚:

只見糞便中一個肉軲轆微微顫抖,嘴巴大張,沒有任何聲響。

惠帝問宮人這是什麼,當得知是戚夫人時,當場暈厥,醒來後說:這種事情不是人做出了的,母親呂后做出來了,那她的兒子就不配再做皇帝了。

從此不理朝政,夜夜笙歌,不久便死去了。呂后得到了她的報應,但總覺得不應該是善良的惠帝去承受。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機會肯定是有的,關鍵是戚夫人並不想,另外戚夫人也不知道呂后會對她施以如此的酷刑,自然在有機會自盡之前,她並不會選擇去自盡,畢竟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會選擇自殺的。

首先戚夫人我們都知道她是劉邦晚年最寵愛的姬妾,甚至為了討好戚夫人,劉邦曾動過更換太子立戚夫人孩子劉如意為太子的打算,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也從側面表明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



這些寵愛被呂后看在眼裡,恨在心上,等到劉邦一去世,呂后便開始利用自己皇太后的身份折磨戚夫人。她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然後讓她穿上囚徒的衣服做舂米的苦役,這時戚夫人若想自盡,機會是大把的,可惜戚夫人並不想,因為她還有一個指望,那就是自己的兒子。


為了折磨戚夫人,呂后將戚夫人此時唯一的指望趙王劉如意毒殺,毒殺之後呂后還不解恨,殘忍的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在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過程中戚夫人已失去自殺的機會,因為此時的她已是待宰的羔羊,反抗自殺也已為時已晚。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人們常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但是呂后對戚夫人咋就那麼恨呢?竟然將其手腳砍斷、眼睛挖掉、耳朵燻聾、毒成啞巴、裝進罈子、放在豬圈。可悲的戚夫人,原本有機會自盡卻沒有勇氣,更沒有智慧,自己不但被做成“人彘”,而且還連累兒子被害。

呂后為何這麼恨戚夫人呢

呂后,原名呂雉,為劉邦糟糠原配。當初,劉邦(大叔級)大呂雉15歲,還有一個非婚兒子劉肥,而且又任職亭長,還喜歡結交朋友,平日很少回家。因此,呂雉幹起了農桑針織的活計,以為家用。同時,她還要孝順公婆,養育劉肥,妥妥的一個賢妻良母。然而,這時的劉邦卻因醉酒致使罪犯逃脫,無奈逃亡芒蕩山。為此,呂雉不但要支撐家族生活,還要長途跋涉給丈夫送吃送穿。

後來,呂雉又隨同劉邦征戰天下,四處漂泊,可謂吃盡了苦頭。

公元前206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呂雉還沒有感受到王妃的溫度,便因為劉邦出兵武關,一家人都成了項羽的俘虜。公元前205年4月,呂雉等人再次成為了楚軍的俘虜,直到公元前203年9月,因楚漢議和才被釋放。累計成為俘虜時間長達4年之多,那份悽苦、擔驚、屈辱絕對難以想象。但是,等她回到劉邦身邊的時候,以為好日子終於來臨了,誰知丈夫身邊卻多了個戚夫人(本名戚懿,又稱戚姬、戚氏)。從此,自己的丈夫成為了別人的丈夫,自己只是個掛名的擺設罷了。

後來,戚夫人憑藉劉邦的寵愛,想要廢掉太子劉盈,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還差一點就成功了。而劉盈卻是呂雉的兒子,也是她後半輩子的依靠。

感想: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底線,沒有被碰觸的時候也許會忍,一旦遭遇威脅,定然會發動反擊。

呂后的絕地反擊

劉盈失去太子之位,豈不預示著呂雉畢生的付出化為泡影,而這就是呂雉的底線。

當時,劉邦原就不喜歡性格軟弱的劉盈,因此常對人說“如意像我”,或許因為“愛屋及烏”吧,並有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雖然當時許多大臣站出來反對,但是劉邦仍然還要一意孤行。可見,當時的情況對於呂雉來說有多麼的兇險。

為此,呂雉悄悄找到張良尋求對策。張良告訴她只有聞名遐邇的“商山四皓”出面才能阻止劉邦的廢立之舉。因此,呂雉將這四人請來,陪伴在劉盈的身邊任教,因此才斷了劉邦廢立太子的念頭。

感想:只有找到對的人,出對的主意,做對的事情,才會有對的結果。

戚夫人憑什麼得寵

劉邦死的時候,呂雉45歲,而戚夫人只有28歲,顯然年青漂亮也是戚夫人得寵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她的藝術才華、能歌善舞應該是劉邦寵愛的主要方面。

《漢書·外戚傳》記載,戚夫人被呂后囚禁時做詩一道《戚夫人歌》:“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著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誰能告訴你?”

由此詩可看出,戚夫人在文學上的造詣是很深的,特別是後面四句更是最早見於正史記載的五言詩。奈何其政治上的單純與天真,以為只要搞定了劉邦就都搞定了一切,顯然政治並非那麼簡單。

感想:得寵不得勢,最終一場空。

呂后的瘋狂報復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劉邦駕崩後,太子劉盈即位,史稱惠帝。不久,呂雉對於劉邦寵幸的妃嬪基本上都進行了常規處理。如:薄姬出宮跟隨兒子到了代國封地,成為了代王太后。唯獨將戚夫人囚禁在了永春巷,給她穿上囚服,令其舂米(平時也就下人做的粗活)。

可以說,在此期間戚夫人完全有自盡的機會。然而,戚夫人不但沒有自盡的勇氣,就連勞作的辛苦竟也無法忍受,並作詩一首,也就是上面講的那首《戚夫人歌》,每日進行吟唱,想讓兒子趙王劉如意得知,前來營救自己。誰知這一舉動,竟然引發了呂后的瘋狂報復。

《史記·呂太后本紀》: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就算如此,戚夫人仍然有自盡的機會,那就是咬舌自盡,但她依舊沒有勇氣,直到一年後才亡故。

同時,呂后又將趙王劉如意詔至宮中,雖然惠帝百般保護,最終還是被呂后令力士尋得機會,將趙王縊死。不過,該力士也被惠帝下令腰斬。

感想:失敗者就要有失敗者的覺悟,該自己承擔的一切,那就勇敢地去承擔,否則將會害己又害人。

喪失人性底線的代價

數日後,呂后叫來惠帝前去觀看人彘。當時,惠帝問呂后,這人是誰。呂后說是戚夫人。惠帝聞言放聲大哭,跑回宮中,一病不起。後來,惠帝令人來請來呂后,對其道:“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至此,終日飲酒淫樂,不聞政事,凡有大臣奏事,皆以身體有病推拒。

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年僅23歲的惠帝因病而逝。8年後,呂后病逝,其家族也被誅滅。

感想:任何喪失人性底線的瘋狂舉動,必然帶來無窮的後患。


祥子談歷史


這是一個好問題,戚夫人被呂雉施行人彘酷刑前是有足夠機會自盡的。

但她咋就沒有自盡呢?反而是選擇屈辱的活著。

宮廷爭鬥是殘酷的,願賭就要服輸。

沒有做好死的準備,就不要輕易的下賭注。

只想贏,不考慮輸,這不是好思路。

特別是高危的事,首先考慮勝算有多大,失敗瞭如何解套,起碼是做好死的打算。

戚夫人就是胸大無腦的女人,不考慮這些問題,她哪裡是呂后的對手。

沒有殺盡天下的野心,哪能會成為天下的主人。

想有殺盡天下的野心,就必須做好被千刀萬剮的準備。

戚夫人一條命都捨不得,豈能會成為天下的主人。

01

劉邦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為戚夫人母子創造機會。

漢朝建立之初,劉邦就讓中尉戚鰓掌管北軍。

戚鰓就是戚夫人的父親。

漢代官職職責,南軍由衛尉統率,負責守備宮城;中尉統率北軍,屯衛京師。

後來追隨周勃誅滅諸呂的正是這隻北軍。

這恐怕是劉邦為趙王如意提前做出的打算。

同時,劉邦讓周昌做趙王如意的相國。

周昌堅韌剛強,直言不諱。不僅蕭何、曹參等重臣,就連劉邦本人對他也非常敬畏。

但他是堅決反對劉邦廢長立幼的。

劉邦要派遣周昌去做趙王的相國,周昌哭哭啼啼不願意去,說:"從一開始我就跟著陛下,為何半路上把我扔給了諸侯王呢?“

劉邦解釋說:“我也清楚這是降職,但我很為趙王如意擔心。考慮再三,除您之外,別人還不行。迫不得已,您就勉強替我走一遭吧。”

或許劉邦這也是為趙王如意的上位做準備。

可是,劉邦在平定英布叛亂時,再次遭受箭傷,引發重病。

劉邦預知來日無多,廢長立幼的意願更加強烈。

但已經沒有時間替戚夫人母子做更多的事了。

劉邦首先考慮的是除掉異姓諸侯王,保住劉氏江山。

第二步才是除掉反對廢長立幼的重臣,讓趙王上位。

但突然的箭傷,讓劉邦的身體出現了大問題,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加之呂后採納張良的建議,請出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得知太子已經羽翼豐滿,沒法冒然行動。

失去了劉邦的支持,此時的戚夫人就應該做出抉擇。

保住自己和趙王如意的生命是最大的目標,其次是做好死的準備。

為劉邦殉葬是不錯的選擇,這樣還體面一些,或許會受到後世的敬重。

02

戚夫人除了哭哭啼啼,恃寵撒嬌,別無任何政治智慧。

前196年,劉邦重病在身,戚夫人日夜侍奉皇上,一刻不停的哭哭啼啼。時常把趙王如意抱到劉邦面前,恃寵撒嬌,讓劉邦為其母子打算。

劉邦也認為太子劉盈過於仁弱,不像他自己,而認為如意更像他。

而且跟戚夫人說:“終究不能讓不成器的兒子居於我的愛子之上。”

想當初,劉邦在被項羽的軍隊追趕的危急時刻,居然一腳把劉盈和魯元公主踹下車;

現如今,把劉如意抱在膝蓋上,寵愛有加,簡直是天壤之別。

儘管時勢不同,但作為政治家,過於感情用事,不是好習慣。

劉邦一生,玩得就是帝王權術,但最後卻沒有給最寵愛的女人和愛子,想出一條後路。

戚夫人哭哭啼啼只會求告劉邦之外,別無他法,就此可確知,她既不是一個智慧的女人,也不是一個有氣節的女人。

貪生怕死,只能依靠傍大腿的女人,在後宮爭鬥中是很難勝出的,而且死的一般都很慘。

劉邦得知太子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就在《手敕太子文》中囑託劉盈說:“其他的兒子都自立了,憐憫如意這孩子太小了,最擔心牽掛的就是如意母子。”

後來,劉邦聽到有人詆譭樊噲和呂后結黨,將來要除掉如意母子。

劉邦就讓陳平和周勃把樊噲斬首,還沒處理好這事,劉邦就先掛了。

真正威脅如意母子的是呂后,不除掉呂后,只處理其爪牙是不夠的。

呂后剛剛從項羽營中回到漢營時,就開始參與漢營中的重大決策。趁劉邦外出征伐之際,設計與蕭何除掉了韓信。

這足以顯示出呂后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03

苟延殘喘,愛惜生命。

劉邦一去世,呂后就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懲罰她從事苦役勞作。

同時,呂后三番五次,嚴令趙王回都城長安,藉機毒死了他。

戚夫人不堪其苦,做《戚夫人歌》,發洩自己的不滿。


戚夫人歌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呂太后得知後大怒,命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腳,剜掉雙眼,燻聾雙耳,給她灌下啞藥,把她拋入豬圈,起了個名字叫“人彘”。

呂雉所作所為,的確是狠毒了些,但這個名字還是有創意。

就戚夫人的政治智慧來說,還真的跟豬一樣。

就其如此屈辱的生存,也跟個豬差不多。

“人彘”的稱謂,還是符合她的身份的。

死路一條,也還是一條出路,而且還有許多種死法。

即便不能有尊嚴的死去,起碼還能含恨自盡。

如果戚夫人自盡,如意或許還有一線活下來的希望。

她不僅考慮不到這一點,還作歌企圖她的兒子來救她。

這不是把她的兒子往死裡整嗎?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能救得了你嗎?

呂后的怨恨主要在戚夫人身上,對少不更事的如意並沒有直接的仇恨,只是擔心如意威脅太子的地位。

戚夫人自盡,在周昌等大臣的保護下,如意還有一線生存的機會。

戚夫人這一唱,母子就一起死定了。

呂后也算定戚夫人是沒有氣節的女人,除了恃寵撒嬌,哭哭啼啼之外,沒有一點血性。

正是看到了她這個特性,才會如此羞辱她。

有人也認為,說呂后發明了人彘的刑罰,是不公允的。

儘管呂后歹毒無比,但也只是針對戚夫人一人的刑罰而已。

一個人只要自己想死,總能想到辦法。

如果連死的辦法都想不出,那也就只好如此,沒人救得了了。


豹眼看歷史


施行人彘前有半年時間,戚夫人隨時可以自盡,在被做成人彘之後就無力自盡了,原本也沒活幾天。戚夫人太自信,也低估了政治爭鬥中“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真理。

劉盈看到人彘的感覺:沒感覺!

呂后的兒子、當時身為皇帝的劉盈,最初看到一個被做成“人彘”的東西在糞池裡拱來拱去,是沒有什麼感覺的。畢竟宮廷爭鬥,看慣了打打殺殺。

但是當劉盈聽說“人彘”是戚夫人的時候,就崩潰了:

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

所以,劉盈對“呂后對戚夫人所做之事”沒有預兆。史籍所載,劉邦臨終的時候,不僅派了一個相國去輔佐當時的趙王劉如意(劉邦和戚夫人的兒子),就是為了避免自己死後,呂后對劉如意戚夫人母子下手,無人可阻,所以派了建平侯周昌去保護劉如意

饒是如此,劉邦依然不放心,在類似遺書的《手敕太子文》中囑咐繼任的皇帝劉盈:

我大限將至,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戚夫人和劉如意,其他兒子已經自立,可憐這個孩子太小了。

劉如意(戚夫人的兒子)之死

劉邦死後,呂后前仇舊恨一起算,立刻將戚夫人囚禁,剃掉她的頭髮,罰她在宮中舂米(把米放在石臼裡搗),永遠不準離開皇宮一步。並且召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回宮,預謀賜死。

這個時候劉邦生前所佈的局就起了大作用了。《史記·呂太后本紀》中記載:

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趙王。使者三反,趙相建平侯周昌謂使者曰:“高帝屬臣趙王,趙王年少。竊聞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趙王並誅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詔。”呂后大怒!

呂后三次派人召趙王入宮,都被建平侯周昌給擋回去了,並且將呂后的用心都對使者講了出來:我聽說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召趙王回宮殺掉,所以我不敢讓趙王跟你回去。況且趙王爺病了,不能奉詔。

這種作死級的行為,怎能不然呂后大怒,於是把建平侯周昌給召回京去,終於還是把劉如意給弄回宮了。

趙相徵至長安,乃使人復召趙王。王來,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后欲殺之,不得間。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蚤起。太后聞其獨居,使人持鴆飲之。

漢惠帝劉盈(呂后的親兒子)知道呂后的意思,於是自己出迎趙王入宮,並且與劉如意同吃同睡,呂后始終找不到機會幹劉如意。有一次劉盈出去狩獵,趙王畢竟年少,貪睡不肯早起,然後就被呂后用毒酒賜死了。

戚夫人之死

劉如意被幹死後,呂后便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然後給劉盈看,劉盈看後,被嚇傻了。自此:

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原本漢惠帝劉盈是一位非常仁義的皇帝,絕對是明君級別的。後人對其在位期間的評價是:無為而治,休養生息;關注民生,發展經濟;修築城池,建設長安。

而實際上漢惠帝期間朝政都由呂后把持,也間接證明了呂后的政治手腕,不是單純的“蛇蠍毒婦”。

戚夫人從失勢到死亡有多久

劉邦是公元前195年6月1日去世,而劉如意是在同年十二月被呂后賜死的,其母戚夫人之死也是在同月被做成人彘熬了幾天就死掉了。

戚夫人從失勢到被“人彘”有6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戚夫人隨時可以自殺。可惜她雖然魅惑有術,眼光不夠。沒想到呂后會對自己這麼狠,這也很正常,就連劉盈不也沒料到自己的老媽會這麼狠。

有人說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是咎由自取,如果安心舂米,不唱什麼“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著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誰能告訴你?”的《戚夫人歌》,也會善終。

那可真是太天真了,戚夫人和劉如意的死早在呂后未死、劉邦死去的那一天就註定了,只不過被做成“人彘”這種殘忍的死法,是戚夫人自己作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史味人生


從趙國到長安,路途遙遠,戚姬當然有機會自盡。這還不包括在永巷被關押的時候。

問題是,戚夫人自己有沒有自殺的想法以及自殺之後能夠得到什麼?另外,呂后給不給機會?

呂后想要謀取戚姬以及劉如意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戚姬作為母親,身具母親的本能與天性。在事情還有希望並未走到絕處時不會用自殺來贖罪,讓她牽腸掛肚的劉如意此時並未長大成人,劉如意既需要有人來輔佐,也需要有人在背後支持,更需要有人來抵擋之前爭奪太子之位帶來的後果。

戚姬心中的願景大過對死亡的恐懼,不會在短時間內自殺,如若不然只會將呂后深藏的仇恨遺留下來,並轉嫁到劉如意的身上。關於呂后即將到來的報復這一點,戚姬是知道早晚必會來臨的事情。這在呂后在誅殺淮南王彭越前,與劉邦討論彭越存留時可以清晰表露出。

呂后言上曰:“彭越壯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於是呂后令其舍人告越復謀反。廷尉奏請,遂夷越宗族。

戚姬雖然對呂后十分懼怕,然而對整件事情卻還持有很大的樂觀,不僅因為她是趙王劉如意的母親,劉邦生前寵愛的姬妾,更因為早在劉邦在病逝前曾暗中留下兩人為戚姬母子保駕護航。

一週昌。二趙堯。

周昌,劉邦在世時為御使大夫,行使糾察朝政偏悖大權。為人堅忍質直恪盡職守,曾在太子改立事件上,刻意維護過劉盈。當然不是為了獲得呂后好感,只不過就事論事,卻得到呂后下跪感謝,因此呂后對周昌是有些“香火情”。這才被周昌的屬下符璽御史趙堯舉薦為趙國宰相。專門負責戚姬劉如意母子安全。周昌由御史大夫降為一國宰相。而洞悉劉邦心境、周昌的下屬、周昌口中的年少刀筆吏,趙堯。順理成章的替代了周昌成為了御使大夫,這成為了劉邦設在朝堂之上的第二條防線。

所以,戚姬在短時間內非但不會想去自殺,反而會抱有解決之前的“過往”,得以存活下來的希冀。

然而,這兩人在呂后看來,只不過是障礙,而不是無法解決的困難。

此時,如果將呂后看做一個最會挾私怨報復的怨婦,那麼這也太過小看呂后了。

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或者外戚傳中,司馬遷將呂后的性格濃縮成兩個字,剛毅。在漢武帝的口中更加不堪。

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然而,他們都忽略了呂后的政治才能以及容人之量,從而忽略了呂后在稱制前所面臨的困難。漢惠帝劉盈繼位後,北有匈奴襲擾,南有越人反叛,國中藩國四立,兵權朝權握在沛縣元老功臣手中。她和劉盈如何才能立威天下,掌控天下?

章(漢高祖劉邦之孫,齊王劉肥之子)年二十,有氣力,忿劉氏不得職。嘗入侍燕飲,高後令章為酒吏。章自請曰:“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高後曰:“可。”……頃之,諸呂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劍斬之而還報曰:’有亡酒一人,臣謹行軍法斬之。”太后左右大驚。業已許其軍法,亡以罪也。

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呂后對待劉邦三個親子的做法,稍有過錯,或幽禁致死,或迫其自殺。

她是要讓世人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她呂雉,是個賞罰分明的明主。

而戚姬與她之間的仇恨,在此時便並不僅僅是私怨了,更是一面操控國家與人心的工具。

因此,呂后斷不會讓戚姬有機會自殺,反而需要親自將其處死從而立威於天下。她不會給戚姬自殺的機會,反而會在戚姬來長安之前,給戚姬一些希望,保證讓她能夠活著來到長安。

終上所述,戚姬和呂后都不會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允許戚姬本人出現哪怕一丁點的意外。

戚姬註定失敗的根源不是失去了劉邦的支持,而是在得寵的時期,沒有進一步的擴大這一優勢。慣常的做法就是扶植一些勢力與呂后的家族勢力以及人望進行對抗至少也要消耗呂后的勢力籠罩範圍。在這樣的基礎上再與開國功臣進行合理有效的溝通,如果眼光再放長些,那就需要提拔一些文吏,在適當的時候放出來,逐步佔據朝廷的喉舌,才有機會與呂后放手一搏。而不是一直折騰劉邦,讓劉邦親自操刀面對既得利益者,並與之發生直接的衝突,將人望統統推向以皇后之尊下跪答謝恩人的呂后。


唐代丹藥


戚夫人是劉邦最喜歡的一個女人,自劉邦接觸戚夫人開始到劉邦去世,戚夫人都沒有在劉邦手裡失寵。由此可見劉邦對戚夫人是多麼愛護有加,但帝王身邊的女人都需要面對一個很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後宮爭寵。其實劉邦身邊的女人也不只有戚夫人一個,只是戚夫人在眾多女人裡面最顯眼,自己也有一定的手段掌控宮廷鬥爭,可惜老天不太照顧她,劉邦死後戚夫人便成了呂后的眼中釘。

服侍帝王的女人們,同樣存在著“勝者王敗者寇”的情況,當年戚夫人為劉邦誕得一子名為如意,古代封建社會母以子貴的的傳統一直存在。只有如意能成為劉邦的接班人,戚夫人才能真正完成華麗的轉身,為了如意能成為太子,戚夫人可沒有少費心機,可每每劉邦內心動搖將有成果時,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都會來阻擋此事。一直到劉邦死後,戚夫人讓如意接班的夢想都沒能實現,而呂后的兒子劉盈卻順利接盤。

劉盈的成功上位,讓呂后步步達到了權利的巔峰,劉邦死後沒多久,呂后就展開了對戚夫人的報復。首先呂后剝奪了戚夫人享受宮內榮華富貴的權利,一舉將戚夫人貶為苦工,戚夫人曾經是天子身邊的紅人,哪裡受過如此的苦難,所以戚夫人就經常哼唱一些內心不滿的歌謠。有一天呂后得知了戚夫人歌謠大意後怒不可遏,將曾經積攢的所有怒氣付出實際行動發洩出來,首先呂后先將戚夫人的兒子趙王殺害,之後砍去戚夫人的手腳並毀其五官,“人彘”這個詞想想都渾身起雞皮疙瘩。呂后將戚夫人折騰成這樣還不解氣,竟然將如死屍般的戚夫人浸泡在廁所汙物之中,呂后之子劉盈看到此景都無法接受,呂后對戚夫人的手段可謂是相當殘忍。

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呂后如此折騰戚夫人,主要是當時戚夫人依仗劉邦的寵愛,準備讓自己的兒子奪得儲君之位。而且戚夫人一系列手段還都擺在明面上,劉邦也幾次出手想換太子,只不過最後在朝中大臣的阻止下才作罷。但就算如此呂后對戚夫人也有很深的仇怨,畢竟這種你死我活的鬥爭,動搖的是雙方的根基,一個微妙的變化就可能改變日後的命運。戚夫人和呂后這段恩怨糾葛,換做誰可能都無法釋懷,戚夫人當時如果得逞,呂后的下場估計比戚夫人好不了多少。

至於戚夫人可否提前自殺,戚夫人可能當時也不會想到呂后的手段會如此毒辣,畢竟她當時已經受過打擊了。戚夫人可能會想,呂后還會繼續讓她做苦差,並不會拿她怎麼樣,如果戚夫人知道自己日後會被弄成“人彘”,一定會提前結果了自己的生命。未來事情的發展方向誰也無法左右,就好像彩票就那麼幾個數字,如果能提前知道號碼該多好啊!戚夫人更不是神算子,所以戚夫人沒理由提前自殺,好死不如賴活著嘛!


追記歷史


戚夫人被呂后掌控後,要自殺還是有機會的,畢竟呂后也不是一開始就要把她做成人彘。

戚夫人和呂后恩怨由來已久,一個擁有劉邦的寵愛,一個掌控實權,在與呂后的博弈中戚夫人依靠的只是劉邦的寵愛。

在劉邦駕崩後,戚夫人失去了唯一的依仗,唯一的兒子趙王年幼,自己都岌岌可危。

在劉邦死後,呂后開始清算後宮的妃嬪,將她們都囚禁於深宮,而深受劉邦寵愛、常常哭訴請求劉邦廢立太子的戚夫人自然首當其衝,別的妃嬪只是比從前更加不自由,而戚夫人被呂后囚禁到了永巷,讓她每日舂米,藉此折辱戚夫人。可見,呂后一開始還是沒想直接上人彘之刑的。

戚夫人跟在劉邦身邊極盡寵愛,享盡榮華富貴,何曾受過這等苦楚,內心自是滿心不甘,兒子趙王還在封地,她寄希望於趙王,渴望有朝一日脫離苦海,既然懷抱希望,怎麼甘心自殺赴死。而她估計也沒意料到呂后下手如此陰狠,刑罰那般慘絕人寰吧。

戚夫人在一日又一日的舂米中,感到痛苦,不禁唱到:

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著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當使誰告汝?"

戚夫人不甘失敗,更滿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將自己救出苦海,誰想反而激怒呂后,牽連自己的兒子更早的被呂后毒殺,而自己也慘遭人彘之刑。

戚夫人是一顆攀附著劉邦的菟絲花,對政治鬥爭天真而且無知,意圖爭當太后,將呂后得罪得徹底,劉邦一走,就只能任由呂后拿捏,只是死法太過血腥殘忍了些。

而呂后也因此千百年來一直有“毒婦”之稱,所謂成王敗寇,戚夫人的命運走向必然是死亡,只是死的方式讓人心生憐憫。

當初被囚禁時戚夫人不甘心自盡,畢竟能活著,還有希望,怎麼會想尋死,而激怒呂后被一步步做成人彘後,則是沒有自殺的機會,只能被活活折磨致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