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破後,已經下葬十多年的宋理宗,為何又被人挖出來受辱?

綠葉衣行


【極為驚悚的法器,銀鎏金鏨花嘎巴拉碗瞭解一下】

在說宋理宗頭蓋骨之前,咱們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嘎巴拉碗,它是藏傳佛教中經常看到的一種“法器”,說其是碗,倒是也錯,因為它就是用來裝聖水或者裝酒的,但是它的材料確實極為駭人的,因為它是用人的頭蓋骨加金屬製造而成的,沒錯!!!你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它確確實實是用人的骷髏頭做的,所以它還有一個別稱,叫做“骷顱碗”。

(此為筆者親手拍攝的嘎巴拉碗文物,是藏於清宮避暑山莊的皇家御用品)

這種法器的功用是,在藏傳佛教的那些法師們在給自己弟子灌頂的時候使用,所謂的灌頂,就是一種儀式,用帶有強烈儀式感的所謂法器中的水來澆灌受灌者弟子的頭部,讓他得到咒力的加持和佛法的護佑,這種儀式猶如世間之授權,收到灌頂後的弟子們則可以榮登更高階的層次,能參悟到更高的佛法。並可以驅散灌頂者的知障及煩惱障,是一種必備的修為。

下面咱們回到正題,講講為什麼宋理宗的頭蓋骨為什麼被做成了酒杯?

其實原因很簡單,宋理宗的頭骨就是被做成了這種叫做“嘎巴拉碗”的法器了,因為宋理宗的陵寢是在元代的時候被一位惡僧盜挖,他叫做楊璉真迦,他修行的就是藏傳佛教,在當他挖到宋理宗陵寢之時,被宋理宗碩大的頭骨所震撼,他立馬覺得這是一件做成骷顱碗的好材料,所以,他命人把宋理宗頭顱割下帶走,秘密的做成了這件法器,後來,在朱元璋消滅元朝後,命人輾轉找到了宋理宗的頭骨,下葬在金陵(南京)的聚寶山。歷經多年,宋理宗終於入土為安了。


老豬的碎碎念


宋理宗(1205年出生,1264年逝世於臨安),原名趙與莒,1222年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時間是從1224年到1264年。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寧宗養子。寧宗病死後,宰相史彌遠擁立其為帝,年號寶慶。理宗即位後,有史彌遠專政,他只沉湎於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彌遠亡,理宗親政。1234年與蒙古軍聯合滅金。理宗崇尚理學,任用奸臣。1259年,蒙古軍攻打鄂州,奸相賈似道稱臣納貢,劃長江為界國家敗亡之勢已成。1264年10月,理宗病死於臨安,在位40年,終年60歲,葬於永穆陵。

他死後不過十五年,其陵墓,包括南宋其他幾位帝王和后妃的陵墓,被一個叫楊璉真珈的僧人盜發,理宗的屍體因為入殮時被水銀浸泡,所以還未腐爛,盜墓者便將其屍體從陵墓中脫出,倒懸於陵前樹林中以瀝取水銀。隨後將理宗頭顱割下,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統治者,其軀幹則被焚燬。這是宋理宗生前萬萬沒有料到的。理宗的頭顱直到朱元璋攻佔大都後,才在元大都的皇宮中被找到,朱元璋命人將理宗顱骨重新安葬於宋陵遺址,並對被毀壞的陵墓進行了修復。

下圖為宋理宗之頭



大中至正之蘿蔔


1368年8月,明朝大將徐達攻陷元大都,元順帝不戰而逃,北京城被完整的保存下來。明軍在元朝皇室寶庫中找到了一個“嘎巴拉碗”,嘎巴拉碗是西藏佛教密宗中用人頭骨製作的飲器。元朝皇宮中保存的這一“嘎巴拉碗”來頭非常大,它是用南宋宋理宗的頭蓋骨製成的。(宋理宗像)

楊璉真迦為何要盜南宋帝陵?

1278年,南宋幾乎所有版圖都在元朝的控制之下。1277年,元朝任命楊璉真迦(西夏人)為江南釋教都總統,江南的佛教都歸他管理。

楊璉真迦在得到元朝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公然盜掘南宋的帝陵和後陵,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為了南宋帝陵中的金銀財寶

;第二是為在南宋皇宮裡面建設“白塔”,白塔是用人的骨頭,摻雜馬牛羊的骨頭堆積而成,美其名曰“鎮本”,其中人的好多骨頭都是帝陵和後陵中挖掘出來的。在南宋皇宮中建白骨塔就是要在思想意識上徹底打壓南宋漢人的反抗。(嘎巴拉碗,佛教飲器,大都由佛教高僧的頭骨製成)

宋理宗趙昀病逝於1264年11月16日,年齡60歲,在位40年。臨安被元軍攻破的時間是1276年的正月,此時宋理宗已經安葬在浙江紹興的永穆陵已經十幾年了。宋理宗在位時間長,陪葬肯定多,楊璉真迦率領和尚和部眾明目張膽來挖掘宋理宗的永穆陵,當時有守陵使在看守帝陵,根本也阻擋不了官方的這種公開盜掘。(八思巴和忽必烈會面圖)

據記載,宋理宗的永穆陵被打開時宋理宗仍然栩栩如生,他的屍體使用水銀進行了防腐的。楊璉真迦等人不但盜掘陵寢的珠寶,還把宋理宗的屍體倒掛在樹上三天,下面放置了器皿,用來收集在宋理宗屍體裡面的水銀。

楊璉真迦是元朝帝師八思巴大師(全國佛教總管)的徒弟,屬於藏傳佛教。他最後居然看上了宋理宗的頭骨,用它做成藏傳佛教的佛教飲器——嘎巴拉碗

,並敬獻給元世祖忽必烈,最終被收集到元朝皇宮的寶庫之中。(疑似楊璉真迦的佛像)

《元史.世祖本紀》(忽必烈的本紀)中記載了楊璉真迦的盜墓的具體數量:

凡發冢一百又一所,戕人命四。

楊璉真迦共盜掘了101所南宋的帝陵、後陵、陪葬陵,殺死了四個看墓人。記錄在冊的寶物有:

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鏽管、交加白齒梳、香骨案、伏虎枕、穿雲琴、金貓睛、魚影瓊扇柄等。

盜掘宋理宗以及其他南宋的帝陵,這是有目的的政治行動,目的就是打壓南宋漢人的反抗。


穿越再現彼岸


這件事的起因,要從惡僧楊璉真迦說起,至正二十二年(1285年),元廷任命楊璉真迦為“江南釋教都總統”,掌管江南地區佛教事務。為了斷了漢族老百姓對趙宋的念想,楊璉真迦開始大肆破壞南宋皇陵。

當大家掘開永穆陵後,發現宋理宗的屍體保存完好,原來屍體泡在了水銀裡。當時水銀很是珍貴,為了獲取水銀,楊璉真迦竟然命人將宋理宗屍體倒掛在墓旁的一根樹枝上。宋理宗本來想死後不腐,卻遭到如此待遇,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水銀瀝乾後,楊璉真迦發現宋理宗的頭顱大如鬥,隨即割下。得知宋理宗頭顱後,楊璉真迦竟然將其製作成了一件酒器,並在上面鑲嵌了金銀,長期帶在身邊,行為令人髮指。

攜帶皇帝的頭骨,並沒有給楊璉真迦帶來了好運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五月,楊璉真迦因“桑哥案”受到牽連,最終被處死。楊璉真迦被處死後,元廷在抄家時,就發現了宋理宗的頭骨。

此後多年,這件頭骨酒器一直在元廷權貴階層手中流傳,每逢重大宴會,擁有者都會拿出來炫耀一番。於是,當元朝滅亡時,就有了朱元璋命人尋找宋理宗頭顱的故事,“宋南渡諸君無犬失德,與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並取之,何乃復縱奸人肆酷如是耶?”

對於朱元璋來說元廷的腐敗黑暗讓他恨之入骨,宋理宗頭骨能安葬,離不開朱元璋,這也算是大仇得報了。

大宋九五至尊的皇帝的頭顱作了“溺器”,其子民聽了當然無不髮指,引起人神共憤,泣血悲天。清代文人王居瓊曾作一首《穆陵行》,描繪了當時的悲情慘狀。其詩曰:

六陵草沒迷東北,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龍斷首作飲器,風雨空山魂夜啼。

當時直恐金棺離,鑿石通泉下深錮。

一聲白雁渡江來,寶氣競遂奴僧去。

金屋猶思宮女侍,玉衣無復祠官護。

可憐持比月氏王,寧飼鳥鳶及狐兔。

百年枯骨卻南返,雨花臺下開幽宮。

流螢夜飛石虎殿,江頭白塔今不見。

人間萬事安可知,杜宇聲中淚如霰。





綢舞


宋理宗趙昀是南宋時期的皇帝,趙昀本來只是宋寧宗趙擴的選房堂侄,宋寧宗駕崩後,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為帝,是為宋理宗。當時趙昀雖然貴為皇帝,但在開始的時候,他的皇權卻長期受到史彌遠的壓制,所以那時趙昀也不得過多的過問政事。

直到史彌遠去世後,趙昀才得以理政。在他理政開始的時候還好,他那時是想有一番作為,想做一箇中興之君,故而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施政,比如罷免史黨、親任臺諫、整頓吏治等。然而到了後期,宋理宗卻又開始貪圖享樂,從而導致朝政大權也慢慢得到落入權臣奸人之手。

因為宋理宗過貪圖享樂的生活,朝廷中出現了很多奸臣,而他們之間又結黨營私,亂政之餘又排除異己、打壓忠良,因此當時大宋朝廷也非常混亂。

後來宋理宗因病去世,當時宋理宗趙昀六十歲,他在位了四十年。被葬於永穆陵。那為什麼後來宋理宗又被人挖出來受辱呢?

宋理宗被人挖出來受辱,這件事是和一個僧人有關,曾經貴為皇帝的宋理宗趙昀生前怎麼也不會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因為宋朝滅亡後,在元朝時,有一個藏傳佛教的僧人盜了南宋的皇陵。

宋理宗趙昀當初去世時,因為入殮時在水銀中浸泡過,所以當這僧人盜南宋的皇陵時,宋理宗趙昀雖然去世多年,但身體還並未腐爛。所以就把宋理宗趙昀從陵墓中帶了出來。不僅如此,盜墓的人還把宋理宗的頭砍了下來,送到了當時元朝大都,而宋理宗的身體卻被燒燬。

就這樣宋理宗雖然去世多年,卻還是被人挖了出來受辱。而他的頭顱則送到了元朝大都,直到後來朱元璋攻下元朝大都後,才找到了宋理宗的頭顱,後來朱元璋就以帝王之禮把他葬於應天府,再到後來宋理宗趙昀才又被葬回原來的地方。


中孚鑑


不是“臨安城破以後”,是“南宋滅亡之後”。

臨安並沒有抵抗,是由謝太后帶著小皇帝出城代表南宋投降的。這一年是1276年,南宋就已經滅亡了。當然,還有人說後來福建廣東建立的小朝廷,因為它有先帝的兒子做皇帝,也可以算南宋的正統。但是其實它只是局部的抵抗,類似於南明政權。它的存在,不等於南宋沒有滅亡。

你說的這件事發生在1278年,盜取南宋皇陵的是一個党項族的番僧,他叫楊璉真迦,是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師的弟子。至元十四年(1277年),任元朝江南釋教都總統 ,掌江南佛教事務。

1278年,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楊璉真迦盜撅了南宋諸皇帝、皇后陵寢、公侯卿相墳墓,“凡發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元史·世祖本紀》),把盜來的陪葬品用作為修建寺廟的資金。

據史料記載,他們得到“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鏽管”、“交加白齒梳”、“香骨案”、“伏虎枕”、“穿雲琴”、“金貓睛”、“魚影瓊扇柄”等諸多珍寶。而帝王屍骨卻拋棄在草莽之間。

七天之後,楊璉真伽復取理宗頭顱,截為飲器。

當時有紹興人唐珏,聞之悲痛不已。當下典當家產,請來丁壯,帶上山野取來的假骨,分頭趁月色潛入陵山。自永思陵以下,隨號將諸帝遺骸分別收藏起來,埋在寶山之陰天章寺前,種上冬青樹,以為標誌。第二天凌晨,唐珏出百金,酬謝眾人。

楊璉真伽又下令裹取諸帝骨骸,部眾只得雜以牛馬枯骨拾來,在臨安故宮中“築一高十三丈的白塔壓之,名曰鎮本”。

1291年,宰相桑哥案發,忽必烈也將楊璉真伽撤職查辦,當眾大卸八塊。理宗頭骨歸於宣政院,用於賞賜帝師。就這樣頭骨在番僧手上流傳幾十年。

後來朱元璋得知此事,萬分感慨。他覺得南宋皇帝沒有什麼大的失德,和元朝也無世仇,怎麼也想不明白元朝為什麼如此暴虐。他著手下在番僧汝納手裡奪回了頭骨,葬於南京。

當然,在藏傳佛教經常有用人頭骨製作法器的先例,他們用的很多都是高僧大德或者貴族的頭骨。天葬以後,他們把唯一剩下了的頭骨製作法器,是對死者的崇拜的意思。

當時的中國人對西藏風俗習慣很不瞭解,一聽說頭骨做器,就想到當年匈奴把大月氏王的頭骨做酒杯的故事,所以以訛傳訛說是酒器。其實喇嘛不喝酒,生活中沒有酒器。

附圖是浙江杭州靈隱寺楊璉真伽像。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小編之前發表過類似的文章,拿來借用下不算抄襲吧。中國古代改朝換代之際,對前代帝王陵寢大多采取保護政策。史書上對盜挖帝王陵寢的記錄雖說層出不窮,亦多屬個人所為。




然而就在宋朝滅亡不久,在元政權的鼎力支持之下,便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盜挖皇陵事件。策劃這次盜墓是番僧楊璉真迦,一個被蒙古征服的西夏人,他是八思巴的弟子,因而得以雞犬升天,受到忽必烈的信任。出任江南釋教都總統 ,掌江南佛教事務。最先被盜的宋陵是魏王趙愷的墳墓,之後寧宗及皇后楊氏、理宗、度宗、徽宗、欽宗、高宗、孝宗、光宗及孟氏、韋氏、吳氏、謝氏四位皇后的陵寢無一倖免。幾乎把南宋皇陵挖了個遍。



這之中最慘的應屬理宗,據記載墓室被打開時,理宗的屍身完好如生,原因腹內注有大量水銀,這些強盜將理宗拖出墓穴,倒懸在樹上,以瀝取水銀。最後將理宗頭骨製成酒具,稱為“骷髏碗”,送往大都給忽必烈把玩。如此大規模堂而皇之的毀滅性盜挖如果沒有元人的支持,單憑妖僧楊璉真迦一己之力是很難實現。

忽必烈本意借破壞宋陵之機,斷絕百姓對趙宋的留戀與懷念,沒想到反而適得其反。元末群雄四起,明太祖朱元璋起事時曾借“宋陵事件”鼓動百姓反元,這是當初蒙古統治者萬萬沒有料想到的。


五經博士


楊璉真伽覺得宋理宗的陵墓裡面會有非常多的金銀珠寶。所以為了搶劫這些金銀珠寶才會宋理宗挖掘出來。但是楊璉真伽這個人卻非常的殘忍變態。他不光洗劫了宋理宗的財寶,並且對於宋理宗腐爛的屍體也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而且他認為宋理宗的屍體裡面藏有著非常多的寶貝。然而在清理完宋理宗的身體以後並沒有發現任何寶貝,所以感覺到非常的氣憤,才會把宋理宗的頭顱給割下來。甚至在割下宋理宗送禮中的頭顱以後,他認為宋理宗的頭顱特別適合做佛教的法器,並且他還將宋理宗的頭顱獻給了忽必烈的帝師八思巴。可以說這個人是非常殘忍而且變態的。因為對待一個君主都如此不尊重,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宋朝的國力其實已經非常的衰弱,才會被其他的外族如此欺負。因為一旦宋朝的國力強盛的話,像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會出現。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宋朝非常的重文輕武,也導致宋朝的軍事力量遠遠不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土。而且當時軍隊的地位在宋朝是非常低的,遠遠不如文官的實力強大。有很多文官都主張和其他國家和談,但是也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這也嚴重的消耗了宋朝的國力以及財力。並且通過這種方式來壯大對手,是一種非常愚蠢的選擇。當然我們也看到宋朝最後被外族擊垮。這也是由於長期所實行的政策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不發展軍事力量的話,將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


檸檬愛運動


宋朝滅亡後,宋理宗的頭蓋骨被人從陵寢裡挖了出來,並製作成令人感到驚悚膽寒的佛教法器,是為“嘎巴拉碗”。


盜取宋朝帝陵的妖僧:楊璉真珈

宋朝滅亡後,其歷代帝王的陵寢也跟著遭了殃。

在元世祖統治時期,有一位名叫楊璉真珈的薩迦派僧侶,深受皇帝忽必烈的寵幸,此人亦是國師八思巴的徒弟。

楊璉真珈這個妖僧,卻讓宋朝皇帝死後都不得安寧。

原來,楊璉真珈曾受忽必烈的派遣,到江南擔任釋教總攝。

在他任職總攝的期間,楊璉真珈竟然私自盜掘了南宋王朝的六位皇帝的陵寢,宋理宗陵就在其中。

在盜掘的過程中,盜墓賊楊璉真珈發現宋理宗的屍身保存完好,便決定取下他的頭蓋骨,製作成了嘎巴拉碗,獻給帝師八思巴。


何為“嘎巴拉碗”?

這張照片就是一件清代的嘎巴拉碗。

所謂的嘎巴拉碗,其實就是一種藏傳佛教的法器。一件嘎巴拉碗的製作,需要用人的頭蓋骨作為材料,在骨頭上鑲嵌各種黃金、水晶。

這種行為顯然帶有某種詛咒的意味。例如,在清乾隆年間,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就把小和卓霍集佔的頭蓋骨做成了嘎巴拉碗。乾隆通過這種行為,詛咒給清朝帶來麻煩的霍集佔。

元朝滅亡後,宋理宗的嘎巴拉碗又流入到明朝皇帝的手中。

當時,明太祖朱元璋面對著宋理宗的嘎巴拉碗,感到元朝對待前朝皇帝的操作實在是太過殘忍了,便下旨將宋理宗的頭蓋骨送回帝陵重葬。

宋理宗死後不得安寧,這件事在歷史上可以說是奇聞了。


HuiNanHistory


理宗在位時,襄陽之戰宋軍打敗了蒙古軍,蒙古大汗蒙哥也被打死了。大汗沒了,群龍無首,所以內部又開始爭權奪利起來,所以蒙古這場敗仗,推遲了滅宋的進程。所以蒙古人肯定會特別痛恨宋理宗。元朝皇帝拿理宗皇帝的頭蓋骨當夜壺,也是對南宋的羞辱,摧毀南宋的反抗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