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物流“接管”武漢紅會物資倉庫

武漢紅十字會捐贈物資分配問題受到外界廣泛關注。鳳凰衛視記者2月2日探訪捐贈物資倉庫。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倉庫現場由專業物流企業接管,已有明確和規範的收發貨物流程。而現場負責人則稱,緊急的醫療物資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從到貨到分配的過程。

報道稱,記者探訪位於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的捐贈物資倉庫,倉庫24小時運轉,現場不斷有貨車抵達卸貨。目前,這些捐贈物資的入庫、倉儲分類和信息錄入等工作,已經交由一家專業的醫療物資公司來負責

負責人表示說,緊急的醫療物資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從到貨到分配的過程:“昨天來看我們整個入庫量是非常大的,我們到貨時間從12:00到晚上12:00,我們到貨量達到10280件貨。昨天晚上到的口罩,今天早上9:00的庫存表生成之後,發給衛健委用的分配訂單就馬上來了。我在中午12:00前已經分揀完成,之後,馬上交給我們的配送方。”

倉庫現場指揮部負責人表示,緊急物資也會安排在抵達武漢後直接分發,不一定要到倉庫再分發。“大批量、急用的物資,我們現在在機場,只要下了飛機就找一個地方,再進行分配。”

而接管倉庫管理的企業負責人則介紹了分發流程:捐贈物資到貨後,工作人員首先詢問是否有隨貨清單,如果有就根據清單進行數量、規格、品名、批號等信息進行分類登記,打印入庫上架單;入庫員將物資上架並登記物品位置,提交賬務組記賬。如果沒有隨貨清單,則需要人工對物資按產品信息分揀堆碼,然後人工抄錄、品名、規格等信息再上架登記。

負責人呼籲,希望捐贈方列明清單,這樣可以大幅減少人工分揀的時間。“這樣的話能夠讓我們很快速的識別它的捐贈方以及它的商品信息。這樣我們組織的運力,組織我們的裝卸能力,和我們的入庫能力都會非常快的匹配它。當然還有很多社會個人的愛心捐贈。希望在我們的捐贈包裹上面也註明包裹裡面的產品是什麼,這樣的話能夠方便我們快速進行分揀。”

據介紹,物資上架之後,通過信息化系統入賬,導出庫存表,交由指揮部,由衛健委按照各醫院需求分配,衛健委列出清單交回給倉庫,按清單安排配送。其中在登記物資信息的流程中,會識別是否為緊急物資,藥品和醫療器械會由市場監管局進行質量驗收,不合格的暫不分發,合格的則分為醫用和非醫用兩類。

對於定向捐贈物資,倉庫方表示,物品到期後會安排統一配送,但受贈方也可以憑醫院出具的取貨聯繫函和捐贈者的捐贈函到倉庫直接領取。

記者問到,如果貨沒有到齊,是否也能領取?對此,負責人回答:“他捐贈一箱方便麵,也是定向捐贈的,但是我們還是把它放到定向捐贈區。”

“我們一旦登記到這之後,會馬上的發給指揮部,會根據我們的定向捐贈和對口的醫院聯繫之後,看是他來自提,還是我們配送給。”負責人說道。

記者詢問:“如果他來自取,他找到(物品後),說‘我已經有’,比如說‘人家給了我40件,我已經有10件了,我能不能提走?’”

對此,負責人回說道:“如果你要提這10件走,我們也會給你做好相應的出庫流程登記,給你辦理出庫,你提了10件什麼產品,我給你登記好。(也就是說還是可以拿走的。)”

湖北省紅十字會此前表示“心力交瘁”

在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對武漢的救助牽動全國人心,而當地紅十字會在扮演公益救助的牽頭人角色方面備受爭議。

1月30日,湖北省紅十字會官網公佈的第一批捐贈物資使用情況所暴露出的問題,將其推上了輿論焦點。根據湖北紅十字會給出的明細,物資急缺的武漢協和醫院只分到3000個口罩(型號不明),而1.8萬個“不適用於一線醫護人員”的KN95口罩流向了被外界稱為“莆田系醫院”的武漢仁愛醫院。

1月26日,民政部指定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省慈善總會、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武漢市慈善總會、武漢市紅十字會5家牽頭,接收慈善組織為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

雖然全國甚至全球各地愛心款物蜂擁至武漢,但一線醫護人員的醫護物資仍然不斷“告急”,此間還屢屢爆出救援物資援助通道發生阻滯等問題。

湖北省紅十字會就此回應《中國慈善家》稱,在這種重大的突發性公共衛生疫情面前,在這種情況下到底是怎麼作為、怎麼樣去配合政府作為?一直有變化,我們也不太清楚。有時候我們跟不上政府信息的一些發佈和傳播,可能也有一個調整的過程,包括社會輿論,有一些是是非非的東西,一些愛心人士也覺得很迷茫。作為我們來講已經是心力交瘁,但是在這個位置上你還得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