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最可貴,且行且珍惜

人世間,最難忘的就是親情。親人之間沒有過不去的坎,會吵,會鬧,但是終歸不會有怨恨。這就是親情。

親情最可貴,且行且珍惜

打算用幾天來寫一個真實的感人故事,不知道寫的怎麼樣,感不感人,但是先把故事給敘述下來,能讓這個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就行。

外號,光頭,河南周口人。在家裡,是老二,上邊有一個哥哥。其實越是貧窮的地方,對孩子的教育越落後,貧窮家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嬌慣。

貧窮,是說明父母一輩沒有太好的發展空間,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一般這樣的家庭也沒有受到過更好的教育,而沒有好的教育,就會影響人的視野,影響人的思維。

光頭,老家比較貧窮,從小受到了父母的溺愛,長大曾經在部隊服役兩年,退伍後,也沒有好的工作,依然每天賴在家裡,無所事事還不學好,每天跟一些朋友瞎混。

因為自己的吊兒郎當的行為,哥哥對他一頓臭罵,結果也沒有什麼轉變,後來,父親實在沒有辦法,一頓胖揍,真是恨鐵不成鋼啊。

親情最可貴,且行且珍惜

孩子的不孝或者不作為,其實大多因為母親的溺愛,父親干涉孩子行為的時候,母親總在一邊護著,結果錯過了糾正錯誤行為的年齡,年齡大了,再想去改變就更難了。

一頓胖揍,沒有改變光頭的錯誤行徑,卻迎來跟父親的爭吵,後來,拋下一句話,“混不好,不在回來”,然後就從此浪跡天涯,銷聲匿跡。

這一去,十五年沒有跟家人有任何的聯繫,多年的杳無音信讓家人頗為擔心,不為別的,最起碼親情還在啊,誰家的孩子沒有過錯,誰家的孩子沒有被揍過呢,迎來這樣的一個結局是家人沒有想到的。

特別是光頭的父親,更是自責,多年沒有孩子的消息,讓老人家甚是愧疚,當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聯繫方式不太發達,一個人走了,天下之大,又去上哪裡去找呢。

親情最可貴,且行且珍惜

從光頭走半年後,家人感覺事情可能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孩子賭氣,或許真的是遠走他鄉了。父親,除了農忙季節,每天早上4點準時到村子東頭的橋頭上坐著等待,一個人坐著,香菸不能彌補思念,更不能填補內心的遺憾和愧疚。

這個時候的光頭其實日子過的也頗為不好,他身上並沒有多少錢,聽說去南方可以掙錢,然後就隻身來到廣東。硬座火車雖然辛苦,但是自己年輕,在加上有滿身的熱情,也沒有感覺到特別疲憊。

出站口好找,但是自己以後的路又該怎麼走呢。廣東雖大,到底哪裡才是自己的容身之處呢。

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從來沒有隻身來過一個陌生的地方,關鍵還是語言不通,自己的普通話也說的相當蹩腳,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在家千般好,出門世事難。真正走出去才會明白成年人的辛酸,不是所有人都會像親人那麼掏心窩子對你,你應該學會去面對生活,甚至是生存。

大話已經說了,混不好不回家,但是現在如何去混好暫且不提,活著都是問題。

為了省錢,在車站候車室待了幾天,雖然苦點,最起碼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經過幾天的轉悠突然有一天,碰到了一個老鄉,他鄉遇故知,其實也就是彼此能說上話的人,頗為欣慰。

帶著期望和憂鬱,隨著老鄉,坐上了去往東莞的長途客車。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