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養蜂業後繼有人嗎?

純正農家蜂蜜


目前中過養蜂業的情況

從目前中國養蜂的情況來說,養蜂並不是問題,很多朋友通過學習和不斷的嘗試都能養好蜜蜂,而問題最大的是銷售,因為蜂蜜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根本分不清蜂蜜的好壞,更是無法確定蜂蜜的質量,而養蜂人也沒有辦法證實自己的蜂蜜好壞,導致了想要買蜂蜜的人困難,想要銷售蜂蜜的人也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從幾個明顯的情況來看出養蜂是不是有前途。

第一:從消費者的行為來看

現在很多消費者一提到蜂蜜,首先反應就是是真的還是假的,其實這是養蜂業的一個悲哀,說明蜂蜜已經混亂到了真假難辨的地步,消費者並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從這一點來說,也充分的說明了光是蜂蜜這個缺口就隱藏這巨大商機。加入某位能人能夠讓消費者一看蜂蜜毫無疑問的就知道是真蜂蜜,很顯然,這就是商機。

第二:農村蜂蜜搶手

農村銷售蜂蜜困難,但是銷售也簡單,有的農村蜂蜜沒有被人發現,最後銷售不出去,但是根據蜂部落養蜂的情況來看,我們當地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城裡人到農村購買蜂蜜,而且價格比市場價高出了很多倍,通常還是突然襲擊,來到蜂場就直接讓割蜜,連搖蜜都省了,直接從蜂箱提出來,談好價格後連同巢脾一同買走,價格往往比當地零售價高,比如蜂部落的蜂場在去年的時候就有從六盤水過來買蜂蜜的朋友,當時我們當地銷售價格是150元一斤,但是來的人直接200一斤,馬上從蜂箱提出來就拿走,其實算下來價格是相當高的,因為蜂蠟也按照200一斤算了,但是如果這個價格放到網絡上,首先是被質疑真假,其次是這個價格網絡上根本賣不出去。而這也證明了有大量的消費者是沒有覺得蜂蜜貴的,而是擔心買到假的。

第三:其它蜂產品銷售仍然良好

其實我們很多朋友一提到蜂產品就只把蜂產品停留在蜂蜜上,但是蜂產品除了蜂蜜之外還有蜂王漿、蜂膠、蜂蠟、蜂毒、花粉等等,相對來說這些蜂產品的銷售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尤其是蜂王漿,全球幾乎都是我國生產,這個需求量並不比蜂蜜差,而且難以造假,所以整個的蜂產品市場仍然是火熱的。

未來的養蜂業

第一:國家不會放棄

從上面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的養蜂業是遇到了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會一直延續下去,首先是養蜂業在我國佔據了一個相當大的成分,全球的蜂產品我國是最多的,優質的蜂產品完全可以走出國際市場,所以國家不會放棄養蜂市場,只會更加規範。

第二:新型的養蜂人會更規範

我們說只要是有利存在的產品,必然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現在養蜂業的問題已經凸顯,養蜂人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而作為新一代的養蜂人,他們更清楚養蜂業上的這些問題,隨著養蜂人的素質提高和網絡科技的發展,在市場需求如此強烈的情況下,中國養蜂業並不會後繼無人,而是出現更多優秀的養蜂人,讓蜂產品更加規範,更加透明化,重拾消費者的信任。


蜂部落


中國養蜂業後繼有人嗎?問的好,別看網上頭條,抖音等眾多視頻中很多青年男女站在蜂箱邊拍視頻和介紹蜂蜜,割蜜等,內行一看就知不是什麼真正的養蜂人,都是大多為炒作實為買蜂蜜作宣傳,當然通過媒體和網絡來把自己家的好蜜買出去是一種銷售方式,值的推薦,可也有想當部分無良和造假者也利用同樣方式在推銷其水蜜和假蜜,他們是為是為掙錢來拿養蜂做晃子,真正把養蜂當職業的小青年少只又少,養蜂技術非一朝一昔能掌握很好的,要有一定的時間和吃苦的精神,養蜂是一種磨練,養蜂同樣也是修身養性,年青人真的很少有這樣的耐性和吃苦的,可能我片面的想法有點過,但只有真正的養蜂人才能體會,所以我認為今後中國養蜂后繼問題存在擔憂是有可能的。


蜂之友


中國的養蜂業後繼有人嗎?

我們國家的養蜂歷史悠久,有官方記載的蜂蜜養殖,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近年來,我們國家的蜂群數量和蜂產品產量一直穩居世界首位,是名符其實的世界養蜂大國。但我們的養蜂標準化,規模生產水平不高,專業化程度很低,與世界養蜂業發達國家尚有較大的差距。

中國養蜂業現狀:

1、傳統觀念深厚。廣大山區的散戶,絕大多數都是蜂農在山上收集的野蜂,並遵循老一輩自生自滅的養殖傳統,將蜂箱置於房前屋後,由小蜜蜂自己採蜜,取蜜季節毀巢取蜜,平時基本上沒有任何有效的管理措施。\r

2、產量低效益差。由於長期的粗放式管理,並且缺少養蜂技術,一般的養殖戶蜂蜜年產量很低,同時也不注意科學分蜂,管理不到位,導致蜜蜂整群逃跑,無形中增加了養殖戶的損失。

3、蜂蜜市場混亂。近年來,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蜂蜜消費不斷增加,但是蜂蜜假貨氾濫,假冒偽劣的蜂產品對優質蜂產品的衝擊很大,養蜂人的利益遭受嚴重侵害。

4、蜜蜂授粉意識不強。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對蜜蜂授粉、生物種群保護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宣傳力度不夠,專業性授粉蜂群數量較少,養蜂業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普及率不高。

5、老齡化嚴重。就拿廣大山區比較,養蜂從業者老齡化嚴重,年輕人不願涉足。現有養蜂人員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由於長年堅守深山養蜂,條件艱苦,並且枯燥無味,年輕人不願意涉足,甚至出現斷代。

6、市場體系不完善。一是缺少銷售渠道,多為自產自銷,價格也低。二是品牌培育和推介滯後,導致蜂蜜附加值低,優質不優價。三是一些低質、不合格蜂產品衝擊市場,影響了優質蜂產品銷售,造成產品價格亂象。

針對以上的問題,依據我們這邊的養蜂現狀,子風提出了以下幾點,僅供大家參考:

1、優化產業結構。子風認為,在廣大農村,通過優化產業佈局,推行蜂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提高蜂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努力培育和創建高質量的原產地蜜源標準化示範區和養殖基地。

2、統一標準。子風認為,為了更好更快的發展養蜂業,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一定要統一中蜂品種,確保蜂種品質化、優質化;統一培訓,讓蜂農掌握中蜂養殖技術;統一採購物資,保證蜂產品生產的標準化、程序化;統一銷售產品,避免惡意起價,增加蜂農收入;統一管理,確保蜂產品綠色、環保、安全。

3、打造區域品牌。子風認為,只有打造區域蜂蜜品牌,才能提高蜂產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蜂農的養殖效益和養殖積極性。同時,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進蜂蜜的國家地理標識認證,加快中華蜂保護區建設,規範蜂產品市場監管,建立長效的市場監管機制。

4、增加蜂農收益。子風認為,只有提了高養蜂技術人員和養蜂農戶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其飼養、生產、加工、銷售的技術水平,引導蜂農科學養蜂,才能出現高產、高品質的蜂蜜,才能增加蜂農收益,蜂農才能養蜂致富。

5、培養青年人才。子風認為,只有培養更多的、優秀的創業青年,在加強養蜂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強化養蜂業標準和生產技術培訓,積極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養蜂后備人才,鼓勵發展蜂產品銷售經紀人和青年創業電商人員,才能促進養蜂業的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以上五點,是子風根據本地區的發展情況,並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提出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秦子風


說到養蜂是否後繼有人問題,真的值得讓人深思,現在視頻中的確可以看到許多的年輕人,站在蜂箱邊指划著說著,看起來真的像一個養蜂人一般,我膽敢問一句那些站在蜂箱邊的帥哥美女們,你說你養蜜蜂,請問你們轉場搬過蜜蜂嗎?請問轉場跟著貨車一起到新的地方下車搬過蜜蜂,擺好蜜蜂嗎。請問你們在擺好蜜蜂后,一箱箱查看過嗎?這些都是很繁重很累的活,如果你們沒有做過,就不能算是個養蜂人。當然,養蜂還是會有後繼有人的。


蜜蜂小哥


城市化從實質意義上說,是人的規模化飼養,規模化飼養從根本上摧毀了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就象規模化飼養的大多數動物一樣,即使放歸自然,也無法生存了。因此,不僅僅是養蜂業,只要是離開城市這個"母體"的行業,都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隨著七零後之前的這些人的老去,這些行業要麼凋敝,要麼升級成與城市化接軌的生產方式。


養中蜂栽蘋果的黑哥


一提到養蜂業以後會不會有年輕人繼承,我就擔心中國的養蜂業以後還能走多遠。看起來現在中國的養蜂業,紅紅火火,到外都能見到年輕人賣蜂蜜的廣告,打著養蜂人,創業賣蜂蜜,在頭條我正面接住,不低五十人都是假養蜂人,並發表不真實,不懂養蜂枝術,寫的根本離養蜂十萬八千里的養蜂文章,特別是打著養蜂人名子發表辨別真假蜂蜜文章,公開打壓真蜂蜜,宣傳假蜂蜜當真蜂蜜辨別方法。可以說非常熱鬧紅火,真正的養蜂好文章和真蜂蜜的辨別文章不多,只有養蜂內行人才能看得出。不是養蜂人一看現在我國的養蜂業已到了高潮,全是年輕人,很少有老養蜂人出面發表。完全是假蜂蜜造成的現象,一旦假蜂蜜走不通,可以說真正的年輕養蜂人少則又少。現在可以完全說國內的養蜂人都是中老年人,一旦這些人養不成了,老了,中國的養蜂業後繼有人真成大問題。如果現在的假蜂蜜賭住,可以完全說,中國每年自產的蜂蜜數量,遠遠不夠國人需求,因國人現在也注重營養長壽了,現在每年假蜂蜜銷售量嚇人,雖然養蜂人蜂蜜出售難,有存量,但絕大部分還是銷出去了,如果百分之八九十的假的有問題的賭住了,你說中國自產的蜂蜜有多大缺口。所以說有志創業年輕人,應該看到幾年後中國養蜂這個好商機,從現在堅持學養蜂硬枝術,將來會敢上中國養蜂業的真正紅火市場。


樂觀生活的周小妹


我養了二十多年了,去年才出了效果,九箱還只產四十幾斤蜜糖,技術還是不成熟,今年春繁搞死四箱蜂,現在發展到了二十箱蜂,但雨水天氣太多,到現在還沒產一兩蜜,要看秋季總樣,中華蜂難養了,盜蜂又嚴重要場地大喲。


智慧人生153773484


養蜂的人會越來越少,幾年以後就會吃進口蜜蜂,到時候蜂蜜定價就由外國人嘍!


鄉村牧蜂人


你說對了但是少數我是7O後我專業養蜂,因為我生在農村經濟條件差才豎持著生活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