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納粹瘋狂屠殺猶太人,為何軍中有15萬猶太人服役?

emptymalei


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還得從猶太人的歷史說起。 猶太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多災多難的民族之一,在歷史上他們曾經遭遇過四次大規模的屠殺。

沒有祖國的民族,只能四處流浪,沒有強大祖國的民族,在戰爭爆發時只能任人宰殺!

猶太民族的第一次劫難:是因為國家分裂,異族的屠殺和蹂躪。


公元前十世紀,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曾建立過一個統一的國家:希伯來王國。

可是,沒過多久,這個國家分裂為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兩百多年後,先後被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先後消滅。

後來,巴勒斯坦一地先後被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入侵,公元前一世紀,猶太教興起。

猶太教領導猶太人進行大規模的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

起義失敗之後,100多萬猶太人被屠戮。之後,猶太人開始四處逃亡到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

第二次劫難:十字軍東征

中世紀的歐洲,被"黑死病"籠罩,歐洲統治者造謠說黑死病是因為猶太人下毒引起的。


(十字軍東征)

並宣揚"耶穌是被一個叫猶大的猶太人出賣後才被逮捕″的謊言,煽動人們的宗教仇恨。

這一次十字軍東征使150萬的猶太人銳減到30萬。

有的被屠戮,有的逃亡到其他國家,又有一大批猶太人逃到德國。

第三次劫難:俄國的屠殺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一戰中打了敗仗的俄國統治者,煽動反猶排猶情緒,屠戮猶太人。

有130萬猶太人深受其害。歐洲的反猶情緒開始像瘟疫一樣擴散,猶太人又只得四處逃生。

第四次大屠殺:即二戰期間,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再次淪為難民,逃亡世界各地。


(二戰劫難)

經過前幾次的劫難,加上覆雜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的宗教紛爭。

反猶情緒在德國本身就由來已久,加上猶太人特別有錢,仇富是人們的共同心理。

所以,反猶情緒,很容易就被煽動起來。

但是,在希特勒瘋狂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仍有十多萬猶太混血人參軍。

猶太人參軍原因:艱難的求生之路!

二戰時,猶太人在德國已經生活了上百年,他們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國家,幾十萬猶太人已經和日爾曼人結婚生子。


這些混血猶太人認為自己是德國人,只要能幫忙納粹黨殺掉東歐猶太人,就能倖免於難。

所以,混血的猶太人迫不及待的跟純種猶太人劃清界限。

可是,他們的母親或父親還有許多親人就是猶太人!

為了參軍生存下去,他們宣稱自己的猶太母親是道德敗壞的娼女或猶太父親是畜生。

以此來表達自己堅定的反猶決心! 有的偽造出生證明,假裝成純種日耳曼人,在德國的空軍中服役。

這些混血猶太人,懷著恐懼與內疚,參與了屠殺或清理猶太人的行列,很多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親人消失在視線中,戰爭能讓人異變成冷酷、自私、和虛偽的人。

同樣,也能讓那些保留純良與正義的人像明珠一樣,發出溫暖的人性光茫!


一如《辛德勒名單》中,當別人躲避不及時,辛德勒懷著仁慈與憐憫的情懷,營救猶太人的生命。

上帝死了,他卻活成了上帝的樣子!

參軍的混血猶太人,向元首證明自己“為國效力”的忠誠與勇敢,以求得一線生機。

可是戰爭結束後,他們永遠揹負著恥辱與內疚的心理陰影!

戰爭,從來都不是老百姓的錯,但百姓卻是直接為戰爭付出慘痛代價的人!

戰爭,自古以來都無法消除! 猶太人經歷二戰後,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


從此,中東戰事不斷,再無安寧!

這裡,最初是耶和華上帝應許給猶太人的“流奶與蜜之地”,流的從來不是奶與蜜,而是血淚!

沒有國,就沒有家!強大的國家是小家的依靠。弱小與落後就要捱打,受欺辱。百年前血淋淋的教訓未敢忘卻。

為了不讓猶太曆史的悲劇重演,維護祖國的統一與繁榮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賣國求榮者與試圖分裂祖國的敗類,遠近都必誅!絕對容不得半點姑息!

參考文獻:《以色列史》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德軍屠殺猶太人,為什麼卻又選擇和猶太人共事?猶太人被德軍屠殺,為什麼還能安穩的待在德軍之中?看似存在理論缺陷,但這確實是實實在在存在於二戰德軍之中的一種,極其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為什麼會如此?其實德軍方面,乃至猶太人方面,他們本身也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偏差。

首先我們要明白何為猶太人?

這個被譽為世界上極其強大的猶太民族,實際上他們最早的祖先是閃米特人,同樣與阿拉伯人也有一定的淵源,根據宗教以及猶太律法來看,皈依猶太教的被稱之為猶太人,與此同時,猶太母親所生的孩子也是猶太人,這就涉及到了種族定義層面。

而根據當時德國納粹對於猶太人的定義,《紐倫堡法案》有如下規定:根據所要定義的對象,追溯其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如果有三個或者三個以上,都是猶太人,那麼就可以認定這個人是猶太人,這主要是根據血統來定義,當然直系血統,比如說母親或者是父親一方是猶太人,那也可以認定為猶太人,如果認定更為嚴格一點,即使混血也不例外,所以在這裡人為控制因素極多。

二戰期間德軍要屠殺的猶太人包括哪些?

其實從上面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知,只要是擁有三代以內的猶太血統,或者是當代信奉猶太教,遵從猶太教的各種宗教信仰,帶有猶太文化特徵,都可以被認定為猶太人,這些也是德軍要屠殺的主要對象,而且相比較而言,這些猶太種族特徵明顯的猶太人,受到的迫害程度也更為嚴重,本來對於猶太人的定義也就不是極其的絕對,都是選取一定的參考對象相對而言的,所以這其中的定義自然也有不合理之處,如果此前就在德軍中服役的猶太人,或者是那些猶太特徵極其不明顯的混血人群,還是很難區分界定的。

其實當時德軍的目的很明顯,並非是完全對猶太人趕盡殺絕,這只是藉助種族主義,來達到希特勒從猶太富商手中大肆斂財的目的,實際上趕盡殺絕並非本意,只要是能夠被德軍所利用控制的猶太人,德軍當然不可能輕易的屠殺,但是要想在德軍中服役,首先就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對自己的同胞,能否痛下毒手?很顯然就是選擇利己還是利他的過程,究竟是堅定不移的信奉猶太教,還是隨著大環境改變,讓自己的內心屈服。

加入德軍究竟是民族信仰的丟失,還是另有所圖呢?

實際上縱觀世界範圍內的戰爭,毫無疑問,當時希特勒發動的法西斯主義侵略戰爭,是毫無人性和道德淪喪的,但是面對強大的軍事壓力,能夠活下去或許是最正確的選擇,畢竟猶太民族存在的時間之長,已經讓他們基本上遍佈了世界範圍內的大部分角落,

當時德軍所大肆屠殺的,其實絕大部分還是德國境內居住的猶太人,總體來說,為了能夠讓整個民族繼續傳承,勢必要邁過心裡那道坎,與殺害自己同胞的德軍共事,與其就那樣不甘心的死去,還不如以另一種方式讓整個民族延續。


歷史紅塵


關於這個問題,希特勒表示:你們怕是對我的罪惡政策有誤解!

希特勒針對和屠殺猶太人,從始至終都是希特勒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理解這句話,就能明白為何納粹軍隊中,有15萬猶太人服役了。

事實上在二戰期間,大量猶太人不僅參加了德軍,還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很多優秀人才甚至晉升到元帥的職位,成為希特勒的左膀右臂,例如德國空軍元帥艾爾哈德·米爾希。

這就很奇怪了,一方面與猶太人並肩作戰,另一方面又對猶太人大開殺戒,希特勒和納粹黨是精神分裂嗎?靜夜史認為當然不是,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是因為納粹的所作所為,全部都指向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維持第三帝國的屹立不倒。

自1923年啤酒館暴動失敗,希特勒蹲了幾個月號子後,這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五壞青年就變了,變得博學多才,並寫出來那本綱領性質的《我的奮鬥》。

在這本自傳中,希特勒闡釋了“種族優劣論”,將日耳曼人外的所有種族歸結為劣等民族,包括自己的盟友意大利和日本,猶太人自然也在劫難逃。

作為歐洲歷史上的“異類”,失國2000多年的猶太人以猶太教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痕跡,這種排他性的宗教不僅使猶太教始終小眾,更讓猶太人為基督教的歐洲社會所不容。

但不被歐洲社會接納,也無法獲得土地的猶太人,卻通過大量的非農產業發家,特別是商業,這讓無根的猶太人反而成為社會上最富裕的人群。

而猶太人的逐利性也讓他們利慾薰心,寡廉鮮恥,這些都使得猶太人為歐洲各國所忌恨。在基督教中,出賣耶穌的猶大就是猶太人,這在歐洲人眼中成為猶太人的原罪,所以在歐洲,排猶主義自古盛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希特勒針對猶太人,不是慘無人道的反人類,而是貨真價實的替天行道,這種看起來對歐洲而言無公害的民族政策,成功避開了英法蘇等國的注意。

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規模屠殺,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納粹對猶太人的大規模屠殺,主要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尤其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

1932年上臺伊始,希特勒和納粹黨最需要的是啟動資金,將德國帶出經濟危機的泥潭。在這樣的情況下,腰纏萬貫的猶太人就成為納粹黨的目標,通過掠奪納稅人的財產,以及向容克大資本家借款,希特勒獲得了鉅額的啟動資金。

希特勒針對猶太人,除了覬覦他們的財產,就是通過驗證種族優秀論,將更多的德國人團結起來,綁上世界大戰的戰車。

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面臨著一個異常尷尬的問題,那就是此時的德國,加上奧地利的德意志人雖然有將近8000萬人口,但對於稱霸世界而言遠遠不夠,甚至橫掃歐洲都不行,且面積較小的國土註定了德國資源匱乏的最大缺陷。

這樣一個國家,而且是極端自負的國家,想要打遍天下無敵手,是根本不現實的。二戰期間的德國,兵力最高峰達到1100萬,這是德國能動員軍隊的極限。而同期的蘇聯美國都可以動員超過1000萬的軍隊,就連被打得元氣大傷的英國也能動員超過700萬軍隊,德國想要打敗以上三國,僅憑1100萬日耳曼軍隊是不可能實現的。

雖然二戰後德國閃擊波蘭、橫掃西歐並偷襲蘇聯,一路高歌猛進,消滅了法國這一歐洲第一陸軍強國,並在蘇德戰爭前期消滅超過300萬蘇軍精銳,但德軍的損失同樣驚人,希特勒不得不面臨資源和兵源捉襟見肘的問題。

所以,僕從國和敵對國的士兵就成為德國越來越倚仗的後備力量,希特勒無形中背離了自己的種族優越論。而事實上,這種背離早在1936年德日意結盟時就開始了,因為和日意兩國結盟,希特勒不得不給兩個盟國正當的“名分,所以日本也成了不倫不類的“黃種日耳曼人

在希特勒看來,為了維護第三帝國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將猶太人編入軍隊也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事實上,一戰期間就有大量的猶太人為德國而戰,因此二戰前的德國軍隊,很多都與猶太人有交集。再加上希特勒上臺之初為穩固政權,需要拉攏軍隊的支持,因此所謂的反猶主義只能將軍隊獨立出來。

作為希特勒野心的最重要支撐,軍隊不能因反猶主義而出現動盪,所以德國軍隊反而成為猶太人躲避迫害的避難所,因此二戰期間德國軍隊中有15萬猶太人毫不稀奇。

但德國迫害其他猶太人的行動仍在繼續,尤其是1943年德國開始戰爭總動員後,因形勢的急轉直下,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風潮愈演愈烈。除了戰敗洩憤的需要,六百萬猶太人被德國當成和石油鋼鐵一樣的戰爭資源,填進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罪惡深淵。

願這樣的戰爭悲劇不再重演。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導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政府屠殺猶太人的事情眾所周知,他們以血統來劃分種族的優劣,其中猶太人被列為屠殺名單中的首位,並在二戰過程中的屠殺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我們先來了解下15萬猶太人在德國軍中的服役情況?

自從在幾千年前猶太人被趕出了祖地,開始流落在世界各地,也因此逐漸被同化。所以在二戰的時候,有的猶太人真的要比德國人還要德國人。

其實在二戰之前,猶太人在德國的地位並不低。第一位出自猶太的將軍,則是要追溯到費雷德雷克大帝時期,這個時候才僅僅是1760年。

後來到了1812年,德意志最大的邦國普魯士,甚至在法律上承認了猶太軍人的地位。在後來的普法戰爭當中,更是超過了12萬的猶太軍人奔赴前線。

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猶太人聯合工會更是毫不猶豫的站起來呼籲猶太人:生死存亡的時候到了,祖國需要每一個國民去為他戰鬥。

等到二戰的時候,整個德國有超過55萬的猶太人,其中參軍的就超過15萬人。


下面來解釋下為何軍中有15萬猶太人服役?


一、德國高層的保護


在希特勒上臺之前,猶太人的地位在德國並不低,甚至還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與德國其他人種一樣的社會地位。在二戰爆發之前,就有超過50萬猶太人在軍隊服役,不少軍隊高官都是猶太人。

  

需要解釋的是,希特勒瘋狂屠殺猶太人其實主要是平民百姓。希特勒雖然厭惡猶太人,可卻以個人的名義釋放了許多猶太人,當時整個德國高層,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兩個要好的猶太人朋友。因此他們也成了猶太人的庇護所。更是有高官,本來就是猶太人


二、軍隊有一套自己獨立的系統

軍隊從某一方面講,相對於政府來說,是比較獨立的,因為軍隊有一套自己的系統,某些國家發生政治迫害時,軍隊可能是比較安全的地方,無論是軍隊的封閉,還是將士之間的團結。

特別是1934年德國總統興登堡死後,希特勒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幹了,他先將德國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大力擴軍備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這就意味著全國適齡男子必須服兵役,所以猶太人和日耳曼青年一樣懷揣著夢想,徵召入伍。

赫爾穆特·施密特,德裔猶太人,希特勒青年團成員,他因修改出生證明而供職於納粹軍中,二戰結束後從政,1974年任聯邦德國總理。



三、需要猶太人補充兵源


德納粹黨雖然支持屠殺猶太人,可是在戰爭中的損失非常巨大,只能補充那麼看不起的猶太人,畢竟多一個人就有一份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雖然在開始的時候處於優勢,可是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到了後期的時候,特別是德軍深陷蘇聯戰場中的時候,傷亡數量已經讓那個德國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而且除了蘇聯戰爭中的巨大消耗,在西方還要面對英法等國的反擊,在佔領區以有很多的反抗勢力此起彼伏,所以在這場戰爭中,德軍並不是表面上的不可戰勝。

為了補充軍事實力,只能招收那些從前看不起的猶太人,用來補充消耗。


四、軍隊中服役的猶太人不是純正的猶太人

根據對德軍中服役的這些猶太士兵的調查,我們發現了其實很多都不是純正的猶太人血統,大部分都是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猶太血統佔比。雖然德軍對猶太人有著斬草除根的屠殺策略,可是對於這些不是純種的猶太人後裔,並沒有特別充足的證據展開屠殺,所以只能在這些看不起的種族中區分等級。

五、人性的慾望—做漢奸

猶太人為了在那個亂世中生存下去,選擇投靠納粹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那些在德軍中服役的猶太人就是相當於漢奸這樣的人。在那個時代中,猶太人基本上過著朝不保夕生活,如果納粹能夠開這個口子,那麼自然有很多的猶太人選擇投靠。

而且猶太兒非常聰明,往往在很多的領域中有著非常著名的發明和創作,在戰爭中同樣如此,坐上德軍高級軍官的位置也很自然。


總結: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是德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變本加厲,由排猶轉向屠猶,在居住有全歐一半猶太人的波蘭、立陶宛、烏克蘭建立了集中營,然後把從佔領區和僕從國抓到的猶太人成批運到這些死亡集中營中,送到偽裝成浴室的毒氣室裡殺死,然後焚屍滅跡。這種令人髮指的行為一直持續到德國投降。


路之意


小雪微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那就是德國對於猶太人的態度。眾所周知,猶太人一直以來,都是納粹德國屠殺的對象,在種族歧視的高貴的普魯士人眼中,猶太人是一個低賤的民族,自然而然,他們軍隊中不會有猶太人的存在,但是,如果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據不完全統計,在納粹德國的軍隊中,有至少15萬人,有猶太人的血統

,是不是前後矛盾。

類猶太人和猶太人,在納粹人的眼中,有本質上的差別

首先,題主的這個問題,並不是很準確。你可能在歷史書裡看到過,關於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納粹對猶太人瘋狂的屠殺行為,這一點是印在骨子裡的, 因此,軍隊中不會存在所謂的正統猶太人。

這才有了題主所問的問題,所以,我們說,德軍中將近15萬的,並不是正統猶太人,而是混血,有猶太人的血統。

如果你去過美國,你就會知道,美國人中,雖然不乏種族歧視的人在,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美國人很多都是混血,所謂正統的印第安人,是不復存在的。

希特勒自認為自己是高貴民族,和二戰中的日本一樣,認為自己是高貴的大和民族,在他們這些人的眼中,任何外族都是低人一等的,怎麼會讓他們進入自己的部隊?答案就是,很多人隱藏了自己曾經是猶太人的歷史,而其中很多人,是混血而已。

戰局對人口的大肆削減,尤其對於正想東山再起的希特勒而言,補充兵員,才是重中之重

以前有一個人,是李小龍在美國大學裡的導師,他告訴李小龍,要摒棄東方人的虛偽。在這裡,我想到,其實希特勒也是一個虛偽的人,他一方面說猶太人的低等民族,但是對於自己的戰敗,沒有一點客觀認識,對於那些曾經是猶太人的混血兒而言,能過且過,讓他們為尊貴的普魯士民族二戰,才是最重要的。

這種事情,就是西方人心中所謂的虛偽。據歷史記載,在戰爭後期,有將近10多人的猶太人後裔為德國賣命,而德國軍隊高層,也有將近二分之一的軍官。

綜上,猶太人其實是很聰明的,他們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偽裝成別的民族,從而參加軍隊,這也是一種生不由己而已。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眾所周知,德國法西斯對於猶太人的態度,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德軍中擁有大量的猶太人士兵,這是為什麼呢?

這些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德國納粹對於猶太士兵的態度經歷了好幾次反覆,甚至出現過多次180度大轉彎。

在希特勒剛剛上臺的時候,猶太人在法律上仍然具有參加兵役的義務,沒有人能剝奪他們當兵的權利。只是在分配的時候,他們只能去國防軍,像蓋世太保黨衛軍這些部門,由於它特殊的性質自然是不會對這些猶太人開放的。

當然,隨著希特勒的納粹黨的地位越來越穩固,整個德國隊與猶太人是越來越排斥,猶太群體在德國社會中逐漸處於邊緣化。

這些在軍中服役的猶太人,也被紛紛約談,許多人就此退出了軍隊。

不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臨近,德國人其實自己也並不清楚自己那套閃擊戰的策略,在實戰中效果如何,唯恐打成像一次世界大戰那樣,變成絞肉機似的戰鬥。

為了應對有可能發生的兵源不足的情況,希特勒大手一揮,原本正在有條不紊進行的清退猶太士兵的行為,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清退暫停。那些被退役的士兵,紛紛重新招入軍隊,成為德國國防軍的一員。

可是由於波蘭戰役實在是太過於輕鬆加愉快,德軍的損失極小戰果卻極大,這讓德國人自信不已,看來沒有必要招入那些猶太士兵了,於是這些猶太人再次被大量的驅離。

在1940年的時候,元首下達了正式命令,要求清退所有的猶太人。但是不少猶太人為了生存,刻意隱瞞自己的身份。德國國防軍是一支具有貴族傳統的軍隊,有不少軍官都是貴族出身,其中有許多人對於猶太人的遭遇非常同情,在他們的幫助下,許多猶太人成功的在自己的身份上做了手腳。

可是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人畢竟人口有限。為了擴大兵員,希特勒又把主意打到了這些猶太人的身上。可是怎麼樣才能讓猶太人加入到軍隊裡呢?

於是希特勒就展現出他霸道總裁的一面,他和黃曉明一樣,表示不要你認為,而是要我認為,不管你覺得自己是不是猶太人,只要我認為你不是你就不是。

納粹利用自己的行政權力,只要猶太人提起申請,他們就幫助猶太人脫離原有的種族,成為一名光榮的日耳曼族人。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靠著這個根正苗紅的身份,成為德國國防軍中的一員。

既然德國人如此歧視猶太人,並且對猶太人採取了那麼多殘無人道的做法,為什麼還有猶太人願意自欺欺人加入德軍呢?

其實很簡單,他們願意用自己德軍的身份,甚至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家人。正所謂一人從軍,全家安全。只要一個人成為了德軍士兵,從某種意義上,他們家就會受到當局的保護。

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是對現實的一種妥協,談不上所謂的和德國人助紂為虐。在受到迫害,全家倒黴與參軍之後,家人能夠受到保護時間如何抉擇,這道選擇題很多猶太人都沒得選。


歷史評說


主要是混血猶太人。


根據美國曆史學家露西·達維多維茲(美國世俗猶太人,生於1915年,親歷過二戰)的數據統計:截止至1933年1月,納粹黨上臺之前,德國純種猶太人數量大約為52.2萬人

從這個人口數字就可以看出,15萬猶太人在德軍中服役,是非常誇張的。因為除去老弱病殘和婦女,15萬猶太人已經相當於是當時德國猶太人的所有“壯丁”數了。

要知道,當時並沒有爆發戰爭,相當多的德國人還處於正常生活狀態。並且,當時的德軍也僅僅只有十幾萬人的規模而已。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臺執政。隨後不久,納粹主義和反猶主義在德國興起,德國猶太社群開始遭受嚴重迫害。

受此影響,德國猶太人從1933年1月至1939年9月六年期間,流失了大約30萬人。德國境內(1939年國境為準,包含奧地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還剩餘24萬人


區區24萬猶太人,能產出15萬軍人?

二戰爆發後,選擇留在德國的猶太人,大約有16至18萬人被處決,損失人口大約在80~90%之間。人都死絕了,哪還有猶太人能在德軍中服役?

並且,納粹針對猶太人的屠殺,並不僅限於德國。所有納粹佔領區,猶太人都遭到了大屠殺。其中波蘭和蘇聯(德戰區)的猶太人死傷最慘,總計損失在435萬人左右。約佔二戰期間受迫害猶太人總數的75%。

所以說,15萬猶太人在德軍中服役,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各國猶太人受屠殺的比例



當然了,雖然說純種猶太人不可能有15萬人在德軍中服役,但大約有十多萬混血猶太人在德軍中服役,這是事實。

至於說,為什麼納粹迫害猶太人,這些混血德國人還加入納粹德軍。這主要是當時的特殊情況造成的。

在上世紀初,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的愛國主義思想崛起,歐洲人的國家主權意識和公民意識空前絕後的強烈。

在當時,歐洲人不認宗教,不認民族,只認國家。猶太人置身於時代大潮其中,自然也是不能置身事外。當時的猶太人為了不被居住所在國驅逐。他們就只能在戰場上槍殺自己的猶太同胞,為國而戰,明確表達"自己首先是國家公民,然後才是猶太人"的訊息。

PS:一戰期間,有9.6萬猶太人參軍奔赴前線,其中1萬人是志願者,3.5萬人獲得戰功勳章,2.3萬人得到晉升,1.2萬人戰死。

一戰結束後,這種強烈愛國主義的情緒沒有得到任何減輕,反而更加的強烈。

用當時生活在德國,後來受迫害移民到美國的猶太裔哲學家漢娜·阿倫特的話說:“在希特勒上臺前,德國猶太知識分子從未清醒意識到自身的猶太血統。雖然他們從小就學希伯萊語,保持猶太傳統,但在精神上,他們認同,並且也傾向於德國文化。”



這還是純種猶太人,連他們都那麼愛國,這就不用說混血的,有一半,或者幾分之一日耳曼血統的混血猶太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納粹開始大屠殺之前,德國混血猶太人和部分純種猶太人的心理想法是非常奇葩的。

當時,這些人天真認為:納粹黨恨得是東歐猶太人,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要幫助納粹消滅東歐猶太人,從而將自己猶太人的身份開除,他們就能好好做德國人

正是因為抱著這種想法,德國的猶太人才覺得屠刀不會落到自己身上,要殺也是殺東歐猶太人,他們才是猶太人,我們是德國人。

然而,天真的結果就是悲劇了。德國猶太人低估了納粹政權的下限,最終慘遭屠戮。而混血的猶太人則想盡辦法跟純種猶太人劃清界限。

比如,西德前總理赫爾姆特·施密特的父親就是一個信仰猶太教的德國商人。按照納粹黨的規定,施密特這種人是不能被提拔的,並且還會送到集中營。於是施密特就偽造出生證明,加裝是純種日耳曼人,繼續在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的空軍中服役。

像施密特這樣的混血猶太裔,在當時可謂是大有人在。



總的來說,二戰爆發前的德國,猶太人的數量急劇減少,想湊出15萬純種猶太人,在當時是不可能的。不過,混血猶太人在德軍中服役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因為這些人認為只有為國效力,向元首證明了自己的忠誠與勇敢,他們才有一線生機。


Mer86


希特勒上臺之後,他開始大肆屠殺猶太人,至於這裡面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希特勒小時候受到猶太人的欺辱,從此他便開始記恨猶太人,不過這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希特勒建立一個又一個的集中營,上百萬的猶太人在這受到折磨,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背後,是對猶太人的資產進行掠奪。



在希特勒上臺之前,猶太人的地位在德國並不低,甚至還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與德國其他人種一樣的社會地位。在二戰爆發之前,就有超過50萬猶太人在軍隊服役,不少軍隊高官都是猶太人。


需要解釋的是,希特勒瘋狂屠殺猶太人其實主要是平民百姓。希特勒雖然厭惡猶太人,可卻以個人的名義釋放了許多猶太人,這些人一般都與高官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在當時,德國的許多政府官員都可能會認識一些猶太人,可能是他們的親人或者朋友,甚至有許多高官都是猶太人,他們能力出眾,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這一部分猶太人有著保護傘,逃脫了被捕的命運。還有許多猶太人託關係,改變自己的出身,以其他人種的身份存活下去。


麥地傳奇


希特勒是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但是他算不上狂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光榮而偉大的日人曼民族和德意志帝國,所以希特勒對於猶太人的屠殺僅僅是希特勒的手段和方法,而並不是單純的以屠殺為目的的民族滅絕。我們拋開道義上無差別的責難與謾罵,因為那無助於問題的討論。納粹德國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同時,德國軍隊卻存在15萬的猶太人,這是歷史真實發生的現象。而且是在二戰期間這些在德軍中服役的猶太人並不是被納粹德國強迫編程軍隊送上戰場的猶太人。他們原本就存在於德軍的軍事構成之中,並且在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犧牲。



德國空軍元帥艾爾哈德米爾希就是希特勒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元帥,更是猶太人。面對這1矛盾的問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德國大肆屠殺猶太人,而德軍當中還有近15萬猶太人自願為德國做出自己的犧牲參加2戰呢?其實對於猶太人的歧視,並不僅僅是希特勒,不僅僅是德國,更是當時整個歐洲甚至是世界的。由於最簡單最基本的歷史認知是德國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把對猶太人的歧視簡單的看成了對希特勒對其屠殺,但事實是兩次大戰期間整個歐洲對於猶太人的排斥是十分常見的。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對猶太人抱有不純潔的目的,希特勒只是其中的一員,只不過由於他發動了二戰導致一切的罪名由希特勒承擔而已。



猶太人自古以來就是歐洲的異類,在被滅掉2000多年以後的猶太人依然保持著自己濃厚的民族痕跡,不與其他宗教和民族的人士進行來往,不被歐洲社會所接納而無法獲得土地等固有財產的猶太人依靠其出色的商業頭腦在世界商業領域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人群之一。倒不能說猶太人,因為金錢的逐利性使他們利益燻心,但至少猶太人對金錢的追求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其他民族的人口生活更加困難。猶太裔的資本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掌握著某些歐洲領域的巨量財富和資源,而在歐洲宗教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是猶太人出賣耶穌。這被認為是猶太人的原罪,所以在歐洲排斥猶太人和歧視猶太人成為一種政治正確。



在這種環境之下,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屠殺和累累罪行在當時是符合歐洲政治正確的,雖然很多人認為這種做法很殘忍,但是沒有人提出異議。而且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規模屠殺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進行的,而是在蘇德戰場爆發以後,這種屠殺才大規模的進行。猶太人在當時的歐洲以及美國經濟領域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希特勒和納粹黨通過競選上臺以後採取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使德國迅速擺脫經濟危機。其中德國所獲得的資源和資金就是當地的容克大資本家以及美國,還有猶太人的借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一戰德國戰敗以後分一杯羹,掌握德國工業體系的人是猶太人,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重新崛起依靠的也是猶太人的資本。但是猶太人對資本的掠奪無法使德國民眾對其抱有好感。而我們都知道希特勒之所以宣揚民族優越論和民族歧視,並不是單純的民族優越。



更是為納粹黨和第三帝國服務。當戰爭吃緊民族優越論就會再一次出現變體。希特勒可以將日爾曼民族這個概念寬泛化,甚至進行嫁接。而且對於希特勒而言,軍隊是德國的根基。希特勒是不會將種族優越論帶入軍隊當中的。所以原本就在德軍中服役的猶太人並沒有因為屠殺猶太人而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在戰況吃緊時猶太人主動加入德軍,彷彿軍隊成為猶太人的避難所。很多猶太人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保得性命。



而且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並不是毫無邏輯的每當前線吃緊遭遇失敗和挫折,希特勒就會大肆屠殺猶太人。而且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觀念也並不是一成不變和一概而論的。種族屠殺,只是一種工具性的政策,如果你忠於國家和納粹那麼猶太人的這個身份,其實並不重要。甚至希特勒還有某一種想法想要將歸順自己的猶太人改造成新雅安人為自己的帝國服務。


世界史圖鑑


所謂16萬猶太人在德軍中服役,來自Bryan Mark Rigg的著作Hitler's Jewish Soldiers: The Untold Story of Nazi Racial Laws and Men of Jewish Descent in the German Military,先不說16萬這個數字是否準確(我沒有讀過這本書,不知道這個數據的來源),不過納粹德國軍隊甚至納粹黨中,確實存在很多有猶太血統的成員,但是在納粹反猶法定義中,這些人並不屬於猶太人(jude)而是屬於半猶太人/混血兒(Mischling)甚至日耳曼人,這就是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了。

有關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猶太人不僅僅是個民族概念,同時也是個宗教概念,在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前,甚至可以說在納粹之前,不論是猶太社團內部還是基督教社會中,只有信仰猶太教才被視為真正的猶太人,同時猶太教教義禁止與異教徒通婚,一個猶太人如果受洗皈依基督教(不論新教還是天主教),那麼他/她通常不論在猶太社區還是基督教社會都不再被視為真正的猶太人(以色列至今不承認皈依基督教的猶太人是猶太人)。

19世紀時,德意志各邦有大批猶太人轉而皈依了基督教,事實上,在當時的德意志社會,猶太人(猶太教徒)皈依新教或基督教是受到鼓勵的,這一時期皈依基督教的猶太人雖然也可能受到某種歧視,但是至少從法理上說他們可以獲得和別的基督教徒相同的權利,而這些基督教猶太人與其他基督徒通婚也是非常常見的,同時,一般猶太人也出現了很多與基督教徒通婚的情況,這樣到20世紀,德國個奧地利都存在數量相當多的有猶太民族血統的德意志人或者有德意志血統的猶太人。

但是納粹的猶太人定義卻並非基於宗教,而是基於血統關係,這就帶來了某種嚴重的混亂,事實上,很多基督教猶太人在延續一兩代之後,都已經不認為自己是猶太人了(比如奧地利的維特根斯坦因家族),更不要說那些只是有一定猶太血統的人,而早期的反猶法律並不針對這些有猶太血統的基督教徒,所以他們廣泛存在於各行各業,包括且不限於政客,公務員和軍隊,甚至納粹黨內部都有為數不少有猶太血統的黨員。

關於如何認定猶太人的問題,在納粹黨內部也曾引起爭論,部分黨務官員認為有一點猶太血統都該算為猶太人(然而搞不好他們自己都有),而行政官僚則認為這樣做勢必天下大亂,最後行政官僚佔據了上風,最終頒佈的紐倫堡法案(反猶法)對設計了一套極端複雜的猶太人認定標準:

純猶太血統或3/4猶太血統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有3人及以上是猶太人),被認定為猶太人

有1/2猶太血統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有2人為猶太人),如果

1,1935年11月14日及之後為猶太教團成員者

2,或1935年11月4日及之後與猶太人存在婚姻關係者

3,或父母之一為猶太人,且父母在1935年9月17日及之後結婚者

4,或父母之一為猶太人,本人在1936年7月31日之後出生者

有以上四種情況的1/2猶太血統者定為猶太人,其他有1/2猶太血統者定為一級混血兒(Mischling 1st class)

有1/4猶太血統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有一人為猶太人),定為二級混血兒(Mischling 2nd class)

猶太血統在1/4以下者(祖父母,外祖父母輩沒有猶太人),定為雅利安人


紐倫堡法案的宣傳解釋圖片

在這個等級體系下,混血兒等級雖然受到各種婚姻教育和就業限制,但是在人身安全和個人財產方面並未受到什麼威脅(除非一級混血兒因婚姻或宗教原因降等為猶太人),所以紐倫堡法案頒佈後,猶太人升格混血兒,混血兒升格雅利安人成為一部分人鑽營的目的。

升格大致有兩條途徑,其一是獲頒日耳曼血統證書(榮譽非猶太人證書),但是這個證書的頒發直接控制在希特勒手中,非有重大貢獻獲或傑出成就或與納粹高官關係匪淺者不能獲得,戰爭爆發前一般人想要通過這個途徑升格基本是不可能的。




維特根斯坦因家族通過其英美分支向納粹上貢財產給其奧地利主支剩餘成員買到了榮譽雅利安人身份,從而保住了性命,雖然希特勒口頭上非常痛恨以維特根斯坦因家族為代表的猶太大資本家,但是在金錢面前身體仍然很誠實。

另一條升格途徑則非常羞恥,猶太人或混血兒可以通過祖母輩或母親在法庭上提供證明並宣誓承認自己與日耳曼人通/奸生子,從而使子孫輩獲得升格,其中一個典型就是米爾契空軍元帥,其父是猶太人,母親是日耳曼人,作為戈林的親信,1933年納粹黨內就有人質疑他的血統,但是秘密警察的調查被戈林阻止,隨後在戈林操作下,米爾契的母親在法庭宣稱米爾契是她與自己的叔叔亂()倫通()奸所生,從而為米爾契拿到了日耳曼血統證書。在紐倫堡法案頒佈後,德國產生了不少做這種升格買賣的律師,他們專門為那些有錢而且能提供相關證明的尋求升格者服務——當然,他們只接那種有有力證明(哪怕是假的,只要有力即可)又有足夠收入的買賣。

米爾契元帥通過這種羞恥的方式在納粹推出日耳曼血統證書(榮譽非猶太人)之前就獲得了日耳曼血統證明


對於混血兒來說,公共服務領域的職位,一般是不對他們開放的,包括教育,新聞,演藝,公務員,政客在內,但是在戰前,混血兒加入軍隊或托特組織(帝國勞工組織)是不受限制的,(有說法蘇德戰爭之前軍隊曾清除過一級混血兒),但是獲得晉升受限,但是在軍隊通過戰功獲取日耳曼血統證書也是升格的一種手段,所以德軍中存在相當數量的登記混血兒,而且有猶太血統的基督徒成功隱瞞自己猶太血統的數量也不一定很少(受洗皈依基督教後要離開原來的猶太社區,有時還要把希伯來姓氏改為基督教姓氏,歐洲一貫反猶的背景下很多人甚至不會登記自己的猶太血統,所以有時候不做細緻調查很難發現),這些人也有相當數量進入國防軍(早期黨衛隊要求提交1750年之後沒有猶太祖先的證明材料),所以德軍中存在數量不菲的有猶太血統的軍人並不奇怪,但是要明確的是,在納粹法律下,這些人在法律上並非猶太人,所以宣稱德軍中有多少猶太人士兵,是一種譁眾取寵的不嚴謹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