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的數量為什麼越來越少?

蒲公英


■ 我是曉楠,網上石館《缶泉軒》!
■ 十幾年間經手過200餘噸各類奇石!
■有態度、有想法、有專長!不瞎說、不糊弄、不妄言!
■點擊右上角【關注】曉楠聊奇石,交流關於石頭的一切。

我想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任何自然界的礦物都是不可再生的!金銀銅鐵鋁是礦物,和田玉也是。無論籽料還是山料,世界上存在的總量是一定的,消耗一塊就少一塊,必然數量會越來越少。

宏觀上看,產地每挖到一塊和田玉籽料,玩玉圈裡就多一塊和田玉籽料。看起來和田玉籽料不應該越來越少,反而應該越來越多才是!但是要知道現如今在和田玉產地發現一顆籽料有多麼困難,資源瀕臨枯竭,這是因為早些年無節制的開採造成的。而求遠遠大於供,這就會使人感覺和田玉籽料數量越來越少。

已流出的和田玉籽料,或被雕刻成品出售,或已原石形態被玩家收藏。雕刻時會有損耗也會有損壞。愛好者佩戴和田玉籽料飾品時也難免都能保全,也會有損壞的情況。還有很多和田玉籽料在流入藏家之手後,再難面世。這都是造成和田玉籽料越來越少的原因。

綜上所有因素,和田玉籽料必然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越來越難見到,且藏且珍惜吧!

知無不言,不知絕不妄言!以上是曉楠的一家之言,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石友們多指正。如果想對各種石頭有更多的瞭解,請關注~曉楠聊奇石,謝謝!


曉楠聊奇石


您好。

和田玉籽料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和田玉形成的自然條件非常苛刻,必須在高溫高壓下進行,還需要有特定的成分——白雲石大理岩,板塊運動帶來擠壓,長期的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形成了和田玉,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上億年。

那麼,籽料的形成,就需要冰川的剝蝕和水流的沖刷,這個過程可能又需要成千上萬年,或者更久。

所以,和田玉籽料的數量相對來說,是固定的,隨著人類的不斷開採,只能是不斷減少。

有這樣一組數據,從夏朝至清朝,據統計有記錄的和田玉的開採數量是9000多噸。

從1953年到1991年,這38年間,和田玉的開採數量同樣是9000多噸。

生產力的提高,開採方式的進步,使和田玉的開採數量是曾經的數倍。

2016年,傳送帶的開採選料方式更是提高了和田玉籽料的開採效率。

古代的開採,按季節進行。

現代的開採,竭澤而漁。

所以,和田玉


籽料的儲量越來越低。


泰山牛牛


45克龍龜。大家幫忙看看





qiqifafa


商家炒作要價太高了。都想大撈一筆大發橫財,結果呢,誰也沒有拿到這樣的好處。幾百塊到幾千塊的,怎麼吵了好幾萬了,有意思嗎?還有雕刻工手續費。二道販子。誰受得了。普通平價賣到好節假日搞活動降價買不好嗎?依我看,搞得翡翠和田玉珠寶應用APP沒得二道販子。幾百塊錢到幾千塊錢倒可以買。誠心以人為本,你我這樣都發財啊。除了一些幾萬塊錢,貴傢伙以外都可以。


南唐小皇爺


新疆和田籽料精品原石手串,顆顆無修無上溫潤內靜油性十足把玩神器籽型飽滿,湊了接近2年時間,且玉且珍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bdf8d993f354392b69ec7874e6c5c3b\

年年有餘和田籽料


天然玉石屬不可再生資源,挖一塊少一塊,

所以只能是越來越少。

玉石中的精品就更是稀有罕見了

這也是好玉價高的一個原因。











中玉世紀商貿


一鳴驚人



用戶4806970129425





佛塵無邊


和田玉被稱為世界軟玉之首,中國人認為玉是通人性的,所以有,通靈寶玉的說法,和田玉曆經數千年開採,日漸稀少,行家都看中籽料,但料少價高,尤其是上等的和田玉籽料,更是可遇不可求,上等的和田籽玉質地潤澤、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黃金有價玉無價,和田玉籽料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就如同瀕危物種一樣,所以和田玉籽料越來越稀少珍貴。

推薦一下本人的和田玉獨籽玉墜,期待有緣人……

天成彌勒出塵埃,

無慮無憂笑口開。

大肚能容天下事,

又收煩惱又消災。



俐君a


看看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