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在大海里遇到大風大浪時會不會沉下去?

越來越幸運330


額,這是想讓航母去跟颱風硬剛麼?在大洋上能掀起滔天巨浪的通常也就是颱風了(美國那邊叫颶風),不過今天的氣象預測手段那麼發達,對於航母來說是完全可以避免去和大自然硬碰硬的,除非是自己作死,不然一收到前方有熱帶氣旋預警,航母編隊要麼繞路走,要麼就是入港躲避,畢竟,在無數的教訓面前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和大自然硬碰硬是沒有好下場的。

▲雷達上的颱風“風眼”

舉個例子,1944年12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第38特遣隊在菲律賓海域遭遇了颱風“眼鏡蛇”(或者叫“哈爾西”,以當時的海軍上將威廉哈爾西命名),“眼鏡蛇”的風速達到了45米每秒(162公里/小時),按照今天的颱風風力等級去計算的話,這種風速已經是14級颱風(150~166公里/小時)接近15級颱風(167~183公里/小時)的風力了,而這次的強颱風襲擊給這支艦隊造成了怎樣的損失呢?3艘驅逐艦在臺風中傾覆並沉沒,其他9艘戰艦嚴重受損,損失超過了100架的飛機,其中“蒙特雷號”航空母艦上面的一架飛機撞擊艙壁引發了嚴重的火災,剩餘的艦艇和航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颱風中的“考彭斯號”航母
▲颱風中的傾斜的“蘭利號”航母

雖然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在這次的颱風襲擊中損失嚴重,包括多艘航母在內的眾多海軍艦艇都受到了嚴重的損毀,需要反港大修,死亡人數達到了790人,不過所幸的是並沒有航母在此次的颱風襲擊中沉沒,只是航母的甲板、機庫等部位在此次的颱風中遭到了嚴重的損毀,除此之外,在1945年,美國海軍第三艦隊跟颱風“康妮”槓上了,此次的颱風襲擊同樣給第三艦隊的多艘艦艇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比如下圖就是一艘在臺風中被拍彎甲板的“本寧頓號”航空母艦:


▲在臺風中受損的“本寧頓號”航母

但是,這兩次的颱風襲擊都沒有造成航母的沉沒,而且這還是二戰時期的航母了,跟今天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比起來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所以,今天的航母就算真的遇上了颱風,應該也不會被吹沉沒的,但是受到重創是肯定的,在大自然面前航母也不好使,航母的艦島、各種通訊設備在臺風中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艦載機停在機庫還好,如果是在甲板上,就算停機位有固定裝置,一場颱風過後可能也不剩幾架能飛的了。


哨兵ZH


我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軍齡的轉業幹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的問題:航母在大海里遇到大風大浪時會不會沉下去??

我的答案:在某種特定的大風大浪下,絕對會傾覆!!!

簡要分析如下:

1、先簡要介紹一下海浪;

所謂海浪,是海洋中的一種由風產生波動現象。

海浪包括風浪、湧浪和近岸浪;

還有一些特別地質災害(海底地震、火山爆發等)引起的海嘯、風暴潮等,也屬於海浪。

海水受風影響產生風浪,風浪呈波形湧動,到波峰後風力消失,但後波來到,依次疊加,就會形成湧浪;

海浪小者幾釐米,大者達到三十米以上。

甚至現在科學家通過在海水中放置探測器方法,能檢測出所謂的殺人浪,據傳德國超級油輪“明興號”就是被“殺人浪”吞噬的著名例證。這艘有史以來最大的貨船長度超過兩個半足球場,被譽為“不沉之輪”。但在1978年12月7日,這艘凝聚德國海運界全部驕傲的巨輪竟在駛往美國途中突然消失。

2、再簡要介紹一下風速、風力等級;

風速通常用汽車速度表示,一般是以米/秒和公里/小時來表示;

在天氣預報中,一般用風力等級來表示。

風力等級18各等級,即0-17級。

0級最小,17級最大。

12級以上就稱之為颱風或颶風

3、再說一下艦船生命力的概念;

所謂艦船生命力,是指艦船在受到外界影響力,比如核爆、水下武器襲擊、大風大浪影響,仍能保持在水面航行的能力。

艦船在初始正直狀態下,檢測生命力有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初穩心高。

初穩心高就是艦船自身重心和浮心的差值,只有該差值大於零時,艦船才會處於穩定狀態,不會傾覆。

所謂艦船重心就是艦船本身自重的中心;

艦船浮心就是艦船漂浮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的作用點中心;

重心在下,浮心在上,該差值為正值;

重心在上,浮心在下,該差值為負值;

艦船在處於非正直狀態時,即有大風浪影響處於搖擺週期時,還有一個檢測生命力的重要指標——大角穩度。

所謂大角穩性,就是指艦船在傾斜至某一角度時有恢復正直狀態的特性。

所謂大角穩度,就是指艦船在風浪一定的情況下,能夠由傾斜恢復正直狀態的極限角度。

4、再說一下:任何一艘艦船在設計之初都要考慮抗風浪情況下的不沉性指標

不沉性指標和一艘艦船的橫截面、縱剖面、裝載、儲備浮力、上層建築受風面、損管能力都有影響。

軍艦在設計之初,大多都要定為能防12級風和數個不相鄰密封倉進水不沉的性能指標。

任何艦船在出航之時,都要合理裝載、減少自由液麵、減少橫傾、縱傾、重心下移、固定活動物品,其目的就是提高初穩性和大角穩性,使艦船最大限度接近並滿足設計的不沉性目標,安全的抵抗大風大浪。

5、最後說明:大海是神秘的、深不可測的。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解開大海中類似殺人浪形成並存在的機理,既然不能解開,那就無法預測。

世界上最恐怖的東西不是未知!

而是明明知道存在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

所以,一般情況下,按照航母的設計標準,足以抵抗12級以下的大風和正常情況下的大浪而不會傾覆。即使按照規定,任何艦船除非有戰鬥任務,否則都要儘量避開繞行。

但是如果遇到17級以上的超級颱風或者地震、火山印發的超級海嘯,航母的命運就終止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有所幫助!

古道鎧甲,軍旅二十餘載,基層、機關都經歷過,如今卸甲歸來,已整裝重新出發。


古道鎧甲


假如你是設計師,你會讓航母在目前最大的,風浪下沉沒嗎?顯然你也不會吧!那麼航母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提出了這樣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抗沉性能。


作為一款現代的大型水面艦艇,航空母艦擁有著其他艦艇,無法具備的龐大體量,少則幾萬噸,多則十幾萬噸。到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都在10萬噸左右,美國最新研製的福特級航母排水量達到了11.2萬噸。我們就說美國的尼米自己大型核動力航母,其長度為332.8米,寬度為76.8米,飛行甲板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可以說是除了福特級航母以外,尼米茲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那麼這樣的航空母艦,你會讓他輕易的沉沒嗎?

航空母艦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經受體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風浪,也就是能夠抵禦超過12級以上的颱風。首先航母,就要考慮再承受颱風襲擊時,航母鋼材的承受能力,其要求航母的鋼材要能夠經受起超過12級颱風的蹂躪,所以航母的鋼材一般都是特種的鋼材,不解決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航母的船體結構任性。沒有特種鋼材就根本無法制造航空母艦,像現在的印度一樣。

其次,航空母艦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全體的抗沉性,在很多重要部位加強了,水密艙的格式與設置,其目的就是保證航母擁有最大的儲備浮力。即使航母承受了導彈攻擊,或者說魚雷在水下的攻擊,在一兩枚魚雷擊中航母的前提下,不會出現沉沒的危險。 那麼對於颱風來說,航空母艦的抗沉性,就更是相對容易一些了。



最後,在航空母艦上也同樣設計了一些輕輕搖晃的裝置,通常被稱作減搖鰭。通常在航母的甲板底部水線以下,其突出的面板可以減少航空母艦的橫向搖動,和縱向晃動。而這樣的作用就大大減輕了,航母在臺風當中所出現的傾覆現象。這樣一個長達300多米的大傢伙,在科技的設計之下,在抵禦12級以上臺風的同時,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已經是人類船舶設計史上的精華所在。
艦船上的減搖鰭原理


055大驅上的減搖鰭

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類擁有了對天氣變化信息的及時掌握,這樣讓這個,有國家象徵,花費巨大代價的航空母艦,會及時繞開臺風所經過的區域,避免捲入颱風的中心,從而減少損失。畢竟在臺風中心的航空母艦,即使不會沉沒,那麼劇烈的搖晃也絕對會讓航母上所搭載的艦載機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甚至會報廢絕大多數的艦載機,這對於一艘航空母艦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那麼能避開臺風路徑,自然就要避開臺風可能帶來的損失。



所以,這樣的問題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被設計師所考慮,根本就不會讓這樣的國之重器,都承受不了颱風的襲擊。如果非要試試航母的抗風浪能力,非要往颱風中心試試,那也只能說是腦袋真的進水了!最後給大家配一張航母的大圖!本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大家留言評論!


淡然小司


應該不會發生此類情況。

我們先看看世界上的船舶類型,首先它大致分為兩大類,海洋型船舶和內河型船舶。

內河型船舶首先要考慮吃水型深,因為內河航道一般水深都有限。所以內河船舶基本都為平底船舶。

而海洋型船舶則更多考慮的是能抗風浪造成的船舶翻沉,船舶大都採用尖底型。船底三角艙內都放置有大量的壓艙鐵。這樣,在船舶受到風浪襲擊時,因為中線之下的重心平衡,能儘快恢復船舶左右搖晃的角度。但一般船舶必須要保證船舶垂直中線搖擺不能大於35度左右,否則則有傾復的危險。

大洋中,船舶如果遇上風浪區,最好的抗浪措施是改變航線,迎風機動航行。船舶在航行中,前後起伏要比左右搖晃安全得多。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在巨浪面前,船首一會兒高高昂起,一會兒深深埋入浪內。這就是船舶正在迎風航行,利用最佳的舵效,艱難地同狂風巨浪搏鬥著。

但是如果風浪實在太大,還是有危險的。假如遇上超級颱風或者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嘯。當浪的波長大於船舶長度的一半以上,浪谷深度大於船艦型深時,越是巨型船舶,龍骨被折斷的可能性越大,那將是船舶的滅頂之災,獲救、自救的希望極其渺茫。《哪怕僥倖脫險,龍骨受損,船艦也就徹底報廢了。》

無論是民用船舶還是軍艦,出廠使用證書上都有詳盡的抗浪能力指示與說明。哪個船長艦長會讓船艦冒冒失失地以身犯險呢?

作一個比喻,假如是一條具有五個巨大油艙的五十萬噸級超級油輪,它在每次裝卸載時,都是嚴格按照操作程序,五艙較為平衡地裝卸載原油,《現在這些工作程序都由電腦控制油泵,極其精準小心。》如果僅僅將船首尾倆個艙位卸空或者裝滿。或者是僅僅將中間三個艙卸空或者裝滿,都會因為船底龍骨承載負荷不平衡而折斷!

大型船舶在遇上超級狂風巨浪時,就會出現同等狀況。這可不是開玩笑。

好在現在的海上航行,因為有了氣象衛星保駕護航。航線正前方真有了非常惡劣的天氣,航空母艦?別看它威風凜凜,也有需要在老天爺面前低頭,避讓鋒芒之時啊。








手機用戶崔永方


一般航母在大海里遇到大風大浪是不會沉沒的,其實現在抖音上就有不少遠洋航行的人,發的關於海洋滔天巨浪的視頻,其實他們天天漂在海上,這種風浪已經見怪不怪了?像這種民用的船隻都能抵抗大風大浪,又何況是航母呢?

航母的結構看起來是左右不對稱的,因為航母需要停飛機,因此航母上就有甲板和艦島,按理說這種結構應該不容易維持平衡,但其實他的平衡力非常好,航母就算貼著海面也不會傾倒。



其實工程師們在設計航母時就已經用各種辦法來平衡杭航母了,畢竟是在海上,必須要穩定航母,因此在結構設計上儘量讓它的重心平衡,比如用減搖鰭,舭龍骨,減搖舵等輔助航母的平衡,這些可以減少至少百分之二十五的搖擺幅度,不過在低速航行時,效果不是很明顯。

航母雖然看起來比較窄,其實他在水線以下的船體很寬,幹舷也比較高,儲備浮力比較大,大傾角的穩定性也很強,吃水也很深,這樣和海水的接觸面積大,就不會因為翻滾的海水而被打翻。



當然,像電影《2012》中那樣,因為世界末日到來而造成的那種風浪就不用說了,這也討論的沒意義,但是需要注意其中一個情節,就是其中一艘諾亞方舟撞上了冰山,差點就完蛋,航母也一樣,倘若在大風大浪的過程中撞上小島或冰山,航母很有可能也會出問題,當年泰坦尼克號這艘世界上最豪華的遊輪,不就是撞到了冰山而斷成了兩節而沉入海底的嗎?



航母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船隻會在惡劣的天氣環境中行駛,畢竟人是控制不了天氣的,一般目前地球上的風浪他都能抗過去,就怕哪裡出了毛病控制不了他,撞上小島等障礙物容易出故障,之前瓦良格號被我國拍賣過來,在回國途中,遇到土耳其百般刁難,後來好不容易答應對方的條件可以通過土耳其海峽,結果遇上大風浪,差點撞到小島,所以船不容易沉,但是一旦和什麼東西相撞,恐怕就會造成船隻進水,嚴重的話可能會沉沒。


風雲一點通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一個人,他叫做小威廉·哈爾西。其實我的記憶已經非常碎片化,只記得幾個關鍵詞,於是我去查了一下他的相關資料終於記起。他是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南太平洋艦隊艦隊司令,之所以他能夠因為這個而勾起我的回憶是因為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書《二戰主力戰艦》,其中有過對這位司令率領艦隊,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遭遇12級颱風,造成3艘驅逐艦沉沒,兩艘航母受損的記載。


航母是一種擁有直通式甲板設計,可以起降和作用固定翼艦載機的大型水面艦艇。航母從出現到今天,已經成為世界上威力最大,最複雜的水面艦艇,是現代海軍的戰鬥核心,是人類擁有的最強大的戰艦。但是,人類再強大,在大自然面前都不值一提,就算是強大如航母,在恐怖的大風大浪面前,依然有沉沒的可能。

不過,在設計時航母就已經考慮到了抗風浪的性能,相對於普通的民船,航母的抗風浪能力要強得多。就算擁有超強抗風浪能力,航母也不會主動去和大自然的超強颱風硬剛。現代天氣預報已經非常準確了,會提前確認航母作戰路線沿途是否會出現惡劣天氣,並進行規避。但是在戰時依然可能會出現需要穿過惡劣天氣海域的情況。在面臨大風大浪時,就算是排水量高達10萬噸的美國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依然會被風浪吹的搖擺不定,上下起伏,甚至可能出現側傾的情況。這個時候航母必須停止一切甲板作業,將所有艦載機全部收入機庫固定,所有人員全部撤離甲板回到艙內保證人身安全。
保持平衡的思路對這種異類無效,它隨便怎麼吹,只要門關緊了,基本上一可能被打碎,不存在沉船。哦,這個是全封閉式抗沉救生艇,

航母的抗風浪設計思想核心就是保持平衡。大的風浪會造成航母橫搖和縱搖,因為航母是長寬比較大的船隻,在受到橫向來風時,風力作用在船身,船身會同時產生一個抵抗風力的恢復力矩,但是因為船身寬度會遠遠小於船身長度,所以這個恢復力矩較小,容易出現側傾,甚至是翻船。所以為了在風浪中實現平衡,現代航母保持平衡的辦法分為兩個技術方向,一種是是調節自身重心以對抗風浪,另外一種是加裝外部減搖設備對抗風浪。

減搖水艙

調節重心使用的辦法是設置減搖水艙。減搖水艙分為主動式,被動式和可靠被動式,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航母採用的是主動式減搖水艙,可以通過傳感器和計算機獲取風浪的大小,從而計算出減搖水艙的海水保有量,並通過抽排水設備,增加或者減少減搖水艙的水量,最大限度穩定船身。

電子偵察船的減搖鰭,航母的沒找到😂

航母的外部減搖設備主要是減搖鰭和舭龍骨。這兩個通過東西是改變船身水線一下形狀,來達到增強航母在橫搖時恢復力矩目的的設備。減搖鰭這個名字非常形象,它就像是一對魚鰭,在風浪來臨時和水作用,達到穩定船身的效果。不過,就算是有這麼多先進的技術手段來穩定航母船身,提高抗風浪能力,但這些技術手段帶來的抗風浪能力依然是有一個限度的。當遇到的風浪超過航母的抗風浪能力時,航母依然有著沉沒的可能。大自然的威力是無窮的,不要說一艘在海上漂浮不定的航母,就算是地面上紮根地表的大規模城市,遇到自然界的強大力量都撐不過幾十秒。


赤焰噠噠噠



這是2008年“小鷹號”航母遭遇十級颱風時的情景,天色灰暗,已經分不清大海和天際線了!但是,艦艏甲板上仍然有一架“海鷹”直升機,目的是搜救不慎落水的艦員。



巨浪已經衝上艦艏,似乎要將“海鷹”吞沒,十級颱風掀起的🌊可能要超過9米。
已經將“海鷹”
吞沒,艦島前的“大黃蜂”也被巨浪覆蓋,不過“海鷹”和“大黃蜂”都被牢牢的固定了,不用擔心被浪捲進大海。

這三張圖片表明,大型航空母艦在大風大浪裡是經得住考驗的不會沉沒,可以安全通過颱風區進入到相對平靜的海域。

當然,歷史上有過多次航母編隊進入到颱風區被吹的人仰馬翻、損失巨大!同樣是美國海軍,1944年12月7日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指揮第38特混編隊在呂宋島(菲律賓)以東480公里海域遭受“眼鏡蛇颱風”(17級)襲擊,第38特混編隊100餘艘各型戰艦在高達每秒61米的風速下,就像一片片小樹葉那樣在大海里飄來飄去…颱風過後有3艘驅逐艦不幸沉沒、8艘戰列艦,13艘航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損失飛機146架…釀成了珍珠港事件之後美海軍最大的損失!


圖片上航母的前飛行甲板已經被巨浪砸彎,成折角狀,失去了起飛艦載機的能力。

無獨有偶,1945年6月4日哈爾西上將再次率領38特混編隊在日本九州島附近打算轟炸九州的日本空軍基地,鬼使神差的是第二天又遇到了強颱風的襲擊,32艘戰艦受損、142架飛機被摧毀…。


從圖片裡可以看到航母被側浪推的已經傾斜到40°左右了,有傾覆的危險!它後面的“衣阿華”戰列艦6萬噸的龐然大物在臺風裡就像一片葉子,顯得極其渺小!

現代的新聞報道通過廣播電視臺、網絡快捷的播發,即便是沒有經歷過颱風的人們對於颱風的破壞力已經有了深刻的瞭解,其破壞力僅次於強地震!鑑於颱風的強大不可抗拒力,有現代氣象學和探測手段之後,預防與減少颱風所帶來的破壞,是有海岸線國家在臺風頻發季節要做的首要工作之一。


現代大型戰艦包括航母在從設計開始就要求有抗12級颱風的能力和9米以下巨浪的能力,並且採用了“減搖鰭”設計,就是讓艦船在海浪🌊當中減小橫向傾斜和重心穩定,對於10萬噸級別的航母來說,在必須要穿過12級颱風海域時做好必要的防颱風措施後不會出現危險。

但,航母、兩棲攻擊艦和大型補給艦這樣的幾萬噸戰艦可以做到在臺風裡“安然無恙”,編隊內其他艦船未必能做得到,提康德羅加巡洋艦級、伯克級驅逐艦不過萬噸,要是在12級颱風內航行危險就會大增,通常情況下10級颱風就會有9米高的浪,顯然超過了一般戰艦的艦舷高度,山一樣的浪直接砸在艦橋或者其他建築上可能要造成鋼板變形,桅杆上的天線也有可能被刮斷吹掉到大海里…更麻煩的是颱風通常伴隨著暴雨會常造成視覺迷茫,在臺風裡雷達不能開機,艦船隻能靠羅盤辨別方向 ,戰艦不清楚外界狀況是危險的!

所以,航母編隊在臺風來襲之前通過氣象部門的準確預報都要規避,就近有港口就要進入港內躲避颱風,如果沒有港口就要繞行臺風運動線路,硬闖颱風區不是明智的選擇,現代武器裝備都非常昂貴,損壞損毀都是巨大的經濟損失!總之,不去觸颱風這個黴頭是編隊指揮員和上級部門的正確選擇。


皇家橡樹1972


作為一款現代的大型水面艦艇,航空母艦擁有著其他艦艇,無法具備的龐大體量,少則幾萬噸,多則十幾萬噸。到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都在10萬噸左右,美國最新研製的福特級航母排水量達到了11.2萬噸。我們就說美國的尼米自己大型核動力航母,其長度為332.8米,寬度為76.8米,飛行甲板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可以說是除了福特級航母以外,尼米茲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那麼這樣的航空母艦,你會讓他輕易的沉沒嗎。

1935年9月,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進行艦隊訓練時,第四艦隊遭遇強勁颱風——雖然事先得到警告,但是艦隊司令野蠻硬上,讓艦隊直闖颱風眼。結果小型航空母艦龍驤號的桅杆被颳倒,同樣是小型航母的鳳翔號前甲板被巨浪擊毀,各有死傷。有兩艘驅逐艦艦體前端被浪頭切斷,瀕臨沉沒,經過搶救到底是沒有沉。

內河型船舶首先要考慮吃水型深,因為內河航道一般水深都有限。所以內河船舶基本都為平底船舶。而海洋型船舶則更多考慮的是能抗風浪造成的船舶翻沉,船舶大都採用尖底型。船底三角艙內都放置有大量的壓艙鐵。這樣,在船舶受到風浪襲擊時,因為中線之下的重心平衡,能儘快恢復船舶左右搖晃的角度。但一般船舶必須要保證船舶垂直中線搖擺不能大於35度左右,否則則有傾覆的危險。大洋中,船舶如果遇上風浪區,最好的抗浪措施是改變航線,迎風機動航行。船舶在航行中,前後起伏要比左右搖晃安全得多。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在巨浪面前,船首一會兒高高昂起,一會兒深深埋入浪內。這就是船舶正在迎風航行,利用最佳的舵效,艱難地同狂風巨浪搏鬥著。


經紀YL89550


航空母艦作為海上霸王,它的主要戰場就是在大海之上,如果遇到大風大浪,它就沉沒了,那麼它也太嬌貴了。工程師在設計航空母艦的時候,針對海上的大風浪問題,做了許多相應的設計。

現代的航空母艦普遍排水量是6萬噸以上,根據阿基米德定律,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等於物體的體積,那麼航空母艦的重量至少有6萬噸,這麼大的重量卻被質疑會被大風浪推到,這完全是源於它的上寬下窄和空心設計所造成的結果。雖然航空母艦上部分的飛行甲板比較寬,下部分的艦體越來越窄,以致艦體的平穩性不好維持,但是設計師在船底的雙層底艙、首尖艙、尾尖艙、舷側邊艙和深水艙位置加裝了多個獨立的壓載水艙來控制注水量,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得艦體的重心集中在底部,還能調整航空母艦前後左右的傾斜角度和吹水深度,艦體在航行中如不倒翁般具有較高的平穩性。除此以外,設計師在艦體兩舷中部安裝了減搖鰭,以控制水流的作用力,形成減搖力矩,使得艦體能夠減小橫向搖擺的程度。

任何船艦在完好無損的情況下,它肯定不會輕易被大風浪擊倒,船艦被大風浪擊倒,一般是從艦體破損開始,航空母艦也不例外,如果航空母艦的外部結構被大風浪破壞的話,那麼它也經不住大風浪的襲擊。為了能夠讓航空母艦擁有強大的抗擊能力,艦體所使用的鋼材全部都不是普通鋼板,艦島的鋼板厚度約330毫米,飛行甲板的鋼板厚度約50毫米,艦體底部的鋼板厚度約200毫米。三種鋼板中,飛行甲板的鋼板厚度最薄,但是它的屈服強度至少超過600Mpa,颱風拿它沒辦法。

舉個例子,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與我國的“遼寧號”是同一等級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用的是俄羅斯AK系列特種鋼,屈服強度達到了1300MPa,蘇-33艦載機空重18400千克,降落時著艦速度是240千米/小時,艦載機數千次降落後,飛行甲板依然完好無損。十二級颱風的風速最高是133千米/小時,就算它能拉動蘇-33以133千米/小時的速度砸向飛行甲板,這衝擊力遠遠不如蘇-33平時降落的衝擊力大,飛行甲板根本不會有半點損傷。颱風中,飛行甲板都不會出現損傷的話,那麼艦島和艦體底部根本不會出現損傷。

航空母艦有直面颱風的能力,但是各國均不會這樣做,因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的第三艦隊在太平洋上兩次遇到颱風,航空母艦自身問題不大,但是戰鬥編隊中的其他艦艇出現了極大的傷亡損失。現代的航空母艦上全部都安裝有天氣預警系統,只要系統測試出附近出現颱風,那麼航空母艦會帶著自己的戰鬥編隊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躲避颱風。如果航空母艦硬扛颱風,這個行為確實很勇敢,但是這個行為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沒有意義的事情不做為好,能躲開就躲開吧!

航空母艦是海上的堅固堡壘,製造使用的鋼材是特種鋼,屈服強度高,配合船艙下多個獨立的壓載水艙和艦體兩舷中部的減搖鰭,即便是在海上遇到大風大浪,它也依然能夠乘風破浪。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作為一款現代的大型水面艦艇,航空母艦擁有著其他艦艇,無法具備的龐大體量,少則幾萬噸,多則十幾萬噸。到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都在10萬噸左右,美國最新研製的福特級航母排水量達到了11.2萬噸。我們就說美國的尼米自己大型核動力航母,其長度為332.8米,寬度為76.8米,飛行甲板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可以說是除了福特級航母以外,尼米茲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那麼這樣的航空母艦,你會讓他輕易的沉沒嗎。

1935年9月,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進行艦隊訓練時,第四艦隊遭遇強勁颱風——雖然事先得到警告,但是艦隊司令野蠻硬上,讓艦隊直闖颱風眼。結果小型航空母艦龍驤號的桅杆被颳倒,同樣是小型航母的鳳翔號前甲板被巨浪擊毀,各有死傷。有兩艘驅逐艦艦體前端被浪頭切斷,瀕臨沉沒,經過搶救到底是沒有沉。

內河型船舶首先要考慮吃水型深,因為內河航道一般水深都有限。所以內河船舶基本都為平底船舶。而海洋型船舶則更多考慮的是能抗風浪造成的船舶翻沉,船舶大都採用尖底型。船底三角艙內都放置有大量的壓艙鐵。這樣,在船舶受到風浪襲擊時,因為中線之下的重心平衡,能儘快恢復船舶左右搖晃的角度。但一般船舶必須要保證船舶垂直中線搖擺不能大於35度左右,否則則有傾覆的危險。大洋中,船舶如果遇上風浪區,最好的抗浪措施是改變航線,迎風機動航行。船舶在航行中,前後起伏要比左右搖晃安全得多。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在巨浪面前,船首一會兒高高昂起,一會兒深深埋入浪內。這就是船舶正在迎風航行,利用最佳的舵效,艱難地同狂風巨浪搏鬥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