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今天清嘉要推薦的就是德國的一部小成本實驗電影——《羅拉快跑》。

本片並不屈從於好萊塢的經典敘述模式,而是採用了三段式的格局。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提克威把最後的鏡頭放慢。在德國電影低迷的歲月中,表現創新傳統消失殆盡。


而本片的假定性——命運的不可預知的結局讓人不斷關照自身。蝴蝶效應的真意隱晦的表達,混同電子音樂和羅拉狂奔的腳步,讓人有一種釋懷和爽快。


這部電影就像是一場遊戲,清嘉跟隨著女主角羅拉的腳步穿梭在這個空間。

影片中強烈的女權主義也為影片的廣受歡迎和好評推波助瀾。畢竟,一般的電影都是提倡英雄救美,偏偏《羅拉快跑》裡讚揚的是美女救英雄~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男友曼尼不小心把交易完毒品拿到的錢袋子忘記在電車裡,被黑社會老大一頓教訓,羅拉接到電話,要帶一大筆錢來解救曼尼,否則曼尼就會死。

於是羅拉開始了快節奏的賽跑,出發,一路遇到不同的人。跑到銀行向父親借錢,然後再去解救曼尼。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快一秒,慢一秒,剛剛好,三次命運的選擇,這樣新奇的表演方式,清嘉更關注的在於影片中的蝴蝶效應。

羅拉三次奔跑,自己,曼尼,途中所遇的人或物:惡狗和惡男,婦人,男孩,麥爾叔叔的黑色轎車,盲婦,銀行女職員,紅色救護車。

一秒之差,決定了麥爾先生的車撞上的是另一輛白色小汽車還是羅拉。是否撞車,決定了會不會延誤麥爾先生接父親的時間。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如果延誤不了麥爾先生接父親的時間會直接導致羅拉見到父親卻拿不到錢,結局迎來羅拉和曼尼的悲劇。

而羅拉找到父親,正撞上和父親出軌的女職員找父親說自己懷孕的事情。


一秒之差,父親如果不知道女職員懷孕,就會幫助羅拉,而父親知道女職員懷孕,就會選擇離婚拒絕羅拉的求助。

也正是這一秒之差,羅拉找不到父親轉而走向賭場,以100馬克贏得了10萬馬克獲得了希望。

男孩把自行車賣給撿到曼尼錢袋子的流浪漢,流浪漢的前進速度,正好遇見了從電話亭出來的曼尼,曼尼成功追回錢袋子。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電影中這樣的細節很多,都在暗示時間和命運緊密相關。

除了羅拉營救曼尼的主線,我們還看到了其他人的命運也因此而改變。


被羅拉撞到的保姆,可能會一時惱怒臨時起意綁架嬰兒,走向牢獄。


而下一次,保姆也有可能因為羅拉的撞擊停下,然後偶遇慈善團體,後來成為一個社會義工。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三種不同的命運和結果,儘管羅拉以相同的姿態,相同堅定的毅力和信念去奔跑,可這短短一秒之差就能改變很多人的一生。


羅拉快跑的精神激勵了許多迷失和停留的人,可人生並非如電影遊戲一般可有三次機會選擇,人生,是不會重來的。

一部顛覆時代的影片,你看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