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劫的生辰綱值錢嗎?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李翔


生辰綱足額價值應當是十萬貫,也就是十萬兩銀子的價值。北宋時期,一兩大概相當於現在的37.5克。換算下來,十萬兩就是3750000克。按照白銀官方現價,大概在4元-十幾元RMB之間不等,取箇中間值6元。那麼,《水滸傳》的十萬貫生辰綱大約值22500000元。也就是說,放到現在,也是一筆鉅額財富。

問題是,當時,晁蓋是不是真的得到了足額的十萬貫,梁中書在生辰綱中是否做了手腳呢?

生辰綱的起因

《水滸傳》中寫道,大約是宣和二年端午節的時候,大名府留守梁中書的夫人,太師蔡京的女兒提醒丈夫,六月十五便是父親生日,照例要送十萬貫金銀珠寶作為壽禮,由大名府運往東京汴梁。

梁中書當即告訴夫人,這件事情不會忘了,生辰綱已經辦好,只是要找個靠得住的人押運。夫妻二人在密室謀劃,顯得相當謹慎,最終選定了剛剛被提拔的提轄青面獸楊志,擔當此次押運任務。

梁中書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是因為上一年度的生辰綱被打劫了,迄今無法破案。

楊志接了這單鏢,便把十萬貫生辰綱分作十八擔,挑選了十八個軍鍵,挑著擔子往汴京而去。

沒想到,走到山東濟州府的黃泥崗時,還是被晁蓋一夥人打劫而去。那麼,晁蓋最後得了多少但生辰綱呢?

生辰綱水分嚴重

得了生辰綱之後,晁蓋等人立馬坐地分贓。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各得了筆財富回到了石碣村。白勝也分得了些錢,快活的去賭博了、晁蓋、吳用、劉唐估計也分了一些,只有公孫勝不要。那麼,這七個人得了多少呢?

何濤破案後,頭一個抓的就是白勝。這一夜,何濤帶人闖進白勝家,在床底下挖地三尺,起獲了一包金銀。這一包到底是多少,數量不清。但是,從生辰綱的品類來說,白勝顯然沒分得多少財寶。梁中書說,“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

藏在白勝家中的只是一包金銀,撐死了也就是一千兩,大量值錢的珠寶都還留在晁蓋莊上。是不是白勝拿去賭掉了?應該沒有,白勝膽小,拿回家後,便把贓物深埋在床底下,取用很不方便,大概是要等風頭過了再將出來使。所以,白勝所得基本上沒有動。

晁蓋、吳用或許是論功分贓吧,其他人是否得了更多呢?估計,晁蓋、吳用、劉唐可以多分一些。三阮的功勞不一定有白勝大,白勝可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沒有他便不能夠用蒙汗藥麻翻楊志,生辰綱就劫不下來。所以,當時分走的生辰綱,估計也就三萬兩左右吧。

第十七回書“美髯公智穩插翅虎,及時雨私放晁天王”中,晁蓋得知事情敗露的消息,急忙與吳用商量。吳用早有準備,讓大家往梁山上跑。於是,便開始打包行裝。自然,生辰綱是首先必須帶走的。書中寫道:

吳用、劉唐把這生辰綱打劫得金珠寶貝,做五六擔裝了,叫五六個莊客,一發吃了酒食。吳用袖了銅鏈,劉唐提了朴刀,監押著五七擔,一行十數人,投石碣村來。

楊志當時接了任務,可是十八擔財寶呢,怎麼只剩下五六擔了?宋代的“擔”是額定的計量單位,財政收入,官員薪俸皆是以“匹貫擔兩”為單位計算。所以,吳用裝生辰綱的“擔”與楊志押運生辰綱的“擔”是一個概念,不存在此“擔”大於或者小於彼“擔”的問題。

上文講到,即便是分贓,也不可能分掉十二三擔,那麼,還有那麼多的生辰綱財寶哪去了?

梁中書不堪重負涉嫌造假

按照北宋時期國庫最充盈的時候,大約是五千萬貫。當時,全宋共有大小州府近兩百個,如果均攤下來,每個州府合25萬貫。大名府是北宋四京之一(北京),非常富足,估計承擔國庫收入要更多一些。而這筆十萬貫的財富,大致要佔到大名府年度上繳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了。不得不說,這筆鉅額開銷,梁中書很感頭疼。

但是,有梁夫人這麼個臥底在身邊,時刻提醒他官是如何得來的,不要忘了是誰提拔的,梁中書總有千難萬難,也要按期給丈人上壽禮。怎麼辦?造假!

頭一年,生辰綱被劫,不知是梁中書聽之任之,還是作案者非常聰明,比吳用的手段還高明,反正沒有破案。一大筆財富不了了之,誰也不知道有沒有十萬貫,強盜肯定是不會說的。梁中書成功的作了一次瞞天過海的買賣,這一回,大概也是如法炮製了。

所以,梁中書在得知生辰綱被劫的消息時,大驚,罵道:

這賊配軍!你是犯罪的囚徒,我一力抬舉你成人,怎敢做這等不仁忘恩的事!我若拿住他時,碎屍萬段!

但是,梁中書並沒有去捉拿楊志,而是“寫了文書,當時差人星夜來濟州投下。”楊志跑了就跑了吧,跑了倒清淨了。

梁中書還寫了一封家書,“著人也連夜上東京,報與太師知道。”當然要緊急報給蔡京知道了,那意思是:老丈人,不是我不盡孝心,是那幫強盜太厲害了。兩次都被劫了,天下不太平,生辰綱就免了吧。

這一年是宣和二年,宋江的故事要到宣和三年才結束。後來,再也沒有生辰綱的故事了。也就是說,梁中書兩次搞鬼,終於把這一頭冤枉債給免掉了。

晁蓋得了多少財寶,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參與劫取財寶的七個人分了髒,大約有三萬兩左右,或者沒有這麼多。即便是分掉了三萬兩,也只被三阮白勝帶走了幾千兩。晁蓋、吳用、劉唐所得,一定也在晁蓋莊上打包時,被一同帶到了石碣村。也就是說,晁蓋莊上五六擔,加上白勝幾個人帶走的一兩擔,梁中書的生辰綱撐死了就是八九擔左右,十八個軍鍵所挑的擔子中,有一半是假貨。

換句話說,晁蓋只搶得了四五萬貫財富。這一點,從後來的事情中也可以得到佐證。

晁蓋當寨主後不久,打敗了濟州府團練使黃安,搶得了些金銀綢緞。正當慶功之際,山下朱貴傳來消息,說是有十數個客商結聯從山下過路,晁蓋一聽,立即說:“正沒金帛使用,誰領人去走一遭?

難道,那麼多生辰綱,又搶了黃安的財富,怎麼一下子就缺錢花了?所以,即便是吳用裝了五六擔生辰綱,恐怕也不足數。

以此估算,晁蓋打劫來的生辰綱不到半數,也就是說,不會超過1100萬RMB。


綠野萍蹤01


《水滸傳》中晁蓋劫的生辰綱值錢嗎?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水滸傳》中的生辰綱是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專門搜刮許多金珠財寶送給老丈人東京太師蔡京,作為生辰的賀禮,這一筆生辰綱是由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組成。當時是北宋末年,十萬貫相當於十萬兩白銀,一兩白銀相當於如今的一千元人民幣,換算之,

梁中書送給老丈人蔡京的這筆生辰綱價值大約相當於如今的一億元人民幣。

從這生辰綱可以看出三點問題:其一,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梁中書送給老丈人蔡京的生辰賀禮就有一億元人民幣,可想而知梁中書和蔡京有多貪婪;其二,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梁中書一年時間就能搜刮到一億元送給老丈人做生辰賀禮,可想而知民不聊生到了多麼可怕的地步;其三,由於以上兩個原因,導致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必然要被劫。

其一,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梁中書送給老丈人蔡京的生辰賀禮就有一億元人民幣,可想而知梁中書和蔡京有多貪婪。

原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最有權勢。那留守喚作梁中書, 諱世傑,他是東京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

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權力很大,軍政大權在他一人之手,他是朝廷太師蔡京的女婿,不難想象,梁中書能有如此美差,定然是老丈人蔡京起到了重要作用。於是乎,作為女婿,梁中書必然要投桃報李,況且蔡京的女兒也時常吹枕邊風,要他在老丈人生辰到來之際,趕緊籌備後生辰賀禮,派人押送運往東京蔡京府上。這一次的生辰綱和上一年一樣,價值十萬貫,去年生辰綱被人劫走,不知所終,不了了之,至今沒能破案。才一年時間,又被梁中書搜刮到了十萬貫生辰綱。十萬貫,相當於如今的一億元人民幣,過個生日就要一億元人民幣的生日禮物,可想而知,太師蔡京和大名府留守梁中書有多麼貪婪!

其二,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梁中書一年時間就能搜刮到一億元送給老丈人做生辰賀禮,可想而知民不聊生到了多麼可怕的地步。

《水滸傳》中只提到了梁中書連續兩年給老丈人太師蔡京準備十萬貫的生辰綱,這實在就是當時宋徽宗治下北宋政府的一個縮影。當時是宋徽宗當政的晚期,宋徽宗不再願意裝扮成明君,太累,太辛苦,他骨子裡喜歡吟風弄月,喜歡詩詞歌賦,喜歡金石書畫,貴為天子,給他的藝術才華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和更廣闊的空間,於是,花石綱誕生了。他治下的朝廷開始昏聵腐敗,奸臣應運而生,形成了以蔡京為首的“六賊”,他們一面誘導皇帝窮奢極欲,一面自己趁機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短短時間,一個個都富可敵國。以蔡京為例,一方面搜刮百姓,一方面掏空國庫,據說蔡京府上的廚房分工細緻到了有專人負責“切蔥絲”,可想而知窮奢極欲到了多麼誇張的地步。因而,連他的女婿每年給他送的生辰賀禮價值就高達一億元人民幣,可想而知,老百姓被梁中書盤剝到了什麼程度,用民不聊生來形容,一點兒都不誇張了!

其三,由於以上兩個原因,導致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必然要被劫。

由於上述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從朝廷要員太師,到地方大員留守,都在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把手中的權力用到了極致,一年搜刮民脂民膏不知道多少銀子,其中送給老丈人的生辰賀禮就有一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梁中書肯定自己也要中飽私囊的,由此可見,一年搜刮到的銀子只怕有兩億元人民幣之多。有蔡京、梁中書這樣的蛀蟲和國賊,必然導致國庫空虛,民生凋敝。老百姓肯定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連生活都無以為繼,也就是說,如果連活命都成了個大問題,那就逼得他們尋找活路。在這樣的情況下,註定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必然要被劫走:第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十萬貫之巨,誘惑太大,必然會吸引太多的亡命之徒拼死一搏;第二,梁中書不能派軍隊押送,只要沒有上萬人的軍隊押送,江湖好漢就有能力劫走生辰綱;第三,北京大名府到東京,沿途要路過黃泥崗等七八個兇險之地,只要做足了功課,在這些地方是很容易得手的。其實,不管楊志或者任何別人押送,晁蓋不劫,還會有別的好漢來劫,因而,生辰綱都註定了要被劫了的!


喬鞅


十萬貫,在宋江相當於當時的十萬兩白銀或一萬兩黃金,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五千萬至六千五圓 ,當然值錢。古代一貫銅錢相當於一兩銀子,十兩銀子換一兩黃金。不能按現在的價格算,按照當時的購買力,放到現在,十萬貫相當於現在的五千萬至六千萬人民幣左右。

銀子做為貨幣,在不同時代年代購買力是不同的。比如十元人民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和現在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先看吳用去找阮氏三雄時,吳用花一兩銀子,買了生熟牛肉二十斤,宋朝時一斤相當於現在四兩半,二十斤生熟牛肉即九斤左右,現在三十元一斤,即二百七十元左右,大雞兩隻,一隻五十元,那一百元酒一翁,算一百元,加上一開始阮小七請客花的錢,一百五十元吧,會起來,六百元左右。宋江一般見面就是十兩銀子,第一次見面,給了李逵十兩。史進給金翠蓮也是十兩,魯智深五兩,打虎將李忠二兩多,魯智深嫌少,沒要。

按照現在,給別人幫忙,出手也要五千以上,太少,有些寒酸。

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五六百元差不多。

由此推斷,當時的十萬貫,相當於現在的五六千萬元。


南極冰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91d000650118bbe6ccd\

吃貨海哥VLOG


北宋時期的一兩銀子,摺合成米價,相當於現在的660元左右。按此計算,晁蓋他們所劫的生辰綱,十萬貫就是十萬兩,也相當於現在的6600多萬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