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住進監獄的犯人,生病之後,會被怎樣對待?

lx2ld9


這要看什麼樣的犯人了,待遇肯定不一樣。

首先,古代監獄一般都是臨時關押機構,很少有犯人會在裡面待上幾年時間。不管是大罪小罪,一旦證據確鑿,就會很快定罪。小罪罰錢打板子,大罪充軍流放或者砍腦袋,不會讓犯人一直在大牢裡蹲著的。

在大牢裡時間長的人,要麼是定了死罪,等著“秋後問斬”;要麼是證據不足,案情重大不敢輕易放人,只能先關著;又或者案件牽扯人員眾多,一時半會兒無法結案的。

所以,對於那些犯了小罪,關不了幾天就出來的人,生病也不怕,出來找大夫就行了。真正害怕生病的,是那些被長期關押的人。古代監獄條件惡劣,生了病不及時治療,撐不了多久的。


幸好,按照規定來說,古代囚犯還是可以得到救治的。

(清代犯人)

漢代開始放寬刑罰,犯人生病就能得到治療了。《後漢書·桓帝記》有記載,囚犯們“疾病致醫藥,死亡厚埋葬”,讓囚犯有了醫療保障。到了晉代,犯人就“寒者予衣,疾者給醫藥”了。五代以後,官府還專門設置“監獄醫院”,有醫生專門給囚犯看病,並且一直延續了下來。

但是,規定是規定,具體執行肯定沒這麼好。窮苦百姓要是進了大牢,生病了多半還是要靠自己扛著,或者是家人湊錢抓藥送進去,病死很正常。


如果是身份特殊的囚犯,生病了一定會得到救治的。

(用刑後若不救治,犯人很難活命)

比如,達官貴人犯案,在牢房裡就能得到細心照料,家裡人也會賄賂獄卒,儘量提供好的生活條件;如果是重大案件,囚犯生病也必須治療,要是在審案中途犯人病死了,獄卒是要承擔責任的。

比如像楊乃武與小白菜這樣的大案,就不能輕易讓犯人死了。《清稗類鈔》記載的楊乃武小白菜案,兩人一開始就被“迫以刑”,刑訊逼供屈打成招。之後案件百轉千回,三年多的時間才真相大白。以當時的用刑手段,兩人必然會被打的皮開肉綻,如果沒有醫治,怎麼可能撐這麼久?

另外,一些重大案件的死囚,也會得到醫療救治。因為必須讓他們活到執行死刑的那一天,公開示眾才行。


七追風


古代監獄的條件是特別差的,一間房間往往會關押很多犯人。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這裡解決。

而且大部分監獄都看不到陽光,陰暗潮溼,密不透風,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這就導致,監獄裡面空氣不流通,臭味熏天。

犯人接受酷刑之後,往往會皮開肉綻,天氣炎熱時,會滋生大量細菌,甚至身上生蛆。這樣就很容易生病,往往都是傳染病,所以很多犯人在監獄會得病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