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如何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

kart2011


沒有做過教師,沒有一點實踐經驗,純屬於胡猜,只希望能起到一絲啟發就很高興。

大家都當過學生,對於課堂教學方式還是比較瞭解。我從沒有見過、聽過任何一個老師問過學生這樣一個問題的:哪個同學學了本文後,可以向其他同學提一個問題?老師最常見的提問是:哪個同學有問題要問?底下一片默然!

做過父母的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兩三歲開始,突然變得特別好奇,問題不斷,而且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的問題,讓父母有些招架不住不厭其煩。於是父母們會用各種辦法打擊孩子的提問情緒,呵斥、不聽不答、哼哈幾下,反正是孩子們慢慢會停止提問,慢慢會只聽不問,慢慢會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提問!

我們都知道,最有效的學習就是帶著問題學習!一切學習方法中,有問題要尋求答案,絕對是最佳方法,我相信沒有之一,是唯一的最佳!

可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教學從不教學生提問,是“從不”!老師都以解決學生所有的問題作為最高標準。

好奇怪的一個“圓”!沒有問題提出來,回答所有問題為最佳。本來都沒有問題,怎麼能回答問題?

我也不是不講道理,也不是不講現實,我知道老師們有自己道不盡的各種苦衷。我只是提醒老師們,能不能稍微放鬆一點點,允許學生們提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問題哪?可以不回答,但可以讓學生有些不同的想法,或者讓學生自己去討論一下,老師給一個不要太嚴格的範圍,不要隨便就判定對錯!

看過柏拉圖《理想國》的人都知道,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哲人。他這人特奇怪,總喜歡向青年人提問,一般開頭總是這樣的“我無知,有問題向您請教,請您回答我,……”。有人給他的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蘇格拉底接生法”。接什麼生?接無知的生。他用一個個問題,引導者回答著自己去對問題本身發起深度思考,找到一個“自以為”是自己的答案。

不會提問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不會發現!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連問題都發現不了,何談解決?

比如每天留的作業變一下,把大量重複性抄下,變成預習提問,誰提的問題最好,誰提的問題最深,誰提的問題最尖銳,不用給他小紅花,全班同學給他掌聲鼓勵行不?老師判作業,把同類問題合併,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留給同學自己回答一兩個。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引發思路式提示,回答不出不要緊,回答的答案在班裡公佈。可以有一點爭論,可以有共存現象出現。要是太敏感的問題,老師可以稍微說明一下難點在哪裡。

提問不是讓同學們胡思亂想,只是引發學習興趣而已,老師一定可以通過問題把控方向,但只要是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想來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應該可以有一些效果的。看看那些追星族,明星的任何一點隱私都會引起他們無窮的好奇。假如,老師可以通過鼓勵提問的方法,讓學生把好奇心轉到知識本身來,是不是也能有一定效果哪?


何處是家鄉


上學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景,老師在上面口若懸河,吐沫橫飛,而下面的同學除了前排的幾個女同學抬頭看著黑板以外,其它同學,低頭耍手機的耍手機,睡覺的睡覺,黑壓壓一片低頭族。有時候看著老師,都有點不好意思坐在下面!很是同情老師,也很佩服他們,如果是我,看到下面這種情景,早都講不下去了!

但是,這個時候,老師停下講課,要是講一個小故事,最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很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下面的低頭族一個個居然抬起頭來了,大家都盯著老師,仔細的聽著,所以為啥會是這樣呢?

是因為同學們貪玩?其實原因可能有兩個,要麼老師講的內容沒有什麼深度,比較簡單,大家課下自己也可以學會,要麼就是缺少趣味性,這個可能對於老師的要求比較高,也跟課程有關係,得需要不斷的積累,怎麼才能既要把課上好,還要有趣,學生愛聽,只要做到這兩點,就不愁沒有學生聽課了!其實有時候同一門課程,不同的老師講課效果確實不一樣,可能有些老師幽默感比較強,然後上課就比較風趣幽默,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

所以,想上課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小段子,最好是老師自己的經歷,這樣可以緩解課堂氣氛,也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可以在發現同學們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進行,效果一般都會特別好!



學習以後


筆者從教二十餘載了,知道這個問題對於取得教學效果的重要意義。但是,為吸引學生聽課,產生興趣,不同學科肯定不盡相同。以下是我作為數學老師的體會與感悟,供參考。


第一,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產生興趣當然是老師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學生對你講授的內容產生興趣,注意力自然被抓住。興趣越濃,注意力就會越集中,持續時間就會越長。許多老師喜歡以講故事的方式導入新課,都是因為這個緣由。

第二,激發好奇心。如果老師的課堂上充滿了讓學生產生好奇的東西,學生就會產生興趣。大家都喜歡看魔術,因為好奇心。人大附中有一位網紅老師叫李永樂,做的科普視頻播放量都很高,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講的東西都是大家想知道的東西,感興趣的東西,引起大家好奇的東西。當然,他淵博的知識,善於化繁為簡的能力,使得他的講授通俗易懂,走紅是必然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可能不一樣,這就需要老師深入瞭解學生,所謂備學情。

第三,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如果上課都像說相聲一樣,必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新東方做英語培訓老師時,憑藉幾段語音,吸粉千萬;網紅老師張雪峰,粉絲數百萬,靠的都是一招。還有華中師範大學的戴建業老師,最近也是火得一塌糊塗,風趣而又接地氣的語言,讓許多理科生都迷上了唐詩宋詞。可惜,因為學科的差異,內容的深淺不一樣,要總是像說相聲一樣不太可能。但這告訴我們老師,幽默風趣應該是老師需要修煉的功夫。

第四,個性魅力。那些有氣質,有才華,獨立特行的老師,總會有一大批粉絲。


以上是文老師的粗淺的認識,或許可以參考一下。


意遠數學


一節成功的課,能在老師學生之間實現粘性互動,兩者都是主動的角色。

學生能主動“被吸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氣氛。老師從進教室那一刻開始,從說出第一句話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了氣氛的醞釀。當然這不是偶然的,而是老師在一定時期內已經形成的某種特色,老師對課堂氣氛的調動也不需要刻意,課堂氣氛的輕鬆和諧還來自平時良好的師生關係。

二,課堂內容。生動、有趣味性,幽默、自然放鬆,緊湊、環環相扣,條理、思路清晰。這幾個方面要在一節課內最大程度做到而且做好,功夫在課外,備課時對整節課各環節有了足夠的把握和熟悉,才能在講課時遊刃有餘。

三,互動環節。與填鴨式學習相對,學生的主動性需要老師有引導的能力,在提問、解答,甚至包括課堂上提問哪個同學,所問問題的難度,互動有沒有啟發性等等這些細節都需要老師在具體的課堂上靈活處理,著意引導學生在互動中思考。

四,課堂練習與作業。老師對教學大綱,對教材體系、學生實際狀況都要了然於胸,這樣上課不管出現什麼情形都能夠及時調整教學方向,不致跑偏,哪怕有時候氣氛太過活躍,也能很快重新進入有序,練習和作業主要要考慮難度,否則容易耽誤佔用過多時間,畢竟一節課的時間是寶貴的。


朵雲流觴



三七加三成真1


上課的每個環節都應該把控自如,要講的內容更要爛記於心,學生知識記得越牢,理解的就越深,老師也是一樣,教課不要邊教邊看教案,講的內容記得越熟也就越靈活,教案除了基本要講的知識點,更應該在如何講的通俗易懂,詼諧幽默上下點功夫。

剛從課間過來孩子心還比較散,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熱門話題,把孩子注意力引到老師身上來,再慢慢切入要講的內容,教具一類的東西也要做的貼近生活,活潑可愛甚至醜陋一點。不要單純自己講讓孩子在那聽,經常性設提問環節,也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開小差,集中注意力。


曰照銀


有人說,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有點偏頗,會引起很多老師的不滿。但我們知道,一個班上會有三類學生:一類是自控力強成績優秀的;一類是基礎薄弱,成績不理想的;還有就是屬於中間地帶的學生,這個佔絕大部分的人數。這樣看來,除了優秀的孩子注意力能自我控制之外,很多學生則需要老師在上課時運用技巧和方法,吸引他們,讓他們不走神,讓他們能不受外界的干擾投入到學習中,那麼,我們可以採用以下幾個方法做到。

一、導入新課時講小故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要想法設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課堂上,方法有很多,可以播放視頻、歌曲,還可以講一則簡短的故事。學生們都喜歡聽故事,這個設計能快速抓住他們的心,並能讓他們在很短時間內進入新課學習。例如在《春》這一新課的導入時,我講了一個故事:有個盲人乞丐,胸前掛塊寫有自幼雙目失明字樣的牌子,沿街乞討時,可很少有人肯施捨給他,一次,他遇到一個窮困的詩人,詩人稱自己身無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話,奇怪的是,自從詩人在那塊牌子上添上一句話後,人們變得樂善好施,紛紛慷慨解囊了,請同學們猜猜,詩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麼樣的話?原來詩人贈送的話是,春天來了,可我什麼也看不見。誰都認為春天是最美好的,這個人居然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看不見,自然是最可憐,最值得同情的,就讓我們來學習朱自清的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二、講解課文時朗讀課文

語文課要有朗朗的讀書聲,如果只是讓學生讀,效果不一定好,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教師的精彩的範讀能把學生帶去到課文的情境中,這就要求語文老師要練好朗讀這個基本功,不一定有播音員的標準語音,但要有準確飽滿的情感,學生就能受到感染。在《秋天的懷念一課》中,分析句子: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兒在一塊兒,好好活兒,好好活兒-------”為了讓同學們加深理解,我做了範讀,重音“撲、抓、忍”三個字,“撲”表現母親想撲下兒子輕生的念頭,“抓”母親抓住我,怕我輕生,要我活下去。“忍”母親強忍著刀割般的痛苦,極力勸勉,字字沉重,句句貼心。還有表情和動作的輔助才能更好把握住人物形象特點。在我讀完後,學生們眼裡也泛出感動的淚花,注意力已經被緊緊抓住,然後再進行朗讀指導,很多繁瑣的分析這時也覺得是多餘了。

三、學習活動時設計問題

這個需要教師花費極大的心思和精力,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的學情來進行設計,這裡要強調的是要符合自己的學生,北京的學生能接受的,海南的學生不一定能接受,因此要充分了解學生後進行巧妙設計,才能收到想要的效果。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二段時,我安排了一個學習活動,設計了五個問題:

1.你們喜歡一個地方,是因為這個地方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找一找百草園裡有沒有這些東西呢?

2.這麼多東西,既有植物又有動物,這裡描寫景物用詞注意準確生動沒有重複,請找出作者用的形容詞。

3.注意句式:“不必說-----不必說------單是-------”,由此看出這個段落的結構特點是什麼?

4.請找出這段時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說說它們有什麼用處。

5.如果你在百草園,你會搞什麼破壞?

學生在五個有趣問題的引導下,興趣盎然地與小組同學討論,注意力非常集中,待充分活動後,教師再進行如下小結,第二段我們可以學到那麼豐富的知識。

四、總結課堂時板書設計

精美的板書設計,能完整的展現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還能突出重點嗯。有經驗的教師在板書設計中還會利用各種圖案,色彩,線條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都是很好的方法。好的板書設計能讓學生知道這堂課老師重點講了什麼,他要重點掌握什麼,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在《春》一課裡,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慢慢摸索吧!


鹽茗初中語文教學


如果在上課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小學低年級階段是非常容易實現的,高年級階段卻不容易,主要是因為高年級階段他的注意力是受到他的知識儲備量影響的,比如說一個孩子根本就聽不懂關於面積的公式,如果你在給他求一些圓柱的表面積,他怎麼也不能夠理解,那些花裡胡哨的動畫可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是對於他的學習卻沒有任何幫助。

我覺得如果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對於小學低年級階段最主要的還是通過一些多媒體,當然也可以通過一些比較誇張的手段來完成,我們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例子來看一看。

首先就是多媒體動畫的廣泛使用,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大多數都喜歡動畫,而動畫所包含的含義所包含的知識所包含的色彩甚至包含的聲音都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往往會學習到知識,在這裡面需要注意的就是所有教學使用的多媒體,所有的動畫都必須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指必須有強烈的知識導向,我們不能讓孩子在看動畫的過程中,只是高興和放鬆了,卻沒有學到知識,這樣是不好的。

其次,在課堂中的老師應當通過某種手段來提升孩子的注意力,這些手段包含了讓孩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起立,並且不定時的提問孩子,或者利用聲音的技巧來提醒孩子應當注意,可如果是陰陽頓挫的話,孩子就不容易失去注意力,如果平平她像白開水一樣,孩子很快就失去了注意力。人最關鍵的還是老師能夠和孩子有一個比較融洽的關係,孩子如果在恐懼中聽課,在恐懼中上課的話他的注意力,就會注意到如何不讓老師生氣,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如何學習知識,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要認清楚孩子的注意力,他是有時間階段的,每個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長短都不是一樣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來完成最主要的教學任務。

總之合理的使用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孩子學習知識的能力,養成孩子良好的上課聽講習慣,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一個孩子能夠整節課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適當的放鬆也是提升注意力的一個方法。


宜城老師


我覺得下面幾種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老師講課的精神狀態。

我們都當過學生,離開學校好多年了,你還會記得哪一位老師講課時的樣子呢?

我至今記得我的一個老師,他平時和我們說話態度特別和藹,說話聲音也低。可是一到課堂上老師完全呈現出另一種狀態,精神特別飽滿,講課的語調很吸引人,說話抑揚頓挫,很有代入感。一上講臺,馬上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

二、學識淵博。

說白了就是老師水平要高。

記得我們學習生物化學的時候,看書感覺特別難,完全沒有信心學會。可是生化老師在課堂上,只拿著一枝粉筆,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寫,從黑板左邊,邊寫邊畫,一直畫到黑板右邊,把我們覺得非常難的內容分解的脈絡清晰,感覺腦子裡一下子就把內容串成線了。

這就是老師的水平,這樣的老師就是用學識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

學習的內容難免枯燥,這就考驗老師的講課方法了。

老師能把乾巴巴的內容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覺得老師說話很有趣,就願意聽,就集中注意力聽課了。

四、人格魅力。

學生喜歡老師,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老師的做事風格等能讓學生喜歡;老師有讓學生佩服的才藝等,讓你的學生崇拜你,用現在的話說,成為你的粉絲。讓學生因為喜歡你的人,從而喜歡你的課,上課時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是我想到的幾點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大家說說還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淡月輕風2006


注意力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通常沒有預期,無需意志力為無意注意,例如上課老師忽然提高說話聲音或者敲敲黑板,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引起注意。"有意注意"有預期目的的,且需要意志力的,例如‘這個地方是重點,不聽就不會哦’我們就會有目的性的注意。每個年齡段的學生注意力堅持的時長各不相同,如何提高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注意力呢?如低幼孩子注意力時間短,易分散,所以課上要用直觀的教具、課件教學。故事,小笑話的方法,語言要簡潔,內容要選擇孩子熟知的,做小遊戲的方法,在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時候起立做做手指操,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注意力了,老師課上內容也特別重要,學生感興趣的就會注意聽,老師要課前精心備好課,語言幽默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也容易提高學生注意力,高年級學生自己管理能力較強,也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在注意力分身的時候老師可以採用身法和聲法,用身體走進學生,用提高聲音節奏,音高等產生‘無意注意’,討論、糾錯法,同學或者小組之間討論,或者給同學糾錯等等都可以提高注意力。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特別注意,所以教師要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