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儘管沒有準確的數據提供,但長期往返鼓浪嶼的人們發現,年輕的遊客身影日漸少了,出現在鼓浪嶼大街小巷上的中老年群體明顯增多。你會發現島上舉著小旗子的導遊,後方跟著一群紅紅豔豔的大媽,以及掛著價格不菲單反,忙著為大媽們拍照的大爺。這樣的隊伍,一撮跟著一撮,佔滿了大街小巷,顯得十分熱鬧。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當三丘田碼頭迎來了第一波乘客,屬於鼓浪嶼喧囂的一天就開始了。從碼頭湧上岸的乘客,多以中老年群體為主,由於絕大部分是報團遊廈門,往往一上岸就是成團成團,只有遇到節假日時,出現在人群中的遊客才會多一些年輕的面孔。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走過艱難歲月的大媽們,在21世紀逐漸富足的今天,有了更多機會彌補年輕時未曾走出去看一看的願望。作為福建知名度最高的世界文化遺產地,鼓浪嶼在90年代就已是一座家喻戶曉的美麗海島。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那時還是叫作姑娘的大媽們,對遠方的這座海島也曾憧憬過,但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生活又拮据,膝下還有嗷嗷待哺的你。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青春年少的夢,也就被藏在苦澀的生活裡,漸漸地被越來越多的生活瑣事,子女一路成長的操勞淡忘去那個曾經遠方的夢。直到生活好了起來,子女們也各自成家立業,已不再年輕的大媽大爺們,在孩子們的鼓勵下重拾走出家的旅行夢。約上老去的閨蜜兄弟們,攜手老伴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把年輕時候未曾放肆的活力釋放在路上。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誰都有過文藝的歲月,上個世紀年代初從鼓浪嶼走出來的學者文人,曾影響了一代父輩。那時的鼓浪嶼還叫作琴島,曾是年輕父輩們嚮往的文藝海島,但因條件和現實因素而成為了許多人的遺憾。而如今有了條件,再加上廈門旅遊消費不高,服務質量比較高,鼓浪嶼免門票,一波又一波的中老年群體登上了鼓浪嶼。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人手一個墨鏡,脖子上的絲巾更不能少,燙染著最流行的髮型,身穿著最喜慶的鞋服,舉著自拍杆神器,隨時隨地都能夠擺出標準的拍照神姿。讓人忍不住感嘆,大媽們才是走在時尚的最前列。基本上只要大媽們下了船,鼓浪嶼就沒有年輕人什麼事了,這座被譽為文藝小資的海島立刻成為了大媽們的舞臺。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相比較年輕人對文藝浪漫氛圍的挑剔,大媽們並沒有太多苛刻的要求。風景只要好,大傢伙在一起夠熱鬧,拍照的地方夠多,導遊夠幽默風趣,就能夠給這場旅行打上好評。所以漫步在鼓浪嶼上,你總能聽到由衷歡笑的聲音,大媽大爺們對鼓浪嶼也是一致的好評。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而鼓浪嶼上的商家也更喜歡中老年遊客,儘管有因為導遊推銷緣故,但熱衷買買買的中老年遊客,出手一向大方。來時島上兩手空空,離開時人手幾件大包,裡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土特產。

大媽下船後:鼓浪嶼沸騰了

從遊客量、消費佔比重,中老年群體正成為鼓浪嶼上的主力軍。儘管人們對此有一些微詞,並認為破壞了鼓浪嶼的文藝,使其變得粗俗,但客觀來說老去的“姑娘們”,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文化習慣,你也許未必認同,但還可以尊重。只要不破壞,不文明,都可以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