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精細動作怎麼鍛鍊?

寶媽菠菜君


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生前三年,一般會把重心放在培養寶寶大運動發展方面。


於是,很多媽媽會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寶寶還小,卻已經會好好吃飯了,但自己的娃卻連勺子都抓不穩,喝個湯、吃個飯搞得到處都是。


還有,明明繫鞋帶、扣扣子教了很多次,卻還是扣的不好,歪歪扭扭的......

不得不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寶寶的精細動作訓練沒做好。在寶寶三歲前,寶寶的精細動作的鍛鍊真的很重要。


事實上,對於小寶寶來說,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育是緊密配合的,因為很多人體的活動需要同時協調運用這兩種技能。


科學研究表明,從小培養寶寶的精細運動發育,有利於早期腦結構和功能成熟,能促進認知系統發展。


因此,父母在鍛鍊寶寶的大運動發展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寶寶的精細運動發育。


寶寶身心的健康發育有5大能力發展區域,分別是:大運動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其中,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被譽為寶寶“開啟自己小世界的鑰匙”。


正所謂:手巧才能心靈。寶寶精細運動發育的好,寶寶會更聰明,尤其體現在入學後的閱讀以及數學這兩個方面。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細動作?


01

什麼是精細動作?

1. 定義:精細動作即小肌肉動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組成的隨意動作。

指的是寶寶平日裡憑藉小手及手指的小肌肉群完成的動作,例如“抓、捏、拍、擰、撕”等。


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撿起地上的物體,搭積木、塗鴉、翻書、寫字等等,這些技能會涉及到手腕、手和手指的運動。


與此同時,精細動作發展還應該包括腳和腳趾,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寶寶3歲前是精細運動能力發育極為迅速的時期,手的精細動作5歲左右完成,整個精細動作6歲全部完成。


而2~3歲幼兒精細動作的培養,主要是依靠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來實現的。正是伴隨手部動作的發展,幼兒的身體及智力才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手部動作無論是對身體機能的促進,還是對認識思維的影響,都能從幼兒智力發展上體現出來。因此常說“兒童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

02

為什麼要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精細運動能力是日常活動的重要基礎,評價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標之已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據。


科學研究表明,人身體的各個部分均在大腦有相應的區域來支配。而相對來講,支配雙手的腦區域是最大的。雙手靈巧的人其相對應的大腦區域就較發達,結構較複雜。


有調查研究顯示,在新生兒期戴過手套的寶寶,其精細動作的發育明顯落後於不戴手套的寶寶,同時其發育上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因此在腦發育迅速的幼兒期,

父母有意識的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無疑是促進小兒腦發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精細動作的訓練,還可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提高寶寶的自信心和探索能力,為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03

那麼,如何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呢?

0-6歲的嬰幼兒,主要的小肌肉動作就是手、腕部的活動,包括眼手協調、指尖動作、手指屈伸等局部運動。幼兒可通過畫、剪、折、穿珠等活動鍛鍊小肌肉,發展精細動作。


在我兒子一歲以前,我們並沒有刻意去鍛鍊他的精細動作,現在,我看了很多育兒書,發現精細動作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有促進作用,也開始慢慢把精細動作鍛鍊注重起來。


總結我在書中看到的知識,對於寶寶精細動作的訓練,其實從寶寶出生就應開始鍛鍊了。


1️⃣0~3個月寶寶:新生兒擁有天生的抓握反射,他們的小手總是緊緊握著的,大拇指也一直保持著內扣的狀態。而這個階段的精細動作訓練,

關鍵是要讓寶寶的手掌打開,拇指不內扣。


❤具體方法:

①撫觸按摩:這時候爸媽可以給寶寶做手指撫觸按摩,在洗澡、餵奶和遊戲的時候,輕輕地撫摸、掰開寶寶的拳頭,從手指根部到指尖,給寶寶的手指做撫觸,輕輕地一根一根地打開,再一根一根地合攏,輕柔地撫摩。還可以訓練他的小手張開握住你的食指,抽出來再放進去,如此重複幾次。


這樣的撫觸按摩可以讓寶寶的手指更敏感,從而為今後的精細動作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②玩具輔助:曼哈頓球以及搖鈴都適合這個月齡段的寶寶訓練精細動作,這類型的玩具可以很好地引導寶寶打開手掌。因為手掌打開是精細動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礎和前提。如果寶寶手掌沒打開,他就不是最放鬆的狀態,這樣的話一切抓握和其他精細動作都得不到鍛鍊。


2️⃣4-6個月:這個階段是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寶寶的探索欲會開始萌芽,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他會有意識地伸手去抓,這個時候也是寶寶開始會玩的時候,他會把玩具從一隻手傳到另外一隻手,並樂此不疲。


這時候爸媽就需要幫助寶寶多轉換玩耍時的姿勢,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能坐,多數還是以躺為主,這時候爸媽可以讓寶寶從仰臥、側臥、俯臥等各種姿勢交替。讓寶寶的精細動作得到進一步鍛鍊和提高。


❤玩具推薦:

①腳踏琴(健身架):寶寶仰臥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躺在腳踏琴上面,腳踏琴可以佈置一些可以供寶寶抓握的玩具,還可以放音樂。


②積木:積木也是這個月齡段的寶寶鍛鍊精細動作很好的玩具。可以買幾種不同材質的積木給寶寶交替著玩,這樣既可以讓寶寶適應體積不同大小的積木,也可以開發寶寶手部的觸覺神經,讓寶寶手掌更敏感,從而達到鍛鍊寶寶精細動作的作用。

3️⃣7-9個月:很多父母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敲會打”了。對於玩具,寶寶更喜歡去敲打或者扔,所以,有時候會讓爸媽很崩潰,熊孩子的苗頭開始萌芽了。


這個階段也是輔食慢慢開始添加的時期。對於各種美味的食物,寶寶肯定接受不了誘惑了。於是總是想用手去抓,但是有的父母會覺得髒而阻止寶寶。


其實,這是寶寶給你發出的信號,我要開始學習獨立吃飯了,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從這個時候開始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意識。


事實上,食物才是鍛鍊寶寶精細動作最好的“玩具”。你想呀,對於美食,大人都不一定能禁得住誘惑呢?更何況是小寶寶呢。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

放開手,讓寶寶盡情地享受自己進食美妙的食物去吧。

❤食物“玩具”推薦:

家長們可以準備一些手指食物、磨牙餅乾、小饅頭等,寶寶可以練習拇指和食指對捏,抓握更加精準。


還可以準備一些可以敲擊的玩具,比如玩具鼓,敲打不同的部位發出不同的音調。其實家裡的鍋碗瓢盆也完全可以拿來讓寶寶敲敲打打,而且他們會樂此不疲。


或者有時間也可以帶寶寶去戶外活動,比如公園的草地裡抓抓草,泥土,沙子等,或者去遊樂園玩各種玩具。爸媽不要覺得這樣很髒,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探索和感知這個世界。


父母如果能多鼓勵寶寶用手來探索食物,不僅能很好地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還能促進寶寶的認知能力的發展。

4️⃣10-12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比較好動,能單獨地活動每一個手指了。指尖的靈巧程度也進一步提高,能把盒蓋打開,喜歡將手指伸人瓶子裡探險,會用筆到處亂畫,還能聽得懂爸媽的語言了,雖然他們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會用手指來指著自己想要的東西。


❤玩具遊戲推薦:

①撕紙:我兒子在10個月左右,就喜歡撕紙,剛開始覺得很崩潰,還給他一個“撕紙大王”的稱號。我和他爸爸都在想:好好的紙巾,怎麼撕成這樣,真浪費,真是讓我們哭笑不得啊。


後來,才發現,這是兒子到了手部精細動作敏感期,他是想通過手去感知和探索這個世界呢,我們為什麼要去阻止他呢?


父母應教會寶寶將大紙撕成小紙,再撕成紙屑,使寶寶初步認識到自己有改變外界環境的能力,從中得到樂趣,同時也訓練手眼的協調能力,促進腦功能的健全與成熟。


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寶寶撕紙,相反,還要鼓勵。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書本和有價值的資料交給寶寶撕,也不要將不乾淨的紙給孩子,以防傳染疾病。


一歲半以後,孩子的手部動作更精細了,家長可教孩子撕一些簡單的物體輪廓,如太陽、月亮、正方形、三角形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以後再撕一些比較複雜的物體形象,並將“作品”粘貼後保存,增進寶寶興趣。這種作法,有益於訓練寶寶手部動作的精確性和感覺的靈敏度。


②橡皮泥:抓捏橡皮泥,可以很好地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讓寶寶意識到原來每根手指都可以獨立活動的。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可以食用的泥狀物,比如說麵糰,教寶寶捏各種形狀的小動物等,或者教寶寶一個手指戳洞,玩戳洞遊戲等。

③塗鴉遊戲:這個時期,有些寶寶已經可以模仿你塗鴉了,給他一張紙和一隻彩筆,開始先抓著他的手畫,等到他掌握了這種握筆姿勢之後,就能揮灑自如了。


④蓋蓋子:我會經常在給兒子喝完奶的時候,叫兒子自己蓋上奶瓶蓋子,他平時自己也很喜歡蓋蓋子,見到瓶子之類的東西都想玩蓋蓋子的遊戲。


⑤拍氣球:我兒子很喜歡球狀的玩具,尤其是氣球,每次逛街或者帶他去玩。看到氣球都指著要氣球,給他拿回家之後就喜歡拿它拍來拍去,這也能很好地鍛鍊他的整個手掌及手臂的力量,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

⑥喂父母吃餅乾花生瓜子等食物:最後,推薦一個我們家經常玩的遊戲,當我們吃花生和瓜子之類的東西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餵我們吃。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是不敢給他接觸這類食物的,畢竟不能讓3歲以下的孩子吃這些堅果類的食物,但是他看到我們吃就饞的不行,後來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與其一直不讓他接觸,不如直接讓他接觸,他才不會多這些東西那麼好奇。


所以,現在每次吃花生瓜子這些,孩子都爭著搶著餵我們吃,他自己卻不吃,有時候他非得哭鬧著要打開,你以為他是自己想吃,結果打開後他卻第一個往你嘴裡塞,老母親的心吶,真的被暖化了。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對細小食物的抓握能力,不僅能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加強親子間的溝通交流。


💖奕媽特別提醒:這個訓練方法大家可以試一下,但是並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孩子,而且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盯緊孩子,謹防孩子誤食發生意外!


其實,除了以上介紹的方法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機會或者遊戲。玩具可以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比如說快過年了,可以給孩子摺紙、剪紙、做一些手工藝品等,只要父母能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隨處可以抓住促進寶寶精細運動發展的機會。


總結:綜上,寶寶的精細動作和他的操作、認知和語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常說的心靈手巧指的就是精細動作。


人類的手是最複雜最精細的器官,是認識客觀世界、與界交往的一種重要器官。也就是說,手的運動會促進嬰幼兒言語能力的發展、認知能力的發展,是孩子一生各項能力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礎。


但是手的靈活性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要經歷一個相長的發育過程且遵循一定的發育規律。每個寶寶都有自己內在的規律,具體爸媽要以自家的孩子發展規律來衡量。


此外,寶寶的精細動作的發展基礎是大運動發展,

如果發現寶寶精細動作發展落後,父母需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大運動發展的情況。


我是奕媽,職場媽媽&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愛小暖男,專注寶寶護理、教育、成長知識分享,歡迎有經驗的媽媽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一起借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奕媽育兒觀


我之前看早教班,就有鍛鍊孩子精細動作的課程,於是,特意買了一本書,仔細看了下。

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動作及手與眼睛的協調能力。

我家孩子從生下來,到目前29個月來看,沒有刻意的規劃讓他幾個月該幹嘛,他自然到了那個月份,就會去做。他小手靈活度高了,他就會摸這個摸那個,總是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探索,這個時候我們都不阻攔他,讓他自己體驗。慢慢和書上做對比,他即使這個月不達標,下個月肯定就能做到。

只要注意安全,都放手讓他做,比如吃飯,他一開始用勺子很困難,會弄的到處都是,但是不去管他,他會做的越來越好。增加孩子的體驗很關鍵。

孩子每天都會成長,靈活度越來越好,他會挑戰越來越難的動作,這是天性。我記得孩子會跳躍之前,每天都用腳前尖走路。不久自己就跳起來了。

不要過於呵護,寶寶們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多了。





amanda育兒記


什麼的精細能力,手指的麼?如果是的話,我有經驗可以分享。我的女兒現在十一個月了,她還沒有滿月的時候我就給她做撫觸按摩,尤其是手部。因為嬰兒剛出生大多大拇指內扣,我就慢慢把大拇指伸展開按摩掌跟部位,其他四指也緩慢輕柔的從指跟到指尖逐個按摩關節。所以我女兒的小手非常靈巧,七個多月的時候就可以用兩個指頭撿起地上的東西,可以拈起衣服上被單上的線頭和頭髮了。


鏡子1120


哈哈,我曾經訓練我家寶寶摘葡萄🍇,寶寶滿月的時候正值夏季,葡萄🍇大量上市。家裡人經常買來吃,我就抱著他坐在桌子面前,讓寶寶伸手去拽葡萄🍇,然後給他奶奶、爺爺、爸爸吃,家裡長輩特別開心,寶寶的精細動作也得到了鍛鍊。


執著的向日葵


0-1個月

精細動作:訓練抓握

大動作:訓練抬頭4-5次/天

訓練蹬腿4-5次/天

1-2個月

精細動作:訓練抓握

大動作:豎抱寶寶訓練抬頭1-2分鐘

2-3個月

精細動作:將帶響的玩具息影寶寶去抓握

大動作:訓練輔助寶寶翻身90度

3-4個月

精細動作:認識把玩自己的小手

大動作:輔助寶寶翻身180度

背靠大人坐起來1-2分鐘

4-5個月

精細動作:訓練抱奶瓶喝水

訓練拇指食指對捏

大動作:扶住寶寶腋下,練習站立,跳蹲

5-6個月

精細動作:訓練捏小饅頭,捏繩子

大動作:靠坐片刻,逐漸減少背後支撐物

匍匐移動

6-7個月

精細動作:多鼓勵寶寶拿東西

大動作:獨立坐著,靈活翻身

7-8個月

精細動作:有意識的讓寶寶捏東西

大動作:開始膝手爬行

訓練扶物站立

8-9個月

精細動作:訓練敲打發出聲音的物品

大動作:可以自發從臥位轉坐位又從坐位轉臥位

9-10個月

精細動作:滾小球

大動作:手足爬行

扶物單腿站立

10-11個月

精細動作:套杯子,撿豆子

大動作:訓練站立回到坐姿

手足爬行上下臺階

11-12個月

精細動作:訓練自己翻書

大動作:握著寶寶雙手,帶著他向前走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幫到各位呢?如果有幫助的話,不妨點個關注吧

貝拉的小酒窩


寶寶的精細動作怎麼鍛鍊?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幫助孩子進行大運動訓練!

為了滿足還沒有訂閱課程的寶媽好奇心,糕媽我分享一位寶媽給孩子上年糕媽媽早教課的經歷,給大家揭秘早教課程到底有什麼好東西。

曬曬年糕媽媽早教盒子

訂了年糕媽媽的早教課,第一個月就送來了2大箱子,裡邊各種教具和玩具,簡直太驚喜了!趕緊來給大家曬一曬!

—— 基礎盒子

基礎盒子就是一個超大的收納箱,裡邊放了三個盒子,包括有音樂盒子、運動盒子和藝術盒子。裡邊的玩具全都是寶寶喜歡的!

(基礎盒子-音樂盒子)

沙灘球、繪畫材料等等,都很安全而且貼心!

(基礎盒子-藝術盒子)

—— 月齡盒子

月齡盒子就是根據月齡和線上課程配套的教具,每月送一次,在手機APP上就可以看到早教盒子訂單的列表,是否發貨和物流信息都能一目瞭然。

收到盒子以後,我會找到APP上對應月齡的教具清單,上邊有教具的圖片和名稱,可以和線上課程一一匹配,然後再收納到箱子裡,要用到的時候再拿出來。這個清單外婆也能看得懂,用起來很方便。

專業又好玩的課程內容

1.課程結構設計

每節課都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歡迎歌,中間有兩到三個遊戲,最後一部分是再見歌。孩子每次看到老師在視頻裡和他打招呼,都特別興奮,一開始就是指著老師,觀察老師的動作,後來居然會向老師揮手打招呼啦!我覺得這個開場和結束的設計挺好的,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2.大運動訓練

老師結合精彩趣味的遊戲和運動,比如鑽隧道、跨越障礙、球類運動等,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玩,在獲得歡樂的同時,收穫身體平衡、協調、敏捷和靈活性的發展,能夠培養孩子的認知、探索的能力。

3.語言和認知學習

課程裡有很多好聽的英文歌曲和舞蹈,提高了寶寶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課程中還穿插了事物的認知,比如有一節課是叢林主題,道具有棕熊、大象的卡片,孩子的爸爸模仿棕熊爬行的樣子,和孩子一起玩,把他逗得直樂。老師還教我們用紗巾模仿大象甩鼻子,形象又生動。

4.寶寶獨立思考和樂觀性格的養成

有一節課我印象很深刻,是製造天上的雲彩,其實就是用肥皂水攪出泡泡,寶寶玩到停不下來。通過這種小實驗活動,幫助寶寶學會對事物進行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並付之於行動,鼓勵他去積極探索,還可以讓他塑造勇敢、樂觀的性格。

5.寶寶自信心的建立

因為課程是在家裡上的,寶寶的學習進步每天都能夠看得見。我們不會和其他孩子比較,就著眼於寶寶每天點滴的進步,經常給寶寶鼓勵和表揚,有助於他在以後的生活中積極面對競爭和挫折。孩子現在養成了自信樂觀的性格,只要能夠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就會自己給自己拍掌鼓勵。

這些天看著孩子明顯有了很大的改變,我每天回家,孩子都開心地迎上來,牽著我的手要一起玩年糕媽媽的盒子。現在我們把早教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和孩子的互動越來越多。


年糕媽媽


你好這裡是精通育兒知識,又對玩具頗有研究的萌寶玩具精選,同時也是一名超級奶爸。我們所說的精細動作一般都是特指我們看得到的手部動作,而且精細動作其實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運動,對於寶寶來說,鍛鍊好精細動作對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也都是有幫助的。我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小經驗吧~

一、根據發育過程選擇鍛鍊的精細動作

寶寶在剛出生後不久,手部就開始有反射性的抓握動作了。到了兩個月左右,寶寶就開始慢慢會會伸手往前抓。每個階段寶寶所掌握的精細動作都不同,所以根據年齡的不同來選擇給寶寶鍛鍊的精細動作,能夠更快的幫助寶寶掌握這些精細動作。具體的精細動作發育過程如下:
根據這個發育過程來選擇精細動作的鍛鍊,能夠事半功倍。

二、選擇玩具作為精細動作鍛鍊的輔助工具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嬰幼兒玩具都帶有精細動作的鍛鍊功能,我在這邊推薦幾款我自己使用過的。

(1)搖鈴

搖鈴是每個寶寶都有的玩具,不僅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而且方便抓握的圓柱形能夠鍛鍊寶寶的手部力量和抓握的動作。

(2)嬰兒健身架

寶寶躺著就能玩,健身架上的掛著的玩具有各種形狀,有的還會發出聲音,寶寶看到顏色鮮豔、有聲響的東西就會想抬起手去抓,能夠鍛鍊寶寶手臂的力量,抬起手又放下,也能夠滿足寶寶伸手往前抓東西的慾望。

(3)生活體驗館

這款玩具有各種各樣的功能,寶寶可以用手撥動、拉扯、按、開、翻動,而且還有一些生活場景和聲光效果,多種玩法多種精細動作訓練,性價比也很高。
以上就是我個人在鍛鍊寶寶精細動作的一些小經驗,有其他不同看法的爸爸媽媽歡迎在評論裡留言互相討論,喜歡我的回答的話也別忘了給我點贊哦~
文/ 萌寶玩具精選
原創問答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
分享專業的兒童玩具評測和育兒信息,致力帶領寶寶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萌寶玩具精選”

萌寶玩具精選


我是貝丫媽媽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幫助到你

精細動作在早教課堂也是訓練的重點項目之一,寶寶的精細都動作都是依靠小手來進行,搓、捏、擰、剪、撕等等一些動作的訓練,從中培養寶寶的雙手的協調和感官訓練。

寶寶精細動作發展和腦細胞發育有什麼樣的關係

心靈手巧和想象力以及大腦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指尖的刺激會激發大腦的思考,例如寶寶用彩泥做一副美術作品的時候,是需要通過大腦的想象,手眼的配合,再加上審美能力的結合一幅作品才能呈現出來。所以不可忽視精細動作的訓練

根據月齡寶寶都訓練那些精細動作

1-6個月的寶寶主要訓練:能握拳、能握小積木、雙手能互握、寶寶豎抱會伸手拍擊帶響玩具、會雙側遞玩具,會抓握衛生紙玩撕紙遊戲

7-12個月的寶寶主要訓練:抓放自如,會按開關、扣洞洞、逐漸能和大拇指配合捏一些小的物體。熟練掌握投、放、按、撥動作

12-24個月的寶寶主要訓練:能夠將物品放進去拿出來,開始簡單塗畫,開紙包、翻書、搭6塊積木、會串珠、物品能倒來倒去。

24-36個月的寶寶主要訓練:能夠塑造不同的形狀、能係扣子、會畫一些形狀、能夠順利操作剪、捏、貼。

我是貝丫媽媽齊老師每天都會給大家解答很多關於育兒的問題,正因為自己曾經是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現在通過悟空問答這種方式能和大家互動交流,確實覺得生活充實有意義,喜歡我的回答請大家點擊關注貝丫媽媽


貝丫媽媽


導讀:寶寶的精細動作怎麼鍛鍊?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對孩子的成長髮育起著什麼作用?

所謂的精細動作就是小動作,它能夠促成大腦的發育,而大腦的發育又與運動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識字早的孩子通常字眼追蹤能力會更好,而孩子的字眼追蹤能力是靠控制眼動形成的,控制眼動就是精細動作。

寶寶的精細動作,可以怎麼鍛鍊呢?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月齡,會有不同的鍛鍊方法。



半歲之前寶寶:抓握、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到了三個月之後,他不在像之前那樣總是握著拳頭了,他們的手經常是半開著的。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小搖鈴,或者撥浪鼓,讓孩子抓在手裡邊,訓練孩子的抓握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寶寶到了5、6個月的時候,已經能夠看得遠一點了,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較大的圖片,無需任何字樣,有黑、白、紅、黃、藍、灰比較鮮豔的顏色,可以抱著寶寶一邊翻給他看,一邊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顏色。

孩子的身邊放一個比較好看的玩具,鼓勵孩子爬過去拿,當孩子拿到了之後,再又放到另外一頭,又讓孩子爬過來,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的頭、頸、上肢的活動能力,可以促進孩子的觸覺發育和記憶能力。



6-7個月的寶寶:為孩子準備一些紙張,紙張可以是白色的紙,也可以是彩紙,將紙張撕成各種形狀,並告訴孩子,分別是什麼形狀,豐富孩子的視覺。也可以鼓勵孩子一起來撕,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能力。

7-8個月的寶寶:給孩子準備一盤豆子和一個盆子,帶著孩子一起將盤子裡的豆子一顆顆撿入放入盆子裡。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做的不好,父母要保持耐心,和孩子一起剪的時候儘量表情豐富,帶著孩子一起做。這可以訓練孩子食指與拇指的對捏,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注意不要讓孩子把豆子放入口內,以免卡到。

8-9個月的寶寶:為孩子準備不同材質的物件,家裡的塑料杯、瓷碗、不鏽鋼水壺、木盒等,給孩子一根棍子,讓孩子去敲,孩子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物件敲出來的聲音不一樣,同時訓練孩子的手的靈活性。

9-10個月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大多數能夠扶著東西能夠站穩了,可以帶孩子,腳旁邊放一個物件,或者他喜歡的玩具,鼓勵孩子彎腰去撿。

10-11個月寶寶: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的套環,先示範一遍,給孩子套到手上、腳上,或者其他的玩具上,接著讓孩子來做,訓練孩子手的靈活性。



11-12個月寶寶:在一個盆中放入沙子石頭,豆子,讓孩子用手去玩,鍛鍊孩子手的神經反射,促進大腦發育。

做生薑:教孩子分別把小拇指,無名指,中指和食指掰在一起,形成一個生薑的模樣,訓練孩子手指的靈活性。

給孩子準備一些積木或者橡皮泥,教孩子搭積木,用橡皮泥捏成各種形狀,利於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


樂歡爸媽


0~1月齡,幫寶寶撫觸按摩手部,刺激孩子張開緊握著的手,可以進行觸摸或抓握訓練。
2~3月齡,按摩手指,幫寶寶練習一隻手往另一隻手遞物,以此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4~6月齡,按摩手指,避免拇指內扣。訓練拇指與其他手指對捏,伸手夠物,準確抓握。
7~9月齡,鍛鍊寶寶捏取,從拇指與其他手指到拇指、食指準確捏取。雙手玩玩具,傳遞物品等。
10~12月齡,訓練手的控制能力,將手中的物品投入到容器或小孔裡。
1~1.5歲,搭積木,插筆帽,訓練手的靈活性。塗畫,翻書,撕紙。學會用勺吃飯。
1.5~2歲,搭積木,拼圖,摺紙,穿珠子,畫畫,訓練肌肉協調能力。
2~2.5歲,繼續訓練摺紙、畫畫、搭積木,拼插玩具。用安全剪刀剪紙。鍛鍊寶寶自己吃飯,開始使用筷子。自己穿襪子和鞋,扣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