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整個學生生涯的高危期?各位初中生家長,您準備好了嗎?

leyingfei


各位家長,

初二的確是學生生涯的高危期,也是學生在初中學習的“分水嶺”。有一句話大家都也許都聽過,“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初二在初中學習中的特殊地位。把握好初二這個初中學習的特殊時期,才能夠確保在初三,甚至上高中的學習水平。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到了初二,就會出現不僅不愛學習,成績下滑,而且老跟家長頂嘴,做事叛逆的現象。這段時期,由於心理的發展,他們對一些事情產生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反叛父母的想法,追求自己的個性,導致成績下滑嚴重。叛逆期是很危險的,如果處理不好,不能順利過度,有可能貽害孩子一生。

然而,有些家長在孩子升入初二以後,會有一些錯誤的觀點,比如,家長會認為孩子經過初一一年,已經適應了初中的學習和生活,家長可以放任不管了。這樣是不對的,很容易錯過最佳時機,造成孩子學習下滑,甚至發生不可挽回的損失。


那麼初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是學習思維還未轉變。在小學階段,學習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課程也沒有那麼多,在平時考試時,考雙百人大有人在,一個班的平均分幾乎都在90分以上。然而,到了初中,隨著課程的增多,難度的加大,平時考試能上90分就是好成績了。初中的學生會發現,在小學時,上課聽聽課,回家按時做做作業,考試時成績都不會差。但到了初中,這樣就行不通了。主要是因為初中學習的思維方式由原來的“形象思維”為主變成“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到了初中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於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二是因為初二是厭學情緒的高發期。很多學生到了初二,會變得比較暴躁,不想學習、不知道學來幹什麼。其實,開始厭學,表明他們已經開始思索學習的意義了。如果找不到自己為什麼要學習的原因,那自然就不願意再堅持下去,就會厭學。在低年級時,他們習慣依賴家長、老師,沒有獨立思考意識。從初二開始,就逐漸獨立,思維能力開始快速發展,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不再是問爸媽,而是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我該怎麼辦?於是就出現在學習上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學習?學來有什麼用?我以後到底想幹嘛?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就會出現學習上的偏差。

三是沒有做好面臨中考的準備。到了初二,特別是初二下半年,一般學校都開始提前準備中考了。在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時,老師會一邊上新課,一邊準備第一輪複習。相對初一明顯更忙了。再加上時不時的月考、期中考,複習時間就更少了,考不好的現象就很容易出現。經常考不好,學生的信心就會喪失,沒有信心就很難學好了。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引導孩子學會區分重點。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後80%的精力都要花在這些主課上。再就是每門主科要有對應的一本課外輔導書,多做練習題是很重要的。

第二、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充分利用早上的時間,加強英語單詞的背記,要有效利用白天課餘時間,針對數學、物理進行題海戰術,提高解題的效率和正確率。也要留給語文部分時間,多讀課外書,並養成摘記好文章和好語句的習慣,為作文寫作提供素材和參考。

第三、提醒孩子充分利用上課聽講,不懂多問。能夠根據學習計劃,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並做到課堂筆記。遇到不懂或者難以理解的問題,要主動請教老師,也要多與同學交流,在交流中發現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態,從而完善自己的解題方法和學習效率。

第四、要督促孩子多做練習。要根據所學內容,多做相應的練習題,只有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最好選定一種適合自己的輔導資料,好的輔導資料對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注意準備一本錯題集,把容易出錯的題以及好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記錄下來,並經常複習鞏固,加深印象。


結束語:初二階段固然重要,但如果孩子和家長能夠充分認清這個階段的特點,做好思想和物資上的準備,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勤學多問、不斷練習就一定能夠順利度過這個階段,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橄欖樹根


準備好又能怎麼樣,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我自己就是一個初二受害者,有著深痛的教訓,

我講我的初二經歷,在講我怎麼教育初二孩子,

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家長。

我從小到大就是一個非常自律自理的人,不是我要這樣,是家庭問題,爸媽都是三班倒的工作,家裡經常就我一個人,誰給我做飯,誰送我上學,沒有,只能自己照顧自己,自己上下學,在學校的成績我一直保持的還是不錯,在班裡最次也是個組長的職務,初二上學期的時候,我還是班裡的前10名,當時我在的就是重點班,所以老師對我是特別照顧,苗子麼,就是好好培養,可是到了下學期,學習的任務加重,自己本身覺得有些吃力了,老師發現以後讓我補課,當時的父母對我的學習態度就是不聞不問,但是補課的效果並沒有好轉我的壓力,反而讓我和老師之間產生了更多的矛盾,這下好了,在學校都不想學了,而我的交友又出了問題,交了一個不學習的孩子,每天就是想著搞對象,去哪裡玩,打架等等,慢慢的我就淪陷了,成績從前10名,到了10幾名,在到20幾名,最終定格在25左右,到了初三成績就玩完,一旦落下,真的想追都追不上,我曾一度想著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但是都失敗了,現在我知道我沒有追上來,問題出在哪裡,沒有信念,沒有目標,沒有支持,沒有動力。

現在我孩子初二了,我知道問題所在,我也知道家長該做些什麼,但是感覺效果還是不好,那麼問題又出在哪裡?也許我知道,只是不能說,孩子初二,又加上中考改革,本身就有一些壓力,在家庭裡,我和妻子,一直給孩子的就是關愛,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在學習上,我們也不會因為成績對孩子大發雷霆,一直強調讓孩子自己發現學習上的問題,就是這樣,孩子從來不和家長溝通,問什麼都是哦哦啊哦,去學校瞭解孩子,老師直接來一句,別的孩子都知道是啥性格,唯獨你家孩子看不出來是什麼性格的孩子,簡直無語,最近考試,成績又一次下滑,我找他談話,我只是溝通,解決問題,一般不會罵,可是孩子呢,早上寫作業哭了,我都不知道為什麼哭,到了下午睡到7點剛起,我也真的無語了,6月底就要中考生物,和地理,現在地理成績不及格,我們父母著急的要死,孩子還呼呼的大睡,初二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作為家長,我只能說,我會想盡辦法幫助孩子,就算一點點也好,我現在開始制定計劃,希望有效果。就一個月時間了,再不努力,就可以說再見了。


自然森林教育


我家孩子現在就在初中二年級,省會一所很不錯的私立初中,我們是從地級市考過來的,這個班的牛娃太多了,55人的班,學習上還真的有點吃力。

我沒覺得孩子初二有什麼不對頭的地方,成績穩定,班級名次也在向前靠,學習上也沒有上任何外培(小學起,我們就沒有過課外補習),馬上生物地理會考,這個A穩拿。

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怎麼怎麼,我認為,問題出在家長身上。小學時,沒有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成績差點,就去外培,好像一外培,成績就會好。

平時不注意孩子的微小變化,問題出來了,又視為洪水猛獸,能教育好孩子嗎?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平時不去體會孩子的變化,時間長了,家長就來不及了。

我們家孩子在班裡是籃球主力,學校長跑冠軍,學校交響樂團小提琴手,小孩嘛,有一定虛榮心,有早戀的傾向,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多次溝通後問題已經解決。

其實,初中(並不一定是初二)時期是小孩難管的時期,但並不是不好管。作為家長,細心留意孩子,多和孩子交心,就能及時制止孩子的偏差。

家有初中小孩的朋友,我們可以相互關注頭條號交流。


教育至上


朋友的孩子剛上初一時,成績在班上前十,到了初二年級,成績滑到了四十幾名,家長非常著急。為什麼到了初二成績會下降這麼厲害呢?

初二是初中階段的分水嶺,兩極分化,在這一年裡,有的學生成績突飛猛進,有的學生成績一降再降。

初二的教學內容和以前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轉向了“抽象思維”,到了初二,還沿用“形象思維”方式學習和思考,學習起來就會很吃力,成績自然就掉下來了。

初二是很多學生叛逆期強的時候。有的學生不能控制情緒,靜不下心來學習,成績就不好了。

到了初二,上課專心聽講,學好語、數、外、物理主課,課前做好預習,對所學內容有個大致輪廓,瞭解老師要講的重點;課後複習,結合課堂所講內容歸納總結,做相關練習。對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問老師,爭取做到“今日惑,今日畢”,不要等問題積多了,再解決就來不及了。

初二的小課要求背的一定要積極去背,小課的分數加起來也不少。

到了初二,學生要慢慢改變思維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加努力學習,成績一定會有很大提高,為中考做好準備!


低吟淺唱的花


初二的確是整個中學生涯的高危期,初二過後,原本成績沒有多大差別的學生,有的”上天”,有的”入地”,拉開了一道巨大的鴻溝。

初二分化威力力巨大,需要每一位家長做好準備。

包括我自己在內,無數人的切身經歷,都已經證明了,初二是整個初中成績的分水嶺。

小學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初一隻是小學到初中的一個過渡,真正見分曉的就是在初二了。

初二一過,學生的成績排名,基本定型,很少再有人能逆襲了,初二期末的成績,基本可以大致看出中考的成績了。


為什麼初二這麼恐怖?

第一,學習難度陡然加深。

小學學習的內容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初一,也只是承擔了小學到初中的過渡作用,課程內容仍然非常簡單。所以在初一的時候,學生之間的成績,基本就像小學一樣,差距很小,從來也沒聽說過誰初一成績被落下了。

可以說到了初二,才真正進入到了初中階段。有了初一的過渡和基礎,初二的學習內容就可以展開和加深了。

主要是邏輯思維難度大大增加了,而且初二加了一門物理,很多生活經歷不豐富的學生,根本理解不了物理。


第二,破壞力最強的叛逆期來臨。

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第1個是”可怕的兩歲”,第2個是7~9歲,第3個是14~18歲,而這其中破壞力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第3個,基本覆蓋了孩子整個中學時期。

這一時期,孩子自主性加強,很多時候不願意再聽父母的安排,而父母沒有覺察到這一時期的到來,依然按照過去的方式管教孩子,兩者就很容易起衝突,一有衝突,孩子成績就會受影響。


怎麼破?

第一,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要明白初二學業的重要性,而且這時候孩子已經,或即將進入叛逆期,父母應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計劃好應對措施。

第二,充分理解、尊重孩子。

叛逆是孩子的錯嗎?當然不是,之所以三個叛逆期能夠被總結出來,這說明所謂的”叛逆期”,是一個人成長髮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


叛逆期的產生,是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家長的指手畫腳產生的衝突,那作為家長,應該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成長,而不是認為孩子的成長,挑戰了自己的權威。

在一個家庭裡,不需要什麼權威,需要的是平等的溝通和理解。

如果能把孩子的這個叛逆期化解好,整個中學的路就鋪好了,孩子的成績不會差。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整個中學期間,家裡都會是雞飛狗跳,成績好不了,還可能會產生其他問題。


第三,提前做文化課的準備。

這個準備,可以是多方面的。因為初一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可以讓孩子加快進度,提前學初二的內容。

如果做不到,那至少在初一的暑假,就要提前全面預習。

物理方面,要多和生活中的現象結合,給孩子講解,加強理解能力。物理之難,難於抽象,只要能和孩子身邊,或孩子生活經歷過的,具體的東西聯繫起來,就好理解了。


結束語

初二很重要,搞不好也會變得很可怕。

這需要家長的重視和努力,用對了方法,平穩的度過,會給中考,以及後面高中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超人爸爸說教育


初二學生成績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初二的學習內容。初一的壓軸題內容分類比較少,所以靠死記硬背可以完全背下來,然後可以考考個高分,但是呢,到初二的時候。幾何裡面學的模型有。接近100多個,這些模型排列組合之後形成的題目數量基本上是無窮無盡的,這個時候學生已經沒有辦法用死記硬背來完成,學習任務啦,所以,沒有辦法。得到高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呢?需要在初二幾何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說,從思維的角度去。去訓練,而不是從背題目或者簡單的模型的角度去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很強的舉一反三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考到一個好的成績。


方靜謙教育雜談


為什麼大家都說初二是高危期呢?家長又應該怎樣應對呢?

第一點:為什麼大家都說初二是高危期呢?就是因為留給初中生的時間不多了

全國各地的中考基本上都在每年的六月二十號左右開始,因此滿打滿算初二學生距離中考也僅僅剩下13個月的時間,所以要從現在開始《樹立時間觀念,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備戰中考中考,因為時間就是成績!多勞多得才能在中考的時候考出高分!千萬不要浪費這段寶貴的時間
由上圖可知,如果在這相同的十三個月時間裡,

別人在努力學習,而你卻在玩,那麼不勞不得,你和別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時間就會毫不留情的帶走你的高中錄取通知書!

第二點:目前成績差的初二學生要特別注意,初三一年的課程在初三放寒假以前基本上就要結課,所以老師講課的速度會很快,因此你要趕緊解決偏科問題

為什麼要講這麼快呢?就是因為中考不僅僅只考初三的知識同時還要考初一,初二的知識,所以要留出半個學期進行總複習,講課進度加快,因此作為一名初二學生如果現在成績比較差出現偏科還有不及格的科目,尤其是英語和數學不及格的學生,那麼就要趕緊行動解決問題,因為初三的知識要比初二的難很多,如果在進入初三以前沒有把不及格的科目提起來的話,那麼越往後就越聽不懂老師講課,聽不懂老師講課了只能是低效率學習甚至是無效學習,每天只能是坐在教室裡熬時間等待中考辦一下畢業手續而已!下圖所示即為我與學生關於一旦聽不懂老師講課所帶來的嚴重後果的對話


從上圖可知一個學生如果聽不懂老師講課了,那麼他還怎麼學知識,還怎麼去做題呢?這就是很多初中生每天也去上學,但是卻在進行著無效學習!而沒能考上高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點:目前成績差的初中生要改正不好好學習的錯誤才能迎頭趕上!

成績差說明孩子的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而是放在了與學習無關的玩耍上,比如很多初中生在這關鍵的時刻沉迷遊戲,下圖所示中的這位初中生就是這個樣子,成績特別差每天都要玩遊戲



學習不是父母逼出來的,而是靠的是孩子自己主動學習,因為父母不可能總守在孩子身邊,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孩子對待學習不積極主動的問題,讓孩子做到主動學習
只要孩子能夠轉變學習態度開始努力學習,那麼

在剩下的這段時間還是可以趕上來考上高中的!如果現在還不行動,那麼就會錯失良機!中考失敗的後果就會出現在他(她)的身上!

以上內容和圖片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一書,我同時也在頭條問答了很多中考問題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更多文章!


家庭教育感悟


初二現象分析解讀:

1,其實想想數學是學生在初中出現問題最早的學科,尤其在初二,幾何知識章節內容增多,對邏輯推理能力的要求逐漸加大,如果這種能力在前期的學習中沒有得到有效培養,學生會感覺很難。如果前期沒有在平行線章節部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深入的邏輯思維訓練和培養,初二現象會比你想想的來的早。

2,物理學科的加入,尤其是到第二學期的力學部分,從小就缺乏科學意識培養下的孩子,思維方式是跟不上知識難度的。因此,要加大科學素養教育。

3,青春期的煩惱,這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緊張的師生關係,家長關係,同學關係都能隨時影響孩子的心情。


數學名師視頻課


現在的課本知識真是簡單,幾何代數一本書,一部分在初中學的知識移到高中了,還學不好,到處去補課,感到學習壓力大,我們曾經幾何沒有補課,輔導資料只有數學報和中學生數理化,一樣學好,特麼該學的還是學,不學的依然不學,哪個年級不重要。重要的是願意學習否。


大漠胡楊86006673


我現在是初二的班主任和數學老師,初二確實是關鍵期,最大的問題是孩子的所處的青春期,以及知識的加深,這之間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