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農村宗祠傳承問題?

東寅森生


你好!

如何理性看待農村宗祠傳承問題?

你說的這個現象目前在農村確實很常見,受時代格局的變化,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在農村種地,基本都是外出打工,求學和創業,一旦出去了,也很難回到農村種地,基本也是逢年過節回去一次!有些在城市買了房子的,十年八年甚至才回去一次,大部分都是一些老人跟孩子,所以有些宗祠關係和感情也有些疏遠,對農村宗祠傳承問題,確實比較擔憂!


像我們村是一個大家族,都是同一個姓氏,所以村民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親戚關係的,長輩不是叫叔叔就是叫伯伯,年長大一點的基本都是叫爺爺了!說實話,對於這些長輩,我根本都不認識,有時候回一次老家,都是禮貌性的叫一句,雖然知道都是有血緣關係宗祠親人,但是感覺特別生疏,因為我從小就不在老家長大,所以一些宗祠家族的人,都不認識!但是父親卻特別重視,看中他們那輩人之間的感情!所以老家有一些什麼家族活動,父親都要回老家參加!


記得去年大家族又說要舉辦什麼殺豬吃飯的活動,只要是家族的男成員,每人都要出1000元,我家就佔了4個名額,由於我孩子還小,才2歲,沒有經濟能力,這個錢肯定需要父母承擔了,所以對這樣的湊錢方式提出異議,遭到了我四叔的批評,說我老家都不要了!說實話,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如果是村修路,舉辦一些公益活動我二話不說出錢,這次是湊錢吃喝,而且一個人還要出1000元,而且我們也不回家,所以我就感覺非常的浪費!

而父親的意思,他們那代人都非常重感情,如果我家不出,怕人瞧不起,但是我不在乎,我只知道我是哪裡的人,祖宗在哪裡,可是村裡的宗祠長輩我一個都不認識,他們也不認識我,所以這種感覺在現在的年輕人當中可能非常普遍!農村人從農村出來,不管多大,不管去到哪裡都會對自己的家長念念不忘,因為那是生自己養自己的地方,可是現在的子孫後代很多都沒有在農村生活過,或許也僅僅只是一個農村戶口,以後他們如何去做好宗祠繼承,傳承的問題呢?確實讓人非常擔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分享,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祠堂是根,應該好好保護!


客商視野


這個要政府指導,輿論監督,大家一起理性討論,不和時代衝突,還達到文明的傳承。


假裝在大理


去年重陽拜山,他們說今年重陽要單一系再次吃飯,要多抽一份份子錢,我當時在掃老奶奶墳前,就給了今年重陽的份子錢了。給了那個主持人。


如風83567


農村宗詞都要受保護好。


林獻員


農村宗祠傳承是一種歷史傳承,文化傳承,特別在山區,偏遠地區,封閉地區更為突出,。但隨著社會發展,人流變遷逐漸談化,。也有許多發達地方把自己宗祠文化發展重新振興的,搞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