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7-24月齡嬰幼兒膳食?

營養師薛榮濤


關鍵詞:輔食;母乳餵養;泥糊狀動物食物;泥糊狀植物食物;自主進食

對7~24月齡嬰幼兒來說,隨著體重、身長、腦重的快速增加,單一的母乳餵養已不能完全滿足其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同時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發育相對完善,可以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樣化食物。因此嬰兒滿6月齡時必須儘快引入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此時開始添加輔食既能滿足營養需求,又能促進其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

輔食:指除母乳和/配方乳粉以外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

基於目前已有證據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建議,提出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幾點推薦:

1.繼續母乳餵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隨母乳量減少,逐漸增加輔食量;

2.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3.提倡順應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4.輔食不添加調味品,儘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並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持續母乳餵養到2歲甚至更長時間。

繼續母乳餵養益處多——具體可參見(6月齡嬰兒餵養指南):

1.母乳餵養除了獲得能量以營養素外,還有抗體、母乳低聚糖等免疫保護因子。可顯著減少腹瀉、中耳炎、肺炎等感染疾病,還可減少食物過敏、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2.母乳餵養嬰兒到成人期時肥胖及各種代謝性疾病明顯減少;

3.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對乳母健康越有益。

母乳餵養量:

月齡與母乳餵養量推薦

輔食添加原則:

1.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

2.每引入一種新食物應適應2~3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3.7~24月齡嬰兒鐵攝入主要靠輔食補充,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富鐵的高能量食物。從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如何製作泥糊狀動物性食物:

1.肉泥:選用瘦豬肉、牛肉等,洗淨後剁碎,或粉碎成肉糜,加適量水蒸熟或煮爛成泥狀

2.肝泥:將豬肝洗淨、剖開、用刀在剖面上刮出肝泥,或將剔除筋膜後的雞肝、豬肝等剁碎或粉碎成肝泥,蒸熟或煮熟即可。也可將各種肝臟蒸熟或煮熟後碾碎成肝泥。

3.魚泥:將魚洗淨、蒸熟或煮熟,然後去皮、去骨,將留下的魚肉用匙壓成泥狀即可。

4.蝦泥:蝦仁剁碎或粉碎成蝦泥,蒸熟或煮熟即可。

以上動物性泥糊狀食物可以單獨吃,也可和菜泥等一起加入粥或麵條中。

如何製作泥糊狀植物性食物:

1.菜泥:選擇菠菜、青菜等綠葉蔬菜的嫩菜葉,水洗後將菜葉略煮,撈出剁碎或到搗爛成泥狀。

2.土豆、胡蘿蔔泥:將土豆、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後煮爛或蒸熟,用匙壓成泥狀或搗爛。

3.香蕉泥:香蕉剝皮,用匙輕輕刮成泥狀或搗爛。

4.蘋果泥:將蘋果切成兩半去核,用匙輕輕刮成泥狀。

以上水果泥可直接食用,菜泥、土豆泥最好加入適量植物油,或與肉泥混合後食用。

7~24月齡嬰幼兒各月齡段輔食餵養

7-9月齡較大嬰兒餵養

1.剛開始先母乳餵養,嬰兒半飽時再喂輔食,再根據需要哺乳;

2.隨嬰兒輔食量增加,多數嬰兒的輔食餵養可成為單獨的一餐,過渡到輔食餵養與哺乳間隔的模式。

3.每天母乳餵養4-6次,輔食餵養2-3次。

4.儘量將輔食餵養安排在與家人進食時間,以便後期嬰兒能與家人共同進餐;

5.每天應保持600mL以上母乳,並優先添加富鐵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逐漸達到每天1個蛋黃和/或雞蛋(如果蛋黃適應良好就可嘗試蛋白)和50g肉禽魚,其他穀物類、蔬菜、水果根據嬰兒需要而定。如嬰兒對蛋黃或雞蛋過敏,在迴避雞蛋的同時在增加肉類30g;

6.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選較大嬰兒配方乳粉補充;

7.嬰兒輔食以穀物類、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需額外添加約5-10g油脂,以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為首選,如亞麻籽油、核桃油;

8.輔食質地應該從剛開始的泥糊狀,逐漸過渡到9月齡時帶有小顆粒的厚粥、爛面、肉末、碎菜等。

10-12月齡較大嬰兒餵養

1.以適應多種食物,應繼續擴大嬰兒食物種類的同時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並培養對食物和進食的興趣;

2.輔食質地應該比前期加厚、加粗,帶有一定的小顆粒,並嘗試塊狀食物,大多數嬰兒在12月齡前萌出第一顆乳牙,可以幫助啃咬食物,此時嬰兒的乳磨牙均為萌出,但嬰兒牙床可以磨碎腳軟的小顆粒食物。嘗試顆粒狀食物可促進嬰兒多咀嚼,有利於牙齒的萌出。

3.每天哺乳3-4次,輔食餵養2-3次。

4.輔食餵養安排在與家人進食時間或接近,逐漸達到與家人同時進食一日三餐,並在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各加餐一次。

5.每天應保持600mL母乳,保證攝入足量的動物性食物,每天一個雞蛋加50g肉禽魚;一定量的穀物類;蔬菜、水果的量一嬰兒需要而定。

6.繼續引入新食物,如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等,增加嬰兒對不同事物口味和質地的體會,減少將來挑食、偏食風險。

7.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選較大嬰兒配方乳粉補充。

8.特別建議為其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如香蕉塊、煮熟的土豆塊和胡蘿蔔塊、饅頭、麵包片、黃瓜條、蘋果片等較硬食物。

13-24月齡幼兒餵養

1.已大致嘗試過各種家庭日常食物,主要學習自主進食,並逐漸適應家庭日常飲食;

2.鼓勵幼兒自主進食,滿12月齡能用小勺舀起,但大多散落,18月齡時能吃到約一半的食物,24月齡能比較熟練地用小勺自己餵食,少有散落;

3.每天維持500mL母乳,每天1個雞蛋加50-75g肉禽魚,每天50-100g的穀物類,蔬菜、水果的量仍然以幼兒需要而定。

4.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選幼兒配方乳粉補充。

5.可引入少量鮮牛、羊奶、酸奶、奶酪等。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

最後祝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夏日!


營養師薛榮濤


首先應該把7~24月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7~18月齡,一個是18~24月齡。這兩個階段有一個主要的區別就是,一歲半之前嬰幼兒還是以奶製品為主一歲半以後奶製品為輔。

在7~18個月,以奶製品為主,因為奶製品脂肪含量高,能夠提供寶寶所需的大部分營養物質,而輔食的添加主要是一個過渡,在此期間,讓寶寶享受吃飯的樂趣,愛上吃飯,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但是不同月齡的寶寶添加的輔食種類和形狀也不相同。主要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混合。

輔食餵養的時間應該在兩次餵奶的間隔時間。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米粉,在寶寶七個月的時候應該已經適應了米粉,或者米粉裡添加菠菜泥,蛋黃等。在7個月~1歲的時間內不要主動減少奶量,可以選擇米粉,稠粥或稠爛麵條,在此基礎上添加蔬菜、肉泥或蛋黃,也可以混合添加。在1歲~1.5歲期間,奶量和輔食量可以達到一半一半,可以選擇的輔食種類也比較多,粥,麵條,混沌,食物的性狀也可以由泥狀顆粒狀慢慢轉化為塊狀。

1.5歲~2歲的寶寶膳食可以和成人食品相同,只是要輕鹽,儘量不放辣椒,不放味精雞精等調味品,保持味道清淡,又軟又細,方便寶寶吞嚥。




琦琦媽聊育兒


3歲之前寶寶的生長髮育非常快,天生好動的特性導致能量消耗也很大,所以需要的營養補給也會很多。因為寶寶吃的次數較多,總量大,胃口好的寶寶食量完全可以趕超成人。所以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爸爸媽媽的感慨:我家娃兒的食量比我們還要大啊。

從科學養育的角度上,寶寶在一歲之前飲食上是以奶製品為主,輔食為輔。一歲以後輔食變為主食,同時隨著寶寶的年齡增大逐步減少奶量

7~24個月的寶寶膳食如何安排?穎媽覺得可以分為兩個階段:7~12個月和12個月~24個月。

7~12個月飲食安排:

一歲之前的寶寶、乳類及乳製品是此階段最重要的營養來源。這階段的寶寶。每天需補充600-800毫升的奶量。每日可安排4~5次奶,一到兩頓輔食。

並且,半歲以後絕不能單純的以母乳餵養了,必須添加輔食,添加輔食主要目的是補鐵,母乳中鐵的含量比較低,主要通過輔食補充,所以對於輔食初期的寶寶高鐵米粉是是首選。

輔食添加要求:

7個月開始,寶寶可以開始接受肉類食物了,輔食可添加米粉,菜泥,果泥,粥,爛面,肝泥,肉末,魚泥等食物

1.初期一次不要添加兩種

每嘗試一種食物,觀察至少3-5天以後再給他另外一種。期間觀察一下是否出現腹瀉,皮疹,嘔吐等情況,如出現這些情況,向醫生諮詢停止給他吃這些可能引起異常的食物。

2.由少到多

第1次添加輔食可以添1~兩勺,每日添加一次,寶寶吸收的好在逐漸逐漸增加到2~3勺。之後隨著寶寶的月齡逐漸增多。7-8個月以後,可以每天安排2~3次輔食。

3.由稀到稠

從湯水類到糊類,再到半固體。從流質食物到半流質食物,最後過渡到固體性食物。

10個月以後可以適當吃一些半固體食物了,像稠粥,雞蛋羹,軟米飯,磨牙餅乾都可以給寶寶吃。增加半固體食物有利於寶寶乳牙萌出。可以讓寶寶學著用手拿著東西吃。

4.從細到粗

一開始添加的是沒有顆粒感的細膩食物如米糊,菜水,菜泥等,慢慢過渡到有固體形態的如成形的麵條,包子,餃子,指狀食物等。

12個月~24個月飲食安排:

一歲以後,寶寶飲食從奶量為主逐步過渡到以穀類食物為主食,應增加蛋,肉,魚,奶製品,蔬菜等食物的種類和數量。這一階段如果不重視合理營養,往往會導致寶寶體重不達標甚至發育不良。

一歲以後可以讓寶寶獨立吃飯,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一階段建議大人小孩一起吃飯,但寶寶吃的食物仍不建議與大人完全相同,因為成人的飲食中油鹽較多,調味料較多,口味較厚重,食物形態也較大塊,不適合給寶寶吃。給寶寶的食物最好單獨做,如果是一起吃,可以把食材切得更小塊一點,寶寶的食物先盛出來,然後再增加調味。

每日三餐加兩次加餐。每天保證500毫升奶量。每日糧食約150克,油25克,鹽不超過2g,蔬菜100~150克,蛋魚肉約100克,水果約200克。可把肉菜做成泥狀也可做成餛飩,丸子,原則是從軟到硬,從稀到幹,從少到多,食品多樣化。讓寶寶有擇食的自由,注意食物色香味形,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

每天至少吃10種以上的食物,這10種食物中應該包括糧食,肉,蔬菜,水果,奶。每種食物提供的營養素都不是單一的,所以媽媽不要讓寶寶養成偏食挑食的習慣。

兩歲之後,寶寶就可以跟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