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印度購買小鷹級航空母艦現實嗎?

期雨


不可否認印度從來都不乏擁有一顆成為世界大國、強國的政治野心,而且新德里也深刻的認識到:強軍是強國的基礎保障。所以對於諸如航母、核潛艇、轟炸機等在內的戰略性武器裝備,印度也是充滿了渴望。

印度不僅是南亞次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而且因為瀕臨印度洋所以擁有長達5560公里的海岸線;這也使得印度十分重視海軍的發展:藉助與英國特殊的外交關係,印度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就先後擁有了從“大力神號”更名而來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和從“競技神號”更名而來的“維拉特號”航母。

儘管印度此後一直想實現航母的自主研發和生產,但受制於工業水平有限始終難以成行:2006年,再次被命名“維克蘭特號”的印度首艘國產航母開始建造,但時至今日都還未進行過海試(預計到2020年進行);所以印度的“航母夢”基本都是通過購買實現的。

美國作為世界上航母數量最多、水平最高的國家,曾經也有意將自己的“小鷹號”航空母艦出售給印度,而且標價僅為1美元。乍看之下,這對於一直都想擁有大型航母(小鷹號滿載排水量超80000噸)的印度而言無異於天上掉餡餅,但真有這樣的好事嗎?

原來美國在“1美元”的背後還設置了許多無法解除的捆綁條款:比如鉅額的改裝費用、適配武器的採購費用以及印度必須要購買六十五架F-18“大黃蜂”艦載機等;如此一來印度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其實並不低,而當時的印度深感美國有欺詐之嫌,所以果斷拒絕了這一建議。

客觀而言,如果印度意圖用最快的速度躋身“航母大國”之列,那麼購買美國的“小鷹號”不失為一條最佳的捷徑。但需要考慮到的是:在這種大型武器平臺的交易上,美國向來不做一錘子買賣:名目繁多的“售後服務”都將會接踵而至。

所以說,如果從一個較為理性的角度出發,一個國家在包括軍事領域想要取得長足且矚目的發展,就必須依託自身實力。像印度這樣嚴重依賴外部採購的國防狀態,只會在關鍵時刻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困境。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印度根本不敢買,即便是白送,航母的翻新和彈射器的更換就報價24億美金,還至少要買美國36架F18A大黃蜂,12架海鷹。兩架鷹眼預警機,(以上是美國的條件)這是個超級大坑。印度雖然很傻,也不會上當的。


端AK的貓


感覺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對美國來說,小鷹號已經沒有多少實際價值,賣給印度,既可以掙點錢(包括航母本身和艦載機等配套設備),又可以拉攏印度,同時對付中國和俄羅斯,一石三鳥。另一方面對印度來說,小鷹號航母如是美國二手貨,但放眼世界,那也是無敵級的存在,既能夠壯大自己的實力,又可以背靠美國大樹,說不定也能學點技術,也是一石數鳥的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