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潛艇部隊吃的是西餐?


退役潛艇兵來回答。

潛艇部隊吃西餐不是常態。潛艇部隊成立初期,在蘇聯的支援和影響下,伙食方面向蘇聯借鑑了很多,吃的是類似俄式的餐食。

作為中國軍隊,長期吃俄式餐食並不合適,不論是官兵的口味還是食材的供應都不符合中國國情,於是不久後潛艇部隊的伙食就逐漸本國化了。

在新世紀,我到潛艇上服役的時候,伙食完全是中餐。當然,如果硬要把麵包牛奶咖啡說成是西餐,我也沒意見,但那只是早餐裡的一部分。

執行任務時,艇上的伙食也沒有純西餐,有時烤個豬排或雞翅能算西餐吧。

我覺得在艇上最受歡迎的是拍黃瓜,接下來就是餐後水果,特別是從冷庫拿出來的冰冰涼的水果,嘎嘣脆透心涼。


seasing1231


上過真正的潛艇,儘管不是核潛艇,而是退役的常規動力033型,能夠體會到當一名潛艇兵的榮光,同時潛艇兵也是非常辛苦的兵種,出海時需要長時間待在海里,艇內有數不清的艙室,但面積都不大,人會感到很煩躁,且白天晚上不分,時間久了人體的生物鐘都會紊亂。

由於潛艇兵辛苦,因此伙食是很好的,平常可以在軍港餐廳進餐,那吃得非常好,不亞於空軍飛行灶,各種肉魚蛋奶類蔬菜水果等應有盡有,可以盡情享受美味營養的中式早中晚餐。

執行戰備任務時,由於潛艇空間小空氣差,因此不可能生火炒菜,搞得滿艇都是油煙味,其食材和在基地時就完全不一樣了,為適合潛艇的工作環境,中國海軍潛艇部隊早期師從蘇軍潛艇部隊在艇內吃西餐的習慣就被保持了下來。

潛艇兵的西餐是完全按照營養菜譜制定的,肉蛋奶蔬菜水果類保證供應,畢竟潛艇兵是海軍中工作壓力最大、生存環境最差的兵種,承受著非常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所以伙食必須跟得上,要保證每一位官兵吃好,保持強壯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完成潛航任務,伙食對潛艇兵戰鬥力的提高非常有意義。

有時在執行戰備任務時,為了不暴露目標,必須嚴格控制潛艇上的噪音和活動,甚至廚房有時都不做西餐了,全艇官兵只能吃麵包、肉類和水果罐頭等冷食。

現在,潛艇上引入了直徑約1米的慢熱式蒸鍋,主要是烹調加工製作簡捷可口的西餐,既減少了煎炸烹炒,又增加蒸煮拌烤的菜,僅需15分鐘,就能保證艇員吃上可口的飯菜。


國平軍史


想想當年舊日本海軍為啥直接上海軍咖喱吧。中餐無論是米還是面為主食,大量採用新鮮食材製作的食物,並不適合作為遠航的食物。這裡面一方面是因為精米精面會導致缺乏維生素B1的腳氣病,同時潛艇上極為有限的空間,不可能大量的儲存新鮮食材,為了隱蔽作戰,又不能經常與乾貨船或冷凍船進行補給。相對來講,西餐中的馬鈴薯、肉類都較為容易儲存,西式調料儲存也比較容易一些。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國海軍是從蘇聯海軍全面引進的,當年第一代海軍潛艇兵接受全面蘇式教育,學習吃西餐也是其中一個任務。當然這些年據說已經有後勤部門在研究可以長期儲存,而且能夠提供各種微量元素的超級中餐...當然味道...單純西餐還有一個問題...這東西的熱量很可觀,結果很多潛艇兵在遠航後身材變差...

大約在2011年前後國內已經在試行中西混合餐。


強武堂


很多朋友可能都認為在軍隊之中伙食最好的肯定是空軍部隊,其實不然,現實生活中伙食待遇最好的兵種是潛艇部隊。因為他們的工作環境是在深海之中,人們很少會去關注到這樣的部隊,所以不是非常瞭解。雖然潛艇部隊伙食非常好,但是他們吃的基本都是西餐,中餐卻是非常少見的,這不禁讓人倍感好奇。 為什麼會這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餐不適合遠距離的航行。


因為中餐多是需要用大火爆炒的,在潛艇這樣狹小的空間之中很難達到這樣的條件,而很多中餐食物含水量也高,做起來聲音非常大,隨著目前各國軍事水平的發展,通常都會密切關注其他國家的軍事動態,又或者有的軍艦在海平面上可能時刻關注著水底的動向,因此即便是水能夠很大程度的隔絕信號的情況下,作為潛艇在海底執行任務時也不能肆意的發出一些不必要的噪音,不然極有可能被其他國家海軍部隊所監視。所以中餐不利於潛艇部隊水下執行任務。西餐就不一樣了,西餐的特點是與中餐恰恰相反的,這樣就更適合潛艇的遠航任務了。 在遠航情況下,不單單要節省在潛艇中的用電量,即便有淡水轉換系統,但也不能在海中過度的浪費淡水資源。但不變的是,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士兵的營養均衡也必須要跟得上才行。 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潛艇中的食材必然會和一般部隊中供給的有所區別。拿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米舉例,在潛艇中的大米不需要淘洗直接就可以做,並且為了節約淡水,在潛艇中麵食是極少會做的。大多數時候都會用一些西方國家常用的罐頭或者沙拉進行替代。 要知道在海上航行時,中餐雖然好吃,但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畢竟我國軍隊在吃飯時是相當講究速度的,如果按照正常的中餐做法,一頓飯做下來至少要消耗1個小時的時間,這種情況即便是在陸戰部隊中都不會允許的存在。


所以為了節省時間,通常情況下都會採取西餐的做法,對食物進行簡單的攪拌加工。 此外還有歷史的原因,我國早期的潛艇技術師法蘇聯,當時為了適應在潛艇中的工作環境,吃的都是西餐,要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吃上西餐是許多人不敢想象的事情。而之後由於受蘇聯影響,我國潛艇部隊為了方便的同時也開始採用西餐來作為士兵的日常伙食。 不過潛艇部隊需要日夜不停的待在深海中工作,他們所遭受的寂寞與痛苦我們普通人是體會不到的。這對於他們心理來說也是極大的考驗,而且長時間待在海下會受到電離輻射的影響,這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嚴重還會影響一定的食慾。


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只能吃西餐,而不能享用美味的中餐,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可愛可敬的中國海軍潛艇兵為了祖國的海疆默默奉獻著一切,讓我們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由於海軍潛艇部隊需要長時間的水下潛航,在作戰區域和任務待命區,以及打擊敵人艦艇和與敵人反潛力量交鋒期間,都要嚴格控制潛艇上的噪音和活動,也要節省用電,甚至廚房都不能開火,只能吃冷食。所以潛艇兵的飲食與陸地上完全不同。

潛艇通常所吃的食品和伙食菜譜,都是嚴格遵循正確的飲食和營養學而制定。由於在潛艇中淡水有限,因此最適合潛艇兵的主食是用水量較少的麵包。而且要知道在海上航行時,中餐雖然好吃,但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畢竟軍隊在吃飯時是相當講究速度的,如果按照正常的中餐做法,一頓飯做下來至少要消耗1個小時的時間,這種情況即便是在陸戰部隊中都不會允許的存在。所以為了節省時間,通常情況下都會採取西餐的做法,對食物進行簡單的攪拌加工。

(二戰潛艇兵的伙食其實很豐富,至少比陸軍強)

而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國潛艇部隊師從蘇聯,1951年4月,人民海軍選調275名官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大隊,到達當時蘇聯佔領的旅順,學習潛艇技術,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潛艇部隊派出人員一對一的教學。1959年7月,我國海軍的414、425、426號三艘潛艇進行了中國海軍潛艇的第一次遠航,時間長達22天。

(潛艇兵生活空間狹小無法施展中國菜譜的博大精深)

為了適應潛艇遠航,我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伙食保障也全面學習了蘇聯海軍。儘管俄國人的美食一般般,但蘇聯海軍潛艇部隊的飲食一直非常不錯。上世紀五十年代,剛剛組建的中國海軍派人去蘇聯學習潛艇技術,蘇聯人對我們潛艇學員配給的食品與紅海軍潛艇部隊完全相同,出海期間有黑麵包、紅菜湯、燻肉卷、羊肉和牛肉丸子、黃油和酸奶油、醃鯡魚等等,岸上期間的主副食更加豐富,甚至還有莫合煙和伏特加酒供應。

(看看這廚房能做中國菜嗎?)

這對於那個缺衣少食年代的中國人來說簡直是無比的美味。許多年以後,這些學員晉升為潛艇部隊領導後仍然對那段流蘇歲月的伙食念念不忘。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部分飲食,也還深受蘇聯海軍影響。不過現在隨著我國艦艇建造實力的提高,我國的潛艇兵的飲食水平也大幅提高。現在他們也可以吃上米飯,不過潛艇上上攜帶的大米都是特製的,是免淘洗大米,可以直接下鍋。潛艇上一般都是先吃米麵和蔬菜水果,早餐通常是麵包、餅乾小點心、黃油、雞蛋組成,有條件的可以蒸饅頭花捲烙餅。午餐和晚餐有各種開胃湯、燉菜、肉類和水果罐頭。


利刃號


潛艇能煎炒烹炸嗎?


韓自明納瑞


油煙少


它們醒不過來的


便於製作,便於保存,適用戰時需要。


小貓鬍子103240101


水下能吃飽就不錯了,水下也基本不開火,看起來好像都是預加工食品,所以我覺得那玩意也不是什麼真正的西餐,而且營養配餐,大概就是一些既有營養,又易於保存的微波食品,這種東西看起來像西餐而已。


鐵新GT


西方是高寒海洋民族,東西都要求耐久保存,西餐適合長期保存適應航海需求,大陸文明就沒有注意這些,日本韓國就有沒有這些要求要等專業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