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種辣椒火了,畝收益高達10000多元,農民為啥還有擔憂?

舞夜心動--靈魂的主宰者


最近發覺在提問中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提問,辣椒畝收益一萬多,農民還在擔憂啥?農民擔心畝收益沒有這麼高呀!還能擔心啥。

在頭條上提問,要弄清楚這是在所有頭條用戶提問,面向的人群是全國所有用戶,不是單一某個地方或某個個人。或許提問者在某一特定地方能達到這麼高吧,但是全國能達到這麼高嗎?

據我所知我這裡新鮮的小米辣或朝天辣椒才兩到三元一斤不等,畝收益一萬要三千斤到五千斤才能做到。我特別想問問所有種過辣椒的人能畝產五千斤嗎?也許有人從單株產量來衡量,有的種樹辣椒種了三年五年後單株能產上百斤,按單株佔地面積算的確能達到這個產量,但是你種一畝試試,看還能不能達到這個產量。單株優育能達到,並不等於說畝產。前兩年計劃生育的宣傳廣告都聽過吧,少生才能優育,就是這個理。再說了培育了三年五年的辣椒樹才能達到這個產量,這能說是單年的年收益嗎?前幾年的辛苦一律不算了嗎?那按照這個思維,工人上班二十九天都不算,只算髮工資那一天,最起碼一天能收入好幾幹了,要是遇到個奇皅老闆,年底結賬的,那一天能收入好幾萬呢!

提問題要看普遍性,不具備普遍性的問題敬請設置一定範圍。不然就是在亂提問,存心把人帶偏。還有什麼收益也要講清楚,淨收益還是毛收益得說明。假如就像提問者說的,種辣椒畝年收益一萬,但是誰知道你投入了多少,假如前期就投了超過一萬了呢?還有什麼收益可言?

所以農民在擔心什麼,在擔心你言過其實,在擔心你說的不是淨收益,只是不計任何成本的毛收益而己。


無證農民禹二孤獨子


農民種植辣椒,畝均產值多少錢?3000元?能達到;5000元?能達到;7000元?勉強達到;10000元?非常困難。為什麼說非常困難呢?因為常規的露天種植,根本達不到,必須得在溫室大棚中種植才行。



但,這是一筆不少的投入,一是溫室大棚的投入本身不小,二是溫室大棚種植技術的投入也很大。這兩方面就決定了一個普通農民是做不到的,作為一個現代農民,投資建設溫室大棚可能不困難,但是溫室大棚的種植與露天種植有天壤之別,沒有技術是根本玩不轉的。所以難在技術的轉變,需要學習才行,這一點對常年露天種植習慣成自然的老農民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當溫室大棚與大棚種植技術的問題都解決了,那麼畝均上萬元就不是難事了。但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來講,種植辣椒通過大棚種植達到10000元甚至大大超過10000元了,仍舊愁容滿面而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何?我覺得最大的擔憂,是來自對土地的擔憂!



為什麼說對土地的擔憂是最大擔憂呢?你想想啊,原來土地多麼肥沃,無論種植什麼,種植一撒,就能粗壯出苗,健壯生長,啥也不管照樣有收成。但是今天的土地呢?由於多年施用化肥,現在的土地已經瘦得沒有一絲肥沃氣息了,只要一停化肥的使用,莊稼就無法生長乃至無法生存,辣椒也是如此。當化肥用得越多時,辣椒長勢越好;當化肥用得越少時,辣椒長勢越弱;當化肥用量為零時,辣椒就會萎蔫而Si。這是非常可怕的,非常令人擔憂的。



所以,有的農民通過投資建設溫室大棚,並且投資時間與精力去參加技術培訓,種植辣椒能輕輕鬆鬆地畝均超過10000元,但仍然高興不起來,憂心忡忡,實在是為土地的改變而發愁啊!作為一個普通農民可能表現沒有那樣的強烈,但作為一個老農民來說,對土地的熱愛甚至超過了其生命,看見土地被化肥殘害到如此地步,怎能不發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