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配有槍嗎?

泳泳育兒經


這是毫無疑問的,例如下圖,我空軍殲-16戰機飛行員的全套飛行裝備,黑色是傘刀套!黃色是槍套!飛行員上機肯定是要帶槍的,萬一跳傘在原始森林裡,這可是防身利器,保護飛行員寶貴的生命!這些裝絕對要帶齊的。

眾所周知,飛行員是非常寶貴的,所以飛行員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往往會配備一些在戰機遇到事故後的求生自衛武器裝備,而槍支顯然是求生自衛乃至敵後求生的重要武器。

一般來說,駕駛不同機型的飛行員往往會配備不同的自衛槍支。戰鬥機、攻擊機等戰機的飛行員配備的往往是手槍。這是因為上述機型的座艙空間非常狹小,不適合隨身攜帶體積較大的突擊步槍。加上這些戰機飛行員往往採用彈射逃生的方式,緊急情況下飛行員逃生時顯然來不及存放在座艙其他空間的大型槍支。

目前美國空軍主要為其戰鬥機飛行員配備的是M9、P226手槍,目前還正在計劃換裝M17/18模塊化手槍,提升飛行員自衛能力。而俄羅斯為其戰鬥機飛行員配備的手槍是斯捷奇金APS全自動衝鋒手槍。此前在敘利亞作戰的俄軍飛行員甚至還配備了手榴彈。在2018年2月3日,俄空天部隊一架蘇-25戰鬥機被敘利亞反對派擊落,俄軍飛行員在成功跳傘後被敘利亞反對派包圍,在打光好幾個彈匣,擊斃了數名敵人後,俄羅斯飛行員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被俘,選擇拉響攜帶的自衛手榴彈壯烈犧牲。

中國飛行員往往是配備小型手槍,例如77式手槍。近年來中國飛行員還開始逐步換裝新研發的國產QSZ11式5.8毫米自衛手槍。該槍全重只有1.2斤,彈匣容量為8發,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等特點。目前中國對飛行員攜帶並使用槍支的能力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早在2016年,就有新聞報道了北部戰區某部隊組織全體飛行員展開QSZ11式5.8毫米手槍的射擊訓練工作的新聞,這將有助於提升特殊情況下飛行員的生存自衛能力。

而運輸機或者是直升機的飛行員配備自衛槍支武器就更加方便了,這些機型的駕駛艙空間往往比較大,空間充足,加上往往是採用了整體迫降方式,飛行員可以在迫降後再從容的從駕駛艙取出大型槍支進行自衛。目前俄羅斯一般為直升機飛行員配備了AKS-74U短突擊步槍、英國則往往為其直升機飛行員配備L85突擊步槍。

美軍直升機飛行員往往會攜帶M4系列突擊步槍,例如美軍阿帕奇直升機的便攜式武器,在座艙裡飛行座椅的手邊,配備有2支M4型卡賓槍,戰機萬一被擊落,可以用這兩支卡賓槍來自衛。

此外,阿帕奇短翼上掛載著2具毒刺空對空導彈,在地面也能夠拆下來,變成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可在飛機墜毀後,用於必要的防空自衛。這些細節在不少著名戰爭大片中都有所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種非常特殊的飛行員——航天員也會在執行太空任務時攜帶槍支。這主要是考慮到航天員執行完太空任務返回地面時有可能會錯誤降落到其它危險區域,供航天員對付威脅大型野生動物時使用的。


科羅廖夫


準確地說,軍隊飛行員有配手槍。曾經和飛行員常打交道,也管理過飛行員的配槍,有關飛行員的一些情況是知曉的。現在,我國戰鬥機飛行員配有77式手槍,小巧玲瓏,士兵們擦拭槍支時都喜歡把玩,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飛行員配槍是有規定的,不是時刻帶在身上,但飛行登機前必須隨身攜帶,其他攜帶槍支的時機根據時機和上級指示要求配帶。

至於用途,77式手槍射程短,殺傷力小,主要用於防身。如果遇到飛機失事跳傘成功,戰時可以殺敵自救,平時可以消滅野獸(如果降落在森林),也可以鳴槍求救,還有一種呼救方式,就是傘包裡的信號槍。

戰爭期間,可以作近距離開火,子彈太少,射程又短,但沒有太大實際意義。自殺一般不成立,是軍迷臆想。


李連明


下圖是“飛豹”殲轟-7的飛行員配槍的圖片,看清楚那腰間別著的是什麼東西了吧,所以,很明顯了,給飛行員配槍是必須的,這應該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基本常識,那麼為什麼要給飛行員配槍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考慮到了飛行員的安全問題!

▲配槍的“飛豹”飛行員

首先,飛行員不同於地面部隊,不能像普通步兵那樣可以使用各種單兵武器甚至重武器來作戰,他們唯一的作戰工具就是自己駕駛的飛機,駕駛戰機的飛行員戰鬥力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脫離了飛機呢?比如戰機被擊落或者出了故障,飛行員需要跳傘逃生時,而此時的飛行員就是孤身一人了,萬一跳傘後的飛行員降落到了一個陌生的區域,那麼就有很大可能遇到一些未知的危險,比如一些野獸或者是敵人!

▲帶多個彈匣的俄軍飛行員


因此,考慮到落單後飛行員的安全問題,給飛行員配備防身的自衛武器是很有必要的,有了武器,在遇到危險時,飛行員起碼還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哪怕沒有敵人或者大型野獸的威脅,在一時半夥得不到救援的時候,也能用槍來打點野味充充飢對吧,所以,世界各國都有給自己國家的飛行員配備防身武器的,不單是今天,早在在二戰時期就已經開始普及給飛行員配槍了,比如下圖,美軍的M6式飛行員專用求生槍:

▲M6式生存槍

還有就是,不僅僅是飛行員有給配槍,宇航員也同樣是有的,配槍的原因跟飛行員差不多,也是給宇航員防身用的,萬一返回艙落到一個陌生的區域,加上剛從太空下來的宇航員連基本行動能力都有一定的問題,所以,同樣也需要防身武器來應對一些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下圖是前蘇聯給宇航員配備的激光器,聽起來是不是聽高大上的,然後這玩意沒什麼用,射程不超過20米,威力也就能用來對付一下電子元件!


哨兵ZH


被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擊落的俄羅斯空軍СУ25攻擊機飛行員 菲爾波夫的“斯捷帕金衝鋒手槍”,採用自動射擊方式、彈匣裝彈20發,槍套可以安裝在槍上抵肩保持射擊穩定性……可以把它理解為現代版的“盒子炮”。

軍隊的飛行員是軍人,這就需要他去打仗,要打仗就有可能被敵方擊落,並且飛機是工業生產出來的機械製成品,在和平年代的訓練巡邏有可能出現故障而迫降或者棄機跳傘,既然是跳傘就可能降落在敵佔區或者野外荒原,這種陌生的環境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就必須給飛行員配備自衛武器以防止不測!就算是沒有敵人和猛獸的存在,飛行員手裡有武器那麼他的心理狀態就會相對穩定,所以配備自衛武器給飛行員是必要的,哪怕是拿槍打野味保證野外生存需要也是合適的。


哈利王子在阿富汗服役期間,駕駛“阿帕奇”直升機執行過任務,圖中可以看到駕駛艙內有一支L85突擊步槍。

但是,戰爭期間飛行員不僅要配備手槍,配備步槍也是應該的(甚至還有手雷)!因為手槍再怎麼火力強大終歸還是手槍,與步槍相比不論火力持續性和射遠、威力都差了許多,特別是直升機駕駛員低空超低空飛機,被擊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更是需要用衝鋒槍、步槍去自衛,而且直升機的座艙相對比固定翼飛機大一些,放一隻長槍不礙事…攜帶長槍自衛都是越南戰爭期間和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飛行員血的代價總結出來的!


MP9衝鋒槍,荷蘭空軍已經將其列為飛行員的自衛武器。

直升機飛行員可以攜帶長槍上陣,固定翼飛機的艙室確實更狹小一些,各種開關、儀器、顯示屏也多不宜帶長槍,但是手槍顯得過於單薄,目前歐美國家正在物色威力超過手槍,長短體積小於卡賓槍的微型衝鋒槍作為固定翼飛機飛行員的自衛裝備,衝鋒槍射程100米的距離肯定要比手槍管用的多。

我軍空勤人員正在使用11式5.8㎜手槍進行訓練,和平時期在國內進行訓練這種手槍作為自衛武器已經是夠用了,真的有一天去戰場,那麼我軍也必然會給飛行員配備適當的武器,這個問題不必吐槽。


皇家橡樹1972


當然有槍,在空中飛行員有自己的大殺器飛機,但如果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就只能在地面上等死嗎?顯然是不行的,這就凸顯了飛行員配槍的重要性。

二戰時期的飛行員就有配槍,那時候大量配備的是M4生存步槍(不是M4卡賓槍!)。M4生存步槍採用簡單的栓動結構,採用.22 Hornet口徑,重量僅為1.8千克,生產量大約3萬支。M4的作用不止對付敵軍,還需要對付一些野外的小動物,為自己狩獵食物。

50年代後,美軍的生存步槍變成了M6步槍,一種.22和.410口徑的雙管步槍,發射.22 Hornet彈和.410霰彈。越戰中美軍也研製過斯通納63的生存卡賓槍型,基本上就是一支全尺寸的自動步槍。當然更多時候飛行員攜帶的是手槍,M1911或S&W轉輪手槍。

到了現代,美軍戰鬥機飛行員一般會攜帶M9手槍或M11手槍。荷蘭戰鬥機飛行員使用的是MP9衝鋒槍。英國直升機飛行員會攜帶短小的L22A2卡賓槍,蘇聯/俄羅斯直升機飛行員則會帶AKS-74U短突擊步槍,直升機的座艙空間一般比戰鬥機的大,因此能更方便地攜帶小尺寸的步槍。

不但飛行員會攜帶武器,甚至宇航員都會。前蘇聯宇航員就會攜帶TP-82,因為1965年的蘇聯上升2號飛船在降落過程中導航設備故障無法使用,導致飛船在手動操作的條件下迫降在了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中,與預定地點相差了近千公里。兩名宇航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生存了兩天時間,直到救援隊趕來才把他們救出,這使得TP-82成為了宇航員的生存武器。

再說幾個經典案例。1943年3月31日,印度上空一架美軍B24轟炸機被日軍戰鬥機擊落,跳傘的轟炸機飛行員Owen J. Bagget在下落過程中用隨身的M1911向日軍戰鬥機射擊,據他本人說子彈擊穿了座艙蓋,擊斃了日軍飛行員。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空戰也是兩名飛行員拿自己攜帶的小手槍互相對射發生的。這是在一戰期間,一架法軍偵察機遇到了一架德軍偵察機。正所謂冤家路窄,兩人隨即掏出手槍對射,發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空戰。


輕兵器愛好者


1937年8月16日,淞滬會戰激烈時分,中國空軍第5航空大隊飛行員閻海文駕駛霍克-3型驅逐機(戰機編號2510),奉命攻擊位於上海北四川路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遭遇敵密集防空火力後不幸被擊中,閻海文跳傘後由於風向問題降落於日軍陣地前沿。他面對圍上來的敵人寧死不降,拔出手槍擊斃日軍5人擊傷數人,用最後一顆子彈自戕殉國,時年21歲,你說飛行員有沒有槍?



(閻海文烈士)

閻海文邊射擊邊大喊“中國無被俘空軍!”,這名少尉飛行員英勇戰死後,日本兵進行了安葬,並集體列隊脫帽,垂首而立致敬,閻海文的墳前用粗糙的木牌,上面寫著“支那空軍勇士之墓”八個大字。他的死極大震撼了以“武士道精神”自居的日本人,他們從來以為中國軍人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哪裡會有如此視死如歸的飛行軍官。

據說在一戰的早些時候,飛行員很少佩槍,因為那時候的飛機還只是執行偵察任務,敵對雙方的飛行員在空中相遇還會友好的互相致意。1914年的某天,法國飛行員安德烈駕機與德國飛行員漢斯迎面相遇。德國人按規矩向對方揮手致意,誰知法國人反而向他伸出小指頭做出了汙辱性動作,德軍飛行員漢斯大怒掏出手槍便打,對方也拔槍還擊,雖然都沒有擊中對方,但是開了飛行員射擊的先河,於是飛行員攜帶槍械成為軍事條令。



(空軍少尉閻海文)

即便是和平時期的訓練,飛行員一般也會帶真傢伙,這是因為萬一出現墮機彈射的小概率事件時,無法預知降落地點,可能在山林裡,也可能在海面上,就算沒有敵人,荒郊野外對付野獸的自衛能力總該有所準備的,早年瞭解過空軍飛行員,當時攜帶的都是大五四。戰爭時期更是必須配備自衛武器,電影《珍珠港》裡轟炸完東京之後,丹尼迫降在中國沿海地區,就是用手槍先放倒了幾個日本兵。

二戰期間美軍飛行員攜帶的基本是M1911A1型半自動手槍,M1911這款手槍在一戰中表現就比較出色,戰後根據美國軍方的要求又進行了改進,最終於1926年6月25日被美軍正式採用,並重新命名為“0.45英寸口徑M1911A1自動手槍”。國民黨空軍在早期使用的大多是M1911,1943年以後隨著美援飛機和武器的不斷到來,大部分也更換成M1911A1,使用七發彈夾,甚至還有裝備25發彈夾的衝鋒手槍。

(美製霍克驅逐機)

飛行員佩槍是創造過奇蹟的,1943年3月31日,美軍第十航空隊(駐印度)第7轟炸大隊第9中隊奉命去轟炸一座緬甸的鐵路橋,其中一架B-24由簡森中尉駕駛,他的副駕駛是伯格特少尉,飛機被日軍零式戰機擊落後,喪心病狂的日本飛行員還駕機掃射跳傘後的美國人。伯格特少尉大怒,拔出M1911對俯衝下來的零戰連開四槍,日機立馬停止射擊並開始旋轉墜落,後來得知,其中一槍正中鬼子飛行員眉心。

隨著小巧的自動武器普及,現在的飛行員不僅佩槍,甚至還會配備火力更為強大的衝鋒手槍或者卡賓槍,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空軍擊落了俄羅斯的蘇-24戰鬥轟炸機,兩名跳傘逃生的俄軍飛行員只有一人生還,另一人卻遭地面上武裝分子的射擊而陣亡。痛定思痛,俄軍開始為在中東地區執行任務的飛行員裝備更強的自衛武器,這些武器中就包括斯捷奇金衝鋒手槍,還有AKS-74U短突擊步槍。

(美軍飛行員的衝鋒手槍)

經典電影《黑鷹墜落》中,美軍直升機在墜機後,飛行員使用MP5衝鋒槍還擊黑人武裝,因為直升機在戰場上生存能力要遠低於固定翼飛機,因此在一些高危地區,比如阿富汗、伊拉克等戰場上,美軍直升機飛行員甚至還隨身攜帶M4A1卡賓槍。

一旦飛機被擊落後,飛行員總不能傻傻地只等著特種部隊營救,因為最先到來的很可能不是戰友,而是要你命的敵人,那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自衛能力。



還看過一部電影《深入敵後》第二部(名字沒記錯吧?),美軍飛行員在南聯盟地區被擊落後,也是一路抵抗一路逃跑,自衛武器是一把手槍,雖然沒有敵方的AK47火力強大,也總比任人宰割要強。也只有具備一定的抵抗能力,才能有機會堅持到已方的救援,比如戰機比如特種部隊等等,因此飛行員佩槍是一個常識,在軍工生產高度發達的今天,配備一支輕武器根本不算個事。

回到開篇的閻海文,他是筆者的老鄉遼寧錦州市所屬的北寧市人(原名北鎮),所以這段歷史記憶的比較深刻,閻海文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流亡北平,就讀於北平東北中學,1934年考入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1938年畢業後分配到空軍空軍第五大隊第24中隊,成為一名見習飛行員直至犧牲。新中國成立後,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中,就有閻海文的名字。


度度狼gg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飛行員大致可以分為民用和軍用,後者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戰鬥機飛行員、運輸機飛行員、轟炸機飛行員、特種飛機飛行員和直升機飛行員。除了民用飛行員以外,軍用飛行員都會配備槍支,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

飛行員配備的槍主要作用是自衛。飛行員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很有可能被迫跳傘落入敵後,這個時候槍就起到一定作用了。2018年2月3日,俄羅斯一架蘇-25戰鬥機被敘利亞當地武裝擊落,飛行員成功跳傘之後,遭遇了多名武裝分子的包圍。他用手槍擊斃了幾名敵人,無奈周圍武裝分子太多,最終拉響手榴彈為國壯烈犧牲。儘管這位英勇的飛行員最後還是犧牲了,然而手槍對於戰鬥機飛行員依然還是很重要。

曾經有專家甚至還提出過為飛行員配備衝鋒槍,隨後這一想法被多國所採納。在美國軍隊中除了戰鬥機飛行員是手槍,其它飛行員既擁有手槍,又配備了衝鋒槍。中國的飛行員主要裝備的是手槍,剛開始以64式手槍為主,後來配裝了11式手槍。


兵說


崤山小虎第408條回答。

飛行員包括民航飛行員和軍航飛行員。首先肯定一點,民航飛行員是不配槍的。

因為民航飛行員的飛行環境相對安全,一般不會有用到槍的時候,而且是不允許跳傘的。即使是迫降,也會被優先保證飛行員和乘客的安全。所以,各國的民航飛行員一般都不配槍

即使要配槍,也會在飛機上安排一名空警(空中安全員),負責飛機上的安全。當然這名警察👮是不屬於飛行員的。

軍航的飛行物員通常是配槍的了。這個大多數人都知道。但各機型還是略有區別的。

一、戰鬥機、戰鬥轟炸機、轟炸機。

這三型飛機肯定是必須配帶手槍的。無論是日常的訓練飛行,還是執行作戰任務,按照規定都必須是佩戴手槍的。

當然這個手槍也不是我們通常所見到的54式或者92式手槍,據說是

77式🔫手槍。

二、運輸機。

運輸機通常是不帶手槍的,日常的訓練、運輸任務,類似於民航一樣,可以不佩帶手槍


但執行作戰任務時,按照規定是要佩戴手槍的。也是個戰鬥機飛行員一樣,手槍隨身攜帶。當然小虎猜測,肯定也是77式手槍了。

三、直升機。

直升機也分為武裝直升機、運輸直升機等。如果該直升機單純用於空投、空降的訓練運輸,也可以不帶手槍


一旦用於作戰,任何種類的直升機都必須攜帶手槍。即使是機降、搜救的直升機,也必須佩戴手槍

這點從黑鷹墜落就可以得到佐證。


哨兵小虎


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這是“飛豹”殲擊轟炸機飛行員,瞧瞧,他們是不是都在腰間佩戴著槍啊。

再來看一張圖。



這是2016年3月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訓練基地首次組織全體空勤人員開展11式手槍訓練。這說明飛行員不僅要帶槍,平時也得練習射擊本領。

其實,世界各國的軍用飛機的飛行員,是必須配備防衛武器的。包括宇航員也是配自衛武器的。

為啥?

不怕千萬,就怕萬一。

萬一宇航員返回地球出了事故,例如飛船沒有降落在預定區域,這時宇航員的自衛武器就是在救援部隊趕到前的唯一救命稻草。同理,飛行員執行任務發生事故跳傘成功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飛行員配槍可以在戰時在敵方區域被擊落時與敵人對抗。

還記得土耳其空軍F-16戰鬥機擊落俄軍在敘利亞空襲恐怖組織的蘇-24戰鬥轟炸機的事嗎?

2名跳傘逃生的俄軍飛行員1人生還,另1人卻遭地面上的武裝分子射擊而陣亡。為防止此類事件發生,俄軍開始為敘利亞執行任務的飛行員裝備更強的自衛武器——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和AKS-74U短突擊步槍。



俄軍在敘利亞的飛行員配備了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



手持斯捷奇金衝鋒手槍的俄羅斯飛行員,為了增加射程和全自動射擊時的精度,斯捷奇金衝鋒手槍採用了可充當槍托的硬式槍套



圖為揹著狀態的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當年的蘇軍飛行員,還揹著AKS-74U短突擊步槍

當然,對飛行員到底要不要配槍,也存在很大的爭議。

反對者認為,飛行員跳傘被俘的可能性極高,帶不帶槍並不重要,你要是抵抗,換來的就是陣亡,這對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為什麼美國飛行員跳傘後投降,因為交換戰俘後他們還能上戰場。

飛行員跳傘後應該利用地形環境等隱藏自己,同時向友軍報告方位座標,絕不能暴露自己,更不要嘗試與敵方的武裝人員交火,如果敵方發現,此時救援隊伍尚未到達,飛行員的抉擇應該是拖延時間,保證自己的生命,等待救援或者交換戰俘。

尤其是像衝鋒槍之類的,掛在飛行員身上會影響飛行操作,彈射跳傘時還可能增加飛行員負擔和大過載受傷風險。

不過話說回來,飛行員帶不帶槍,帶什麼樣的槍,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而言,手槍是必備的,發果對付恐怖分子這幫毫無人性與道理的亡命之徒,基本沒有生還機會,所以抱著能殺敵就殺敵的想法,還是要配更強火力的自衛武器,像短突擊步槍等。要是對付正規軍,也就沒必要配備突擊步槍之類的。飛行員是高價值目標,只要你的對手不是野蠻人,一般不會槍斃或虐待飛行員的。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舉個例子,2018年2月,俄羅斯空天軍的一架蘇25強擊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到敵方武裝分子的伏擊,飛行員跳傘落地以後使用一把全自動手槍與敵鏖戰,但是最終因為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從這個案例我們就能得出答案,飛行員是配有槍的。

圖為戰死的俄羅斯飛行員

然而,作為天之驕子的飛行員們,為什麼要配槍,配的又都是什麼槍呢?首先,即便戰機飛行員的本職工作是駕駛飛機作戰,這也在戰略層面上這就決定了飛行員要比普通步兵具有更高的價值,為了保護飛行員,設計者在飛機上弄出了一系列諸如抗荷服、彈射座椅、降落傘這樣的設施來保證飛行員在遇到危險時的安全。

飛行員還有手槍射擊訓練

但是這都僅僅停留在載具上,當飛行員成功脫出,跳傘著陸後,又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呢?即使有專門的搜救隊伍,但是在作戰空域如此廣闊的情況下,飛行員跳傘後可能在任何一塊地方著地,如果著陸點是友軍區域還好說,要是像那位不幸的俄軍飛行員一樣,降落在敵佔區,赤手空拳的飛行員面對敵方“武裝到牙齒”的步兵,當真是沒了眼淚。所以飛行員配槍的意義就在於在極端狀況下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圖文飛行員配槍

但是,關於飛行員配的都有什麼槍,這句有的說道了。有人說,那為什麼不給飛行員配一套步兵裝備,這樣就是在戰機上是駕駛員,跳傘了不就是步兵了麼?這種想法應該是遊戲玩多了,現實裡,戰鬥機狹小的駕駛艙,飛行員要是長得高可能伸個腿都沒地擱,哪來的空間給你攜帶步兵武器呢?而且普通槍械的長度會影響到跳傘動作,危害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所以,一般情況下,飛行員只能攜帶體積小巧的手槍作為個人武器,俄軍飛行員配的全自動手槍在同行中都算是“重火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