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街的武林舊事

或許在舊時代赤峰是關外重要的商埠,貿易繁盛,因而當年本地幾乎所有的武林人士都出自鏢局。據一些資料記載,清末民初之時,赤峰街有錦元、元成、隆泰、德和和德泰幾家鏢局。這些鏢局都沒有自立門戶,分別駐紮在裕隆老店、北泰恆老店、清隆老店、中和店等客店裡。

赤峰街的武林舊事

赤峰街第一家鏢局是錦元鏢局,由寶坻縣人李慶春創立,設於其父李玉普開的裕隆店內。裕隆店地處三道街中段,分店位於西屯。李家父子武藝高強,擅長使用棍棒,以護運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而聞名。李家的鏢局,不光僱用當地的鏢師,在業務繁忙的時候,還經常請京師跑散鏢的武林高手幫忙。

赤峰街的武林舊事

老哈達街(赤峰街)的鏢行除了李氏父子的字號響外,其次還有人數眾多的回族拳師也名聲在外。如有榆樹林的丁大辮子丁起龍、丁二辮子丁起鳳及其子滾地雷丁大勇、丁大辮子的內弟鐵爪子哈瓊林、馬汾(奉天德勝鏢局鏢頭,來往赤峰與奉天之間)、雙鉤喬光普、回全勝、神鞭王回回(大刀王五的遠方侄子)、鐵屁股李元旺和他的父親李二鏢頭等。

赤峰街的武林舊事

這些回族的武林豪傑以丁家兄弟為首,他倆的經歷頗有傳奇色彩,似乎也被後人妖魔化了。據《赤峰人物》總近代卷《丁起龍》和《李繼昭》介紹,丁家兄弟二人自小跟隨父親丁小人習武,不僅武功超群,還都能用自己的長辮子拴在的樹杈上盪鞦韆,象電影《神鞭》中的主人公。丁大辮子喜好結交江湖人物,經常打抱不平,為民伸冤,並專門跟官府作對。在一次萬眾矚目的比武大會上,他硬是鎮定自若地從一排燒得彤紅的鏊子上走了個來回,結果毫無損傷,令人震驚。後來清庭以他勾結亂匪,圖謀造反的罪名,委派新縣令李繼昭將他設計擒殺。

赤峰街的武林舊事

可是,《赤峰人物》總近代卷中的兩篇文章的有些細節,是經不起推敲的。《丁起龍》一文中說他嘉慶22年(1817年)七八歲,說他於光緒三年(1877年)被李繼昭斬首示眾。查《松山區志》270頁~271頁,李繼昭在赤峰縣任通判管知縣事(知縣)的時間是同治四年(1865年)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緒三年(1877年)他已離任。這就是說若丁大辮子死於李繼昭之手,必定在同治四年至同治十二年之間;若他死於光緒三年,就不是死於李繼昭手中,而是死於韓培元(那一年赤峰縣的知縣)的手下。不知這兩種假設哪種準確。可見,《丁起龍》這篇傳記存在不少虛構的成份。

赤峰街的武林舊事

時光荏苒,進入民國時期之後,隨著赤峰街鏢局的衰亡和火器的普及,曾經縱橫南北,不可一世的武林中人也都慢慢地退出歷史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