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國內物價都在上漲,為什麼只有糧食不漲價?

賣柚子的小夥子


其實最近幾年我國糧食價格之所以沒有上漲,主要就是因為國家在背後進行強烈的調控,簡單來說就是國家不願意看到糧食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上漲!糧食價格如果真的出現大幅度波動,那麼受到影響的可不僅僅只有食品行業,包括交通,人力在內的所有行業都會付出巨大的成本。


所以,保持糧食價格穩定,不出現大漲大跌是一個穩定社會的根基所在,而一旦出現糧食價格暴漲,就一定意味著經濟體系的崩塌或者社會不安定現象的發生,所以我們才看到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特別是農業大國來看,糧食價格都不是特別高不管是美國,俄羅斯,巴西這樣的農業出口大國,還是像中國,歐盟,日本這樣的農業國家和地區都是如此。
特別是像稻穀和小麥這樣的口糧組以及玉米這樣的重要主糧作物,其最近幾年的價格不但沒漲,反而出現了下降,我知道很多農民朋友對比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國不重視糧食呢,其實不然,這正是由於我國非常重視糧食在社會物價體系中的根基作用。打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糧食價格是一座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出現了巨大變化,那麼這種房子可能就會不穩固了,所以我國一定要保證糧食價格保持穩定,即便是對於很多農民朋友而言,對於低量價的現狀非常不滿,國家寧願基於農民大量的農民補貼的方式,也不寧願看到糧食市場價格出現巨大變化。

中國的糧食價格之所以沒有出現上漲,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受到國際糧價的干預和影響,因為最近幾年我國糧食價格一直高於國際糧食價格平均水平,雖然大家覺得我國的糧食價格已經很低了,但是和國外一些糧食大國相比,我國的糧食並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第二,我國的糧食價格受到供需形勢的影響,特別是最近兩年的小麥和稻穀市場常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庫存量高企且消費低迷,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不支持國內糧食價格出現明顯走高。
最近幾年我國的糧食價格不但沒有出現上漲,反而還出現了局部的走低情況,就是政策性因素以及市場因素的共同作用。


比如說稻穀和小麥這兩大口糧的2019年市場價格不但沒有比去年高,反而還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主要就是由於我國連續多年將稻穀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下調或者進行調整,就是為了在我國連續多年稻穀供需關係出現過剩,且庫存量高企的情況下倒逼我國的稻穀供需結構出現一定的優化,具體來說就是減少非優勢產區的稻穀種植面積,減少普通稻穀的供給量,增加市場稀缺的優質稻穀種植面積及產量,最終使得我國的稻穀供需結構更加平衡,使得我國的稻穀庫存量得到有效緩解。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首,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讓糧食價格出現大漲,並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因為它太過於重要,不能出現亂子。
雖然最近幾年我國的幾大糧食作物價格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是國家並沒有坐視不管,而是通過發放種植者補貼的方式來彌補低迷的糧價給農民造成的收入水平的下降,就是為了保證他們的種植效益,以及種植積極性。


鍾情三農


有農業專家表示,確實存在什麼都在漲,而糧食的價格卻比較穩定的現象,主要因為這幾點。 第一點原因:受國際糧食價格的影響。大家知道,在一些農業發達國家,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較高,生產成本較低,導致糧食生產成本較低,明顯低於國內糧食價格,近年來,農產品貿易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導致國際糧價對國內糧食價格影響較大。

第二點原因:糧食產能不斷增長的因素。近年來,我國在農業科技、經營模式、機械化水平上都取得了較大進步,農業單產、總產水平不斷提高,從國家層面講,為了保證農民利益,目前對小麥和稻穀仍有託市價收購,玉米也有輪換收購,導致庫存糧食較多。

第三點原因:就是農業生產效益偏低的因素。生產一斤小麥,由於多數小麥產區機械化水平並不是很高,耕作的成本較高,再加上近年來種子、化肥、農藥價格虛高,導致生產小麥的成本上漲,打個比方說,我們農民生產一斤小麥的成本如果是9毛錢,賣1.15元,一斤有0.25元的利潤,而美國生產一斤小麥成本可能只有7毛錢,所以我們就會感覺到糧價低,種地不掙錢。

第四點原因:工農業剪刀差仍然存在。現在很多人會拿一瓶水和一斤來比較,用笨方法來想,生產出一斤玉米,需要整地、播種、施肥、除草除蟲、中耕管理、收穫等過程,而生產1瓶水連幾秒鐘的時間都用不上,往往一斤糧賣不到一塊錢,沒有一瓶水值錢。目前看,糧食的價格應該是低於價值,與工業產品相比,糧價還是偏低的。






廣西三農業產業鏈


欺負人唄,百姓老實,賣價都是把控在收購商手裡,看看除了糧食,其他的漲了多少樣多少倍?至少幾倍幾十倍!無數樣!而跟糧食一樣沒漲的,你能找出幾樣來?不說別的,就說說和糧食有關的生產成本吧,看看汽油柴油?漲了多少?看看農藥化肥薄膜?漲了多少?再看看人工?漲了多少?農民現在最真心的一句話,只要有力氣,只要有活做,隨便打工幾天,就把家裡的那麼一兩畝地一年累死累活能產出能落袋的掙出來了。。。多少農民種地壓根就不是為了掙一年到頭幾千塊錢,只是為了有吃的,為了能養點自己吃的雞鴨鵝豬什麼的。


襄陽一奇石福緣


不知不覺,2019年過去了,奶奶個腿的滴,掙錢如捉鬼,花錢如流水,一分錢沒攢下,還一天到晚的瞎蹦噠,豬肉35牛肉要50蘋果賣6塊青菜5元起,可工資卻是一分錢也沒漲, 原計劃今年存5萬,到現在還差4萬9千9       唉;這真是活難找,錢難掙,屎難吃,家難回呀  。[難過][流淚][撇嘴]

~~~送給一直在拼搏卻看不到錢的人 。



愛國恨灘


如果穩定是建立在進口的基礎之上,那將是最不穩定的,如果低價糧是以犧牲農民利益為基礎的,那這樣的福利是不會長久的,因為農民不是神,也需要生存,為了活著也會棄慌打工,離開這個光榮的職業的,從而催生的是越來越大的依賴進口供給了,這是一個健康人拄拐的後果,離開柺棍就會跌倒,用進廢退。而貿易戰的實質就是強迫拄拐,一句話說得好,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掌握了世界。東西不是越便宜越好,低於成本,將會面臨有錢無糧的境地,合適的價格是生命得以延續的保證。保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是保證大家的飯碗不空。這是命運共同體的最基本表現。


混吃混喝混光陰


因為農民伯伯好剝削!


側衛97


民以食為天,國家為什麼給農民補貼,就是讓糧食價格穩定,更好的發展國民經濟,這就是糧價不漲的原因,其實國家都已經把人民的生活都安排好了,不要整天沒事嗷嗷著添亂了


天佑大漢


糧食從開革開放後粳米0.138元1斤直到糧食放開。

1993年糧食開放到2019年糧食到現在糧食約中間價已經約漲了20多倍了。(不包括高檔大米)26年平均每年上漲了約0.77%,等於每年0.1元多,26年就是漲了2.7元多,但是從底價來說也不算少了,如果你每天吃1斤米,相當於平均每年增加39元約生活費!!!

糧食從過去的年產量和現在單季產量提高了2.5倍以上!!!


鎮浪1054355145656


國內的物價一直緩慢上漲,糧食也是隨著上漲,只是長勢較緩較小而已。糧食是一切物價的基礎,關係到國計民生,稍一動彈而牽引大局。糧食如果是大漲,物價必然是會大動。所以這麼多年以來,糧食的價格一直穩定在一個範圍內,不敢大動,以免造成整個物價的大幅上漲。


夏天有雨894


農民集中居住,農田大規模現代化種植,這是大勢所趨,唯有這樣才能降低成本,具備競爭力。如發展的好,在降低成本又能盈利的情況下,未來進口糧由於人工成本高,並非國產糧的對手。所以未來隨著集中種植的推進,糧價不但不會漲,反而還會有小幅度下降。在全球市場化的今天,國家會越來越開放,打敗進口糧,唯有靠農業的全面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