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寧過年要吃粽子?

diyuanzhixing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過年吃什麼也是不同的。就像我們北方春節吃餃子,因為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吃粽子也是為了一個好彩頭罷了,“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寓意著新的一年有一個好的兆頭,萬象更新,還有是因為“粽”和“宗”音近,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新年的時候吃上粽子!粽子諧音中子,也有傳宗接代的意思。每個地方的傳統都不同,華夏文化是兼收幷蓄,百花齊放,是全方位的文化。希望傳統文化不要出現斷層🙏🙏。


流觴美食



#了不起的城市#

廣西南寧粽子的做法:

主料豬手(1只),\t\t\t 脫皮綠豆\t\t\t\t(200克),\t\t\t 江米(350克),\t\t\t 絲苗米(50克),\t\t\t 鹹鴨蛋(3粒)輔料幹粽葉(100克)1把全部米浸泡。浸泡粽葉。 2豬手焯水給豬手拔毛。放生薑,煮豬手。撈出豬手豬手剔骨。 \t\t\t 3把每一片粽葉洗乾淨。取出鹹蛋黃。把粽葉鋪好。放一層江米。放一層脫皮綠豆。放上豬手。放上鹹蛋黃。澆上老抽。再鋪一層脫皮綠豆。最後鋪上江米。五花大綁包好,4放入鍋中開煮。煮兩小時。5取出粽子打開粽子。將粽子扣在盤中,將粽子分切。


Mar嘉



過年大粽——“年粽年年中”。

廣西南部以南寧為首,一年四季都吃粽子,綠豆粽至今都是很多人每天早餐的首選,甚至超過了對豆漿油條的喜愛。過年時更要吃粽子,過年吃的粽子稱為年粽,是取年粽“年粽年年中”諧音,寓意來年有好的彩頭。

好彩頭是不分地域的,過年吃年粽在廣西算是老傳統,雖說年粽都同為糯米及粽葉所制,但從個頭到用料,廣西南北年粽都風格各異,自成一派。單從個頭外形上看,北部的年粽被稱為“粽粑”,一向稱為“粑”的東西,比如“餈粑”都是不足盈盈一握,一口一個的意思,廣西北部的粽粑多是三角粽的造型,小巧玲瓏的,用一根細線就能把好幾個三角粽串連起來,拎起線頭,像一串風鈴甚是可愛;但南部的年粽,通常是四方形的,尤其是南寧周邊的橫縣、靈山兩縣的年粽,喜包成像嬰兒枕頭一樣大小,一隻粽子足有三——四斤重,稱為“大粽”,簡直是家常粽子中的巨無霸。

戲戲的外婆家就在靈山,小時候跟我娘在外婆家過年,年三十前幾天,我娘就和舅媽們在院子裡忙活起來,泡糯米、洗粽葉、磨綠豆皮,醃五花肉,為做大粽做準備。那會過春節是件頭等大事,首先每家都要殺一頭肥豬,殺豬的日子,豬的慘叫聲音在村落裡此起彼伏,極為震憾,身強力壯的幾個男人,把一頭大肥豬捆綁起來,用手腕粗的木棒把豬從豬圈中扛到院子中,把豬按在石板上,膽大的那個,拿起尖刀往豬心部位用力一捅,豬血立刻濺射而出,大口地喝新鮮的豬血成為了勇氣的象徵。小時候,我還饒有興趣地站在近處看這種血腥的把戲,後來漸漸地沒有殺豬這回事了,我也越來越矯情了,過年時殺豬還是沒殺豬,我也記不太清楚了。豬殺好後,肥瘦相間的五花腩肯定是做扣肉的不二之選,前後腿的梅頭肉,瘦的部分做成了鍋燒,肥的部分通常就是用來做大粽的主要原料了,肥肉被切成二指寬厚的長條狀,放入大盤中,加入精鹽、味精、料酒、生抽、香油、五香粉等調料拌勻醃製,準備好精心挑選過的禾稈草,剪成相同長度的若干條,準備工作就緒,家裡的婦女們便圍坐在一起,一團和氣地包粽子了。

包大粽子絕對是個技巧活,先取3——4張大粽葉(粽葉分為長圓形和細長形兩種,大粽要用長圓形粽葉),頭尾相間地疊放著平鋪到膝蓋上,倒一層糯米,再倒一層綠豆,接著放肉條,再在肉上面蓋上一層綠豆,最後蓋一層糯米,然後,蓋上1——2張粽葉;接著把一端最下面最外端那張粽葉往上收,最上面那張粽葉向下摺疊,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形成一個枕頭的形狀,最後用禾稈草把“枕頭”捆綁結實,大粽就包好了。心靈巧手的人包一隻大粽也不過2分鐘左右,把粽子包得如倒置的金元寶,有稜有角的,堆在一起,像座金元寶小山,所以人們熱衷於包大粽,就是期望來年金山銀山堆滿屋。

大粽子包好後,在院子裡架起一口大鐵鍋,把包好的大粽逐個放到鍋裡,浸過冷水加蓋,先用武火燒開再改後文火慢慢煮,圍坐在大鍋邊煮粽子邊說說一年的收穫和困惑,過年的氣氛漸漸地濃烈起來。大粽至少要熬煮一天一夜,等到年三十,打開鍋蓋,粽香撲鼻,瀰漫著整個屋子。南部有大年初二走親戚回孃家的風俗,用擔挑挑幾個三五斤重的大粽出門探親訪友,就成了最風光最體面的事。

包好大粽熬好大粽,說說吃大粽吧。

剛剛出鍋的大粽非常軟糯,特別是中心的那塊半肥瘦豬肉,肥的部分已經化為凝脂,據說入口就像果凍一般滑爽。但大粽實在是太大了,一家人一次都不一定能吃得完一條大粽,所以後來漸漸地發展為即使是新出鍋的大粽,都要煎一煎再吃,煎過的大粽表面脆脆的,香香的。


來自 老魚家的戲的博客


啊啊啊啊啊啊起名好難


不知道,我不是南寧的,我是梧州的。也喜歡吃粽子。



用愛育兒媽咪


橫縣大粽是廣西橫縣人歡度新春佳節的主要食品之一,橫縣有“無粽不成年”之說。橫縣大粽以體大豐腴、色澤光亮、味香鮮美而聞名於廣西。連續兩屆獲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金獎,是廣西最著名的漢族傳統風味名小吃


橫縣大粽有:原味綠豆粽;香甜板栗粽;養生黑米粽等。

橫縣大粽子作為地方特色食品美名遠揚。近年來旅客商賈慕名而來,有供不應求之勢,一般農曆八月就上市,春節期間經常脫銷,主要優質產品有橫縣金姐食品公司生產的“橫州牌”大粽、橫縣康盛食品公司“粘粘香”等。


粽選取優質糯米、綠豆、豬肉等精心製作而成。廣西南寧市橫縣的橫州大粽,不僅個頭大(大的約兩斤),而且味道好,其外層選用的是橫州特有的細糯,內餡有綠豆、板栗、叉燒、臘味、半肥瘦豬肉做餡,外面用橫州香棕葉包裹。煮熟後,即使未打開,已是香氣撲鼻。

一般每隻粽用料包括:糯米500克,綠豆250克,粽心肉250克。

所以粽子特別大!特別大!


粽心肉是用新鮮的五花腩豬肉醃製成。醃製時,先把新鮮肥豬肉切成長方形,每塊重3兩左右,用上好米酒、薑末蔥末、精鹽醃漬一至兩天。

傳統的粽心用料是豬肉,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心的用料變得豐富,豬肉(五花腩)、排骨、板栗、雞、豬腳等都是粽心的上乘選料。


糯米洗淨淘沙後,按500克糯米放入精鹽8至10克撈勻調味。粽葉最好選用又寬又大的,先把粽葉放入鍋頭加水煮沸,然後清洗乾淨,方可用來包粽。包粽時,先把粽葉疊好放平,鋪上250克糯米和去皮淘洗乾淨的綠豆及粽心肉。然後再放上250克糯米覆蓋,用粽葉包成長方梯形,再用線繩捆好。

粽子包好後,當天要用大鍋煮7至8個小時。煲粽時,要注意火候,開始時用猛火煮至水沸騰,然後用慢火,保持鍋內的水滾開為好,在煲的過程中不斷加水,防止燒焦。煲3至4小時後,要翻粽,把鍋底的粽調上來,把上面的粽翻入鍋底。

橫縣一般白天包粽,晚上煲粽。次日早上即可吃,謂之起钁粽,此時,粽香芬芳,味道鮮美,真是“聞到大粽香,神仙也跳牆。”


大粽常溫下可保存半個月左右,食用時將煮軟熟(煮約30分鐘)即可食,也可切片煎熟,香味濃郁,十分爽口。


一人四處遊


粽子是廣西人最隆重的年貨了。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廣西人的粽子無論從外觀還是口感都非常獨特!每個粽子至少有兩斤重。廣西人把粽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春節吃粽子是廣西人對新的一年有著美好的嚮往,棕子就是在新的一年裡多掙些錢,日子越過越好. 還有中子,出人頭地的寓意。

但也有一個習俗是:如果哪一家當年家裡辦過喪事,哪一家就不能包粽子,也不能吃粽子,


輕輕的暖風


不止南寧過年要吃粽子,欽州靈山過年也吃粽子


嫣紅


因為是習俗遺傳下來的,所以就算不吃都要包來拜財神的。


手機用戶14905947700


這是廣西的習俗,喜歡在過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這一個月來都要包粽子,並不規定那一天。在廣西“粽”“送”同音,喜慶禮品。取親辦喜事要送禮過大禮。廣東粵西部分地區也喜歡春節包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