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健身多久臂圍能從36.5能達到40?系統訓練了半年了,體脂14左右?

林涵cm


這個說不準,有的人一年,有的人兩年,這也要看身高和骨架大小的。(所有討論體脂率在百分之十五以內)

如果身高很高,骨架大,體脂百分之十五以內,一年就可以達到。如果身高矮,骨架小,可能兩年也未必達到40,這裡就要看一個視覺效果了,例如一個身高185的人,他臂圍40,而一個身高168的人臂圍37,那麼身高矮的人臂圍的視覺效果更好,也更難達到。

這裡題主提到系統練身半年,臂圍36.5,長的還是很快的,一般第一年的增肌效果最好,通常有沒有天賦,看看第一年的增肌效果也就看出來了。


FJ健身


自然健身,在體脂14的情況下,臂圍36.5已經不算細了,本身自然健身就有一定的侷限性,訓練水平達到一定水平以後,就很難再增加圍度了,想要達到40釐米,就需要增加訓練總量來實現。下面我就從自然健身的侷限性和如何達到臂圍40釐米兩個方面分析一下。



1 自然健身的侷限性

首先了解一下“訓練總量”的概念,訓練總量就是我們每次訓練部位總的訓練量,舉個例子:小李在訓練中,他的深蹲可以每組用60kg最多做12次,那麼他完成60kg*12次*10組=7.2噸,這個7.2噸就是小李深蹲的訓練總量。


我們知道,增肌訓練的最佳rm是12rm,那麼在這次訓練中,60公斤就是最佳增肌重量,如果小李想要繼續實現增肌,就必須不斷突破訓練總量。


那麼如果想要突破訓練總量,有兩個方法可以實現,第一個就是增加重量,例如將60kg增加到70公斤。第二個就是增加訓練組數,每次訓練將10組,增加到15組,實現突破訓練總量。


因此,自重健身時,當我們的能力輕鬆突破12次的時候,我們的肌肉將向著增長肌肉耐力的方向發展,增肌將會變緩,直至停滯。


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增加訓練組數的方法來提高訓練總量,實現增肌。但我們身體的最佳訓練時間是1小時左右,如果在最佳訓練時間內無法完成有效的訓練組數時,增肌自然會停滯。

這就是自重健身的侷限性,因此,以增肌為目的的訓練,通常都會選擇無氧器械。



2 如何達到臂圍40釐米

前文我們講了自重健身的侷限性,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如果身高,骨架體重都比較大的情況下,通過自重健身實現臂圍40釐米還是可以實現的。


臂圍36.5釐米到40釐米有3.5釐米的差距,如果一週兩練,蛋白質攝入充足,一年實現目標還是可以的。


老胡推薦兩個相應的動作,一個是反手引體向上,另一個是雙槓臂屈伸


做反手引體向上的時候注意寬握和窄握的交叉訓練,可以對肱二頭肌的長頭和短頭充分刺激。

要重點做雙槓臂屈伸,這個動作對肱三頭肌的刺激非常有效,肱三頭肌的肌肉量非常的大,甚至比胸肌還要大!至少是肱二頭肌的兩倍,練好肱三頭肌,就可以實現手臂增長更大的圍度。



總結:遇到平臺期後,可以考慮增加抗阻訓練來幫助我們增肌,做引體向上和雙槓臂屈伸時可以採用腰帶負重的辦法來幫助訓練。


我是老胡,我愛運動!每日健身乾貨分享

。歡迎關注留言。


老胡愛運動


增肌健身者的身體圍度具體能練到多大,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先天條件,比如骨架大小、身高、體型等條件,一般都有一個最大的限度。自然健身者,在只使用A、B、C類補劑,比如蛋白粉、肌酸、BCCA、促睪、谷氨醯胺等類補劑的情況下 ,基本都不能和那些使用禁藥的職業健美者相比較,兩者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提問者想知道自己的維度,可以在手機裡下載hi運動,在健身工具裡有最大圍度計算,輸入身高、手腕、腳踝數據,能估算出身體最大圍度,我不知道是否準確,但至少是一個參考數值。

如果提問者剛剛遇到增肌平臺期,可能需要維持一段時間,不用太著急。如果平臺期持續時間比較長,則需要想辦法突破瓶頸期。

方法基本上就是增加重量,提高強度,增肌蛋白質和碳水攝入量。

進入瓶頸期一段時間後,之前使用的重量就顯得過輕了,增加重量是首選。但是幅度不能過大,健身房裡啞鈴重量一般是按照2.5公斤的幅度逐步遞增,從2.5-45公斤,沒見過更大重量的。槓鈴鍛鍊時一般是以5公斤的最小幅度遞增。增加重量後最好有人保護,避免受傷。增加重量後,可以降低組數和次數,以後逐步增加到之前的組數和次數。動作上最好更換動作,肌肉是有記憶的,形成肌肉記憶後身體就會偷懶,可以三四個月左右更換幾個動作。比如啞鈴彎舉、錘舉等肱二頭肌鍛鍊動作,可以用站姿,也可以用坐姿,可以使用斜板,調到最大角度。鍛鍊時避免借力,前臂不要前伸過多,儘量不超過身體。動作標準是增肌的必要條件,如果之前動作不標準,在瓶頸期一定要利用肌肉對動作的適應,糾正動作

如果不增加重量,可以用超級組、力竭組、21響禮炮、5*5等鍛鍊方法提高鍛鍊強度,讓肌肉接受更強的刺激。還可以縮短組間和動作間休息時間,比如之前組間休息90秒,可以縮短到30秒,動作間休息3分鐘,可以縮短到1分鐘。可以用手機記錄時間,計算好整個鍛鍊時間,避免休息時間過長。

還可以增加組數、次數和動作,適當延長鍛鍊時間

每週可以鍛鍊兩次肱二頭肌,也可以鍛鍊一次,如果鍛鍊一次,建議專門鍛鍊肱二頭肌,4-6個動作,每個動作3-6組。如果每週兩練,可以與肱三頭肌或者背闊肌一起鍛鍊。

還要多鍛鍊大肌群,尤其是要加強下肢鍛鍊。下肢鍛鍊能促進睪丸酮分泌,促進肌肉增長。深蹲是必不可少的鍛鍊,不能忽視。還要加強全身肌肉鍛鍊,不能忽略大肌群,增肌鍛鍊一定要均衡,如果有短板,則要在瓶頸期補齊

動作一定要多樣化,除了啞鈴和槓鈴彎舉,還可以用龍門架和牧師凳組合起來一起鍛鍊,用俯臥斜板做臂彎舉,龍門架雙側臂彎舉等鍛鍊。對肱二頭肌長、短兩個頭都要加強鍛鍊,尤其是加強長頭鍛鍊,可以窄握槓鈴臂彎舉加強長頭鍛鍊。

加強肱肌鍛鍊,大臂除了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還要多鍛鍊肱肌,主要做錘舉鍛鍊。

除了鍛鍊,要增加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按照1.5-2克的量攝入蛋白質,還要適當增加一點碳水攝入量攝入總熱量略高於基礎代謝量、日常生活和工作消耗熱量、運動消耗熱量之和,具體高多少要看個人身體狀況。增肌期間,體重肯定會明顯增加,增肌、減脂循環幾個週期之後,才能達到增加的目標。要均衡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B和C的水果。

增肌期間要限制過多的有氧運動,過多、過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會降低增肌效果。器械鍛鍊後可以做10-20,最多25分鐘有氧運動。可以用變速跑,hiit、法特萊克跑等方式代替普通有氧運動

提高睡眠質量,不熬夜,早睡早起。晚22-23點之間一定要入睡,不能熬夜。深度睡眠越多越好。如果休息不好,肯定沒有好的鍛鍊狀態,比如影響增肌。

還可以通過泡澡、按摩消除疲勞,恢復狀態。


行遠健身


40的臂圍對於普通訓練者來講是一道坎 如果要突破其實無非就是三點

1 營養 三分練七分吃 不用多說什麼 大家都懂

2 訓練 個人建議一週至少要有1到2次單獨的手臂訓練 也就是二頭和三頭

3 充足的睡眠


水瓶座凱凱


3~6個月吧,但體脂可能會漲一點。

推薦你在現在鍛鍊的基礎上,加雙槓臂屈伸、槓鈴臂屈伸、反握引體向上幾個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