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中國傳統文體按是否押韻可分為有韻之文和無韻之文。


有韻之文是我們所熟知的詩詞歌賦,我把它們歸類為抒情文體(大致歸類,事實上,詩詞很多時候也承擔了唱和應酬等實際功用)。而無韻之文則被歸類為實用之文,它們更多是承擔最實際的用途,比如春秋戰國時的士子們要靠寫文章(所謂的“策”)來博取國君的賞識。


有韻之文在語文學習中經常能見,但無韻之文的很多文體不太多見,門類也很繁多,諸如疏、奏、表、銘、贊等等,都各有其不同的用途,究竟這些傳統的文體都是啥樣?有何分別呢?


手邊有套《洪洞縣誌》殘卷,數量不全,僅有一卷人物誌(上)、藝文志(上中下)、雜記志和卷末原跋。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這套書長這樣


儘管不全,但藝文志三卷卻是全的,裡面收錄了諸多洪洞縣文人所寫的文章,涵蓋了多個傳統文體,不妨就以此套書為例,來看看中國傳統文體的不同面貌吧。


藝文志



“天地精華髮為文章,非特見人材之盛,亦足以為文獻之徵也。洪邑山川靈秀,英才輩出,自金元明清以迄民國,運際休明,人文蔚起。茲所蒐集,或為或為傳記或為論辯銘贊以及為

著錄均以有關國計民生、世道人心者。”


以上加粗字體即為藝文志所選錄的文體樣式。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1“疏”


“疏”是臣下寫給皇帝提建議、意見的文字,它是指逐條陳述,因為名之為“疏”。歷史上著名的“疏”有西漢賈誼的《論積貯疏》、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等。


和疏很相近的文體還有奏、表等,奏和疏區別不大,同樣是臣子給皇帝提建議的文字,但更強調是批評性的文字,而表是用來陳述請求的,具有更多的抒情成分,如知名的《陳情表》、《出師表》都是以情致勝。


《文心雕龍·章表》稱:“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洪洞縣誌》裡有一篇晉淑軾 的《剿滅海賊疏》

頗有意思


晉淑軾是順治三年登進士,順治十一年,升任工科右給事中。這篇疏是晉淑軾任工科右給事中時寫的。從這篇疏裡可以看到,在順治朝,水賊還是相當猖獗,而且相當有實力,官府拿他沒辦法,因此晉淑軾才上疏請求集中實力殲之。


“何物張名振,愍不畏死,結黨負嵎,任意狂妄,若不通長打算,極圖蕩除,沿江邊海無辜赤子必遭其荼毒,誠內地心腹之隱患也……沿江百餘里嚴加防護,非不周詳,然只能御其不進犯不登岸,而根株不淨,為害未休,且大海東南則連閩浙,西達大江東,北則互登萊津遼,乘風飄突,倏忽靡常。今各督撫分汛戒嚴,賊來則倉皇堵御,賊去則戰剿寡算,終非萬全之策……”。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2“記”


記載人和事的文體,在唐朝進入文苑,宋代大盛。可記人、記事、記物、記景,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歷史上著名的有《醉翁亭記》、《記承天寺夜遊》、《岳陽樓記》等,夾敘夾議,體例靈活 。  

來看《洪洞縣誌》裡孔天鑑的《藏書記》,這是記事,記洪洞縣文事之盛。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3“序”


也作“敘”或稱“引”,是放在文章或者書籍的前面,用來說明寫作的意旨,或者交待相關背景。如蘇東坡很多詩都並有序,交待寫詩背景。我們熟知的《孔雀東南飛》、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前面都有序。


還有一種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容多是對於所贈親友的讚許、推重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即是作者寫給同鄉晚輩的贈序。


這種文體今天我們仍然還在使用,很多出版物前都有序,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下面是《洪洞縣誌》中的範弘嗣的《聰聖志序》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4“論”


顧名思義,就是論說,表達觀點。用今天的文章分類來說就是議論文。歷史上著名“論”有《過秦論》、《六國論》,針對某一事件,提出自己鮮明的觀點。


下面是《洪洞縣誌》劉承寵的《皋陶宅兆論》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5“辨”


同樣是發表觀點,但和“論”不同,“論”是立論,辨則是針對已有觀點提出辯駁。好比辯論中的雙方,“論”是正方,“辨”是反方。歷史上的名篇有韓愈的《諱辨》


下面是《洪洞縣誌》裡的王茂松的《擬有虞士師辨》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6“銘”


看字形就知道,其最初是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比如刻在青銅器上,後來有刻在其他器物如墓碑上。內容多是警示自己或者稱頌功德。歷史上著名的名篇有劉禹錫的《陋室銘》。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7“贊”


讚頌的文字,今天是最網紅的網絡用語。歷史上的著名篇章沒想起來。


下面是《洪洞縣誌》裡的《少鶴山人自贊》。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07“行狀”


敘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貫、事蹟的文章,常由死者門生故吏或親友撰述,留作撰寫墓誌或史官提供立傳的依據,因此篇幅較長。


以下是《洪洞縣誌》裡的楊篤的《王顧齋先生行狀》


一套《洪洞縣誌》裡可以看到多少種傳統文體?(古籍古玩歷史)


以上種種,其實還只是大概領略中國古代文體之一二,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尋啊!


古籍中的地方誌真是一類有獨特價值的主題,每個人都可能從中找到感興趣或者需要的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