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評說社會十大俗氣


林語堂評說社會十大俗氣

林語堂(1895-1976),著名作家。最近看到一些內容,說的是林語堂提到的社會十大俗氣。仔細看了這十條,確實是有些道理的。今天分享給大家:

1、腰有十文必振衣作響。

這裡說的是炫耀。越是沒錢的越是想要顯擺。真正找他幫忙的時候,反而是各種藉口。

  

2、每與人言必談貴戚。

這是一個人對自己不太自信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夠分量,才會說自己認識誰。儼然是個有人脈的人。到了中國人這裡,反而覺得是很平常的。好像不認識幾個人,能力就不強一樣。

  

3、遇美人必急索登床。

見色起意和一見鍾情,其實是差不多的意思。

  

4、見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

幫人指個路時,在思考的樣子,或者是愛答不理的,想想還真是這種狀態。

5、與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

過去是吟誦幾句詩文,顯得自己有文化。現在看來,倒是經常說什麼“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力學”等比較多。實際上跟自己也沒啥關係。就是個聊天的話題。

  

6、頭已花白卻喜唱豔曲。

現在已經變成,有的老人為老不尊,蠻不講理,罵街、碰瓷等,卻還覺得自己是老人、是長者,所以一切都要讓著我,頭已花白,卻寡廉鮮恥。用現在的話說,是壞人變老了。

7、施人一小惠廣佈於眾。

幫人小忙,就想要讓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個好人。其實幫人這種事情,就是圖個自己樂意。不要想著別人感恩戴德。最好是幫了就忘記。否則老惦記這事,會給別人很大壓力,到最後甚至討厭見到你。

8、與人交談借刁言以逞才。

一些人得理不讓人,沒理攪三分。抬槓逞強,總認為自己正確。這樣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考慮對別人的傷害,甚至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可能會在以後的路上栽跟斗。

9、借人之債時其臉如丐,被人索償時其態如王。

當向人借債時,內心是一種無力無助的狀態,像乞丐一樣沒有任何尊嚴。而當應該償還債務時,卻耍賴推託。當別人索償時,卻以一種高高在上的自大姿態,來對待對方。

用現在的話說,借錢的時候是孫子,還錢的時候是大爺。

  

10、見人常多蜜語,而背地卻常揭人短處。

雖然是“誰人背後不被說,誰人背後不說人”。但是有的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當面哥們兄弟,背後搬弄是非。這就有些過分了。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把社會說得很現實。雖然比較難聽,但是現在看來,也是大實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