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四功五法”是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即“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五法”即“手、眼、身、法、步”五種戲曲表演技法。戲曲演員熟悉掌握“四功五法”的基本要領,適時適度、恰到好處和自如嫻熟地將之運用,賦予戲曲劇目強大的藝術表現力。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 四功 /指戲曲表演中唱、念、做、打四項基本功。

/ 五法 /指手、眼、身、法、步五種戲曲表演的基本方法,往往具備成套的表演程式。(關於五法所指,說法不一,程硯秋等所歸納的「口、手、眼、身、步」也是影響較大的一種,但仍存有爭議,尤以「法」字的解釋不甚明朗。一說「手眼身法步」的說法是戲曲自武術沿襲,「手為勢,眼為靈,身為主,法為源,步為根」,「法」指戲曲表演不能背離的規矩,手、眼、身、步相互協調的法則。)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程硯秋有著述「戲曲表演的四功五法」

什麼是“四功”

/ 唱功 /唱功是戲曲表演中第一位重要的表現手法,通過喊嗓、吊嗓,擴大音域、音量,鍛鍊歌喉的耐力和音色,還要分別字音的四聲陰陽、尖團清濁、五音四呼,練習咬字、歸韻、噴口、潤腔等技巧。當演員掌握了以上基本功,更重要的則是善於運用聲樂技巧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與精神狀態。

幾百年來,戲曲美學中一直有傳聲與傳情的分歧,有的演員側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講究唱出韻味;有的演員則著重中氣充沛、字正腔圓,主張首先要唱出感情。卓越的演員大都把傳聲與傳情結合起來,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劇中人的心曲。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奚嘯伯發展出至臻的演唱藝術

/ 念功 /唸白與唱相互配合、補充,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藝術手段。掌握了口齒、力度、亮度等要領之後,演員還須結合具體劇目,根據人物的特點和情節的開展,妥善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節奏變化,達到既能悅耳動聽,又能語氣傳神的藝術境界。

戲曲唸白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韻律化的「韻白」,一種是以各自方言為基礎、接近於生活語言的「散白」(如黃梅戲的安慶語、蘇劇的吳語、京劇的京白等)。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花旦看重散白的功夫

/ 做功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是戲曲有別於其他表演藝術的主要標誌之一。

戲曲表演中一舉一動——開門關門、上下樓梯——都要有規範、章法,有舞蹈的韻律,需要深厚的基本功,講究以腰為中樞,從動作規律出發來達到自然和諧。戲曲演員從小練就腰、腿、手、臂、頭、頸的各種基本功之後,還要把技巧動作與人物的身份、動作目的、情感意境結合起來。給人以真實的感覺。卓越的演員表演時既有內心的體驗,又能通過外形加以表現,內外交融,得心應手,而不流於形式。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精確傳神的做功是向觀眾展現人物的重要手段

/ 打功 /也就是武功,是戲曲形體動作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翻跟頭,打蕩子、各種舞蹈和高難技巧,如起霸、走邊、對槍、下場等。戲曲演員需要有相當的腰、腿、把子的基本功,才能勝任武打表演的需要。

「毯子功」泛指各種筋斗及身體各部位相繼著地的翻、騰、撲、跌、滾、躍各項技藝的基本功夫,因演出時各種筋斗翻跳不能超越舞臺臺毯的範圍,練習時為不致受傷,也都在毯子上進行而得名。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火爆」的吊毛屬於撲跌類毯子功

「把子功」指演員手持各種長短兵刃(也包括徒手對打),摹擬武打戰鬥的舞蹈動作;不同兵器有不同的打法(籠統分長、短、徒手三類),並形成多種程式套路(如小快槍、三十二刀等)。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觀眾喜聞樂見的把子功

戲曲演員通過武功表演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展示劇情。作為一種表演手段,要求打得有情感、有節奏、有層次、有章法。

什麼是“五法”

/ 手法 /通常指戲曲演員在表演時根據不同劇情的需要,用手指、手掌、手臂做動作,形成獨特的手勢。

生、旦、淨、醜各行當的手勢分別有不同的規範和含義。淨角五指張開,謂「虎爪勢」,表示雄偉、勇猛;小生五指併合,拇指微屈,表示穩重;老生中指、食指微伸,其餘三指皆屈,表示衰老、遲鈍;旦角中指倒下搭住拇指,食指挺直,無名指、小指微曲,狀若蘭花,謂「蘭花指」,表示溫柔、矜持。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梅派蘭花指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尚小云

手的動作不是孤立的,五法是相互配合運用的,所謂「手眼通心」,「心到、手到、眼到」。比如我們欲往右指,必須伸出右手隨著偏身,左手託袖,從右肩而過,眼隨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手、身、眼全都用上了。

/ 眼法 /

在表演中,眼睛是刻畫人物、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器官。演員在舞臺上表達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感情,都要通過眼睛來表達。

眼法的訓練是講究而多方面的,包括眼部肌肉、眼簾、眉宇之間及口形變化相稱的密切配合等方面。如旦角表現「喜」——雙目微睜,眉隨眼動,眉梢稍上挑,口微張,嘴角向上翹,氣息往下沉;表現「盼」——雙目凝視遠望,眉頭稍上挑,口微張向裡吸氣,氣往上提,頭部稍昂。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再次請出梅老師為我們示範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尚小云

眼睛運用在於傳神,即我們平時說的「眼神」。眼神來源於心,所謂眼為心之苗。「心」,也就是我們對於人物和劇情的感受。也可以說,當我們真正地生活在這個人物所處的情境之中的時候,眼神也就做出來了。

/ 身法 /演員身段表演的基本方法,是「五法」中的樞紐。身法大致分以下幾種:起、落、進、退、側、反、收、縱。演員在表演中做出的每個身段動作,都與這八種姿勢相關。舞臺上身段動作講究未左先右、欲進先退、未高先低、未快先慢。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舞臺上身體動作要求大而美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尚小云

身體掌握得好不好,關鍵在腰。比如跑圓場,固然腳上的功夫很重要,但如果腰裡沒勁,掌握不穩,就是腳下再快,身子搖搖晃晃,也不好看。

/ 步法 /「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張口」,戲曲演員在舞臺上的一切動作,都要靠一雙腳。步法的優劣,對於唱唸做打都有影響。

戲曲演員根據劇中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以及規定情境,創造總結出各種各樣的步法,如碎步、墊步、搓步、雲步、快步、慢步、醉步等。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用於表現特定角色的「矮步」

程硯秋

步法的運用也是相互對照的,比如舞臺上兩個人對話或對唱,當你向對方問話時,應當向前進一步,然後還應當撤回來,這樣對方才能趕上一步向你答話,這種對稱的步法就能鮮明地使觀眾看出臺上人物的交流。這也和手法、水袖等的運用「欲進先退」「上下對照」是同一原理。

/ 口法 /指唱唸時嘴上的要領和方法。練唱功,必須學口法,包括四聲、讀字、收韻、切韻、氣口等。

其一要把口、齒、唇、牙、喉這些咬字發音的部位找準,以求將字音發清楚。其二需準確掌握開、齊、撮、合「四呼」的口型。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尚小云

戲曲表演中所以很注重口型,除去它與唱唸時面部的造型美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戲曲中的唱唸有時一個字要拉很長的腔調,如果口型不好,特別是在用腔時口型變了,字音也必然隨之而變,這樣也就談不上「字正腔圓」了。

知識點 | 戲曲藝術的靈魂——“四功五法”

戲曲表演程式,以「四功」為經,「五法」為緯,交織而成系統性的網狀結構形態;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是互相配合的綜合性的整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