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武林》中,封於修最後被槍打死,暗示了什麼?

武術除了克敵制勝,正當防衛以外,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單從武術片的效果來看,《一個人的武林》似乎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但是封於修最後被槍打死,痴迷了一輩子的武學轉眼化為泡影,究竟暗示了觀眾什麼意思?

《一個人的武林》中,封於修最後被槍打死,暗示了什麼?

封於修認為武術“是殺人技”,不僅要爭高低,更要決生死,而作為傳統武術,最原始的目的也許是置敵人於死地,從而在戰爭中保全自己的性命,而後在冷兵器時代,武術也是同樣的效果,可現代社會,槍等兵器才是最好用的武器!

《一個人的武林》中,封於修最後被槍打死,暗示了什麼?

所以,在一個有秩序、有法律的現代社會,武術只不過是修身健體的一項運動而已。封於修,一個活在當代的過去人,卻痴迷練武走火入魔,心智已經完全被暴力所控制,他只做到了功夫的表,卻沒有領會功夫的意圖,就像被他殺死的幾位武林高手,一個個都隱藏在民間,過著平淡的生活,既然一個時代已經過去,又何必痴迷於過去不肯放棄呢?

《一個人的武林》中,封於修最後被槍打死,暗示了什麼?

武功即使在高,凡人的肉體之身怎能經的起槍炮的摧殘呢?黃飛鴻電影裡的閆師傅練就一身金鐘罩鐵布衫,最終還是死在洋槍下,洋人用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我們固守的武術卻保不了國門,所以,武術並非沒落,而是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一個人的武林》中,封於修最後被槍打死,暗示了什麼?

就像當年李小龍把中華武術帶到美國,後又傳遍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是一項傳統文化,我們可以用它來強身健身,可以讓他保持發展,但是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任何痴迷於過去的人必將被淘汰,最後用槍來結束他的性命,恰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曾經的王者抵不過如今的科技,停滯不前必將被後來者一槍幹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