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種小麥最好?

時間衝不淡的思念


小麥的種植我們豫東地區流行的是這樣的說法:“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對於小麥的種植現在建議推遲一段時間。最好能夠在10月10至20號的時候

冬小麥播種的最佳的氣溫在15--16°之間,這樣的氣溫下小麥出苗的時間在7天左右。如果說播種過早的話在冬季和早春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凍害。即小麥大面積出現黃葉幹尖的現象。

還有就是在清明節期間容易遭受“倒春寒”的影響!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這裡的小麥就遭受了“倒春寒”影響出現了小麥不出穗的情況發生。使我們老百姓損失慘重,不得不把小麥用旋風耙給打了,然後再種植春花生。

其次就是小麥也不能夠種植的太晚了。太晚了話也會造成小麥在入冬前分櫱太少,麥苗長勢不旺等,也會受到凍害的影響!

第三點就是小麥播種量的控制。在小麥適宜的種植時間內小麥的種子量最好控制在每畝地20--24斤。過了適播期以後推遲一天,每畝地增加1斤的小麥的播種量。






三農君哥


前天秋分了,眼下正是播種小麥的最佳時機。按照老輩人留下的傳統播種麥子的日期,那就是秋分種麥子最合適。而現代人實際也是,一直延續著祖祖輩輩流傳的這個習俗,白露尚早,寒露已遲,一年當中只有等到秋分前後才算合適。

我的老家膠東農村,九月中旬開始收穫花生,等到把花生果子全部摘下來,晾曬乾了再收拾妥當,基本也就到了秋分前後了,正好也就到了播種小麥的日子。



不能不佩服我們的先人,先人們似乎是篤定了秋分前後,老天是一定會下雨的。而事實上也確是如此,每年的秋分前後,或早幾天或晚幾天,老天爺是一定要下雨的,只不過或多或少而已。只要是下了雨,第二天清晨去山裡一看,滿山的村民們都在種麥子。秋分時節,除了氣候溫度適宜播種小麥之外,這時候的小雨也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溼潤的土壤才能保證麥子的出苗率。

麥子播種早了,氣溫太高,倒是出苗多,出來的麥苗也會受氣候影響長的過快過高,等到冬天的時候卻經受不住嚴寒,而且大雪很容易壓斷麥苗。如果過了種麥子的黃金時間,也就是說寒露以後再種小麥,那時候隨著氣溫的降低,不僅出苗率減弱,出來的麥苗看上去也是細黃,且分櫱小,直接影響第二年夏天的麥子收成。



所以說,麥子的豐收除去管理得當,播種時間也很關鍵,它決定著麥子的出苗和分櫱,也直接關係到來年的收成。


一品小十六


問:請問小麥何時播種最好?

冬小麥播種的最佳日期因地區不同,播種的日期也不同。


本地區為河北平原中部,毗鄰京津,我們這裡過去有農諺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冬小麥在冬前要生長出包括心葉在內六到七片葉,而且要有三到四個分櫱,達不到四五片葉的為弱苗,超過七片葉的為過旺,弱苗分櫱少,明春返青時苗也弱也稀;過旺冬前容易拔節,拔了節的小麥就會被凍死,明春返青時就會沒苗或苗稀還會苗小。

冬小麥冬前需要積溫五百攝氏度到五百五十攝氏度,才能長成壯苗,達不到四百八十度就會長成弱苗,超過五百七十度就會容易生長過旺。

過去,本地區在秋分節氣裡到封凍前積溫就是五百到五百五十度左右,所以,過去本地區播種冬小麥最佳時期就是在秋分節氣裡。在白露節氣裡播種冬小麥就容易生長過旺而出現冬前拔節,在寒露節氣後播種冬小麥就會出現弱苗,所以,過去種麥還流行一句話,叫"霜降的麥子不倒針兒,寒露的麥子小盤墩兒″。

現在,這些年氣溫有些變暖,播種冬小麥在秋分節氣裡就有些略早的,去年我看到有塊麥地是在秋分初播種的,到冬前就有些拔節,他們開上拖拉機拉上碌碡到麥地裡去軋。

現在,氣溫有些變暖,總有暖冬出現,播種冬小麥就應略晚一些,應在秋分尾寒露初播種為宜。

因為播種早晚關係到分櫱的多少,所以播種量也應該由少到多,在秋分季節播種每畝有二十到二十五斤籽種即可,到寒露季節播種,就要提高到每畝三十到三十五斤籽種,如果真要播種太晚的霜降麥子,那就需要每畝籽種五十斤左右甚至還多。

現在最好最佳的冬小麥播種時間就是秋分尾寒露初。



我是老楊,曾經的生產隊隊長。


生產隊長老楊


小麥什麼時候播種

冬小麥: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長城以南)

春小麥:春節後播種,8、9月份收穫(主要在長城以北)

華北冬麥區,是我國主要的冬麥區,播種面積佔我國的47%,總產佔我國的53%。一般年份冬麥可安全越冬,大於0℃積溫4100℃。可供小麥、早中熟玉米的兩熟。水是決定播種面積的限制因子。黃河以北地區多種在灌溉地上,黃淮平原是旱地麥適宜區,生產潛力大。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種植面積佔12.3%,總產佔45%。3-5月江淮平原光溫水較協調。3-5月降水量大於450mm的地區屬不適宜種麥區。該區小麥商品率較高。

東北春麥區,黑龍江、吉林溫度低,春麥適宜。

西北春冬麥區,灌區和黃土高原區。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麥,南疆冬小麥,適應好,生產力高,品質優。

西南麥區,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四川冬暖,溫水適宜,但光照少,病蟲嚴重。高原光照強,灌溉成熟期溫度低,利於高產。

青藏高原冬春麥區,光溫水配合利於小麥生長、抽穗-成熟期長達50-80天。降水不足,小麥種在水澆地上。


華北平原小麥播種適期一般為10月上旬,生育期230天左右,全區小麥成熟在5月下旬至6月初。

東北地區小麥4月中旬播種,小麥對光照反應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7月20日前後成熟。

另外,長江中下游平原小麥播種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生育期200天左右,次年5月下旬成熟。

更多三農相關解答請關注:農地圈

東方花雪


農地圈


關於小麥播種時間的問題,由於區域不同,會有差別,南方和北方來看,相差半月是很正常的現象,一些特別區域,能相差一個月,所以,單從時間分析,大概在下面這個時間段。

一般種植冬小麥的區域,都會圍繞10月1日這個時間進行播種,舉幾個例子。

一、冬小麥播種時間

以河南來說,豫北豫西小麥播種時間大概在10月1日-10月10日左右。

豫中豫東,會晚幾天,大概在10月5日-10月15日左右。

豫南的部分區域,可能要到10月20日左右。

以山東來說,魯東、魯中、魯北等地區,小麥播種時間大概在10月1日-10月10日左右。

魯西魯南,相對會晚幾天,大概在10月5日-10月15日左右。

其他地方不舉例了,大家可以看出基本都在10月1日往後,開始陸陸續續進行播種,不過,以上時間只是大概的時間,一些地方,可能會播種較早,在10月1日前就會播種,這也是很正常的,大家把上面的日期當作一個參考值,具體播種時間,還是要以當地具體情況為準。

經常有人問小幫手,他們當地適合不適合種植小麥,其實,能種植小麥的區域有很多,像華中、華北、華東、華南這些區域,小麥種植者很多,而西南,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區,也可以種植冬小麥,不過,東北、內蒙區域種植春小麥比較多,所以,有條件的話,小麥是可以種植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也有不少朋友詢問,在購買小麥品種時,從哪幾個方面著想?目前來看沒,主要有3點。

二、如何挑選冬小麥種子

1、抗寒性

冬小麥是否能夠安全越冬,除了農業生產方面,種子自身的抗寒性也有一定的因素,所以,在其他情況差不多的情況下,首選抗寒性較強的品種。

2、抗病性

鏽病、全蝕病、白粉病是小麥上的三大病害,所以,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在中後期防治過程中,相比較來說,會簡單省事一些。

3、抗倒性

往年發生小麥倒伏的情況都不少見,有些是自然災害,有些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所以,選擇抗倒性較強的品種,相比來說會有利一些。

綜合以上3點來看,最主要的其實就是抗逆性(包含以上),除了選種方面,在播種問題上,也有很多朋友感興趣,下面再簡單說說播種方面應注意的事項。

三、冬小麥播種時的注意事項

1、整地

從深耕、旋地、耙地來看,小麥播種前的整地工作,要做好,一般種植冬小麥的區域,基本是一年二季,而夏播那季,基本都不會深耕翻地,都會選擇在種植小麥時,進行深耕翻地,有人說,二季的作物是否高產,和這次的整地關係很密切,可見其重要性,建議深耕25cm以上,然後耙平後進行播種。

2、播種量

近些年來,條播是大家最常用的一種播種辦法,在以前,有些朋友會選擇撒播,這裡不太建議使用此方法,以條播來說,一畝地下種量25-30斤即可,以前聽朋友說過,他們當地下種量能達到50斤,這就沒必要了。

3、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過淺,會暴漏在太陽下,種子得不到萌發,播種過深,會出現不出苗或者弱苗的現象,所以合理的深度比較重要,一般建議3-4cm即可。

4、適當鎮壓

小麥播種後,可進行適當的鎮壓,但不可壓實,有利於小麥生長健壯,安全越冬。

以上就是關於冬小麥的相關內容,從播種時間到選種到播種時的注意事項,給大家做了簡單的講解,希望能給小麥種植戶帶來一些幫助。

最後問下大家,關於冬小麥播種的相關問題,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在下面評論中留言,看到後會進行回答。


農民的小幫手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馬上就要進入秋收時節了,玉米收穫過後,馬上就要進入播種的時間了。小麥的播種問題應該是最近農戶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說容易也容易,說複雜也複雜。這裡科學興農就說一下這個問題。

先看一下我國的小麥種植區域:

我國目前的小麥種植東北春麥區、北部春麥區、西北春麥區、北部冬麥區、黃淮冬麥區、長江中下游冬麥區、西南冬麥區等幾個小麥主要種植地區。

先來看一下各個小麥種植區的情況。

北部春麥區:北部春麥區包括的地區主要包括內蒙古、河北、陝西等部分地區。由於這部分地區受氣候和土壤等情況的影響這個小麥種植區的小麥單產比較低。適合種植春小麥,一般一年一熟,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份這段時間開始種植。小米生長需要三個月到四個月的時間。

東北春麥區:東北春麥區主要包括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東北春麥區由於種植面積比較大,產量比較高,所以這裡是小麥的主產區。一般多是在四月十號左右開始種植,小麥一年一熟,生長期需要三個月以上。

西北春麥區:這個小麥種植區主要是甘肅和寧夏地區,這個區域的小麥生長時間比較長,一般在四個月以上才能夠成熟,種植時間一般是每年的三月份開始。

黃淮冬麥區:這個小麥種植區包括的地區比較廣,主要有河南和山東地區,還包括江蘇、安徽、陝西等部分地區。這個區域由於包括的地區比較多,小麥的熟制比較多,有一年兩熟的區域,也有一年一熟和兩年三熟的地區。因為屬於冬麥區,所以種植的小麥一般屬於冬型和弱冬型,成熟時間一般需要7個月到8個月左右。播種期一般在每年的秋收後十月份上旬開始。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這個區域包括的地區主要是安徽、江蘇、湖南這些地區。由於光熱條件比較好,小麥的單產量比較高,小麥的生長期一般在七個月左右,最適合的種植時間是每年的十月底到十一月20號以前。

西南冬麥區:這個小麥種植區主要包括西南地區的一些城市,有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區。小麥生長時間一般在6個月以上不到7個月,生長時間在冬小麥種植區屬於比較短的,種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十月底到十一月初。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種小麥什麼時間好?一年一度到了種麥時節,有經驗的老農常說一種麥諺語,"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要松。”為什麼這樣說,我們的先人經過了長期的觀察探索和實踐,根據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劃分了二十四節氣,根據節氣摸索出種植小麥的時間和種植小麥的經驗,不能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智慧,按照時節播種小麥,符合了小麥的生長規律,更符合了大自然的規律。寒露到立冬,前後一月的時間,只要到了寒露播種小麥準確無誤。為什麼寒露前不能播種小麥呢?根據節令,寒露之前天氣溫度較高,如果提前播種小麥必然旺長過快,而切發稔多撥節快容易打包,一但天氣變冷不抗凍不抗寒,小麥容易乾枯和死亡,形成先旺後不旺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如果按照節令播種,即使往後推遲半月時間,符合小麥生長規律,不會出現過早種植造成的諸多弊端。同樣如果小麥播種較晚,尤其到了立冬以後種植,因為天氣寒冷,小麥發芽緩慢,造成發芽率降低,同時不發稔,發芽以後發穗較少,麥頭較小難以高產。因此小麥播種不能過早也不宜過晚。現在隨著科技天氣等因素的變化,加上小麥新品種的出現,選擇抗寒抗凍抗高溫,抗病抗蟲抗倒伏的優良品種,在播種小麥時,根據麥種的特點特性,或早或晚採取靈活多變的種植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


春雨春景123


冬小麥: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長城以南);春小麥:春節後播種,8、9月份收穫(主要在長城以北).簡單的說,冬小麥是可以過冬的,春小麥不能.華北冬麥區,是我國主要的冬麥區,播種面積佔我國的47%,總產佔我國的53%。一般年份冬麥可安全越冬,大於0℃積溫4100℃。可供小麥、早中熟玉米的兩熟。水是決定播種面積的限制因子。黃河以北地區多種在灌溉地上,黃淮平原是旱地麥適宜區,生產潛力大。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種植面積佔12.3%,總產佔45%。3-5月江淮平原光溫水較協調。3-5月降水量大於450mm的地區屬不適宜種麥區。該區小麥商品率較高。東北春麥區,黑龍江、吉林溫度低,春麥適宜。西北春冬麥區,灌區和黃土高原區。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麥,南疆冬小麥,適應好,生產力高,品質優。西南麥區,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四川冬暖,溫水適宜,但光照少,病蟲嚴重。高原光照強,灌溉成熟期溫度低,利於高產。青藏高原冬春麥區,光溫水配合利於小麥生長、抽穗-成熟期長達50-80天。降水不足,小麥種在水澆地上。


小風愛玩耍


這個問題就要因地制宜來回答了,畢竟我國幅員遼闊,小麥種植區域南北東西跨度較大,“小麥什麼時候播種最合適?”肯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以筆者所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區為例,小麥播種多在10月中上旬開始,各地區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豫北及豫西地區適播期以10月4日至13日為宜;

局部丘陵山區10月初播種為宜;

豫中、豫東地區適播期為10月7日至15日;

豫西南地區適播期為10月15日至23日;

豫南地區適播期為10月17日至26日。

而南方小麥產區也就是長江中下游冬麥區播種無疑要更早一些,而北方地區也就是華北冬麥區小麥播種要更晚一些。

其中,華北冬麥區,是我國主要的冬麥區,播種面積佔我國的47%,總產佔我國的53%。

華北冬麥區的小麥播種時間一般在10月份以後!

長江中下游冬麥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小麥產區之一,小麥種植面積佔12.3%,總產佔45%。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的小麥播種時間一般在9月中下旬,10月份之前!

眾所周知,各地的每年的小麥播種時間大多比較固定,不出現大的氣象災害的話一般不會有什麼變化。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3.30


糧油市場報


以北部冬麥區為例,小麥最佳播種時間應該推遲到國慶節以後,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是小麥的品種有了非常大的進步。與之前相比較,當前小麥品種的抗性豐產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溫度上升造成冬前積溫明顯的增加。而冬前積溫影響了小麥冬前的生長髮育狀況。如果播種過早的話,小麥冬前會出現旺長的現象。對越冬期的抗寒性是非常不利的。俗話說,麥無二旺,冬前生長過於旺盛春天勢必會造成,恢復生長比較緩慢。從這個角度來講,應當適當延後小麥的播種時間。

第三是播種水平和播種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當前主要採用機械化播種,能夠控制播種的密度,播種的行距株距。那麼在之前條件下,採用人工播種,播種的密度和均勻性很難有保證,因此為了獲得足夠的群體,需要及早的播種,以增加個體的分櫱數。

第四個是要考慮到小麥玉米上下兩茬的總產量。在玉米收穫期適當晚收可以增加玉米的產量。在一定波及範圍之內,小麥的產量並不會隨著播期的推遲而有顯著的降低,因此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以北部冬麥區為例,這個最佳的平衡點就是在每年的國慶節前後。再往南,冬前積溫會越來越高,播種時間應該相應的推遲,如黃淮海麥區的南部小麥的播種時間,比較適合在10月15日前後。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多提寶貴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