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和農商行哪個待遇更好,更具發展前途?

仙丶清風


你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解答,一個是待遇一個是前途。

從待遇方面來看,目前大部分農商行的待遇會比工行好一些。

工商銀行作為我國最大的一個銀行,同時也是世界上資產規模最大的一家銀行,去年營業額超過7000億,淨利潤接近3000億,按理來說工行的待遇應該是非常好的,但是因為工行網點多,員工多,所以工行在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崗位的待遇差距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一二線城市,從事貿易融資崗,投行業務,同業業務,資產管理崗,風險控制崗、對公業務等崗位年薪三四十萬以上也不是問題。但是如果你是在一些偏遠的城市,從事的是一些基礎的崗位,比如櫃員崗,大堂經理,客戶經理等等,那薪資就沒有那麼高,比如現在有一些小縣城的工行櫃員薪資也就四五千左右,真正到手也就3000多塊錢。

相對於工行工資來說,目前很多農商行的工資都是相對比較高的。和工行相比,這些農商行雖然規模比較小,但是利潤並不低。我們都知道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息差,目前工行的淨息差大概是在2.3%左右,而很多農商行的息差都可以達到2.5%以上,甚至達到3%以上,所以很多農商行的利潤率都是相對比較高的。也正因為如此,有些農商行的待遇明顯要比工行高出不少。

不過過去幾年由於農商行擴張的步伐太快,導致壞賬率相對比較高,而最近兩年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很多農商行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業務增長放緩,甚至部分農商行的待遇出現了比較大的縮水。所以到底是農商行待遇高還是工行待遇高,要看具體情況。

至於發展前途,如果你個人能力很強,那工行肯定前途更好,但如果你能力一般那農商行會更好一些。

不管是哪個行業,前途是跟自己的能力掛鉤的,任何脫離能力談前途都是耍流氓。銀行業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管是工行還是農商行,只要你有能力,或者有很強的人脈資源,不管是進入工商銀行還是農商行,你都會有很大的前途。

但如果大家的能力一般,還不努力,也沒有過硬的人脈資源,不論是進入工行還是農商行或者其他銀行,其實都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前景,甚至有可能被裁員。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我認為真正的前途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的,工行或者農商行只不過是一個平臺而已。

當然有句話說的也很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在同等能力之下選擇一個對的平臺或許你會發展的更快。從這個角度去看,如果你自己能力比較強,那我建議你優先選擇工行,畢竟工行是全國最大的銀行,不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發展前景來說,都要比其他農商行要好,而且工行的晉升渠道也非常多。

但是如果你能力一般,人脈資源也一般,那我建議你優先選擇農商行。雖然工行有更大的發展前景,但是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比如在工行工作了幾十年仍然沒有得到晉升的大有人在,有些人在櫃檯一做就是十幾年甚至更久。相對來說農商行的晉升要比工行快一些,農商行規模相對比較小,沒有那麼多宗派關係,而且最近幾年農商行的發展步伐相對比較快,對應的會有更多的機會供大家的選擇。


貸款教授


待遇方面

農商行和工行工資結構差不多,基本薪酬+績效獎金+福利待遇。

我們農商行2018年一線員工基本工資+績效獎金,人均8.7萬,福利待遇主要是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公積金單位繳納部分是1300多,企業年金一年交4000多,這部分大概2萬來塊錢,也就是說人均到手10萬左右。績效考核比較簡單,存款、貸款、清收、電銀產品。

工行那邊平均工資我不太清楚,我妹妹去年拿了14萬,原因是她存款弄的比較多,所以獎金比較多,但是今年一直到現在,每個月大概到手就拿了4000左右,到年底有獎金,但是就目前形勢來看,估計不到2萬,住房公積金單位繳納部分是1500元/月,預計今年能有8萬左右。考核指標非常複雜,據稱有二十多項。

在銀行基層,決定你工資收入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績效部門,業績完成的好,普通員工一年能拿30萬也是可以的,不過工行這邊有個工資封頂的制度,至於多少到頂就不清楚了,農商行是沒有的。所以待遇好不好,取決於你能完成多少任務,家裡有礦、上面有人,都是你完成任務的優勢。

發展前途方面

在銀行,有沒有發展前途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上面有沒有領導願意用你,二是你自己值不值得別人用。

很多人認為只要有關係,就一定能上去,這個觀點不一定說錯,但是也未必對。因為在銀行有關係的人太多了,上面就那麼幾個坑,憑什麼給你這顆蘿蔔?

所以能不能上去,還要看你自己有沒有本事。當然銀行的業務都不是很難,學起來也容易,但是最起碼你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不說你業務有多精通,哪怕是會打乒乓球也算是本事。

所以有沒有發展前途,取決於你以及你背後的人,這在任何一家銀行都是通用的。


田米愛看書


首先我是農商銀行的,對工行不是太瞭解。

山東這邊的農商銀行普遍前幾年效益好、工資高、福利好。

大概從2016年開始吧,工資一降再降,行業競爭加劇,以前農商銀行堅守的三農市場,不斷有別的銀行加入,中行、建行開始佈局農村市場,農商銀行客戶不斷被強佔。

再加上農商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產品相對比較落後,同業競爭下略佔下風。不過我們員工幹勁足啊,加班加點、不計個人得失,收入也還可以。

不過銀行業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目前可以說處於白銀時期吧,再往後,不好說……


壹次心赤赤


工行更有發展前景,為什麼這樣說那?

1.工行是全國性金融機構,做的好可以一直做到工行總行,工行一把手可是副部級別,做的好還可以交流到地方政府,全國金融副省長十幾位了,再好些可以到銀保監會人行,那可是正部級別。而農商行那,都是以縣為法人單位,做的好最多做到農商行董事長,正科級別。

2.工行各項制度較健全,風控能力強,大銀行單位強,個人能力不那麼重要,人治較少,犯錯幾率更少些。


若木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工行和農商行的相同之處及區別。

1、工行和農商行都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同屬金融機構,經營的業務種類同質性較強,主要是存款、貸款、銀行卡、電子銀行等中間業務。內部績效考核也有諸多相似之處,工資構成大多是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勵工資+福利補助。

2、工行目前前三大股東是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三者累計持股93.77%,妥妥的央企。

農商行的前身是農村信用社,隨著國家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引入自然人、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等社會資本依法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法人金融機構,股多數量較多,般權較為分散。妥妥的地方法人企業。

3、工行的總部在北京,在全國的省、市、縣基本都佈設了分支機構,同時還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立海外分行。資產雄厚,人員龐大,層級較多。而農商銀行的註冊地大多在區、市、縣行政區域,很少跨區域設立分支機構。資產規模普遍較小,人員較少,層級較窄。

4、工行屬央企,管理非常規範,薪資水平上限會受到相應約束,如前幾年央企限薪令的落實。而農商行屬地方股份制企業,薪資管理較為靈活,市場機制與薪酬接軌較為明顯。

由上述幾點就決定了工行與農商行待遇和前景的差別:

1、縣市級機構,農商行平均收入普遍高於工行。

2、工行總行、省分行級平均收入不會低於農商行平均收入。

3、前臺營銷崗位平均收入高於中後臺平均收入。

4、工行管理層級多,分支機構橫跨全球,內部員工相比農商行提升空間大,崗位鍛鍊機遇多,前景更廣闊。


天瑜註冊理財規劃師


其實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銀行,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同學們在選擇銀行的時候可以從薪酬、工作壓力或者發展機會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五大國有商業銀行

傳說中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

國有五大行坐擁國資背景,資產龐大,實力雄厚,並且業務全面、制度規範、發展歷史悠久;每年報考的人次逾百萬,競爭壓力相當大,招聘條件較政策性銀行低,但好在其招聘量大,崗位多、全。

1、薪資待遇:一直以來,五大行收入都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有那麼多的人想進入銀行的主要原因。

2、工作壓力:任務量較重,每個月有一定的業務量,行長會根據總任務量進行分攤,工作壓力較大,尤其是部分營收不太好的分行,員工需要靠著責任心工作。

3、發展機會:五大行晉升機會一般,經過考試可以內部轉崗。當然業務能力強有上進心的同學晉升機會還是很大的,曾有3年晉升分行行長的實例。

農村商業銀行

全國共有大小農商行859家,其中不乏有一部分發展相當不錯,例如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北京農商銀行、上海農村銀行等幾家總資產規模已經在5000-8000億規模區間。此外,2016年,江陰農商行成為了第一家登陸A股的農商行,被稱讚為創造了歷史!


1、薪資待遇:農商行薪資待遇沒有股份制商業銀行那麼好,但是也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

2、工作壓力:工作壓力較小,業務量不像股份制商業銀行那麼大;

3、發展機會:工作穩定。

關注微信公眾號:農信社招聘,農信社/銀行招考資訊及時掌握


如風格2016


那肯定是工行了


huang8816


工商銀行如果在省分行可以選著工商銀行,待遇發展都不錯,如果在縣支行,就選著農商行吧!至少待遇好多了!


庫爾有龍436


明顯農商行可以撈錢


朝陽區網絡大隊


先簡單從業務發展做下比較,若論大環境,工行作為國有股份制銀行,其不僅具有強大的資本實力,業務鏈條長,盈利能力可觀,而且承託了一些政府貨幣政策調節職能,如央行以國債做標的參與回購,工行藉以開展國債代理發行(當然是市場化的競標價獲得)然後再在交易所銷售的業務,而農商行則不具備這樣的體量或能力。再者,從個人訴求說起,工行相對穩定,薪酬較農商行為低,但想要提升或拿高薪則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農商行薪酬相對較高,但管理規範性上稍差,在抗風險能力方面較弱,個別農商行因內控差其壞賬高,一旦利潤無法核銷損失,則有可能像包商銀行一樣面對破產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